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机构医务人员三基训练习题集(合集)(内科)东南大学版教学总结 下载本文

性结肠炎及结肠克罗恩病、缺血性结肠炎、放射性结肠炎等疾病。 53、 肝性脑病的治疗原则:

(1) 消除诱因:及时控制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避免快速、大量排钾利尿和放腹水。 (2) 减少肠内毒物的生成和吸收:蛋白质摄取的控制;灌肠或导泻;抑制细菌生长。 (3) 促进有毒物质的代谢清除,纠正氨基酸代谢的紊乱。 (4) 终末期可行肝移植。

(5) 对症治疗: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保护脑细胞;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脑水肿。 54、 慢性胰腺炎的诊断要点:在排除胰腺癌的基础上,慢性胰腺炎的主要诊断依据是,① 典型的临床表现(腹痛、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症状);② 病理学检查;③ 影像学上有慢性胰腺炎的胰胆改变征象;④ 实验室检查有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依据。① 为诊断所必需;② 阳性可确诊;①+③可基本确诊;①+④为疑似患者。

55、内分泌疾病表现为功能亢进的处理原则有:手术切除导致功能亢进的肿瘤或增生组织;放射治疗破坏肿瘤或增生组织;药物抑制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56、 垂体危象的处理原则:补糖水抢救低血糖;补糖皮质激素以解除急性肾上腺功能减退危象;对症处理:休克者予抗休克治疗、有感染给抗感染治疗、水中毒者给氢化可的松或泼尼松、低体温者给小剂量甲状腺激素等;禁用或慎用麻醉剂、镇静剂、催眠药、降血糖药等。

57、 甲亢危象的处理原则:去除诱因;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PTU、MMI;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复方碘液、碳酸锂;β受体阻滞剂:心得安;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降低或清除血浆甲状腺激素:腹透、血透;降温;支持治疗。

58、 甲减危象的处理原则:补充甲状腺激素;保温;供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等;氢化可的松;按需补液;抗感染、治疗原发病。 59、骨质疏松的处理原则有:

(1) 一般治疗:运动、钙剂、维生素D类等。 (2) 对症治疗:止痛、处理骨畸形和骨折等。

(3) 特殊药物治疗:雌激素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雄激素、降钙素、二磷酸盐等。

60、酮症酸中毒的处理原则:输液、胰岛素治疗、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处理诱发病和防治并发症、加强护理。

61、痛风的处理原则有:

(1) 一般治疗:调节饮食、多饮水、碱化尿液等。

(2) 急性发作期治疗:秋水仙碱、NSAID、糖皮质激素。

(3) 发作间歇期或慢性期的治疗:排尿酸药如苯溴马隆等,抑制尿酸生成药物如别嘌醇等。 (4) 处理伴发疾病。

62、 甲亢药物治疗的适应证:轻症初发者,甲状腺轻度肿大者,<20岁,妊娠妇女、高龄或由于其他严重疾病不适宜手术者,甲状腺术前或术后复发不适宜131I治疗者,131I治疗的辅助。 63、 高血钙危象的处理原则:

补液:生理盐水,4 000~6 000 ml/d;利尿:速尿40~60 mg/d;降钙素:2~8 U/(kg·d);二磷酸盐:帕米磷钠60 mg/d;血透或腹透;糖皮质激素。

64、 血钠降低(常<130 mmol/L),尿钠升高(常>30 mmol/L),血浆渗透压降低(常<270 mOsm/L),尿渗透压超过血浆渗透压,血浆AVP升高,有原发病或用药史,无浮肿,肾功能和肾上腺功能正常。

65、肾穿刺活检术的适应证:① 急性肾小管间质疾病;② 肾病综合征;③ 急性肾炎综合征;④ 蛋白尿;⑤ 血尿,伴或不伴蛋白尿(排除肿瘤或感染、结石后);⑥ 系统性疾病、结缔组织病;⑦ 肾移植;⑧ 妊娠期间发生的肾脏病。

