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第九中学2019届中考化学第四次练兵模拟试卷+(12份名校模拟卷) 下载本文

化学中考模拟试卷含答案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a:40 Na:23 Ba:137 Cl:35.5 题号 1 答案 题号 11 答案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一我会选择(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2013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

A.焰火表演 B.霓虹灯表演 C.音乐喷泉 D.气球升空

2、 一些食品常用袋装生石灰做干燥剂.生石灰是 ( )A、酸 B、

碱 C、盐 D、氧化物

3、测定校内生活污水的酸碱性可用 ( ) A、PH试纸 B、酚酞试液 C、石蕊试液 D、碳酸钠溶液

4、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

A. 棉花 B. 羊毛 C. 涤纶 D. 蚕丝

5、居里夫人是一位献身科学的杰出女性,在1906年她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并测出镭的质子数为88,相对原子质量为226。镭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 88 B. 138 C. 80 D. 314

6、下列是生活中常见的液体,其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

A. 白醋 B. 蒸馏水 C. 苏打水 D. 消毒酒精

7、下列叙述科学根据不足是 ( ) A、“酒香不怕巷子深”,可以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来解释 B、吸烟可以预防“非典”,增强对SARS病毒的抵抗力 C、水果“脐橙”味美可口享誉华夏,其橙汁的pH小于7 D、蚂蚁叮咬时分泌蚁酸,可涂氨水等碱性物质减轻痛痒 8、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

9、下图是两种气体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B.反应后生成了两种新的化合物 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 D.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

10、根据微粒结构图给出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表示三个原子 B、③为金属元素 C、②与③为同种元素 D、①②是阳离子

11、在人体的血液中,如果钾元素含量偏高会引起心脏衰竭甚至死亡;如果钾元素含量偏低,又会影响肌肉和神经的功能,这时就需要补充钾。一种医用含钾化合物的水溶液能跟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化合物是 ( ) A、KNO3 B、K2CO3 C、KCl D、KOH

12、恐怖袭击事件中,毁坏的建筑物散发出大量石棉,人吸收石棉纤维易患肺癌,石棉的化学式为Ca2Mgx Siy O22(OH)2,该化学式中x、y的值分别为 ( ) A.5、8 B.8、3 C.3、8 D.8、5

13、关于化学方程式2H2+O2

点燃 2H2O的读法正确的是( )

A.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B.氢和氧在点燃条件下化合生成水

C.氢元素和氧元素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D.每4g氢气跟30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34g水

14、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

物质 X Y 8 1 Z 2 42 Q 5 3 反应前质量/g 35 反应后质量/g 待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分解反应

B. 该反应中X与Z是生成物 C. 该反应后X待测值为4 D. 该反应后生成42g Z物质

15、.下列灭火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

A.炒菜油锅着火时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因短路着火用水浇灭

C.图书馆着火时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D.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盖 16、在化学反应前后可能发生改变的是( )

A.分子数目 B.原子数目 C.元素种类 D.各物质的总质量 17、下列各组食品中蛋白质含量最丰富的是( )

A.黄瓜、西红柿B.鸡蛋、牛肉C.米饭、大馍D.苹果、梨子 18、发射“神舟六号”飞船的火箭所用燃料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

,则R的化学式为 ( )

A. B. C. D.

19、 取相对分子质量为46的某有机物4.6克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8.8克二氧化碳和5.4克水,据此判断该有机物( )

A. 只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B. 一定含有碳、氢、可能含氧 C. 其分子中C 、H、O原子个数比为2:6:1 D. 其化学式为

20、下列关于混合物分离与提纯的方法(括号中物质是杂质)列表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选项 A B C D 混合物 氯化钠(泥沙) CO2 (CO) KCI(K2CO3) Cu(CuO) 分离与提纯方法 混合物放入水中搅拌、溶解、过滤 混合物通入澄清石灰水后,再干燥剩余气体 混合物溶解,滴加适量盐酸,蒸发、结晶 混合物放入试管,通入氢气,再对准它们加热 二、我会填空(共26分) 21、(6分)用数字和化学符号表示。 (1)2个氧原子__________; (2)3个铁离子___________;(3)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________; (4)可以改良酸性土壤的一种碱是___________;(5)我国建设的“西气东输”工程中的“气”指的是___________;(6)具有可燃性,炼铁过程中作为还原剂的气体是__ ______。 22、(2分)下列是部分元素常见化合价的口诀,请按要求找出每一行中与其他元素化合价不同的一种元素,将其符号或名称填在空白处。

