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160-2008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复习题 下载本文

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90、 在山区或丘陵地区,石油化工企业的生产区应避免布置在 B A:上风侧 B: 窝风地带。 C:下风侧 D: 风口

91、石油化工企业 C 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和受污染的消防水排出厂外的措施。 A:必须 B: 可以。 C: 应 D: 能够 92、公路和地区架空 B 严禁穿越生产区。

A:输油管道 B: 电力线路 C:消防管道 D: 通讯线路 93、当区域排洪沟通过厂区时: C 通过生产区;

A:严禁 B: 不应。 C: 不宜 D: 能够 94、 地区输油(输气)管道 B 穿越厂区。

A:严禁 B: 不应。 C: 不宜 D: 能够

95、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防火距离,可按甲、乙类可燃液体罐组的规定减少 B A: 25 m B: 25%; C:40% D: 50%

96、地面敷设的地区输油(输气)管道的防火距离,可按地区埋地输油(输气)管道的规定增加 D A: 25 m B: 25%; C:40% D: 50%

97、当相邻工厂围墙内为非火灾危险性设施时,其与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防火间距最小可为 A

A: 25 m B: 25%; C:40% D: 50% 98、某液化烃罐组(罐外壁),应建设在距离液化烃罐组(罐外壁)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40 D:60 99、某液化烃罐组(罐外壁),应建设在距离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40 D:60 100、某液化烃罐组(罐外壁),应建设在距离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40 D:90 101、某液化烃罐组(罐外壁),应建设在距离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40 D:70 102、某液化烃罐组(罐外壁),应建设在距离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40 D:90 103、某液化烃罐组(罐外壁),应建设在距离明火地点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40 D:70 104、某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应建设在距离液化烃罐组(罐外壁)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40 D:60 105、某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应建设在距离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1.5D D:60 106、某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应建设在距离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40 D:90 107、某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应建设在距离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不应小于 C 。米

A: 25 B: 30 C:50 D:70 108、某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应建设在距离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40 D:60 109、某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应建设在距离明火地点不应小于 C 。米 A: 25 B: 30 C:40 D:70 110、某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应建设在距离液化烃罐组(罐外壁)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40 D:90 111、某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应建设在距离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1.5D D:90 112、某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应建设在距离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不应小于 C 米

A: 25 B: 30 C:50 D:70 113、某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应建设在距离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40 D:90 114、某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应建设在距离明火地点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40 D:60

115、某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应建设在距离液化烃罐组(罐外壁)不应小于 5 / 30

D米

A: 25 B: 30 C:40 D:70

116、某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应建设在距离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不应小于 C 米

A: 25 B: 30 C:50 D:60 117、某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应建设在距离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40 D:90

118、某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应建设在距离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不应小于 B 米

A: 25 B: 40 C:50 D:70

119、某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应建设在距离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不应小于 C 米

A: 25 B: 30 C:40 D:60

120、某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应建设在距离明火地点不应小于 C 米 A: 25 B: 30 C:40 D:70

121、某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应建设在距离液化烃罐组(罐外壁)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40 D:90

122、某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应建设在距离甲、乙类液体罐组(罐外壁)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50 D:60

123、某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应建设在距离可能携带可燃液体的高架火炬(火炬中心)不应小于 D 米

A: 25 B: 30 C:40 D:90

124、某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应建设在距离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不应小于 B 米

A: 25 B: 40 C:50 D:70

125、某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应建设在距离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不应小于 A 米

A: 20 B: 30 C:40 D:60

126、某全厂性或区域性重要设施(最外侧设备外缘或建筑物的最外轴线),应建设在距离明火地点不应小于 A 米 A: 20 B: 30 C:40 D:70

127、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防火间距,可按甲、乙类工艺装置或设施的规定减少 A (火炬除外),但不应小于30m; A: 10 B: 30 C:40 D:70

128、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罐组、装卸区或全厂性污水处理场等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 A 。

A: 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 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C: 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D: 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129、液化烃罐组或可燃液体罐组 C 紧靠排洪沟布置。 A:严禁 B: 不应。 C:不宜 D: 能够

130、空分站应布置在空气清洁地段,并宜位于散发乙炔及其他可燃气体、粉尘等场所的全年 C 。

A: 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 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C: 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D: 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131、全厂性的高架火炬宜位于生产区全年 A 。

A: 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 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C: 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D: 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132、罐区泡沫站应布置在罐组防火堤外的非防爆区,与可燃液体罐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 A m。 A: 20 B: 30 C:40 D:70

133、消防站的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消防站的服务范围应按行车路程计,行车路程不宜大于 C ,并且接火警后消防车到达火场的时间不宜超过5min。对丁、戊类的局部场所,消防站的服务范围可加大到4km; A: 1.0km B: 1.5km C: 2.5km D: 4.5km 134、消防站的位置应 宜位于生产区全年 C 。

