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的民族大得多。例如,元朝之所以会入主中原,也是气温造成的。当中原一带暂时处于一种文化低落的状态,尤其是经济生产不好的时候,北方民族便趁机霸占中原领土。
所以从地理环境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些文化的线索,当然不是完全对应得那么紧密。但当我们以几百年、一千年为单位看的时候,这种对应关系就非常明显。中国的文化产生于这样一种环境,同时也必须依据这种环境发展。西方的文化产生于地中海,也要依据环境来发展。先说中国,这种环境会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文化上有什么反应呢?人们在一个地方安居乐业,家族容易繁衍起来,于是家族纽带越来越多,人口越来越多。那么,谁来处理人际关系呢?如果没有外族入侵,繁衍起来的民族肯定都是一家人。但慢慢地,年代久远了,血缘关系不如以前亲密,一家中的矛盾只能自己解决,于是首先就要听父母、听长者的话,因此,尊老必定要在中国的文化中产生,祭祀祖先的现象也一定要产生,所谓的家族观念、宗法制度也自然形成。众多家族不断地繁衍、放大,最后变成国,所以“国家”又被称为“家国”。家和国,都是规模上的变化。因此我们就可以明白,为什么中国的家国主义非常明显,这与生存条件、生存空间,尤其与农耕文化是完全呼应的。同时,与此相应的伦理、政治、经济、制度、思想也跟着发展起来。既然大家都是一家人,就不能争斗,于是人们压抑天性中的争斗思想,崇尚以和为贵。于是,以中原文明为代表的华夏文明中就产生了爱好和平的思想。
人生来有权欲和征服欲,但以和为贵的思想慢慢地把中国人人性当中过强的权欲约束到能够被接受的程度,这样一来,中华民族就和其他民族区分开了。因此,中国人生活的这个地方容易把“天下太平”作为最高的理想追求。而在西方,个人行事的状况比较多,很多人的冒险精神被激发、熏陶出来,并且产生了征服自然的壮志。同时,随着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被激发、激化,战争也特别多。西方民族在这样一种熏陶下,就产生了个人主义。所以,伊丽莎白女王作为国王,鼓励她的臣民到海上去抢别人的船只,并且与之分赃。这种现象如果在中国,就要受到谴责。
我们再谈一谈历史形态。什么叫历史形态?西方社会,尤其是古希腊、古罗马社会,容易产生奴隶制。大部分的奴隶来源于战俘。如果一个社会的奴隶制特别发达,就意味着那个地方一定是战争频繁;反过来,如果一个地方战争频繁,这个地方最容易产生奴隶制。古希腊、罗马时代,战争非常频繁,产生了大量战俘,战俘变成奴隶,于是奴隶制应运而生。所以,古希腊、罗马的地理因素必然导致奴隶制的产生。
而在中国中原一带,大家同属华夏民族,在同一个地方劳作。即使有战俘,也不好意思让战俘一直当作奴隶,因为大家都是一家人,有血缘关系在其中。因此,完全的奴隶制也不容易产生,更何况中国是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因此,中西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西方几乎每个国家都曾经不同程度地被彻底毁灭过,古希腊、罗马都经历过这样的命运。西方文化这么容易中断,而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则一根线下来非常稳定,这是为什么呢?中国文化是一种超稳定的结构,它也同样来自于中国的文字这种超稳定的结构,像《四书》、《五经》中的文字,到现在我们都可以认识,而西方印欧语系的文字,哪怕四五百、七八百年前的文字,也根本看不懂,即使是英国人自己也看不懂。因为英语的变化太大了,由同种字母变化出很多语言。如果欧洲有一个统一的文字,那么它会成为一个像中国一样大的国家。
