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施工组织设计目录方案 下载本文

第二节土钉墙支护

本工程浅基坑支护采用土钉墙支护技术,该支护结构轻型,施工操作方便,由土钉,钢筋网喷射砼面板和经加固的原位土体三部分组成,利用了经加固后的原位土体来维护基坑边坡土体稳定,具有施工速度快、造价经济等特点。

第三节 预拌商品混凝土应用

本工程除零星砼外均采用预拌商品砼,这样能加快砼浇捣速度,确保浇捣质量,控制风尘、噪音和水质污染,砼采用专用运输车运输,出料后通过输运泵车直接将砼送达作业面。

另外预拌砼中可应用超细活性掺合料如粉煤灰等,可改善砼中的亚微观结构,提高粗骨料与砂浆之间的界面强度,而且可填充砼内部毛细管,起到增强和密实作用,同时还可节约水泥。执行标准为《混凝土泵送施工技术规程》(JGJ/T10-95)。

第四节 粗直径钢筋连接技术

一、套筒挤压连接技术

本工程Ф25以上螺钢连接,为保证质量,我们采用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该技术是把两根待接钢筋的端头插入一个优质钢套筒,然后用挤压机在侧向加压数道,套筒塑性变形后即与带肋钢筋紧密咬合达到连接的目的。它的优点是接头强度高,质量稳定可靠,安全、无明火,不受气候影响,适应性强,还特别适用于不可焊钢筋,进口钢筋连接,执行标准《带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108-96。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挤压前应对钢筋端头的锈皮,泥沙、油污等杂物清理干净,对钢筋与套筒进行试套,如钢筋有蹄,弯折或纵肋尺寸过大者先进行矫正或用砂轮打磨。 3、挤压接头相互错开,接头百分率符合《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JGJ107)之规定。

4、钢筋连接端应划出明显定位标记,确保在挤压时和挤压用可按定位标记检查钢筋伸入套筒内的长度。

5、检查挤压设备情况,并进行试验,符合要求后方可作业。

6、按标记检查钢筋插入套筒的深度,钢筋端头离套筒长度中点不宜超过10MM,挤压时挤压机与钢筋轴线保持垂直。

7、钢筋连接开始前及施工过程中,应对每批进场钢筋进行挤压连接工艺检验。 8、现场检验对挤压接头进行外观检查和单向拉伸试验,使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并保存记录。

二、电渣压力焊技术

对柱筋Ф16以上的钢筋,采用竖向电渣压力焊技术,该技术可排除人为因素干拢,使钢筋的焊接质量更有保障,采取以下技术质量措施。 1、对焊接工人一定要有上岗操作证。

2、必须进行现场条件下的试焊,合格后方可施工。

3、雨天、雪天尽量不施工焊接,否则必须采取有效遮蔽措施,避免焊后未冷却的接头碰到冰雪雨水。

21

4、钢筋焊接部位与电极接触的表面的锈斑、油污、杂物等应清除干净,端部应平直(柱筋用砂轮片切割机下料)。

第五节 新型模板和脚手架应用技术

一、开发新型模板,满足混凝土施工要求

采用钢框竹胶板55系列,宽度600MM,900MM,1200MM,长度1200MM,1500MM,1800MM,2100MM,2400MM,与组合小钢模配套使用,在两模板接缝之间贴5CM宽的泡沫单面胶,减少模板接缝漏浆,确保砼密实性和外观质量,加快组装进度。 二、碗扣式钢管脚手架的应用

本工程如若中标我公司计划采用碗扣式钢管脚手架,该脚手架不仅拼拆迅速省力,而且结构简单,受力稳定可靠,完全避免了螺栓作业 ,不易丢失零散件,并配备较完善的系列构件,功能多,使用安全,方便和经济。它比常规快3-5倍,工人用一把铁锤即可完成全部作业。

第六节 计算机应用和管理技术

现代化管理体系和计算机管理技术,配备电脑、打印机、复印机

和有关软件(如梦龙系统项目集成管理软件、神机妙算工程预决算系列软件、用友财务管理软件等),并与总部的电脑系统联网。对施工组织设计编制、网络计划优化及修改、工程质量管理和报表文字处理进行电脑管理,充分发挥计算机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

用施工技术和工艺控制软件,使用钢筋优化下料、模板、脚手架 CAD设计、基坑支护结构设计软件等。

通过Internet达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项目部决策能力和管理水 平。

第八章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

本章主要从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现场用电、用水、排水、消防、文明、环保等方面着手。通过合理场地布置,确保工程顺利完成。

第八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设想 第一节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设想

8.1.1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设想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合理与否,将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并能反映现场安全文明管理水平,为保证现场施工顺利进行,确定平面布置原则为: 在满足施工的条件下,尽量节约施工用地;

满足施工需要和文明施工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临时建设投资; 在保证场内交通运输畅通和满足施工对材料要求的前提下,最大 限度地减少场内运输,特别是减少场内二次搬运;

