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海盆地油气资源概况 - 图文 下载本文

成了近海天然气资源的集中分布区。

四、中国近海盆地油气资源情况

近海沉积盆地是油气富集的主要方向,中国近海从北到南主要有10个大型沉积盆地,油气发现集中在其中的7个盆地。纵观我国近海海域,共拥有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 4 个海域, 蓝色国土面积达 300万km2, 分布有近40个含油气沉积盆地。自北向南分布有渤海湾盆地、北黄海盆地、南黄海盆地、东海盆地、台西盆地、台西南盆地、珠江口盆地、北部湾盆地、琼东南盆地和莺歌海盆地共10个盆地。目前的油气发现主要集中在其中的7个盆地内。油集中在渤海湾、珠江口、北部湾盆地,气主要在莺歌海、东海盆地,琼东南盆地发现了崖城13-1气田,台西南盆地也有一些天然气发现。这些含有丰富油气资源的沉积盆地,是构造西太平洋含油区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油气勘探主要集中于渤海、黄海、东海及南海北部大陆架,预测石油资源量为275.3亿吨,天然气资源量为1.06万亿立方米。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已在近海沉积盆地内进行了大量的勘探开发工作,以下是油气主要集中的7个近海深水盆地油气资源勘探情况。

图3 我国近海油气资源量分布图(据2005年新资源评价结果) 1、渤海盆地油气资源

渤海油气田的开发始1967 年,是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及地质认识程度最高的区域。自1976年6月海1井试获工业油流,并投入试采以来,渤海油田经历了从试验开发到正规开发的过程。1967年6月至1985年8 月是渤海油田试验开发和试生产阶段[13]。在该期间,发现并开发了岐口17-(2海1井)和秦皇岛 63-1(482东)2个含油构造,以及海四、埕北、428西3个油田。从1985年9月埕北油田(中日合作)B平台投产为起点,渤海油田进入了油气勘探与开发并举,并且按照国际标准进行较大规模正规开发和商业性生产的新阶段。截至2003年,渤海已钻探井431口,发现了28个油气田,以及60余个在评价油田和含油气构造。渤海新生界石油地质资源量为41.8×108~71.4×108t、期望值为56.8×108t,可采资源量为9.8×108~16.7×108t、期望值

为13.3×108t;新生界天然气(气层气)地质资源量为1329×108~3565×108m3、期望值为2466×108m3,可采资源量为771×108~2068×108m3、期望值为1430×108m3。

表1 渤海盆地可探明油气资源量与丰度 2、东海陆架盆地油气资源

上海海洋石油局在东海的油气勘探始于1794年,有效勘探面积达东海陆架盆地有效勘探面积 24×104km2, 最大沉积厚度 15000m, 油气资源丰富。近20多年来, 中国海洋石油东海公司、原中国地质矿产部上海地质调查局已在东海陆架盆地做了大量的勘探工作, 到目前为止, 共完成二维地震 20多万 km, 三维地震近 4000km2, 钻探井和评价井62口。除此之外, 台湾中油公司与外国公司合作在盆地南部完成二维地震27166km,预钻探井10口,其中1口见气流。目前已在东海陆架盆地发现了8个油气田和5个含油气构造(表2)。此外,东海陆架盆地的天然气资源前景评价结果表明,东海陆架盆地天然气资源非常丰富,按最保守的计算结果也有 3×1012m3;目前已找到的天然气储量只是资源量的很少一部分, 主要集中在西湖凹陷, 总数大约1000×108m3,仅占西湖凹陷天然气资源量的 8.4% , 占东海陆架盆地天然气总资源量的 3.3%。因此,东海陆架盆地天然气勘探前景十分广阔。

表2 东海陆架盆地已发现油气田和含油气构造统计表 3、台西南盆地

台西南盆地因位于台湾岛西南部,其北为澎湖北港隆起,西边与珠江口盆地的潮汕凹陷为邻,面积约为4.6万km2,该盆地迄今为止的油气勘探及近30口探井,均主要集中在中央隆起带中部,且已发现CFC、CFS及CGF等含油气构造及商业性油气,单井含量最高达76×104m3以上。 4、珠江口盆地

