① 石油磺酸盐
大多数用于EOR的表面活性剂配方中都含有石油磺酸盐。生产石油磺酸盐是原料润滑油经磺
化除去芳香成分生产白油的副产品。由于对润滑油的需求有限,石油磺酸盐的供应短缺、货源不足。
② 合成磺酸盐
这些磺酸盐价格比较高,但驱油效果更好。 ③ 氧乙烯基磺酸盐
这类活性剂具有较强的抗盐能力。
虽然历经十余年的攻关,也取得了不少成果。驱油用表面活性剂距高效廉价、国产化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今后的研究方向:
① 扩大活性剂的原料来源
目前,生产表面活性剂的原料已经扩大至煤、页岩、微生物和工业废液等,如由煤加氢裂解产
生的粗柴油或由煤焦油分馏得到的杂酚油,因含芳烃成分较多,是理想的制备磺酸盐型活性剂的原料;由微生物经新陈代谢得到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已用于驱油;由造纸厂废液得到的木质素磺酸盐可通过改性而用于驱油。
② 利用化学剂的协同效应
驱油化学剂一般是复配使用。而且,复配使用的效果往往优于同条件下单一化学剂效果的加和──协同效应(或称超加和效应)。
如单纯的石油磺酸盐和碱的水溶液与原油间的界面张力分别为5.5 mN/m和2.1 mN/m,而将二者复配后,界面张力可降至0.02 mn/m。合理地利用协同效应可降低活性剂用量,提高驱油效率──由此引发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就是,复合体系中化学剂相互作用机理──从分子水平上设计和优化协同效应。
③ 开发具有综合功能活性剂
活性剂的功能有多种,如驱油增粘、杀菌、缓蚀、稳定粘土、抑制蜡晶析出、乳化降粘。把这
些功能结合起来,是驱油用活性剂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
2. 减少化学剂的损失
在驱油过程中,化学剂在油藏孔隙中的吸附、滞留,使其中相当一部分损失在注入井附近的无
效驱油区内。尤其是表面活性剂的损失更为严重,知致使驱油体系到达有效驱油区后的性能大幅度降低。在“九五”期间,我们针对大庆油田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减少表面活性剂损失的基本思路是:①筛选一种廉价的化学剂(无机物或有机物──钙皂分散剂有机磷酸盐,木质素,磺酸盐)作为牺牲
32
剂,预吸附;②通过对注入方式的优化设计,提高驱油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有效利用率。很有效,但还有很大的改善潜力。
这个问题的进一步改善,有待于理论(化学剂与岩石表面相互作用机理)和技术思路的突破。
3. 抑制复合体系的组分分理(色谱分离)
在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中,都发现复合体系在孔隙介质中运移和驱油过程中发生明显的组分分离。造成组分分离的原因是复合体系中各组分的分子量不同,与孔隙表面的相互作用特性不同。由于组分分离,复合体系的协同效应(起加和效应)肯定会被弱化。目前,对于复合体系在油藏中的组分分离现象已得到了公认,但是,对于它对驱油效果的影响却仍存在很激烈的争论。 .....
4. 防垢、除垢
在三元复合驱矿场试验中,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是采油井井筒结垢,非常严重,检泵周期为一
个月左右。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三元复合驱技术就不能进入工业化应用。通过对垢的分析检测,主要成分是 SiO2。这说明,体系中的碱将油藏骨架溶解了,对油藏的伤害不容忽视。
目前,在矿场试验中,除垢问题还没有很好的办法。
5. 采出液处理
三元复合驱采出液乳化严重,而且其乳状液的结构非常复杂,硬化困难,采出液处理的成本
高。经过“九五”的科研,现在我国已经开发出了一些高效破乳剂。
今后的主攻方向是:即高效又廉价的硬乳剂与方法。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