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土壤大肠菌值是:
A.100g土壤发现的大肠菌群数 B.发现大肠菌的最少土壤克数 C.1g土壤中发现的大肠菌群数 D.发现一个大肠菌群的土壤千克数 E.土壤中大肠菌群数 4.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土壤颗粒越小容水性越大 B.土壤颗粒越大渗水性越强
C.土壤颗粒越小毛细管作用越差 D.土壤容水性越大透气性越差 E.土壤颗粒越小比表面越大 5.下列叙述中哪项是错误的
A.土壤中的空气组成成分在土壤上层与大气相近似 B.深层土壤中O2 减少,CO2 增多 C.土壤空气和大气之间经常进行气体交换 D.土壤中空气各种成分的数量与污染程度无关 E. 土壤通气性与大气压力有关 6.土壤气型污染的特点之一是:
A.污染物主要在土壤深层 B.污染物集中在土壤表层 C.污染物在土壤中均匀分布在各层 D.污染物在土壤中浓度与大气中浓度无关 E.污染物在土壤中分布不受气象因素影响 7.土壤中有机物的腐殖质化实质是: A.有机物无机化的过程
B.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化合物的过程 C.有机物有机化的过程 D.有机物的有氧分解过程 E.有机物的硝化阶段 8.痛痛病是一种
A职业病 B.公害病 C地方病 D传染病 E职业性多发病
9.某地土壤中镉的自然本底值为 0.1mg/kg,土壤中镉的卫生标准为1.0mg/kg,则该地区土壤镉的环境容量为:
A:1.1mg/kg B:1.0mg/kg C:0.9mg/kg D:0.1mg/kg E: 0.1mg/kg~1.1mg/kg 10.土壤污染引起钩端螺旋体病和炭疽病的危害途径是:
A.动物-土壤-人 B.人-土壤-人 C.土壤-人D.动物-人E.以上都不对 11.寄生虫卵作为评价土壤清洁程度的指标是
A.鞭虫卵B.蛔虫卵C.血吸虫卵D.钩虫卵 E.活寄生虫卵 12.引起痛痛病的污染物是:
A.汞 B.铬 C.有机磷农药 D.镉 E铊 13.土壤污染的来源不包括
A.大气污染物B.工业废水和生活废水C.固体废弃物D.化肥及农药的使用 E.地质环境中区域性差异导致土壤中某些元素过高
14.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过多可破坏土壤的自净过程,主要因为:
A.影响土壤氧化还原状态 B.影响土壤的环境容量C.影响土壤的元素含量 D.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正常生活活动 E.以上都对 15.高温堆肥的卫生标准中规定蛔虫卵死亡率为:
A:65%~75% B:75%~85% C:85%~95% D:95%~100% E:80%~95%
16.关于土壤的叙述,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是人类生活环境的基本因素 B.土壤的构成和性状能影响微小气候 C.土壤污染是水源被污染的最主要原因
D.土壤中的化学成分可以直接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E.以上都不对
17.天然土壤中存在的致病菌为
A.肠道致病菌B.大肠肝菌C.破坏风杆菌及肉毒杆菌等D.金黄色葡萄球菌E.噬菌体 18.含氮有机物进入土壤后进行无机化的第一个阶段是
A.硝化作用 B.氧化作用 C.腐殖化作用 D.氨化作用 E.微生物作用 19.多数人认为痛痛病是慢性镉中毒,镉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 A.饮水 B.吃鱼 C.蔬菜 D.粮食 E.空气 20.土壤的卫生防护原则不包括 A.杀灭土壤中的所有微生物和寄生虫卵 B.实行粪便、垃圾无害化处理
C.对含有毒物的污水进行净化,回收处理 D.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E.治理工业废渣
21.污染的土壤化学性污染来源不包括
A.钢铁厂工业废水B.矿山采掘废水C.化工厂工业废水D.屠宰场污水E.生活污水 22.痛痛病患者主诉疼痛性质多为.