珠江口盆地共包括惠州、西江等12个凹陷,凹陷面积达6.34万km2。据不完全统计,现已圈定359个局部构造或圈闭,其中以断裂构造和披覆背斜为主。已发现恩平、惠州、西江、陆丰和流花等高产油气田,其中尤以流花11-1是迄今我国在近海找到的最大油气田,目前已发现,24个油气田[14]。珠江口盆地石油地质资源量为14.68×108~28.87×108t;期望值21.9×108t,截止到2005年底,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5.44×108t,待探明石油地质资源量9.24×108t~23.43×108t期望值为16.5×108t.天然气地质资源量为4046.02×108t~10981.01×108t期望值为期望值为7426.94×108m3。截止到2005年底,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603×108m3,待发现地质资源量为3443.02×108~10378.01×108m3,期望值为6823.94×108m3。

表3 珠江口盆地油气资源统计结果 5、琼东南盆地

琼东南盆地位于海南岛东南海域,面积约3.4万km2,是我国海上主要产气区,其最大特点是气源丰富、产气率高,是寻找煤成大型天然气田的有利地区。全国第二次油气资源评价,对该盆地内3.4万km2评价区,预测天然气资源量为1.6253万亿m3,经最新研究增量至3.570万亿m3。盆地南部深水区是寻找深水油气的远景区,包括盆底扇新领域。 6、莺歌海盆地

莺歌海盆地位于海南岛以西、中南半岛以东海域,面积近13万km2。根据近20多年来的天然气勘探与研究,对该区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多次评价与预测,其评价预测结果表明,该区总油气资源量可达55.2×108t油当量,其中,天然气资源量为5.05×1012m3,石油资源量为4.7×108t。表明该区天然气资源潜力巨大,已具备了形成万亿立方米大气区的资源规模[17~18]。

7、北部湾盆地

北部湾盆地位于南海北部湾海域,其北面以广西海岸为界,南面以海南岛隆起为界,东面与雷琼地区新生代凹陷相连,西南与莺歌海盆地相连,是一个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海域面积3.8万km2,盆地有效勘探面积达2万km2。通过多年的油气探勘与研究,对该区油气资源潜力进行了多次评价与预测,最新评价预测结果表明,盆地总油气资源当量为18.14×108t,其中石油资源量为16.67×108t,天然气资源量为0.147×102m3。目前该区油气勘探已获石油地质储量约2.6×108m3,其中探明的储量约1.3×108m3、溶解气61.64×108m3;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1.71×108m3、凝析油10.4×104t。

五、近年来中国近海勘探的主要成果

1、发现中国近海最大轻质油田—锦州25-1油田

锦州25-1构造位于辽东湾海域。1985年钻探的第一口井由于沙河街组缺乏储层,未获得商业突破。近几年在老井复查时发现,该构造在钻探过程中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储层的发育程度是该区下第三系寻找大中型油气田的关键。通过重点对锦州25-1构造沙河街组二段和三段地质时期沉积体的层序地层、空间控制和物源控制因素以及他们之间的耦合关系进行细致研究,建立起储层预测模型。综合分析认为,锦州25-1构造南区是物源体系的最优势卸载区,沙河街组二段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储集体是该构造的主要储层。在此认识指导下,综合解释了本区沙三段、沙二段湖底扇和扇三角洲优质储层的分布范围后上钻并一举获得成功,油田石油地质储量规模近2×108m3,油密度0.83~0.86g/cm3,发现中国近海最大的轻质油田,并且测试获渤海碎屑岩储层单井单层日产超千方的最高产量记录。 2、黄河口凹陷收获浅层中型油气田群

黄河口凹陷位于渤海海域南部,该区为郯庐走滑断裂带的转折部位,复杂构造应力下许多断层发育至浅层,形成垂向运移通道。区内多口探井在浅层)发现油气显示,油气运移活跃。浅层油气富集的关键是圈闭与油气优势运移通道的沟通。近几年勘探证实,该区油气优势运移通道分布在主断层活动强的区域,晚期断层仍然处在活动期;断层沟通深层油气运移通道。因此,在油气优势运移通道控制成藏模式指导下,确定黄河口凹陷渤中28-34中央构造脊、黄河口凹陷南斜坡带、渤中25-1构造东倾末端等构造带为主要勘探领域。以明下段为勘探目的层,在黄河口凹陷北半环相继发现了渤中34-1北、渤中26-3、渤中35-2、渤中28-2南、渤中29-4、渤中29-5、垦利3-2等油气田,共发现石油地质储量近3×108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