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内经B第1-4次作业 下载本文

24.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肿的病因是 [1分]E D 25. 《素问.生气通天论》认为“首如裹”“大筋緛短,小筋弛长”的病因是 [1分] 《内经B》第4次作业 A型题: 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取一个最佳答案 1. 根据《素问.痹论》出现乏竭的痹证是痹邪侵入 [1分] B.肝 2.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汗出輒复热”说明 [1分] B.邪胜精虚 3. 根据《素问.举痛论》“胁肋与少腹相引而痛者”是寒邪客于 [1分] D.厥阴之脉 4. 根据《素问.举痛论》腹痛而呕是寒邪客于 [1分] C.肠胃 5. 《素问.热论》说“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根据伤寒的含义,下列哪一种病不属于伤寒的范围: [1分]

A.中风 6. 根据《素问.热论》两感于寒是指 [1分] E.表里两经同时感受寒邪 7. 根据《素问.举痛论》腹痛而后泻是寒邪客于 [1分] D.小肠 8. 《素问.汤液醪醴》中“四极急”是指 [1分] C.四肢极度浮肿

9. 根据《素问.痹证》病邪留于皮肤间者,其预后是 [1分]

C.易已

10. 根据《素问.水热穴论》“胃之关”是指 [1分]

C.肾

11. 根据《素问.;痹证》痹在于骨的症状特点是 [1分]

C.重

12. 《素问.汤液醪醴》中“巨气乃平”的“巨气”是 [1分]

B.正气

13. 根据《素问.汤液醪醴》水肿病的治则是 [1分]

A.平治于权衡

14. 根据《素问.痹证》“暴上气而喘,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是指 [1分]

A.心痹

15. 根据《素问.;痹证》“尻以代踵,脊以代头”是指 [1分]

E.肾痹

16. 根据《素问.痹证》“四肢解堕,发咳呕汁,上为大塞”是 [1分]

C.脾痹

17. 根据《素问.举痛论》“心与背相引而痛者”是寒邪客于 [1分]

E.背俞之脉

18. 根据《素问.咳论》咳嗽的发生与哪两脏关系最为密切 [1分]

B.肺胃

19. 《素问.热论》少阴病的症状是 [1分]

A.口燥舌干而渴

20.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阴阳交”的病机是 [1分]

C.阳热邪盛,阴精劫夺

21. 根据《素问.热论》“阳明伤寒”,其症状是 [1分]

A.目疼而鼻干

22. 根据《素问.痹证》以湿邪为主的痹邪引起的痹证是 [1分]

E.着痹

23. 根据《素问.热论》“巨阳伤寒”,其症状是 [1分]

C.头项痛,腰脊强

24. 根据《素问.咳论》针刺治疗取穴原则,脏咳应取 [1分]

C.俞穴

25. 《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寒邪侵犯 [1分]

D.经脉

26. 根据《素问.热论》六经分证共同症状是 [1分]

C.发热

27. 根据《素问.举痛论》认为疼痛发生的主要病因是 [1分]

B.寒邪

28. 《素问.举痛论》“痛而喘动应手”是寒邪侵犯 [1分]

A.冲脉

29. 根据《素问.痹证》痹证疼久是痹邪 [1分]

D.在筋骨

30. 根据《素问.咳论》“咳则腰痛相引而痛”,是指 [1分]

E.肾咳

31. 根据《素问.评热病论》劳风的针刺治疗“巨阳引”,是指 [1分]

A.取太阳经穴

32. 根据《素问.举痛论》“猝然痛死不知人”是寒邪客于 [1分]

B.五脏

33. 《素问.热论》所述“热病已愈,时有所遗”的原因是 [1分]

A.热甚而强食之

34. 根据《素问.;痹证》“上为引如怀,夜卧则惊,多饮数小便”是指 [1分]

B.肝痹

35. 根据《素问.水热穴论》“至阴”是指 [1分]

E.肾

36. 根据《素问.咳论》针刺治疗取穴原则,浮肿应取 [1分]

D.经穴

37. 根据《素问.咳论》“咳而腹满,不欲食饮”,是指 [1分]

C.三焦咳

38. 以《素问.热论》的内容为依据,暑病汗出在治疗上应该注意: [1分]

D.不可止汗

39. 《素问.热论》中的“热病” [1分]

D.外感邪气引起的发热性疾病

40. 《素问.痹证》中“胞痹”是指 [1分]

A.膀胱痹 41. 根据《素问.咳论》“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是哪脏咳的症状 [1分] C.脾咳 42. 《素问.汤液醪醴》中“开鬼门”是指 [1分] C.发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