A.刺痛,活动时加剧 B.刀割样痛,不缓冲 C.间歇样痛,与气候变化无关 D.轻度疼痛,可感受 E.闪电样痛,伴蚁走感 23. 判定某地区人群有慢性镉危害,应具备的条件为 A.尿镉15μg/g肌肝 B.尿β2微球蛋白1000μg/g肌肝
C.尿NAG酶(NAG酶-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17U/g肌肝 D.出现10%联合反应率 E.包括上述各项
第七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1. 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主要原因是 A. 工业废弃物的排放 B. 生物性病原体的传播 C. 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 D. 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少 E. 环境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过少
2. 关于判断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不正确的是 A. 疾病发生有明显的地区性
B. 与该地区某种化学元素之间关系密切
C. 疾病的发生与地质中某种化学元素之间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 D. 受害人群广泛性及是否爆发流行
E. 疾病的发生在不同时间、地点、人群中有同样的相关性 3. 下列哪种疾病不属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A. 克山病B. 氟斑牙C. 黑脚病D. 水俣病E. 克汀病
4. 下列哪种元素与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发生无关 A. P B. I C. Se D. As E. F 5.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主要是指
A. 区域内的传染病 B. 自然疫源性疾病 C. 地质环境因素引起的疾病 D. 环境公害病 E. 种族遗传性疾病
6. 下列哪种方法不适用于防治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
A. 更换适宜的水源B. 防止环境污染C. 加强营养D. 补充机体缺乏的元素E. 对环境中过多元素进行降解
7. 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好发年龄是
A. 0 ~10岁 B. 15~20岁 C. 25~35岁 D. 40~50岁 E. 55~65岁 8. 下列哪一项与地方性甲状腺肿有联系
A. 深井水B. 河流下游多发C. 青春期发病增加D. 男性患者多E. 家族遗传 9. 下列哪一项不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制
A. 促甲状腺素分泌增加B. 甲状腺素合成减少C. 促使甲状腺增生肥大 D. 促甲状腺素分泌减少 E. 甲状腺胶质过量分泌
10. 目前我国预防碘缺乏病的最主要措施是
A. 增加食物中碘的比例B. 提倡用碘油C. 多吃海带D. 供给碘化食盐E. 改善居住环境 11. 以下哪一项措施对预防碘缺乏病没有作用
A. 饮水加碘B. 食盐加碘C. 多吃海产品D. 服用促甲状腺激素E. 服用碘剂 12. 当人群中尿碘低于多少时,发生克汀病的流行
A. 25μg/d B. 35μg/d C. 45μg/d D. 55μg/d E. 65μg/d
13. 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在无外来含碘的食物下,水碘含量可用于衡量当地居民摄碘量,当饮水碘含量低于多少时,可有碘缺乏病的流行
A. < 1μg/L B. < 5μg/L C. 10μg/L D. 20μg/L E. 50μg/L 14. 成人最低生理需碘量约为 A. 75μg/d B. 100μg/d C. 150μg/d D. 200μg/d E. 250μg/d
15. 我国推荐碘供给量为
A. 100μg/d B. 150μg/d C. 200μg/d D. 300μg/d E. 400μg/d 16.当碘摄入量低于多少时可发生碘缺乏病的流行 A. 5μg/d B. 20μg/d C. 40μg/d D. 75μg/d E. 150μg/d
17. 地方性甲状腺肿发病率逐渐下降的年龄为
A. 1~10岁 B. 15~20岁 C. 25~35岁 D. 40岁以后 E. 50岁以后 18. 缺碘所致甲状腺肿的机制是 A. 甲状腺对碘的浓集能力下降
B. 妨碍酪氨酸的氧化,使甲状腺素合成减少 C. 促使碘从甲状腺中排出增加
D. 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使血浆甲状腺激素水平下降 E. 抑制甲状腺对碘的吸收利用能力,使甲状腺素合成减少 19. 预防人群碘缺乏病的最方便而实用的措施是
A. 在食盐中加入碘化钾或碘酸钾B. 在食用油中加入碘盐C. 消除其他致甲状腺肿的物质 D. 净化或更换水源 E. 服用含碘药物
20. 碘缺乏病可对人体产生的多种危害之中不包括
A. 胎儿早产、死产B. 单纯性聋哑C. 视野缩小D. 甲状腺肿 E. 克汀病 21. 碘缺乏病的流行特征,不正确的是
A. 山区患病率高于平原B. 内陆患病率高于沿海C. 农村患病率高于城市 D. 青春期发病率高 E. 男性多于女性 22. 碘缺乏病患病率特点是
A. 山区>丘陵>平原B. 山区>平原>丘陵C. 丘陵>山区>平原D. 丘陵>平原>山区 E. 以上都不对
23. 饮水中碘含量与甲状腺肿患病率的曲线关系是
A. U型B.S型C.剂量反应关系D. 剂量效应关系E. 以上都不是 24. 下列关于氟中毒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发病与性别无关 B. 氟斑牙多见于乳牙 C. 患氟斑牙不一定伴氟骨症 D. 氟骨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 E. 氟骨症多发病于10岁以后
25. 地方性氟中毒主要是由于哪种因素引起的 A. 食物氟含量过高B. 土壤中氟含量过高
C. 饮水氟含量过高D. 饮水氟含量过低 E. 维生素A和钙缺乏 26. 一般认为氟中毒的发病机理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 氟与钙结合沉降在骨中 B. 抑制肾小管对磷的重吸收 C. 形成氟磷灰石
D. 使恒齿的牙釉质钙化变色 E. 使牙釉质疏松多孔
27. 地方性氟中毒的发生一般与下列哪种因素无关
A. 妇女生育、授乳B. 性别C. 饮水含氟量D. 年龄E. 营养不良 28. 地方性氟病发病明显增加一般在
A. 6岁以后B.16岁以后C. 26岁以后D.36岁以后E.46岁以后 29. 地方性氟病的预防主要是
A. 改水B.饮水加除氟剂C.种植吸氟植物D.食物除氟E.治疗氟斑牙 30. 下列关于氟中毒的论述中错误的是
A. 发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 B. 氟斑牙多见于恒牙
C. 从非病区搬入的居民比当地居民易患病D. 随年龄增加患氟骨症的病人增多 E. 氟骨症多见于16岁以后的成年人
31. 在下列成土母岩中,含砷化物较高的岩石是 A. 火成岩B. 页岩C. 花岗岩D. 冰晶岩E. 云母 32. 在消化道内吸收率较高、吸收速度较快的砷是
A. 5价砷B.3价砷 C. 一甲基胂 D.二甲基胂 E.三甲基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