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区2012届高三年级五月调研考试理科综合试卷 下载本文

(3) (每空1分)由(a)中图像得出结论:v与W不成正比 由(b)中图像得出结论:在误差允许范围内,v2∝W 23.(9分)(a)R2(3分)(b)如图(3分) (c)

24.(13分)

+ 电源E

图乙

R1 R2 R3 R′ 2 A1 + - 2 2 A R0 I2(R0?R2)I1+ - (3分) - S (1)当小物块在AB段运动时,设加速度为a1,则 a1?gsin? (2分) 由表格可知 a1?12?02?0m/s2?6m/s (1分)

3520所以 ??37或??arcsin (1分)

(2)过B点后物块的加速度设为a2,则a2?gsin???gcos? (2分) 由表格可知 a2?29?216?4m/s?4m/s (1分)

22所以 ??0.25 (1分) (3)可以判断B点对应于2s~3s之间的某个时刻,设t1为从第2s时刻运动至B点所用时间,t2为从B点运动至第3s时刻所用时间。

则 t1?t2?1s (1分)

12m/s?a1t1?17m/s?a2t2 (1分)

解之得 t1?0.5s (1分)

所以 xAB?25.(19分)

12a1(2s?t1)2?18.75m (2分)

解答:(1)要使小球释放后能沿原路返回,则小球释放后最多只能摆至第二象限细线与x....轴负向成45?角处(由重力与电场力的合力方向决定)。恰摆到与x轴负向成45?角对应的θ即为最小。对这一过程用动能定理:

qELcos45?mg(Lsin??Lsin45)?0?0 (6分)

00解之得 ??0? (2分) (2)要使小球能在竖直平面内做完整的圆周运动,只需要让小球从??0?处出发能沿半径为L的圆周通过y轴最高点即可。设通过y轴最高点时小球速度为v 对这一过程用动能定理(电场力做功为零):?mgL?mvL212mv2?12mv0 (6分)

2在最高点由牛顿第二定理可得: mg? (3分)

联立解得: v0?26.(15分)

(1) (2分)

3gL (2分)

(2)A(2分) MnO2+4H++2Cl- △ Mn2++Cl2↑+2H2O(2分) (3) 2S2Cl2+2H2O === 3S + SO2 ↑ +4HCl ↑ (2分) (4)a→hi→jk→bc→fg→ jk (3分)

(5)设计中缺吸收尾气的装置与药品,在导管b后添加一个装有碱石灰干燥管。 (画图2分、理由2分) 27.(14分)(每空2分) (1)CuSO4 、FeCl3 (2)2NaCl+2H2O (3)②

(4)红褐色液体中先出现红褐色沉淀,后逐渐溶解变为棕黄色溶液 (5) 2OH-+Cl2 === ClO-+Cl-+H2O 28.(14分)

电解 2NaOH+Cl2↑+H2↑ 14

(1)K=c(CO)/c(CO2)(1分) >(1分) 50%(2分) 0.1mol/(L·min)(2分) (2)BC(2分) (3)A (2分)

(4)2(a+b)kJ/mol(2分) (5)3.3至9之间(2分) 29.(7分)

(1)通透性功能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2分) (2)核糖体 、线粒体(2分)

(3)抑制(或破坏)了Ca2+的载体(1分) (4)胰岛素(1分) (5)核糖体(1分) 30.(13分)

(1)[②]蛋白质(1分) 为暗反应(或C3的还原)提供能量(1分) (2) 18(左右不超过0.5)(2分))

CO2浓度(1分) 施加有机肥、合理密植利于通风(有一项即可得分) (1分)

②见右图(1分) (3)实验步骤:

第二步:对照组:给予适宜的可见光光照一段时间(1分) 实验组:给予同等强度的可见光和一定强度 的紫外光照相同的时间(2分)

第三步:测量两组植株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的含量(1分)

预测实验结果:对照组植株高于实验组,且实验组中3-亚甲基氧代吲哚含量高于对照组(2分) 31.(10分)

(1)负(1分) (2)突触(2分) (3)b→a (1分) (4)①轴突(或传出神经) (1分)②30 (2分) (5)①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2分) ②假设2 (1分) 32.(9分)

I.(1)X(2分) (2) 10/11(2分)

II.(3)染色体(结构)变异(1分)

(4)①棒眼雌果蝇(1分) 2/3 (1分) ② 0(1分) 1/3(1分)

201510 5 B · -5 A · 0 光照强度 CO2吸收量 2(mg/100cm叶·小时) C · (二)选考题:

33.[物理——选修3-3](15分) (1)(6分)ABE (2)(9分)

(a)以气缸为对象(不包括活塞)列气缸受力平衡方程:

p1S?Mg?p0S (3分)

解之得: p1?3?10Pa (1分)

5 (b)当活塞恰好静止在气缸缸口AB处时,缸内气体温度为T2,压强为p2 此时仍有p2S?Mg?p0S,即缸内气体为等压变化。 对这一过程研究缸内气体,由状态方程得: S?0.5lT1?S?lT2 (3分) 所以 T2?2T1?600K (1分) 故 t2?(600?273=327℃ (1分) )℃34.[物理——选修3-4](15分)

(1)(6分)BCD

(2)解析:(a)光路图如图所示。(2分,若把在棱镜内部多次反射的光路画上,只要没画错,给此分) (b)光线在BC面上恰好发生全反射,入射角等于临界角C

B O C

A D 1

sinC= (2分)

n

在AB界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θ2=90°-C (1分) 由折射定律:

sinθ1

=n (1分) sinθ2

62由以上几式解得 n= (1分)

c

(c)光速 v==6×108m/s (2分)

n

35.[物理——选修3-5](15分)

(1)(6分)BCE (2)(9分)

(a)因A 、B相互作用时无机械能损失同时动量也守恒,故A、B碰撞是一定在O点进行且速度互换。 (3分) ....

要使B物体恰能上升至圆弧最高点P点,求A物体的初速度,即是求B物体在O点向右出发的速度。对B物体从O点至P点,由动能定理得:

??mgR?mgR?0?12mv0 (2分)

2 解之得 v0?3gR (1分)

(b)若v0不变,设B物体在ON间运动的总路程为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