在平面交通上,要尽量避免土建、安装及其它生产单位相互干扰; 符合施工现场卫生及安全技术要求和防火规范。 8.1.2临时办公室及其它临时用房布置

根据现场踏勘,施工场地较为宽敞,考虑在场地西侧搭设一幢二

22

层楼的彩钢板活动房,上面作为办公,下面作为会议室、娱乐室、材料办公室、小型仓库等,同时在二层予留业主、监理现场办公用房。

临时宿舍等生活设施,也考虑在场地东侧搭设二幢彩钢板二层活 动房,下层设食堂、餐厅、浴厕及文娱室,其余均作宿舍。 在现场搭设机修间及钢筋、木工加工棚。 8.1.3临时堆场

根据施工阶段的变化做相应调整,具体做到: 临时堆场环绕主楼四周。

将土建、安装、装璜堆场分开管理。 材料堆放应挂牌,必要时架空遮盖。

沿道路修一圈明沟并环通,集中排向集水池,集水池流向沉淀池, 污水经沉淀后才能排入市政下水道内。 临时设施计划表

编号 临设名称 平面尺寸(m) 面积(m2) 构造 1 办公室、会议室 236321.6 259 彩钢板活动房 2 宿 舍 232328.836 691.2 彩钢板活动房 3 厕 所 1236 72 混合结构 4 钢筋加工棚 1236 72 钢管架、石棉瓦屋面 5 木工车间 637.2 43.2 活动房 6 仓 库 5.436 33 活动房 7 机修间 633.6 21.6 砖墙、瓦屋面 8 门卫 3.633 10.8 活动房 9 现场试验室 333 9 混合结构 施工现场设置一座固定厕所,有专人负责清扫。联系环卫所定期 清扫化粪池,施工作业区设置数个临时厕所,定人定时清扫。 施工现场道路铺设素混凝土,进出生产区的路口上方设置防护架, 标识安全通道。

规范现场各项管理工作,按照某市施工现场标准化要求进行施 工管理,确保文明安全施工。

第二节 施工各阶段平面布置设想

8.2.1地下室施工阶段平面布置

1、总包进场后就进行临时用房和临时设施的搭设及环路、环沟的施工。

2、钢筋制作加工均现场进行,加工棚布置在塔吊回转半径内,制作好后直接吊放入基坑。

3、根据本工程的特点,经我公司充分考虑,决定现场配套60T2M的自

升式塔式起重机1台,设在主楼北侧,其回转半径满足起吊要求,对建筑物实际覆盖率为100%。

塔吊基础在地下室挖土时做好,以满足地下室施工的需要。 4、预备一台柴油发电机以应付不时之需。

23

5、平面布置见图“地下室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图4)。 8.2.2主体结构施工阶段平面布置

1、此阶段以土建施工,安装配合为主。

2、沿主体结构周围搭设结构施工用脚手架,空余场地可作设备材料堆场。 3、随着主体结构进度,在砌体工程开始前搭设1台人货两用施工电梯, 布置于主楼南侧。

4、垂直起重机械为自升式塔吊,随结构升高而向上爬升。 5、基础阶段搭设的办公室及其它临设继续使用。

6、施工用水采用高压泵泵送到工作面,并在地下室设临时水池。施工 用水和消防用水分设立管。

7、上部结构楼层施工时,隔层设置小便桶,定人定时清理。 8、主体结构施工平面布置见“主体阶段施工平面布置图”(图5)。 8.2.3装饰阶段施工平面布置

1、当进入装饰安装阶段后,一些为结构服务的设置、器具将被拆除,让出场地给安装及装饰使用。

2、1台人货两用梯继续使用。

3、外架随外墙装饰进度逐步向下拆除。 4、塔吊在结构结顶后拆除。

5、装饰阶段的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详见“装饰阶段施工场布图”(图6)。

第三节 现场施工用电总体布置

8.3.1施工用电总体布置

1、根据本工程特点,施工用电平面和立面分开布置。

2、施工临时用电已接通,可用量为315KVA左右。在业主提供总电源上设总计量表。

3、临时用电采用TN-S系统,在现场临时配电房总箱内引出多路输电电缆,每路分别接到分配电箱,生活照明用电电箱从分配电箱电源侧引出。

4、生产供电线分为两路:一路连接大型机械专用电箱,另一路供应各楼层施工用电,每个楼层设电箱三只。

5、生活供电线路为施工现场照明办公室用电及其它用电。 6、为方便夜间管理,在生产区域现场四周布置若干照明灯。 7、地下室、楼梯间照明使用低压电源。

8、施工用电方案见“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用水及排水布置图”(图7)。 8.3.2用电负荷

本工程土建用电高峰期将出现于上部结构施工期内,施工用电主要是钢筋制安、材料加工及人员机具的垂直运输和照明等,用电高峰期内用电机具设备详见附件“施工机械配置计划”。地平面电缆敷设于电缆沟内,过道路时电缆穿于管内,干线电缆选用截面积为120mm2的BXF型铜芯橡皮绝缘电缆,照明线路室内采用塑料护套线,建筑物内及室外采用截面积为10mm2 的BXF型铜芯橡皮绝缘电缆。用电设备接零保护采用截面积大于2.5 mm2的BXF铜芯聚氯乙烯绝缘软线。 8.3.3临时供电系统安全措施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