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欢迎下载
如果你喜欢这份文档,欢迎下载,另祝您成绩进步,学习愉快!
元素与物质
一、选择题
1.(2019·聊城第一中学月考)化学与环境、材料、能源等关系密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焚烧废旧塑料以防止“白色污染” B.大量CO2的排放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C.积极开发风力、太阳能发电,改善能源结构
D.玛瑙、水晶、钻石、红宝石等装饰品的主要成分都是硅酸盐
解析:选C。焚烧废旧塑料,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环境,故A错误;CO2是大气的组成成分,大量CO2的排放会导致温室效应,故B错误;风力、太阳能对环境无影响,故C正确;玛瑙、水晶的主要成分是SiO2,钻石的主要成分是金刚石,红宝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铝,故D错误。
2.化学与科技、生产、生活、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朝坛雾卷,曙岭烟尘”,雾是一种气溶胶,具有丁达尔效应 B.含氟牙膏能有效预防龋齿,且其中所加氟化物的量宜多不宜少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或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D.严格地说,“通风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防污染手段,因为实验产生的有害气体并没有得到转化或吸收
解析:选B。所加氟化物应适量,过量时对人体有害,B错误。
3.(2019·江西百所名校高三联考)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名称 分类 高分子 化合物 纯净物 混合物 弱电解质 解析:选D。碳纳米管为碳的单质,不是高分子化合物,A项错误;胆矾是CuSO4·5H2O,溶于水能完全电离,是强电解质,B项错误;“84”消毒液是NaClO的水溶液,为混合物,C项错误;聚乙烯塑料为合成高分子材料,是混合物,D项正确。
4.(2019·威海高三调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1 -
A.煤的气化、液化是物理变化,煤的干馏是化学变化 B.C60、液氯是单质,HD、干冰是化合物 C.烟、雾属于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可用热的饱和碳酸钠溶液除去金属表面的石蜡
解析:选C。A项中煤的气化、液化均为化学变化;B项中HD是单质;D项中Na2CO3溶液与石蜡不相溶,无法除去石蜡。
5.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混合物:氯水、氨水、水玻璃、水银、福尔马林、淀粉
②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叫氧化物 ③CO2、NO2、P2O5为酸性氧化物 ④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
⑤强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一定强 ⑥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为离子化合物 ⑦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或有单质产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A.全部正确 C.②③⑥
B.①②⑤⑦ D.④⑥
解析:选D。①~⑦中只有④和⑥正确。
6.(2019·沈阳模拟)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外观上无法区分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
B.纳米材料粒子直径一般在10~10m之间,因此纳米材料属于胶体
C.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证明Fe(OH)3胶体带正电
D.将碳酸钙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纳米碳酸钙,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
解析:选D。A项,FeCl3溶液呈黄色,Fe(OH)3胶体呈红褐色,可以从外观上区分二者,错误;B项,胶体是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在10 ~10 m之间的分散系,纳米材料不是分散系,错误;C项,Fe(OH)3胶体电泳的实验中,阴极附近颜色加深,阳极附近颜色变浅,是因为Fe(OH)3胶体中胶粒带正电,而胶体呈电中性,错误;D项,颗粒大小变化了,组成微粒没有变化,化学性质没有明显变化,正确。
7.(2019·青岛调研检测)有些古文或谚语包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下列解释不合理的是( )
选项 A B C D
-9
-7
-9
-7
古文或谚语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 煮豆燃豆萁 雷雨发庄稼 化学解释 只发生物理变化 置换反应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自然固氮 - 2 -
