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段析】第一部分第三层(28~34):旧毡帽不得不粜米;无数个旧毡帽重复着同样的故事。
第一部分(1~34):写粜米的过程。
【品味】“一批人……另一批人……”暗示了被层层盘剥的劳动大众之多。 “同样地……同样地……”表明劳动人民无一例外地被欺诈、被剥削,被压迫。 街道上见得热闹起来了。
旧毡帽朋友今天上镇来,原来有很多的计划的。洋肥皂用完了,须得买十块八块回去。洋火也要带几匣。洋油向挑着担子到村里去的小贩买,十个铜板只有这么一小瓢,太吃亏了;如果几家人家合买一听分来用,就便宜得多。陈列在橱窗里的花花绿绿的洋布听说只要八分..半一尺,女人早已眼红了好久,今天粜米就嚷着要一同出来,自己几尺,阿大几尺,阿二几..尺,都有了预算。有些女人的预算里还有一面蛋圆的洋镜,一方雪白的毛巾,或者一顶结得很好看的绒线的小囝帽。难得今年天照应,一亩田多收这么三五斗,让一向捏得紧紧的手稍微放松一点,谁说不应该?缴租,还债,解会钱,大概能够对付过去吧;对付过去之外,大概还有得多余吧。在这样的心境之下,有些人甚至想买一个热水瓶。这东西实在怪,不用生火,热水冲下去,等会儿倒出来照旧是烫的;比起稻柴做成的茶壶窠来,真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
【段析】写旧毡帽朋友丰收后的一些美好计划,所购之物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 【品味】“只要”说明了洋布价格低,反衬农民虽丰收却仍贫困,买不起。 “眼红”写非常非常羡慕、想得到的心理。
画线句说明旧毡帽朋友的生活一向是提着一口气,紧着两只手。“大概还有得多余吧”他们美好的企盼。
他们咕噜着离开万盛米行的时候,犹如走出一个一向于己不利的赌场——这回又输了!...输多少呢?他们不知道。总之,袋里的一沓钞票没有半张或者一角是自己的了。还要添补上不知在哪里的多少张钞票给人家,人家才会满意,这要等人家说了才知道。
【品味】比喻十分精当。自己的命运掌握在别人手中,犹如赌徒。“一向”“又输了”等词语说明命运年年如此。真是入不敷出的生活。
输是输定了,马上开船回去未必就会好多少;镇上走一转,买点东西回去,也不过在输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账加上一笔,况且有些东西实在等着要用。于是街道上见得热闹起来了。(⑤离开米行,农民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上镇里购物的?写街上的“热闹”对表现农民们的遭遇有何作用?)
【段析】旧毡帽丰收后的希望破灭,生活依然会入不敷出。
第二部分第一层(35~38):旧毡帽朋友满以为多收了三五斗,生活会有很大改观,结果,依然是“输”。他们的希望、计划又付之东流了。
【品味】此句写旧毡帽朋友希望破灭之后的心理。
他们三个一群,五个一簇,拖着短短的身影,在狭窄的街道上走。嘴里还是咕噜着,复算刚才得到的代价,咒骂那黑良心的米行。女人臂弯里钩着篮子,或者一只手牵着小孩,眼光只是向两旁的店家直溜。小孩给赛璐珞的洋囝囝,老虎,狗,以及红红绿绿的洋铁铜鼓,洋铁喇叭勾引住了,赖在那里不肯走开。
【品味】“拖着短短的身影”暗示天已正午。 表现了一种渴盼的心理。
“小弟弟,好玩呢,洋铜鼓,洋喇叭,买一个去。”故意作一种引诱的声调。接着是——冬,冬,冬,——叭,叭,叭。
当,当,当,——“洋瓷面盆刮刮叫,四角一只真公道,乡亲,带一只去吧。” “喂,乡亲,这里有各色花洋布,特别大减价,八分五一尺,足尺加三,要不要剪点回去?”
