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施工监测培训资料 - 图文 下载本文

地铁施工监测

一、 地铁监测

1.1地铁监测的概念:

监测(monitoring measurement)就是采用仪器量测、现场巡查或远程视频监控等手段和方法,长期、连续地采集和收集反映工程施工、运行线路结构以及周边环境对象的安全状态、变化特征及其发展趋势的信息,并进行分析、反馈的活动。

1.2地铁监测的目的及原则

(1)监测目的: 对施工过程中的地层变形、支护结构的受力有清楚的了解。

(2)监测的原则:必须根据周边环境特点,抓住重点和矛盾的核心所在,遵循有所为、有所不为。

1.3地铁监测的意义

(1) 掌握隧道和车站周围地层、支护结构、地下管线和周边建筑物的动态,观测开挖过程中隧道和基坑的状态及其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预防工程破坏事故和环境事故的发生。

(2) 将现场测量结果与预测值相比较以判别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施工参数,从而指导现场施工,做到信息化施工。 (3) 将量测结果用于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另外还可将现场监测结果与理论预测值相比较,用反分析法导出更为接近实际的理论公式用于指导其它工程。

二、地铁监测的分类

2.1按监测目的分为:施工监测、第三方监测以及运营监测三个方面。

1、施工监测:在围护结构施工和主体基坑的开挖、降水、支护、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基坑内外地基应力的重分布会引起围护结构及周围土体的变形,从而有可能危及基坑、主体结构的稳定和周围建(构)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因此在基坑和结构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详细的监测方案,对围护结构、支撑、主体结构、周围建(构)筑物和地下管线进行跟踪监测,并根据监测成果,及时地分析资料,反馈信息,进一步掌握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基坑及周围环境的实际工作状态,以便动态掌握基坑的安

全情况,确保结构安全、经济、可靠和施工的顺利进行。这种施工单位全天候监视测量的工作,就是施工监测工作。

2、第三方监测:地铁工程引入第三方监测,是为了判定地铁结构工程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性及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验证基坑开挖方案和环境保护方案的正确性,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及环境安全的隐患或事故提供及时、准确的预报,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在基坑开挖过程中根据监测数据实现信息化施工,将监测结果用于优化设计,为设计提供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的设计参数,及时对开挖方案进行调整,使支护结构的设计既安全可靠,又经济合理;作为第三方公正性监测,为业主处理工程合同纠纷提供数据和资料依据,为业主提供确凿的索赔证据,防止承包商提供虚假的资料和数据,隐瞒工程安全和质量真相。这种监管抽测以及复核的工作就是第三方监测工作。

3、运营监测: 地铁是现阶段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所以地铁运营的安全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地铁的运营监测工作是轨道交通长期健康检测的重要组成和基础工作。为考察隧道运营的安全,研究隧道的形变规律提供可靠的参考数据。我们对运营中隧道进行的监测工作,这就是运营监测。

2.2按监测对象分为:支护结构、周边环境、周边岩土体及水位等。

1、支护结构:基坑支护结构和隧道支护结构的统称。基坑支护结构是指为保证基坑开挖、地下结构施工和周边环境的安全,对基坑侧壁进行临时支档、加固使基坑侧壁岩土体基本稳定的结构,包括支护桩(墙)和支撑(或锚杆)等结构;隧道支护结构是指隧道开挖过程中及时施作的能够使围岩基本稳定的结构,包括超前支护、临时支护、初期支护和二次衬砌等结构。

2、周边环境: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既有交通设施、建(构)筑物、地下管线、桥梁、高速公路、道路、河流、湖泊等环境对象的统称。

