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48 下载本文

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模拟试卷248

(总分:64.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总题数:12,分数:24.00)

1.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是( ) (分数:2.00) A.必要劳动 B.社会劳动 C.剩余劳动 √ D.复杂劳动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揭示了剩余价值产生的源泉。它表明:雇佣劳动者的剩余劳动是剩余价值产生的唯一源泉,剩余价值既不是由全部资本创造的,也不是由不变资本创造的,而是由可变资本创造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2.在工作日的长度不变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来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是( ) (分数:2.00) A.绝对剩余价值 B.相对剩余价值 √ C.超额剩余价值 D.剩余价值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缩短必要劳动时间是通过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实现的。降低了劳动力的价值,从而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3.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家要进行资本积累,最主要是进行( ) (分数:2.00)

A.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B.物质资料再生产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 D.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资本家获得剩余价值后,如果将其全部用于消费,则生产就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重复进行,这叫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它不仅生产商品,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生产和再生产资本关系本身:一方面是资本家;另一方面是雇佣工人。因此,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是物质资料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再生产的统一。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资本家将获得剩余价值的一部分转化为资本,使生产在扩大规模上重复进行,这就是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在这里,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4.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中( ) (分数:2.00) A.不变资本增大 √ B.可变资本增大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增大 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减小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有机构成。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住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着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即不变资本/可变资本。若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同时增大或减小,则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5.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资本家雇佣工人进行劳动并支付相应的工资。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是( ) (分数:2.00)

A.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

B.工人所获得的资本家的预付资本 C.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D.工人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是以货币工资形式支付的,工资表现为“劳动的价格”或工人全部劳动的报酬,这就模糊了工人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的界限,掩盖了资本主义剥削关系。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无偿占有,故A、C两项不正确。资本家的预付资本除了支付劳动力之外,还包括生产资料的购买和支付,因为也不是资本家的预付资本,排除B。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6.某企业投资了一个项目,其中购买设备用了30万元,购买原材料用了10万元,20万元用于支付工人工资,项目结束后盈利了30万元。那么该工厂的剩余价值率是( ) (分数:2.00) A.30% B.50% C.100% D.150%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剩余价值率。剩余价值率:m'=m/v,题干中m=30,v代表可变资本,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20万,可得30/20=150%。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7.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制药厂增加了企业的预付资本,这直接影响了( ) (分数:2.00) A.资本价值构成 √ B.资本有机构成 C.资本技术构成 D.资本物质构成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价值构成。资本家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资本,从自然形式上看,总是由一定数量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构成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存在一定的比例,这种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技术构成。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可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资本价值之间的比例,叫作资本的价值构成。一般说来,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资本的价值构成,技术构成的变化往往会引起价值构成的相应变化,而价值构成的变化通常反映技术构成的变化。这种由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叫作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v表示。某企业由于原材料的价格上涨,增加了企业的预付资本数量,这直接影响的是资本价值构成。故A项正确。原来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不变,也就是资本的技术构成不变,而且,资本的有机构成是由资本的技术构成决定的,所以资本的有机构成不变。故B、C两项错误。D项是干扰项。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8.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 ) (分数:2.00) A.实现利润最大化

B.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 √ C.剩余价值的实现 D.实现价值增殖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社会生产是连续进行的,这种连续不断重复的生产就是再生产。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

9.下列不属于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基本形式的有( ) (分数:2.00) A.借贷资本输出 B.生产资本输出 C.商品资本输出

D.私人资本输出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垄断资本。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有三种:借贷资本输出、生产资本输出、商品资本输出,D项不属于垄断资本向世界范围扩展的基本形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10.垄断资本主义时期,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是( ) (分数:2.00) A.商业资本家 B.工业资本家 C.金融寡头 √ D.银行资本家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是指操纵国民经济命脉,并在实际上控制国家政权的少数垄断资本家或垄断资本家集团。金融寡头在经济中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参与制”来实现的;在政治上对国家机器的控制主要是通过同政府的“个人联合”来实现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C。 11.下列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表述正确的是( ) (分数:2.00)

A.国家政权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 B.国家政权同垄断资本相分离的垄断资本主义 C.带有社会主义因素的垄断资本主义 D.国家直接操控的垄断资本主义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

12.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形成了( ) (分数:2.00) A.金融寡头 B.金融资本 C.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D.国际垄断同盟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国际垄断同盟。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通过订立协议建立起国际垄断资本的联盟,即国际垄断同盟,以便在世界范围形成垄断,并在经济上瓜分世界。当代国际垄断同盟的形式以垄断资本主义的国际联盟为主。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D。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总题数:20,分数:40.00)

13.资本主义萌芽的途径包括( ) (分数:2.00)

A.从自然经济分化出来 B.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 √ C.由封建主转化而成

D.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于14世纪末15世纪初,在地中海沿岸的一些城市出现,其途径有两个: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D。

14.资本原始积累的途径主要包括( ) (分数:2.00)

A.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 √ B.用和平手段征收农民土地 C.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 D.用暴力手段掠夺商人的财富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资本的原始积累。资本原始积累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一是用暴力手段剥夺农民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用暴力剥夺农民土地,是资本原始积累过程的基础,它在英国

最为典型;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进行残酷的殖民掠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又一重要方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

15.自然经济的特征主要包括( ) (分数:2.00)

A.自给自足的经济形式 √ B.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 C.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 √ D.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B项不是自然经济的特征,是商品经济的特征,故排除。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CD。 16.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 ) (分数:2.00)

A.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的出现 B.社会分工的出现 √ C.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社会公有

D.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各行各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需要。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占有,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产品,就必须通过交换。私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彼此发生经济联系和交换产品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劳动产品便采取商品的形式。这种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的形式便是商品经济。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D。 17.商品包含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关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分数:2.00)

A.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一切需要的属性 B.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 √ C.使用价值体现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商品的自然属性 √ D.使用价值体现人与社会的关系,反映商品的社会属性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使用价值。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C。

18.下列关于价值的表述,正确的有( ) (分数:2.00)

A.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 B.价值体现商品的社会属性 √ C.价值体现商品的自然属性

D.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

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价值。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商品价值在质的规定性上是相同的,因而彼此可以比较。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C项表述有误,体现商品自然属性的是使用价值而非价值。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ABD。 19.关于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 (分数:2.00)

A.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 B.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不可同时兼得 √ C.具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有价值 D.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一定没有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