A: 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 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C: 最小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D: 最大频率风向的下风侧

135、 在可燃液体罐组防火堤内可种植生长高度不超过 A 、含水分多的四季常青的草皮; A: 15cm B: 20cm C: 25cm D: 30cm 136、 液化烃罐组防火堤内 A 绿化; 6 / 30

A:严禁 B: 不应。 C: 不宜 D: 能够 137、厂区的绿化 B 妨碍消防操作。

A:严禁 B: 不应。 C: 不宜 D: 能够 138、工厂主要出入口 B 少于两个,并宜位于不同方位。 A:严禁 B: 不应。 C: 不宜 D: 能够

139、 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的罐区内,任何储罐的中心距至少两条消防车道的距离均不应大于 D m;当不能满足此要求时,任何储罐中心与最近的消防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80m,且最近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9m。 A: 80 B: 90 C:100 D:120

140、管架支柱(边缘)、照明电杆、行道树或标志杆等距道路路面边缘不应小于 A m。 A: 0.5 m B: 1.0 m C:1.2 m D:1.3 m

141、甲、乙类液体鹤管不应小于 D m;甲B、乙类液体采用密闭装卸时,其防火间距可减少25%; A: 8 B: 10 C:11 D:12 142、 丙类液体鹤管不应小于 A m。

A: 8 B: 10 C:11 D:12

143、当液化烃、可燃液体或甲、乙类固体的铁路装卸线为尽头线时,其车档至最后车位的距离不应小于 D m。 A: 8 B: 10 C:15 D:20

144、设备本体(不含衬里)及其基础,管道(不含衬里)及其支、吊架和基础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但储罐底板垫层可采用(B)

答: A:混凝土 B: 沥青砂 C:石棉 D:粘土 145、设备和管道的保温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当设备和管道的保冷层采用阻燃型泡沫塑料制品时,其氧指数不应小于(B) 答: A:10 B: 30 C:60 D:90

146、建筑物的构件耐火极限应符合(A)(GB50016)的有关规定(B) 答: A:《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B: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 C:《建筑安全规程》 D:建筑安全的一般规定

147、甲类可燃气体压缩机或压缩机房与控制室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A)米 答: A:15 B: 10 C:20 D:50

3

148、含可燃液体的污水池、隔油池、酸性污水罐、含油污水罐与100~1000m甲B类可燃液体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A)米

答: A:9 B: 15 C:20 D:25

149、明火加热炉附属的燃料气分液罐、燃料气加热器等与炉体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C)米 答: A:2 B: 4 C:6 D:10

150、布置在爆炸危险区的在线分析仪表间内设备为非防爆型时,在线分析仪表间应(A)。 答: A:正压通风 B: 负压通风 C:禁止使用 D:停止使用

151、装置内应设贯通式道路,道路应有不少于两个出入口,且两个出入口宜位于不同方位。当装置外两侧消防道路间距不大于(C)m时,装置内可不设贯通式道路。 答: A:60 B: 90 C:120 D:150

2

152、在甲、乙类装置内部的设备、建筑物区的设置应用道路将装置分割成为占地面积不大于(B)m的设备、建筑物区. 答: A:5000 B: 10000 C:15000 D:20000

33

153、总容积>1000 m~5000m可燃液体装置储罐组与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工艺设备的防火间距应不小于(A)米 答: A:20 B: 30 C:40 D:50

154、平面布置位于附加2区的办公室、化验室室内地面及控制室、机柜间、变配电所的设备层地面应高于室外地面,且高差不应小于(B)m;

答: A:0.5 B:0.6 C:0.8 D:1.0

155、甲、乙类物品仓库不应布置在装置内。若工艺需要,储量不大于(C)t的乙类物品储存间和丙类物品仓库可布置在装置内,并位于装置边缘。

答: A:1 B:2 C:5 D:10

156、可燃气体和助燃气体的钢瓶(含实瓶和空瓶),应分别存放在位于装置边缘的敞棚内。可燃气体的钢瓶距明火或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设备防火间距不应小于(C)m。分析专用的钢瓶储存间可靠近分析室布置,钢瓶储存间的建筑设计应满足泄压要求。

答: A:5 B:10 C:15 D:30

156、相邻的构架、平台宜用走桥连通,与相邻平台连通的走桥可作为一个安全疏散通道;相邻安全疏散通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D)m。

答: A:20 B:30 C:40 D:50

157、凡在开停工、检修过程中,可能有可燃液体泄漏、漫流的设备区周围应设置不低于(C)mm的围堰和导液设施。 答: A:50 B:100 C:150 D:250

158、单机驱动功率等于或大于(B)kW的甲类气体压缩机厂房不宜与其他甲、乙和丙类房间共用一幢建筑物;答: A:100 B:150 C:250 D:6000

159、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房的门窗与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甲B、乙A类液体泵房的门窗或液化烃泵房的门窗的距离不应小于(A)m; 7 / 30