3、周边岩土体:城市轨道交通基坑、隧道工程施工影响范围内的岩体、土体、地下水等工程地质 和水文地质条件的统称。

2.3按监测手段分为:仪器监测和现场巡查。

三、监测范围和工程监测等级

3.1工程影响分区及监测范围

工程影响分区应根据基坑、隧道工程施工对周围岩土体扰动和周边环境影响的程度及范围划分,可分为主要、次要和可能三个工程影响分区(其中监测范围要以设计文件为准)。

表3-1 基坑工程影响分区

基坑工程影响区 主要影响区(Ⅰ) 次要影响区(Ⅱ) 可能影响区(Ⅲ) 范 围 基坑周边0.7H或H·tg(45°-φ/2)范围内 基坑周边0.7H~(2.0~3.0)H或 H·tg(45°-φ/2)~(2.0~3.0)H范围内 基坑周边(2.0~3.0)H范围外 注:①H—基坑设计深度(m),φ—岩土体内摩擦角(°); ②基坑开挖范围内存在基岩时,H可为覆盖土层和基岩强风化层厚度之和; ③工程影响分区的划分界线取表中0.7H或H·tg(45°-φ/2)的较大值。

表3-2 土质隧道工程影响分区

隧道工程影响区 主要影响区(Ⅰ) 次要影响区(Ⅱ) 可能影响区(Ⅲ) 范 围 隧道正上方及沉降曲线反弯点范围内 隧道沉降曲线反弯点至沉降曲线边缘2.5i处 隧道沉降曲线边缘2.5i外 注:i—隧道地表沉降曲线Peck计算公式中的沉降槽宽度系数(m)。 3.2 工程监测等级

1、根据基坑、隧道工程的自身风险等级、周边环境风险等级和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划分工程监测等级如下表:

表3-3 基坑、隧道工程的自身风险等级

工程自身风险等级 一级 基坑工程 二级 三级 隧道工程 一级 等级划分标准 设计深度大于或等于20m的基坑 设计深度大于或等于10m且小于20m的基坑 设计深度小于10m的基坑 超浅埋隧道;超大断面隧道 二级 三级 浅埋隧道;近距离并行或交叠的隧道;盾构始发与接收区段;大断面隧道 埋深隧道;一般断面隧道 注:1) 超大断面隧道是指断面尺寸大于100m2的隧道;大断面隧道是指断面尺寸在50 m2~100 m2的隧道;一般断面隧道是指断面尺寸在10 m2~50 m2的隧道; 2) 近距离隧道是指两隧道间距在一倍开挖宽度(或直径)的范围内;

3 )隧道深埋、浅埋和超浅埋的划分根据施工工法、围岩等级、隧道覆土厚度与开挖宽度(或直径),结合本工程经验综合确定。

2、根据周边环境发生变形或破坏的可能性和后果的严重程度,采用工程风险评估的方法确定周边环境风险等级如下表:

表3-4 周边环境风险等级

周边环境风险等级 一级 等级划分标准 主要影响区内存在既有轨道交通设施、重要建(构)筑物、重要桥梁与隧道、河流或者湖泊 主要影响区内存在一般建(构)筑物、一般桥梁与隧道、高速公路或重要地下管线 二级 次要影响区内存在既有轨道交通设施、重要桥梁与隧道、河流或者湖泊 隧道工程上穿既有轨道交通设施 主要影响区内存在城市重要道路、一般地下管线或一般市三级 政设施 次要影响区内存在一般建(构)筑物、一般桥梁与隧道、高速公路或重要地下管线 四级 次要影响区内存在城市重要道路、一般地下管线或一般市政实施 3、根据场地地形地貌、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划分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如下表:

表3-5 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地质条件复杂程度 复杂 等级划分标准 地形地貌复杂;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特殊性岩土需要专门处理;地基、围岩和边坡的岩土性质较差;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较大需要进行专门研究和处理 地形地貌复杂;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特殊性岩土不需中等 要专门处理;地基、围岩和边坡的岩土性质一般;地下水对工程的影响较小 简单 地形地貌简单;不良地质作用不发育;地基、围岩和边坡的岩土性质较好;地下水对工程无影响 注:符合条件之一即为对应的地质条件复杂程度,从复杂开始,向中等、简单推定,以最先满足的为准

4、工程监测等级如下表划分:

表3-6 工程监测等级

周边环境风险等级 监测等级 自身风险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一级 二级 二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四、监测点布设

4.1支护结构和周围岩土体监测点布点原则:

1、监测点布设位置和数量应根据施工工法、工程监测等级、地质条件及监测方法的要求等综合确定,并应满足反应监测对象实际状态、位移、和内力变化规律,及分析监测对象安全状态的要求。

2、支护结构监测应在支护结构设计计算的位移与内力最大部位、位移与内力变化最大部位及反映工程安全状态的关键部位等布设监测点。

3、监测点布设时应设置监测断面,且监测断面的布设应反映监测对象的变化规律,以及不同监测对象之间的内在变化规律。监测断面的位置和数量宜根据工程条件及规模进行确认。

4.2应布设监测点的施工工法:

1、明挖法:由地面开挖岩土修筑基坑的施工方法;

2、盖挖法:由地面开挖岩土修筑结构顶板及其竖向支撑结构,然后在顶板下面开挖沿途装修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盖挖顺筑法和盖挖逆筑法。

3、盾构法:在岩土体内采用盾构开挖岩土修筑隧道的施工方法。

4、矿山法:在岩土体内采用人工、机械或钻眼爆破等开挖岩土修筑隧道的施工方法。

五、监测方法

1、水平位移监测(使用全站仪进行监测),围护墙(桩),立柱结构等的水平位移。 2、竖向位移监测(使用水准仪进行监测),建筑物、地表、管线及围护结构等的沉降。 3、深层水平位移监测(使用测斜仪进行监测),围护墙(桩)的变形。 4、地下水位监测(使用水位计进行监测),包括基坑内外地下水位,承压水等。 5、结构应力监测(使用轴力计进行监测),包括混凝土支撑、钢支撑、临时支撑、地连墙、冠梁以及锚索拉力等。 6、现场巡查。

六、地铁施工监测的案例分析

结合北方某车站作为地铁监测的案例分析

6.1 车站概况

北方车站为地下二层岛式车站,站台宽度11m,车站内包尺寸为139m(长) ×18.3m (宽),底板埋深约为17.6m,顶板覆土厚约3.1m,本站共设置3个出入口和3组风井。

本站围护结构采用800mm厚地下墙作为挡土结构兼作止水帷幕,竖向设置4道支撑(部分为3道钢筋砼支撑),第一道钢筋砼支撑,第二、三、四道支撑为φ609钢支撑;设置临时竖向支撑。地下一层出入口、风道等附属结构基坑深约为10m,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围护结构采用600mm厚地下墙,1号出入口、2号出入口、3号出入口、2号风亭及3号风亭及竖向设置两道钢支撑,1号风亭竖向设置一道砼支撑及一道钢支撑。

6.2 车站特点

1)车站所处场地地貌单元为漫滩区,地下水位较高且水量较大,上层土质主要为细沙,自稳性差,基坑围护结构承受的水土荷载较大;故基坑在开挖及拆除支撑的过程中风险较大,可能导致基坑失稳、围护结构变形过大甚至破坏。

2)车站周边有多栋I级风险源建筑物和文物保护建筑,而且地下管线密集,很多建筑物距离基坑3-4m,筏片基础,埋深不足5米,土方开挖对建筑物影响甚大。

6.3 监测项目

表6-1仪器监测的对象、项目、及仪器精度表

序号 1 类别 监测对象 监测项目 建筑物沉降 监测仪器 电子水准仪 监测精度 1.0 mm 2 周边环境 建筑物 建筑物倾斜 电子水准仪 1.0 mm 3 建筑物裂缝 游标卡尺 0.01mm 4 5 6 7 8 9 围护结构10 及支撑体系 11 12 13 地下管线 基坑影响范围内道路、地表 地下水位 支撑 围护墙 连续墙墙顶 连续墙墙体 中间立柱 管线沉降 道路及地表沉降 水位监测 支撑内力 围护墙内力 水平位移 竖向位移 深层水平位移 竖向位移 水平位移 电子水准仪 电子水准仪 水位仪 1.0 mm 1.0 mm 5mm 应变计或应力计 应变计 全站仪 1.0 mm 电子水准仪 1.0 mm 测斜仪 2mm/25m 电子水准仪 1.0 mm 全站仪 1.0 mm 6.4 监测点布设示意图

