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畜牧兽医专业 下载本文

(3)担任动科系负责人,按照“校企所”一体的建设思路,完备学院“畜牧兽医应用技术研究所”,使之成为湖南省畜牧兽医新技术、新成果推向市场的研发平台,现代养殖新技术的应用平台。作为湘东黑山羊保种与选育项目技术总负责人,加强与湖南省畜牧水产局的合作,开发促进山羊高效生产的新产品。

表2 欧阳叙向专业实践能力提升计划

序号 1 2 3 合计 实施项目 到湖南平高牧业有限公司任技术顾问 到浏阳市、醴陵市任山羊保种项目总技术负责人 完备长农畜牧兽医应用技术研究所社会服务功能 实施时间 2007-2008年 2007-2010年 2008-2009 经费预算(万元) 0.5 项目经费列支 精品专业建设经费列支 0.5 3 专业指导 建设目标:

在建设期内承担院内外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新技术等方面的指导;实现2门项目课程在校园网的资源共享;成为区域内有一定影响的专业教师带头人。

建设措施:

(1)借助“湖南农业职业教育集团”平台,主动为区域内职业院校、乡镇农校培训师资,扩大对口支援与交流,实现畜牧兽医教育资源的区域性共享,服务行业、服务企业、服务“三农”,促进中南地区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培养期内为校内外本专业教师开展专业教学、教研教改、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本专业最新成果专题辅导报告或讲座4次以上。

(2)继续指导彭运潮老师进行《养殖技术模块》课程的教学实践;指导李运虎老师进行《养猪生产》课程的教学实践;每年为本专业青年骨干教师上示范课、观摩课4次以上。

(3)2008年实现《家畜遗传育种》精品课程资源共享;2009年建设《家畜繁殖技术》精品课程网实现资源共享。

(四)教学和教研教改水平 1 课程教学 建设目标:

在建设期内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将承担教学的2门主干课程,建设成为院级以上精品课程,使学生的知识、素质、技能、态度,学习能力、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充分的培养。

建设措施:

(1)本专业的“宽平台、多方向”的专业课程体系,共分7个专门技术模块,5个职业方向模块,欧阳叙向同志承担“种畜”、“繁殖”两个模块的教学。

(2)要求本培养对象积极参与专业教学,平均周课时不低于3节,不高于4节。 (3)认真总结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教学经验,加以发扬;进一步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根据岗位职业能力的新要求,改革不适应的教学内容,补充相应的新内容、新知识、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

(4)在课程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教学、学习技能、应用能力、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5)做好对年轻教师的传、帮、带工作,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指导。 2 专业建设 建设目标:

专业带头人具备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观,有开发与设计教学模块的能力,能够规划和把握本专业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方案、校本教材开发等工作。

建设措施:

(1)进一步学习教育部和省教育厅关于高职人才培养、教育教学改革等一系列文件精神,牢固树立先进的高职教育新理念,并应用到教学管理和专业课程教学中,逐步形成以现场作业流程、任务驱动、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教育教学方法设计教学模块。

(2)积极做好市场研究工作,按照畜牧兽医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活动章程,依照程序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必要的修订。

(3)加强系部专业建设,尤其是畜牧兽医精品专业的建设,按照专业建设规划,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建设,校本教材开发等方面作为专业重点建设内容,准确把

握专业培养目标和主干课程目标及其在职业岗位、职业能力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3 教学方法 建设目标:

专业带头人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采用适合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以真实的生产任务来设计综合实训项目,在实训基地生产中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建设措施:

(1)以动物生产为主线,按照“教、学、做”合一的原则,采用了“现场教学”、“项目教学”、“启发式教学”、“直观教学”、“案例式教学”、“讲授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种畜模块》课程教学。结合校内种猪场、动物养殖实训基地的生产岗位,采取“创业小组”、“顶岗”的形式,安排学生以“员工”的身份轮流上岗,实现了以任务驱动的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

(2)开发《繁殖模块》教学。模拟企业生产实践活动,在老师指导下,学生自行饲养家畜,完成家畜繁殖工作,模块结束后进行繁殖生产成绩统计,全程实现教师课外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3)按照家畜繁殖员职业工种技能要求,以案例或真实的任务来设计“家畜繁殖技能”的专业综合实训项目,以学生的职业技能鉴定通过率为依据来评价教学效果。

(4)在实践性教学管理上,按畜牧兽医职业岗位设计,建设开放性的体现现代畜牧业的综合实训基地。与此同时,按照学院“系企所”一体规划,完备“畜牧兽医应用技术研究所”,使之成为湖南省畜牧兽医新技术、新成果推向市场的研发平台,现代养殖新技术的应用平台。

4 教学效果 建设目标:

培养对象所任教的课程学生评教满意率在90%以上;专业技能合格率达90%以上;专业技能获证率达90%以上。

建设措施:

(1)坚持严谨的教学态度,认真上好每堂课,使教学效果得到学生和同行的认可。 (2)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加强任教课程的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岗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化技能训练,所教学生技能合格率达到95%以上。

(3)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证鉴定,获证率达到95%以上,积极引导和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职业技能竞赛,并力争取得优秀成绩。 (五)专业调研 1 教研教改 建设目标:

培养对象带领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团队(专业建设团队、课程建设团队和科研团队)在人才培养模式、专业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开展了教学研究,取得省级以上教研教改成果1项以上,个人发表教研教改论文3篇以上。

建设措施:

(1)将《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模块式教学改革》课题,在省级以上教育机构申请立项,在培养期内结题。

(2)加紧研究,在2008年底把参研的院级、省级教改课题《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结题、进行成果鉴定,2009年申报省级以上教研教改成果。

(3)参与完成国家教改课题《中职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培训包开发》项目。 (4)主持完成1门国家级、1门院级精品课程的建设任务。 (5)争取根据所研究的教改内容,每年发表1篇以上教改论文。

表3 培养期内欧阳叙向教研教改课题与申报成果计划

序号 1 2 3 4 5 项 目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工学结合模块式教学改革 中职教师素质提高培训包开发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家畜遗传育种》精品课程 《家畜繁殖技术》精品课程 及校本教材 合计 参与程度 主持人 参与 主持人 主持人 主持人 进程计划 2008年立项为院级课题 2009年立项为教育厅课题 2010年结题 2007年立项为教育部课题 2009年结题 2008年结题、进行成果鉴定 2009年申报省级以上教研教改成果 2008年中期检查,2009年验收合格,申报省级以上教研教改成果 2009年立项为院级精品课程 经费预算(万元) 1 3 该课题经费列支 10 1 15 2 应用技术研究与推广 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