答: A:4.5 B:8.5 C:10 D:10.5

160、气柜或全冷冻式液化烃储存设施内,泵和压缩机等旋转设备或其房间与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C)m。其他设备之间及非旋转设备与储罐的防火间距应按本规范表5.2.1执行。 答: A:5 B:10 C:15 D:25

161、罐组的专用泵区应布置在防火堤外,距甲A类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B)m; 答: A:10 B:15 C:25 D:35

162、单机驱动功率等于或大于(B)kW的甲类气体压缩机厂房不宜与其他甲、乙和丙类房间共用一幢建筑物;答: A:100 B:150 C:250 D:6000

163、液化烃储罐成组布置时液化烃罐组内的储罐不应超过(B)排; 答: A:一 B: 二 C:三 D:四

164、液化烃储罐成组布置时每组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储罐的个数不应多于(B)个。 答: A:10 B: 12 C:14 D:16

165、液化烃储罐成组布置时全冷冻式储罐的个数不宜多于(B)个。 答: A:《1 B: 2 C:3 D:4

33

166、大于100m的全冷冻式液化烃储罐与大于100m的全冷冻式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A): 答: A:0.5D B: 0.65D C:1.0D D:1.1D 167、两排卧罐的间距不应小于(B)m。 答: A:2 B: 3 C:4 D:5

168、沸点低于45℃的甲B类液体的压力储罐,防火堤内有效容积不应小于一个最大储罐的容积。当其与液化烃压力储罐同组布置时,防火堤及隔堤的高度尚应满足液化烃压力储罐组的要求,且二者之间应设隔堤;当其独立成组时,防火堤距储罐不应小于(B)m。

答: A:2 B: 3 C:5 D:8

169、全冷冻式液氨储罐应设防火堤,堤内有效容积应不小于一个最大储罐容积的(C)%。 答: A:40 B: 50 C:60 D:80

170、6.3.9 液化烃、液氨等储罐的储存系数不应大于(C)。 答: A:0.5 B: 0.7 C:0.9 D:1.0

171、液化烃储罐的安全阀出口管应接至火炬系统。确有困难时,可就地放空,但其排气管口应高出8m范围内储罐罐顶平台(B)m以上。

答: A:1 B:3 C:5 D:8

172、可燃液体的铁路装卸栈台两端和沿栈台每隔(C)m左右应设梯子; 答: A:40 B:50 C:60 D:80

173、可燃液体的铁路装卸设施应符合下列规定:

174、在距装车栈台边缘(B)m以外的可燃液体(润滑油除外)输入管道上应设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 答: A:5 B:10 C:15 D:30

175、可燃液体的铁路装卸设施中零位罐至罐车装卸线不应小于(B)m; 答: A:4 B:6 C:8 D:10

176、可燃液体的铁路装卸设施中甲B、乙A类液体装卸鹤管与集中布置的泵的距离不应小于(C)m; 答: A:4 B:6 C:8 D:10

177、可燃液体的铁路装卸设施中同一铁路装卸线一侧两个装卸栈台相邻鹤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B)m。 答: A:12 B:24 C:50 D:75

178、可燃液体的汽车装卸站甲B、乙A类液体装卸车鹤位与集中布置的泵的距离不应小于(B)m; 答: A:6 B:8 C:10 D:12

179、可燃液体的汽车装卸站站内无缓冲罐时,在距装卸车鹤位(B)m以外的装卸管道上应设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 答: A:5 B:10 C:15 D:25

180、罐组的专用泵区应布置在防火堤外,距甲A类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B)m; 答: A:10 B:15 C:25 D:35

181、可燃液体的汽车装卸站装卸车鹤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A)m;双侧装卸车栈台相邻鹤位之间或同一鹤位相邻鹤管之间的距离应满足鹤管正常操作和检修的要求。 答: A:4 B:6 C:8 D:10

182、液化烃铁路和汽车的装卸设施中同一铁路装卸线一侧两个装卸栈台相邻鹤位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B)m; 答: A:12 B:24 C:36 D:50

183、液化烃铁路和汽车的装卸设施铁路装卸栈台两端和沿栈台每隔(A)m左右应设梯子。 答: A:60 B:80 C:100 D:120

184、液化烃铁路和汽车的装卸设施在距装卸车鹤位(A)m以外的装卸管道上应设便于操作的紧急切断阀; 答:A:10 B:12 C:24 D:50

185、液化烃铁路和汽车的装卸设施装卸车鹤位与集中布置的泵的距离不应小于(A) m。 答:A:10 B:12 C:24 D:50

186、可燃液体码头、液化烃码头中,除船舶在码头泊位内外档停靠外,当码头相邻泊位的船舶船长小于110米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C) 8 /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