另外,从思维模式方面来看,中国人的思维模式跟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不一样,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立体型的,而西方人的思维模式是流线型的。所谓流线型,就是像文字一样弯弯曲曲,所谓立体型,就是方方正正、四通八达,可以诱导出思维的多面发展。这样就比较全面,能够预见各种东西,给自己留下很多退路,不会把事都说死。西方则不一样,西方人的思维方式是二元对立型,不是“A”就是“非A”,他们所谓的真理只有一个,二者必居其一。中国的传统不是这样的,《易经》中说,“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当然,中国也有对立的一面,对立之后还要“阴阳互补”,即阴阳互补的思维模式。实际上,太极图就是宇宙某种运动形式的一个缩影。有人发现,脑电波的运行,也和太极图很相关。如果从远方观察地球的旋转形式,或者宇宙最初处于混沌状态时的星云,也和太极图的旋转形式是相呼应的。因此,远古人的这种智慧,和宇宙有种暗合的因素。从这个方面看,就可以知道中国文化到底是什么。了解了中国文化,才能真正了解西方文化。如果不把一种文化彻底了解,就无法了解另一种文化,
因为只有比较才有鉴别。
当然,思维模式不仅仅是“阴阳互补”或者“二元对立”。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内向型的,含蓄的东西占得多一些,西方人的思维中是外向型的,张扬的东西占得多一些。看待问题的时候,中国人往往是“由远到近”,而西方人是“由近到远”,中国人容易看到的是从宏观到微观,西方人则是从一个很小的点出发,然后扩张出来。所以,中国人容易从整体的观点看待个别的东西,西方容易从个别的东西出发认识整体。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有直观的东西,而西方人是理智的。所以,中国人的思维模式是综合型的,西方人则倾向于分析型。
思维方式还表现在哲学上。中国人有“天人合一”的思想,认为天和人是一个整体,自然界和人也是一个整体。“天”有很多解释,可以是上天,也可以是无所不在的一种最高原则。汉字本身具有图画性质,汉字是外部世界的一种缩影,“门”字由真实的门简化而来,“山”字由真实的山简化来。因此,它们还保留着和外部世界的联系,就像婴儿生下来的脐带还没有被割断。因此当我们看到汉字的时候,就会进行联想,认为我们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所以,这种“天人合一”的观点就诱导人产生这样的思想。反过来,西方人容易产生“天人二分”的思想,“天人二分”的思想就是相争的思想,由于人的生存条件很恶劣,于是他们必须去征服自然,征服大海,像哥伦布一样去冒险。“天人二分”还生出“人一定要战胜天”和“斗天斗地”的思想。
另外一个中国哲学观念是“心物一体”,该观点认为心里的东西和物质的东西是一个整体,心灵的东西可以是物质的,物质的东西也可能是心灵的。而西方人则将心与物分开,并要区分什么是第一性,什么是第二性,他们认为这是哲学的最高命题。实际上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导致了哲学上一些非常关键的概念,这些概念在近几百年来争论得非常厉害。因此,我们发现,有些思想只有在西方才能够产生。
中国人的哲学思想,是阴阳互补的,就像太极图,互为基础,互相依赖。而西方人的哲学思想是宾主分明的,第一性、第二性一定要分清楚。另外,西方的哲学也不仅仅是理论,它和科学、技术是同源的,它讲究物理特性,强调对客观自然界的研究与征服,并试图找到改造自然界的答案。因此,西方的哲学和科学技术是同步的。而中国,哲学和科学不同源,而是和德性、人伦道德、性理科学同源,后三者我们称之为伦理学。
有人说,孔子的《论语》就是一部伦理学著作,也有人把孔子看成是哲学家,因为哲学往往和伦理学是一体的,成为一种对德性本身的研究。
再看一下经济方面。中国社会几千年平等的程度要高于西方社会,而西方社会要么特别穷,要么特别富,轮廓、对照非常鲜明,这与西方人二元对立的思想是相符的。中国讲究阴阳互转,现在富有,可能以后就不富有了。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变化?首先是人们对均田思想、均贫富思想的青睐,以及对集体主义的推崇。其次,还有一些法律上的风俗习惯。例如,长子继承制在西方构成了“有钱人越来越有钱、没钱人越来越没钱”的现象,而在中国,只有皇帝才有这个特权,只有皇帝才采用长子继承制。所以在中国,某个家庭世世代代都有钱是很难办到的,贫富之间总有一个循环。
中西文化的方方面面,还有许多有趣的地方可以进行比较,例如艺术、文学、学术研究。中西文化还有一些有规律的东西,中西文化互根、互构、互补、互彰、互抗、互振,阴阳循环互进。
问:您是否承认历史具有回归性?如果有回归性的话,现在天气越来越热,是不是也证明我们的社会乃至全球的发展会越来越好?