66、肾穿刺的并发症:① 血尿;② 肾周血肿;③ 腰痛;④ 损伤其他器官;⑤ 动、静脉瘘;⑥ 感染;⑦ 死亡。

67、深静脉置管术的适应证:① 急性肾衰竭;② 慢性肾衰竭尚未形成有功能的动-静脉内瘘;③ 急性中毒;④ 血浆置换或血液灌流术;⑤ 多脏器功能衰竭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⑥ 肾移植患者发生严重排斥发应,需行临时血透等。

68、 急进性肾炎的治疗原则:① 急性期卧床休息,低盐饮食,氮质血症时限制蛋白质摄入,并以优质动物蛋白为主,明显少尿者限制液体入量。② 治疗原发灶。③ 对症利尿消肿、降血压、预防心脑并发症。④ 透析治疗。⑤ 中医中药治疗。

69、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原则:① 积极控制高血压,力求将血压控制在理想水平:尿蛋白≥1 g/d者,血压控制在125/75 mmHg以下;尿蛋白<1 g/d者,血压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选择能延缓肾功能恶化、具有肾保护作用的降压药,如ACEI和ARB,顽固性高血压可选用不同类型降压药联合应用。② 限制饮食中蛋白质及磷的入量。③ 抗血小板药。④ 避免加重肾损害因素。 70、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要点:

(1) 诊断标准:① 尿蛋白超过3.5 g/d;② 血浆白蛋白低于20 g/L ;③ 水肿; ④ 血脂升高。其中①、②为诊断所必需。必须除外继发性和遗传性疾病,才能诊断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肾活检病理诊断。

(2) 鉴别诊断:常见需鉴别的继发性病因有:过敏性紫癜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性肾炎、糖尿病肾病、肾淀粉样变性、骨髓瘤性肾病。

71、 治疗肾病综合征时,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原则:① 起始足量;② 缓慢减药; ③ 长期维持。 72、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与病理分期:

(1) Ⅰ期:高滤过,GFR升高,UAE正常,血压正常,肾小球肥大。

(2) 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GFR升高或正常,UAE小于20 μg/min,血压正常或升高,GBM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加。

(3) Ⅲ期:微量白蛋白尿(早期DN),GFR大致正常,UAE20~200 μg/min,血压甚高 ,GBM增厚及系膜基质明显增加。

(4) Ⅳ期:大量白蛋白尿(临床DN),GFR降低,UAE大于200 μg/min,血压明显升高,部分肾小球硬化。

(5) Ⅴ期:终末期肾衰, GFR严重降低,尿蛋白大量,严重高血压,肾小球广泛硬化、荒废。 73、高钾血症的抢救措施:

(1) 10%葡萄糖酸钙10~20 ml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 (2) 5%碳酸氢钠100~200 ml静脉滴注。

(3) 50%葡萄糖50 ml加普通胰岛素10 U静脉注射。 (4) 11.2%乳酸钠40~200 ml静脉注射。 (5) 透析疗法是最有效的方法。

(6) 积极控制感染,清除病灶及坏死组织。 74、 慢性肾衰竭并发急性左心衰竭的治疗: (1) 限制液体入量。

(2) 有残余肾功能时可试用呋塞米100~200 mg静注。 (3) 控制高血压。

(4) 紧急透析超滤脱水。

75、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1)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典型患者有血红蛋白尿发作,易鉴别。该克隆细胞的酸溶血试验(Ham实验)、蛇毒因子溶血试验(COF试验)和微量补体溶血敏感试验(mCLST)呈阳性。骨髓或外周血可发现CD55、CD59的各系血细胞。 (2)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但RA有病态造血现象,骨髓有核红细胞糖原染色(PAS)可阳性,早期髓系细胞相关抗原(CD13、CD33、CD34)表达增多,造血祖细胞培养可出现集簇增多、集落减少,可有染色体核型异常,姐妹染色单体分化染色(SCD)阴性等。