图6-2 水平位移监测工作基点实景图

墙体锚固剂回填钻孔缝隙标志点 图6-3 混凝土、钻混建筑物沉降点埋设形式图(单位:mm)

图6-4 预埋套筒安放棱镜后实景

钢保护盖钢管保护井直径18mm长80cm螺纹钢标志点大于1000混凝土标石最大冻土线大于200土层80

图6-5 地表基准标志埋设形式图(单位:mm)

图6-6 测斜管绑扎及入孔现场图

图6-7 北方仪器厂生产的RQBF-3A型测斜仪

图6-8 砼支撑钢筋计安装图

图6-9 支撑轴力埋设实景图

图6-10 倾斜监测点埋设示意图

6.5 监测控制标准

监测项目的控制标准根据设计给定、规范要求及经验确定,具体数值如下表:

表6-2 监测控制标准 序号 (一) 1 2 3 4 5 围护结构及支撑体系 6 (二) 监测对象 墙顶水平位移监测 墙顶竖向位移监测 连续墙深层水平位移监测 围护墙钢筋应力监测 支撑轴力监测 立柱变形监测 直撑 斜撑 竖向位移监测 水平位移监测 差异沉降 相邻环境 监测项目 围护结构 ±15mm ±15mm ±25mm / ±2mm/d ±2mm/d ±2mm/d / 监测控制值 速率控制值 小于设计轴力70%且大于预加轴力 ±25mm ±25mm ±10mm ±2mm/d ±2mm/d ±2mm/d 序号 7 8 9 10 (三) 11 监测对象 相邻建筑物 地表 地下管线 地下管线沉降监测 监测项目 竖向沉降 倾斜 地表沉降监测 有压刚性管线 无压刚性管线 无压其他管线 地下水 地下水位监测 监测控制值 ±10 mm ±0.002 ±20mm ±15mm ±20mm ±30mm / 速率控制值 ±1.5mm/d ±0.0005 ±2mm/d ±2mm/d ±2mm/d ±4mm/d 500mm/d 地下水 6.6 监测预警管理标准

现场监测成果按黄色、橙色和红色三级警戒状态进行管理和控制,根据现场监测项目测点变形量及变形速率情况判断,具体内容见表8.1-1。

表6-3 预警管理标准

预警等级 预警标准 黄色监测预警 “双控”指标(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之一均超过监测控制值的80%。 橙色监测预警 红色监测预警 “双控”指标(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测控制值的80%,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测控制值。 “双控”指标(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测控制值,或变化速率出现急剧增长。 6.7 预警的确定

1、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任何一方在开展监测工作时,若发现结构、周边环境不安全,相关指标达到报警值,应及时上报,并判定报警等级。

2、施工过程中,当判断可能出现或出现报警状态时,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等相关单位,在信息报送的同时,应对监测数据进行合理分析预测,增大监测、巡视频率,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避免风险扩大。

6.8 巡视综合预警

在地铁施工过程中应对明挖基坑、暗挖车站、盾构法隧道及其周边影响范围内的环境进行巡视。周边环境主要有建(构)筑物、桥梁、地下管线、既有线(铁路)、道路、水系等。当出现以下情况时,立即进行巡视综合预警。

(1)建(构)筑物开裂、剥落,地下室渗水。 (2)桥梁梁体开裂、剥落。

(3)既有线(铁路)结构开裂、剥落,道床结构开裂,变形缝开合、错台。 (4)道路地面开裂、沉陷、隆起,地面冒浆/泡沫。

(5)地下管线管体或接口破损、渗漏,检查井等附属设施开裂及进水。 (6)水面出现漩涡、气泡,堤坡开裂。

6.9 预警的处理

(1)黄色监测预警:施工单位应加强组织分析,监理单位主持并组织风险处理会议,总监理工程师、施工单位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第三方监测负责人、设计单位专业负责人共同参加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并对处理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2)橙色监测预警: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业主代表)应组织五方会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建设单位相关人员并邀请地铁集团相关人员参与风险处理方案的制定,并进行处理过程的监督管理。