答:天体自然界和人类存在着某种对应关系,我前面提到环境是横向决定因素。什么叫横向因素呢?就是说环境虽然起作用,但不是永远起作用。其实环境对人类社会、人类发展的影响,是与时间的进程成反比的。越是走向现代,环境的制约因素越小。尤其到了信息世纪,时空条件消失了,环境跟几千年以前已经大大不一样了。交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使得环境的影响作用慢慢降低,但是环境的因素还是存在的。有些更大的环境,例如宇宙,它究竟是在膨胀,还是在收缩?下一个冰川期会不会来临?地球会不会越来越热?这些都是人类的能力无法控制的。
至于你说不断地在变好,要看是哪个方面,是生活水平还是人的道德水平。我姑且认为你说的好是指物质水平越来越好。文化有一个积累的过程,即使现在物质文明非常发达,一旦寒冷的时代出现了,
人就很难生存下去。当然,如果没有这些现象,人类会又继续前进,突破原来那个环境,生活会更加美好。
【当茶遇到咖啡之五】
05中西语言文字与文化比较 辜正坤
主讲人简介:博士生导师,中国莎士比亚研究会副会长,曾发表理论专著及英汉译本《老子道德经》、《毛泽东诗词》、《未来之路》等35种著作和论文100多篇。
全文:
我主要讲述语言文字之间的不同如何造成文化之间的不同,以及语言文字的诱导和暗示作用,并重点分析中国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差别。首先我想给文化下一个定义。第一,我所说的文化是广义上的文化,是包括人、环境、知识、技术成果等一切别具特色的物质对象。第二,文化由方方面面的因素决定,我个人认为,文化由九大因素决定,即环境、语言文字、科技、物欲原动力、情欲原动力、权欲原动力、审美、阴阳、万物选择。语言文字只是其中之一。
那么语言文字又是怎样作为一种纵向的诱导或者暗示因素对文化产生作用,并且在很多场所表现为制约性因素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面临一个对语言学权威观点的挑战。西方语言学界主流的观点认为,语言(包括文字)的形成是任意的,必然的因素很少,把人叫做人,把天叫做天,把男人叫做男人,把女人叫做女人,这些都是随心所欲的称呼,没有必然性。几乎所有教课书都把“人具有任意性”作为一个公理来看待,西方语言学界也认为这是语言学的基础。而我个人的看法正好与此相反,我认为语言文字的产生昭示了一个规律性,即语言是在特定场合、特定时间、特定因素的较深作用下必然要产生的。当然其中也有任意因素,任意是相对的,非任意也是相对的,但是哪一个是主要的,这其中有一个关系:早期往往是必然性因素占主要,慢慢随着人的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意识的增强,任意性因素才慢慢增强。越是远古,人类越不可能任意地创造一种文字或者语言,只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不能像现代人一样进行抽象思维。远古人类的创造能力很简单,比如象形字产生于图画文字,而全世界的语言文字如果向前追溯,就会发现它们都产生于图画文字。文字发展的过程,体现了人类智力发展运行的轨迹慢慢地从具体走向抽象。而西方语言文字的很多东西都是从其他文化借鉴过来的,并不是直接发展出来的。例如古希腊的语言不是自己从象形文字发展出来的,而是借鉴腓尼基人的文字系统,按照自己的需要重新排列并加以改进发展的。因此,西方语言界误认为文字的产生是任意的,其实,腓尼基人的文字如果向前追溯,也要追溯到象形文字、图画文字。最初的语言文字不外就是世界的缩影在人类大脑中的表现,西方语言学家往往忽视这一点,从而得出语言是任意的这样一个结论。在我们国家也有些人提出过独特的看法,比如王安石在1076年提出,字形、字音都符合天地万物之理:“其声之抑扬、开塞、合散、出入,其形之横纵、曲直、斜正、上下、内外、左右皆有义,皆本于自然,非人私智所能为也。”人当时的能力只可能产生能力所及的语言和文字,不可能产生非常充分的一整套有内在联系的语言系统。所以王安石的观点应该受到重视,他是第一个在中国语言文字史上提出“语言不是任意的”这一观点的人。
我写过一篇文章叫做《人类语言文化同构现象与人类文化模式》,同时还提出一个语言学的观点,叫做“互构语言学”,即外部世界和人自身世界的互构。明白了这一点,就知道语言文字是如何潜移默化地纵向地影响文化的发展方向。所以,你到了任何一个国家,只要看一下语言,听一下声音,就会发现这种语言的发音和其整体文化状态、精神面貌有一种契合的东西。希腊语、日语、英语、德语,它们的精神风貌和语言声音都差不多。