万源祥、大利、老福兴几家的店伙特别卖力,不惜工本叫着“乡亲”,同时拉拉扯扯地....牵住“乡亲”的布袄;他们知道惟有今天,“乡亲”的口袋是充实的,这是不容放过的好机会。
【段析】诱人的叫卖声更衬托了旧毡帽丰收后的囊中羞涩。 【品味】“不惜工本”写出了这些人的虚情假意。
在节约预算的踌躇以后,“乡亲”把刚到手的钞票一张两张地交到店伙手里。洋火,洋....肥皂之类必需用,不能不买,只好少买一点。整听的洋油价钱太“咬手”,不买吧,还是十个铜板一小瓢向小贩零沽。衣料呢,预备剪两件的就剪了一件,预备娘儿子俩一同剪的就单剪了儿子的。蛋圆的洋镜拿到了手里又放进了橱窗。绒线的帽子套在小孩头上试戴,刚刚合式,被爷老子一句“不要买吧”,便又脱了下来。想买热水瓶的简直不敢问一声价。说不定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要一块块半吧。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买了回去,别的不说,几个白头发的老太公老太婆就要一阵阵地骂:“这样的年时,你们贪安逸,花了一块块半买这些东西来用,永世不得翻身是应该的!你们看,我们这么一把年纪,谁用过这些东西来!”这啰唆也就够受了。有几个女人拗不过孩子的欲望,便给他们买了最便宜的小洋囝囝。小洋囝囝的腿臂可以转动,要他坐就坐,要他站就站,要他举手就举手;这不但使拿不到手的别的孩子眼睛里几乎冒火,就是大人看了也觉得怪有兴趣。
【段析】写“乡亲”缩减着计划购物,只拣极其需要的来买。
第二部分第二层(39—44):叙述“乡亲”缩减计划,买不得不买的生活必需品,小贩和店伙的卖力吆喝更衬托了农民朋友的贫困。
【品味】“一张两张”透露出乡亲买不舍而又无奈之情。
“简直不敢问一声价”因粜米收入太少,对他们来说,热水瓶是奢侈品。
“乡亲”还沽了一点酒,向熟肉店里买了一点肉,回到停泊在万盛米行船埠头的自家的......船上,又从船梢头拿出盛着咸菜和豆腐汤之类的碗碟来,便坐在船头开始喝酒。女人在船梢头煮饭。一会儿,这条船也冒烟,那条船也冒烟,个个人淌着眼泪。小孩在敞口朝天的空舱里跌交打滚,又捞起浮在河面的脏东西来玩,惟有他们有说不出的快乐。
【段析】以孩子的欢乐衬托大人的悲哀。
【品味】两个“一点”极言酒少、肉少,表明丰收给农民带来的灾难,从侧面揭示了文章的主题。
酒到了肚里,话就多起来。相识的,不相识的,落在同一的命运里,又在同一的河面上喝酒,你端起酒碗来说几句,我放下筷子来接几声,中听的,喊声“对”,不中听,骂一顿:大家觉得正需要这样的发泄。
【品味】天下穷苦人同病相怜,有共同的苦难,才有共同的语言。 “五块钱一担,真是碰见了鬼!”
“去年是水灾,收成不好,亏本。今年算是好年时,收成好,还是亏本!” “今年亏本比去年都厉害;去年还粜七块半呢。”
“又得把自己吃的米粜出去了。唉,种田人吃不到自己种出来的米!”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
【品味】这是那个社会劳动人民的共同悲哀。
“为什么要粜出去呢,你这死鬼!我一定要留在家里,给老婆吃,给儿子吃。我不缴租,宁可跑去吃官司,让他们关起来!”
“也只得不缴租呀。缴租立刻借新债。借了四分钱五分钱的债来缴租,贪图些什么,难道贪图明年背着更重的债!”
【品味】说明年年如是的生活。 “田真个种不得了!”
“退了租逃荒去吧。我看逃荒的倒是蛮写意的。”
“逃荒去,债也赖了,会钱也不用解了,好打算,我们一快儿去!”
“谁出来当头脑?他们逃荒的有几个头脑,男男女女,老老小小,都听头脑的话。” “我看,到上海去做工也不坏。我们村里的小王,不是么?在上海什么厂里做工,听说一个月工钱有十五块。十五块,照今天的价钱,就是三担米呢!”
“你翻什么隔年旧历本!上海东洋人打仗,好多的厂关了门,小王在那里做叫化子了,你还不知道?”(⑥旧毡帽朋友意识到“田真个种不得了”,他们想到了哪些“出路”?这些“出路”行得通吗?)
路路断绝。一时大家沉默了。酱赤的脸受着太阳光又加上酒力,个个难看不过,像就会有殷红的血从皮肤里迸出来似的。
【品味】“路路断绝”,劳动人民根本就没有出路。
“我们年年种田,到底替谁种的?”一个人呷了一口酒,幽幽地提出疑问。 【品味】这一句话道出了人们心底的困扰的困惑,也说明了人们的觉醒。
就有另一个人指着万盛的半新不旧的金字招牌说:“近在眼前,就是替他们种的。我们吃辛吃苦,赔重利钱借债,种了出来,他们嘴唇皮一动,说‘五块钱一担!’就把我们的油水一古脑儿吞了去!”
【品味】“近在眼前”的是米行,实际上就是为那个社会制度、为官匪豪绅种的。
中小学最新教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