(3)红色监测预警:由中电哈轨公司组织专题会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设计单位项目负责人、电科哈轨及地铁公司相关部门领导参加,共同研究制定风险处理方案,并在处理过程进行监督管理,加强监控跟踪,必要时施工单位应组织专家论证。

(4)巡视综合预警:施工单位应启动应急预案,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同时,监理单位、设计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地铁公司相关负责人应赶赴现场,召开处理措施制定会议,制定风险处理方案,并对处理过程进行监督管理。

6.10 监测信息报送流程

监测信息反馈包括多个环节,从监测数据采集、监测数据的处理到监测成果的及时传达,进而迅速采取措施等。本项目监测信息反馈流程图见9.1-1:

图6-11 信息化监测和成果反馈流程

6.11 监测信息报送形式

监测信息报送形式有预警快报、日报、周报、月报、总结等方式。报送内容如下: (1)施工概况及施工进度; (2)监测工作实施情况; (3)监测项目及监测数据汇总; (4)监测结果分析; (5)安全状态评价及建议; (6)提供以下图表: ①各项监测成果表; ②现场安全巡视情况; ③典型测点的时程曲线图;

④围护结构测斜监测提供测斜孔沿深度方向的水平位移累计值曲线图;

⑤结合工程实际情况提供其它分析图表(如等沉降值线图、测点的变化值随施工进展(或受力变化)变化曲线等; ⑥沉降断面图(典型大断面); ⑦监测测点布置图。

6.12 监测成果(监测时程曲线图)

图6-12 部分监测项目监测成果时程曲线图

七、地铁监测新技术的应用

7.1 自动化监测

从目前已开挖车站周边的建筑物监测主要内容来看,目前我们通过周期性采用的水准仪观测建筑物各测点部位的相对沉降,再通过距离计算测点间的沉降差从而得到建筑物的倾斜量(挠度值),并结合日常巡视检查以得到建筑物的安全状态评价。若实施自动化监测,其有以下几个优点: 1、监测类别全且时效性高

从建筑物已布设的水准测点连续7个月的观测数据来看,近20个测点已发生了5-7mm的累计沉降。由于该部位建筑人员密度大,且距离基坑较大,若遇到突发状况若未及时测控将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对于监测工作来讲,数据的频次、类别、精度、反馈效率是监测效果的直接考量。本方案通过埋设的各类仪器,可直接获取建筑物沉降、倾斜、位移、挠曲等数据。因为设备精度均为仪器量程的0.01%,所以细微的变化都会得到直观的反馈。同时,常规监测依赖人为因素,工作效率低,难以实时反映建筑物的异常变形情况,而自动化系统可实现24小时自动观测,自动实时传输,反馈更加及时迅捷。 2、针对性强

地铁沿线风险建筑多,部分还是古文物建筑。鉴于此类状况,我们选取对结构基本无破坏的仪器设备(例如:SAA系统,GNSS系统)对建筑进行监测。即保证了文物建筑不受其他施工破坏,又可通过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有效监控。对于一般民用建筑物(构筑物),我们选择在其外部布设高精度静力水准仪、梁式倾斜仪、倾角计、测缝计等观测仪器,精准、直观的测定观测物本身荷载变化及受外力作用下的变形发展情况。

3、可操控性好

系统建成后,各建筑物动态数据可实现远程调阅;主体结构埋入式仪器升级后可并入该系统,从而实现整体监控。另一方面,自动化监测系统做为一个全面的信息管理平台,在建设期间可以发挥其高效、及时、全面的特点,及时的发现问题,了解建筑物的安全状况。便于工程技术人员针对性的分析相关数据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工程安全顺利的推进。 4、系统适用性强