(1)一价钾钠氯氢银:______; (2)二价氧钙钡镁锌:______。 23、(4分)除去KCl固体中混有的少量泥沙,所进行的实验操作次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步操作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_______________。 24、(5分)有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1) M点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在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排列顺 序是___________

(3) 在t3℃时,用等质量的水配制的三种物质的饱和 溶液,若降温到t1℃时,析出晶体较多的是_________ 没有晶体析出的是___________

(4) 在t2℃时,将15克A加入到50克水中,得到 的溶液质量是_________克。

25、(4分)请仔细观察下图,回答有关问题。 (1)过量排放二氧化碳会导致 。 (2)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有 。(填一种) (3)请举一例,说明酸雨可导致人类和生存环境的恶化: ;

(4)请你就如何防止酸雨的形成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 26、(5分)下列化学反应事实,我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为了延长白炽灯的使用寿命,灯泡里可以加红磷做脱氧剂,其起作用的化学方程式

入极少量的

是 ,反应所属的基本类型是 。 (2)稀盐酸可用来浸泡除去水壶中的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不用铁桶盛放硫酸铜溶液的原因: 三、我会分析(共10分)

某兴趣小组同学为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从不同角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并进行实验。 方案一:先用pH试纸测定NaOH溶液的pH,再滴加盐酸,并不断振荡溶液,同时测定混合溶液的pH,如果测得的pH逐渐变小且小于7,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27、(4分)

(1)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是:

(2)简述强调“测得的pH小于7”的理由:

方案二:先在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酚酞溶液,溶液显红色,然后再滴加盐酸,可观察到红色逐渐消失,则证明NaOH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

该组同学在向NaOH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时,发现了一个意外现象: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成了红色,过了一会儿红色就消失了。该小组对这种意外现象的原因作了如下猜想:①可能是酚酞溶液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红色消失;

②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使红色消失。

28、(6分)

(1)为验证猜想①,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将配制的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并在液面上方滴一些植物油,然后在冷却后的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实验中“加热”和“滴入植物油”目的是 (1分) 实验结果表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氧气无关。

(2)为验证猜想②,该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取了一定量的Na2CO3溶液,在其中滴入酚酞溶液,发现溶液也呈现红色,由此可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结论1:说明Na2CO3溶液呈 性;(1分)

结论2:说明酚酞溶液红色消失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无关。

(3)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很大时,就会出现上述意外现象。请设计实验证明该方案中取用的NaOH溶液浓度过大:(4分)

①实验方法 ②观察到的现象

四、我会实验(共16分)

29、根据下列装置填空:(11分) ② ③

⑴写出编号①、②、③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③ 。

⑵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应选用 (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应选用 ;若在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应选用 ,收集装置可选用 。

⑶由此我们得到启示:实验室选择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考虑 和 ;选择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考虑 和 。

30、(5分)为了检验某石材中是否含有碳酸根,进行了如下实验(装置见右图); 先在锥形瓶中加入石材样品碎块,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观察实验现象, 得出结论。试回答以下问题。

⑴试管中应加入的物质是 。

⑵如果观察到锥形瓶中有 产生,试管中出现 的 现象,证明该石材中含有碳酸根。

⑶若含碳酸根的物质是碳酸钙,请写出锥形瓶中所发生的化学方程式 。(2分) 五、我会计算(每小题4分,共8分)

31、已知化肥硝酸铵的化学式为NH4NO3,计算:

(1)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 (2)多少克硝酸铵中含氮元素14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