我们试图来解释语言文字是必然的,并且不同程度地制约文化包括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发展。这些有时候容易在口语当中表现出来,一个简单的字就可以把问题说清楚。例如在英语当中,你(you)、他(he)、她(she)、我们(we)、他们(they)都不大写,只有一个代词大写,就是我(I),因为“我”是最重要的。英语语言特点充分体现了西方的个人主义。
在中国则刚好相反。同样称呼“我”,中国人不仅不会大写,还用别的方式来表述:在下、鄙人、奴才等,皇帝自称寡人或者孤,都是把自己置于一种不受尊重的位置上,尽量去尊重别人,这是一种克制自己的心态。仅是一个代词的使用,就可以看出中西两种文化是分道扬镳的,很多东西在极性上是相反的。
很多学者,尤其是五四运动以来的一些学者容易走向极端。例如说写信,我先写地址,再写收件人;可是如果要给西方人写信,把这些东西都倒过来,先写收件人,然后是地址。我按照中国式的写法习惯了,所以到了西方就非常不习惯。出国时,西方有关人员还要把你的姓和名颠倒过来,我就跟他争论,中国人在翻译外国人姓名时根本就不改变其位置,而中国人到国外姓名位置却要被迫改变。西方人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并没有觉得他在侵犯你,他认为是天然的,因为他的价值观就是那样。
当然,这种现象现在已经习以为常,而且在中国大大小小外语专业都持这种特点。我们应该尊重外国,可是外国人尊重过我们的价值观吗?语言文字这种看似非常简单的东西,蕴含的价值观其实是非常重大的。如果外国人通过语言控制我们的命运,改造我们的语言,就能改造我们的性格、改造我们的前途,他们有这个威力。
下面进一步谈谈中西语言文字之间的基本差别。大家学过外语很容易就知道这种差别,但我要把问题说清楚,还是要凸现这种差异,然后看这种差异如何对文化产生一种诱导的作用,继而引起何种文化效应。具体可以从语音、语形、语义、语法四个方面的差别来看。
第一,语音的差别。语言是语言,文字是文字,不应该将二者合在一起说,但我们已经习惯了这种说法,还是尊重习惯。汉语有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单音节,一个音一个字,或者一个字一个音,而且大部分都是开音节。什么叫开音节?例如“kai”就是开音节,如果是“kait”就是闭音节了。如果是闭音节,中国的拼音文字就不可能实现。另外,汉字每个字有韵调,有“一二三四”声,很规则,而且声音很响亮。西方的语言文字主要是单音节,同时还有多音节的,这些多音节词成为与中国语言文字区别的关键特征。此外,西方语言文字还有轻音节或是重音节,用轻重音表示语调。
中西语言文字这种区别看起来很微小,但是它造成一种什么效应呢?这种效应就是它影响了我们看世界的方式。由于我们一天到晚一直在说一种语言,自出生以来就要天天接受它,语言给予我们一套实践的模式和崭新的世界观,我们不知不觉中便受其熏陶,并且不知不觉地以这种方式来看待外部的世界。用这种语音效果来创造诗歌等文学作品时,押韵也跟语音相关。中国的诗歌和外国的诗歌不一样,从语音上来说,西方诗歌在押韵的时候会有很多转韵的地方,即多元韵式,前两行押韵,或者隔行押韵,例如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韵式是ababcdcdefefgg。多元韵式并不是西方语言文字(尤其是印欧语系)的优点,而恰恰是它的天生缺陷。因为这种文字多音节多,能够押韵的词的数量就少了,因此诗人便创造了转韵、间行韵等方法。而中国的诗人则不用着急,一个音可以表达很多字。例如“jia”,可以是“家”,也可以是“佳”、“嘉”、“加”,很容易押韵。在英语中不可能找到这么多同音词,这必然造成英语文学中多元韵的形成。而中国语言文字押韵的得心应手使得诗人可以写出一元诗,一韵到底,如四言、五言、七言,以及后来的词、曲等。一元韵的艺术效果很强,而艺术效果要有感染性,就要使得韵脚是单一的,不断变化的韵脚使人的印象不深,诗歌的音乐感也相对减弱。法国文学家萨塞说,艺术作品的感染性取决于它的片面的强调性。
第二,语形的差别。语形就是文字的外形,甲骨文、金文、小篆,形状不一。这些文字有一些什么因素打动了我们呢?我们注意到,汉字的结构是方块型、建筑型,是立体的,笔划上下左右都可以通,象形的味道非常浓,它诱导我们把字本身和外部自然界联系在一起。所以,我们说汉字是自然界存在外貌的浓缩和简化的形式。
而印欧语系的文字则不同。举例来说,希腊字母,包括英语、德语、拉丁语,都符号化了。它不是立体型结构,而是平面的、流线型结构,没有象形的味道。这样一来产生一种什么效应呢?就是当你看到这个文字以后,不可能立刻将之与自然界联系起来,失去了人这个主体和自然界客体之间的联系。但是这种文字也强调了一些因素,它强调了人的智力运行轨迹。符号化的像蚯蚓一样弯弯曲曲的文字,实际上是一种逻辑联系,即事物之间的联系,有很强的人文性,把人的轨迹打在文字上面。汉字的人文性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