自动化监测系统可全天候作业,在大风、大雨、大雾、低温等极度恶劣气候条件下也能真正实现连续实时观测。特别在监测对象发生险情、人工监测已不具备安全作

业条件的情况下,自动化监测系统仍然可为应急加固、抢险等提供实时的监控数据,为应急加固、抢险方案的制定提供数据支持。 5、本工程需要

依照设计文件、图纸、风险建筑类别等资料经现场逐一排查发现:哈尔滨地铁二号线列出的风险建筑大都毗邻围护结构、盾构吊出(入)井等施工主体结构周边,且距离较近,部分建筑位于盾构区间正下、斜下方位置。在主体结构施工,旋喷桩加固、施工降水、区间盾构等作业时将对建筑造成必然的扰动。此外,经排查,大部分风险建筑地基基础、结构缝位置已出现明显裂缝、错动,建筑物基础地下室窘湿、渗水情况普遍。为保证建设项目安全顺利的实施,对风险建筑实施高精度、全天候、不间断的监测是必要的。

7.2 自动化监测选用的仪器

1、高精度GNSS接收机

系列GNS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该系统率先实现北斗二代导航定位系统(BD)、GPS双系统的信号接收,配合中心软件可实现数据的分析与处理。

主要特点与优势 进安全可靠的北斗系统 双星系统联合解算

同时支持BD/GPS卫星信号接收,拥有196个卫星通道 配套独有的上位机系统软件,支持WinXP、Win7 配套RINEX 2.1和3.0 标准数据格式转换

坚固铝合金外壳,工业级的设计理念;外壳两端特殊橡胶圈设计,防震性能高 性能指标:

跟踪通道 共120个通道 BD 60个通道 GPS 60个通道

SBAS, DGPS, L-Band(OmniSTAR) 静态广播星历定位精度:

水平±2.5mm+1PPM ; ±5mm+1PPM (RMS) GPS: 单点定位 L1: 1.5m RMS, L1/L2: 1.2m RMS BD:单点定位B1: 12m

GNSS(GPS+BD)组合定位精密星历静态后处理精度:水平±1mm+1PPM;垂直±2mm+1PPM 定位输出 10Hz 差分格式 RTCM

输入格式 ASCII NMEA-0183以及二进制 环境参数 操作温度 -40℃ -- +85℃ 存储温度 -55℃ -- +95℃ 湿度 95% 无冷凝 跌落:1m水泥地面 工业防护等级:IP65

接口:串口LEMO座,电源接口,TNC天线接口,电源开关按钮

2、 GNSS扼流圈天线

双频测量型扼流圈天线,该款产品性价比高,已在地灾监测领域得到过广泛的应用。满足本项目对设备的要求。详细参数如下: 平率:1227MHZ±10MHZ、1575MHZ±10MHZ 阻抗:50Ω 驻波比:≤2.0:1 噪声:≤1.8dB 极化:右旋圆极化 工作电压:±0.5VDC 工作电流50mA 连接器TNC

工作温度:-45℃~+65℃ 储存温度:-55℃~+85℃

3、高精度静力水准仪

产品型号:BGK-6880

应用范围: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垂直位移或沉降监测。

BGK-6880型CCD高精度静力水准仪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垂直位移或沉降监测,可精确监测到0.01mm的液位变化。仪器由一系列含有 液位传感器的容器组成,多个容器间由充满液体的连通管连接在一起。基准容器位于稳定的基准点上,任何一个容器与基准容器间的高程变化都将引起相应容器内的液位变化。通过CCD测量液位变化即可获取测点的高程变化。

仪器具有RS485数字信号,并备有4~20mA模拟信号输出接口,方便数据的采集。测量精度高、无漂移、可靠性强、安装方便。密封的外壳防潮性能好,可在100%相对湿度环境下长期连续工作。配合专用的BGK-RB680型CCD仪器测试仪可在现场采集读数,方便安装调试及施工期人工读数。 技术指标:

标准量程 精度 分辨率 电学漂移 输出接口 环境温度 环境湿度 供电电压 系统功耗 外形尺寸 整机重量 4、裂缝计

50mm ±0.1mm 0.01mm 无 RS485/4~20mA -15~+65℃ 100%RH 100~220VAC,50/60 Hz 4W φ175×290mm 约4kg

产品型号:BGK-4420、GK-4420(进口)