(3) Famconi贫血(FA)又称先天性AA:是一种遗传性干细胞异常性疾病。

(4) 自身抗体介导的全血细胞减少:包括Evans综合征和免疫相关性全血细胞减少。

(5) 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本病常在溶血性贫血、接触某些危险因素或感染发热的患者中发生,全血细胞尤其是红细胞骤然下降,但骨髓涂片尾部可见巨大原始红细胞。 治疗原则:

(1) 一般治疗:注意卫生,保护隔离;对症治疗包括成分输血、止血及控制感染。

(2) 药物治疗: ① 雄激素:丙酸睾丸酮50~100 mg/d,肌内注射,6个月以上;康力龙2~4 mg,3次/日,1~2年;大力补(17去氢甲基睾丸酮)15~30 mg/d,6个月以上;安雄40 mg,每日2~4;达那唑0.4~0.8g/d,6个月以上。② 中药。

(3) 重型再障:① 免疫抑制剂: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或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兔ALG(或ATG)5~10 mg/(kg·d),猪ALG(或ATG)15~20 mg/(kg·d),马ALG(或ATG)5~40 mg/(kg·d),加氢化可的松100~200 mg,掺入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液500 ml,静脉滴注,疗程4~10天。环孢素A(CSA)一般剂量为3~10 mg/(kg·d),分2~3次口服,或调整剂量使血浓度在200~400 μg/L。用药至少2个月,小剂量长期维持对减少复发有利。大剂量甲泼尼龙(HD-MP):20~30 mg/(kg·d),共3天,以后每隔4天减半量直至1 mg/(kg·d),30天后根据病情决定维持量。② 造血细胞因子。③ 骨髓移植。

76、 急性白血病的四大免疫类型:① 单表型急性白血病;② 表达某一个系列抗原为主的急性白血病;③ 双表型/双克隆急性白血病;④ 未分化型急性白血病。

77、 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具有下列三项征象中的任何两项:① 骨髓中浆细胞>15%并有幼稚浆细胞出现,或组织活检证实为骨髓瘤;② 溶骨性病损(排除转移性肿瘤或肉芽肿疾病)或广泛性骨质疏松;③ 存在血清M蛋白或本周蛋白尿>300 mg/24 h。 78、 白血病的治疗原则为:

(1) 一般治疗:包括防治感染,纠正贫血,控制出血,防治高尿酸血症肾病,维持营养等。

(2) 化疗:目的是达到完全缓解并延长生存期。多采用联合化疗,诱导缓解后巩固强化治疗,ALL强调维持治疗。

(3) 造血干细胞移植。

(4) 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预防、放射治疗等。

79、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常见病因:① 感染性疾病;② 恶性肿瘤;③ 病理产科;④ 手术与创伤;⑤ 全身系统性疾病。

8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原则:

(1) 一般支持治疗:出血严重者应注意休息,防止颅内出血。血小板低于 20×109/L者,应严格卧床,避免外伤。应用止血药物,并给予局部止血。

(2) 糖皮质激素:为本病首选药物,近期有效率约为80%,能明显改善出血症状。常用泼尼松30~60 mg/d,分次或顿服,病情严重者给地塞米松或甲泼尼龙静脉滴注,好转后改口服。待血小板接近正常后,逐步减量,以小剂量维持3~6个月。 (3) 脾切除

适应证:① 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3~6个月无效;② 泼尼松维持量需大于30 mg/d;③ 有糖皮质激素使用禁忌证;④ 51Cr扫描脾区放射指数增高。

禁忌证:① 年龄小于2岁;② 妊娠期;③ 因其他疾病不能耐受手术。

近期切脾治疗有效率约为70%~ 90%,无效者对糖皮质激素的需要量亦可减少。近年有学者以动脉插管下将人工栓子注入脾动脉分支中,造成部分脾栓塞替代脾切除,亦有良效。 (4) 免疫抑制剂