解析:选A。“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诗句中涉及的反应有石灰石加热分解生成CaO和二氧化碳,生石灰与水的反应,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皆为化学变化,A项错误;“曾青”是CuSO4溶液,铁与 CuSO4发生置换反应,B项正确;“豆萁”是大豆的秸秆,主要成分为纤维素,燃烧纤维素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项正确;“闪电下雨”过程发放电
生的主要化学反应有N2+O2=====2NO,2NO+O2===2NO2,3NO2+H2O===2HNO3+NO,HNO3与土壤中的弱酸盐反应生成硝酸盐,农作物吸收NO3中化合态的N,其中第一个反应是“将游离态的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属于自然固氮,D项正确。
8.下列生活中的做法没有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 A.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
B.鲜花店的老板用浸泡了高锰酸钾的硅土延长鲜花的保存期 C.用双氧水漂洗衣服上的污渍 D.夏天超市用干冰给物质降温
解析:选D。葡萄酒中添加二氧化硫的作用是抗氧化、防腐、杀菌,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A项不符合题意;成熟的植物会产生乙烯气体,乙烯是植物生长调节剂,高锰酸钾能将乙烯氧化为二氧化碳,从而降低乙烯的含量,所以可以起到鲜花保鲜的作用,B项不符合题意;双氧水具有氧化性,可以漂白衣物,C项不符合题意;干冰为固体二氧化碳,受热后直接汽化,吸收周围的热量达到降低温度的效果,所以这种做法利用了物质的物理性质,D项符合题意。
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Na2CO3、NaHCO3固体都能发生分解 B.Fe(OH)3胶体无色、透明,能产生丁达尔现象 C.H2、SO2、CO2三种气体都可用浓H2SO4干燥
D.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氢氟酸反应,所以是两性氧化物
解析:选C。A.Na2CO3性质稳定,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不能分解,而NaHCO3在酒精灯加热条件下能分解;B.Fe(OH)3 胶体为红褐色;C.H2、SO2、CO2都不与浓H2SO4反应,因此都能用浓H2SO4干燥;D.SiO2是酸性氧化物。
10.将500 mL 2 mol·L FeCl3溶液和500 mL 2 mol·L明矾溶液分别滴入沸水中,加热制成分散系甲、乙,经测定,甲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100 nm之间,乙分散系中分散质的粒子直径大小在10~10 m之间。下列关于甲、乙分散系的判断合理的是( )
A.在暗室里用一束明亮的强光照射甲、乙,发现甲有丁达尔效应,乙没有丁达尔效应 B.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现象都是“先聚沉,后溶解” C.向甲、乙中分别滴加过量的氢碘酸,最终现象分别是深褐色溶液、无色溶液 D.蒸干、灼烧FeCl3溶液和明矾溶液会得到对应的固体盐
解析:选C。由题意可知,甲、乙分散系都是胶体,A项错误;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
- 3 -
-9
-7
-1
-1
-
液,而氢氧化铁不溶,B项错误;FeCl3中的Fe能氧化I生成I2,I2溶于水呈深褐色,C项正确;蒸干并灼烧氯化铁溶液得到氧化铁,蒸干并灼烧明矾溶液得到KAl(SO4)2,D项错误。
11.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某同学用如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其中甲与乙、丙、丁是包含关系。
① ② ③ ④ ⑤ 甲 常见干燥剂 常见合金 腐蚀品 碱性氧化物 弱电解质 乙、丙、丁 浓硫酸、石灰石、碱石灰 不锈钢、青铜、生铁 浓硫酸、烧碱、硝酸 过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铁 醋酸、一水合氨、水 3+-
其中正确的组合是( ) A.①② C.②③⑤
B.③④⑤ D.①④⑤
解析:选C。①石灰石不能用作干燥剂,故①错误;②不锈钢、青铜、生铁都是合金,故②正确;③浓硫酸、烧碱和硝酸都具有很强的腐蚀性,故③正确;④过氧化钠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④错误;⑤醋酸、一水合氨、水都存在电离平衡,故⑤正确。
二、非选择题
12.A、B、C三只烧杯中,依次分别盛有NaOH溶液、KSCN溶液、煮沸的蒸馏水,各滴入饱和FeCl3溶液,试根据实验现象分别回答以下问题:
(1)分别写出三只烧杯中形成分散系的名称: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2)写出C中形成分散系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不用化学试剂鉴别,写出鉴别B、C分散系的两种简单方法: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NaOH溶液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含Fe(OH)3沉淀的悬浊液;KSCN溶液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发生络合反应生成红色的Fe(SCN)3溶液;沸水中加入饱和FeCl3溶液,FeCl3水解生成红褐色的Fe(OH)3胶体。(3)B为溶液,C为胶体,不用试剂鉴别,可用观察法,B为红色液体;C为红褐色液体,也可用丁达尔效应鉴别。
答案:(1)悬浊液 溶液 胶体
△
(2)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3)①观察颜色,红色的为B,红褐色的为C ②用一束光照射两液体,有光亮“通路”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