应用范围:适合安装在建筑物表面,可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监测结构表面裂缝或接缝的开合度。BGK-4420型表面裂缝计适合安装在建筑物或结构表面,可在恶劣环境下长期监测结构表面裂缝或接缝的开合度。两端的万向节允许一定程 度的剪切位移。内置温度传感器可同时监测安装位置的环境温度。增加一些选购的配套设备,可组成脱空测缝计、双向或三向测缝计,以用于堆石坝混凝土面板的脱 空量、伸缩缝或周边缝的位移监测。技术指标:

标准量程 非线性度 灵敏度 温度范围 耐水压 标距 直径 5、梁式测斜仪

12.5、25、50、100、150、200、250mm 直线:≤0.5%FS; 多项式:≤0.1%FS 0.025%FS -20~+80℃ 可按客户要求定制耐0.5、2MPa或其它水压 依量程而定 12mm(柱身)/25mm(线圈)

产品型号:BGK-6165D

应用范围:用来测量建筑物可能发生的倾斜或沉降。将其首尾串接在一起,可以测量油气管线、建筑物主体等整个监测剖面的不均匀沉淀,还可以垂直安装用来测量基坑连续墙、支撑板桩等的水平位移。

BGK-6165D梁式测斜仪可以垂直或水平安装在建筑物表面,用来测量建筑物可能发生的倾斜或沉降。将其首尾串接在一起,可以测量油气管线、建筑物主体等整个监测剖面的不均匀沉降,还可以垂直安装用来测量基坑连续墙、支撑板桩等的水平位移。 技术指标:

标准量程 精度 分辨率 温度范围 供电电压 标准长度 耐 冲 击 6、 避雷针

±10° <10弧秒 ±0.1%FS -20~+60℃ 12V 1m、2m(可选) 2000g 表面位移监测系统采用避雷针系统进行避雷防护。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部分采用避雷针及延长杆;地下采用相应的避雷网。

要求避雷针与被保护物体横向距离不小于3m,避雷针高度按照“滚球法”确定。

图35. 直击雷预防示意图

避雷针选用普天PT-A300/Ⅲ型号避雷针:

PT-A300/Ⅲ型避雷针示意图 避雷针技术参数: 雷电通流容量kA:200 电阻Ω:≤1 高度m:2.1 质量kg:4.8

最大抗风强度m/s:40 安装尺寸mm:φ70±0.26

7、 倾角计

产品型号:BGK-6150型(MEMS)

应用范围:倾角计适用于建筑物结构的倾角变化监测。BGK-6150-1为单轴传感技术指标:

标准量程 灵 敏 度 精 度 温度范围 供电电压 输出电压 ±10° <10弧秒 ±0.1%FS -20~+80℃ 12V ±3V@±10° 器,,BGK-6150-2则为双轴传感器,可分别测量一个或两个方向的倾斜变化。

8、 SAA系统

6.3 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技术在地铁监测中的应用

继GPS后测量技术又一次突破。他利用激光测距原理,高密度、高精度地记录目标物体表面的三维坐标、反射率、纹理信息,是对空间三维信息的实时获取。又称作

“实景复制技术”,具有扫描速度快、非接触、实时性、全自动,并实现三维可视化。根据激光测距原理,分为脉冲式激光测距和相位式激光测距。 1、脉冲式三维激光扫描仪

工作原理:类似全站仪测量的原理,利用发射激光脉冲,经测量的物体反射到激光接收器, 计算的时间差再乘以激光速度计算 扫描仪中心至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

特点:测量距离远,测量精度一般,扫描速度相对慢,精度随测量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2、相位式三维激光扫描仪

工作原理:根据发射激光与接收激光之间的相位差再加上激光脉冲的整周数,可以计算激光传输的时间,再乘以激光速度,获得了扫描仪至被测量物体之间的距离。通过水平角、垂直角计算点的三维坐标。

特点:测量距离一般,点位精度高,扫描速度快,适合中短程测量距离。

图7.3-1相位式三维激光扫描仪工作原理图

3、地面三维激光扫描仪的数据处理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