适应证: ① 糖皮质激素或切脾疗效不佳者;② 有使用糖皮质激素或切脾禁忌证;③ 与糖皮质激素合用以提高疗效及减少糖皮质激素的用量。

常用药物:① 长春新碱:为最常用者。除免疫抑制外,还可能有促进血小板生成及释放的作用。静脉滴注,每周一次,1 mg/次,维持6 h/次,4~6周为一疗程,亦可静脉注射。② 硫唑嘌呤:50~100

mg/d, 3~6周后减量,维持 8~12周。③ 环磷酰胺:静脉注射或口服,维持4~6周。 (5) 顽固性ITP

① 环孢素A:主要用于难治性ITP的治疗,10 mg/kg,分2次口服,3~6周一疗程。

② 静脉注射丙种球蛋白0.4 g/kg,静脉滴注,4~5天为一疗程,1个月后可重复使用。其作用机制与FC受体封闭、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免疫廓清干扰及免疫调节等有关。 ③ 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有效,但可有过敏性休克或血清病。

大剂量甲泼尼龙:通过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对血小板的破坏而发挥治疗作用,0.5~1.0 g/d,静脉注射,3~5日为一疗程。 (6) 其他治疗

① 输注血小板悬液:根据病情可重复使用。

② 达那唑为合成雄性激素,作用机制与免疫调节及抗雌激素有关,300~600 mg/d,口服2~3个月为一疗程,与糖皮质激素有协同作用。

③ 中成药也有一定疗效。口服氨肽素,8周为一疗程,报道有效率可达40%。

81、 怀疑急性溶血反应时,应立即停止输血,并采取措施控制出血,防止肾损害。 (1) 水化并碱化,加用利尿剂,维持尿量>100 ml/h可防止肾脏损害。 (2) 如果出现少尿,应采取急性肾衰竭的治疗措施。必要时血透。 (3) 防治DIC。

82、 造血干细胞的移植:

(1) 适应证:allo-HSCT适应证较广泛,可以治疗恶性血液病、非恶性难治性血液病、严重遗传性及代谢性疾病,而autoHSCT主要治疗恶性血液病、某些实体瘤、严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对于移植时机的选择,常规化疗效果较好者如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等,可在复发后再移植,而其他类型白血病则宜在疾病早期进行,可提高疗效,减少移植相关死亡。对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重型遗传性血液病,allo-HSCT为唯一治疗手段,应尽早移植。 (2) 禁忌证:allo-HSCT一般要求受者年龄在50 岁以下, auto-HSCT和同基因HSCT可放宽至60 岁以内。接受移植的患者不应有严重的心、肝、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或严重精神障碍。 83、 HSCT常见并发症:答案详见内科分册172页。

84、抗核抗体分为: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抗可提取核抗原(ENA)抗体。 85、风湿性疾病的共同特点有:

(1) 自身免疫反应是结缔组织病的发病基础。

(2) 以血管和结缔组织慢性炎症的病理改变为基础。 (3) 病变累及多个系统,临床个体差异甚大。 (4) 对糖皮质激素的治疗有一定反应。

(5) 疗效与早期诊断、合理治疗有关,由于诊治恰当,近年来生存率明显延长。

86、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表现有:对称性多关节炎,好发在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及腕关节,也可出现在膝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及踝关节等,有晨僵、关节疼痛和压痛、关节梭形肿胀、关节畸形和关节功能障碍。

87、 类风湿关节炎的关节外表现有:类风湿结节、类风湿血管炎、浆膜炎、肺间质改变或类风湿肺、RA患者有脾大、中性粒细胞减少称Felty综合征、继发性干燥综合征等。 88、 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标准为:

(1) 晨僵至少1 h,发病6周或者6周以上。

(2) 3个或3个以上关节肿痛,发病6周或者6周以上。 (3) 腕、掌指、近端指间肿痛,发病6周或者6周以上。 (4) 对称性关节肿痛,发病6周或者6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