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广州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下载本文

D.欢呼雀跃 星罗棋布 殚精竭虑 名列前茅

18.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他们自主研发的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了关键技术。 B.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为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提供了关键技术。 C.他们自主研发的缓冲拉杆,是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提供的关键技术。 D.他们自主研发了缓冲拉杆,是此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实现的关键技术。 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确保着陆腿能吸收巨大的冲击力,并同时着地,从而保障探测器安全平稳地着陆 B.确保着陆器能安全平稳地着陆,着陆腿吸收巨大的冲击力,从而同时着地 C.确保着陆腿能同时着地,并吸收巨大的冲击力,从而保障探测器安全平稳地着陆 D.确保探测器能安全平稳地着陆,着陆腿同时着地,从而吸收巨大的冲击力

20.学校开展“美丽校园,爱心公益”活动,倡导同学们收集饮料瓶,换钱做公益。请在下面倡议书正文初稿的空白处补写语句。要求:每处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不超过35字;注意内容贴切,语意完整,表达连贯。(5分)

夏日炎炎,饮料可口。 ① 。这种乱丢空瓶的行为,让校园成了一个大垃圾场。 我们向全校同学发起倡议: ② 。

让我们用自己的行动,为校园增添亮色,为社会奉献爱心。

21.下面的文段有三处自相矛盾,请参照例句,说明另外两处的问题。(6分)

近地面的臭氧,是由挥发性有机物在强烈的阳光紫外线照射下产生的二次污染物。鉴于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生源头汽车尾气、工厂排放、煤炭燃烧等不可能在短期内消除,所以普通民众采取任何保护措施都是无效的,唯一有效的措施就是避免接触。臭氧以气态为主,只是戴口罩,无法进行有效的防护。抵抗力较弱的儿童和老人,尽量远离公路、化工厂等产生臭氧的地方;如果外出,戴上口罩就行。同时,政府采取的控制氮氧化物排放量、提高汽车尾气排放标准等措施,能快速消除近地面的臭氧污染源,使空气变得清洁。 例句:普通民众采取任何保护措施都是无效的与唯一有效的措施自相矛盾。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宋】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

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

——【俄】乌申斯基

你在苏联的大学毕业了,这很好,但学的是书本上的知识,可以说这只是知识的一半。你还需要上一个大学,就是劳动大学。

——毛泽东与毛岸英的谈话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进程中,每一个人都要通过劳动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9分) 1.【内容理解】(3分)

A(B项,“‘以天下为一家’的价值观把‘他者’融入‘自我’”并非“旨在达到家庭利益的最大化”;C项,不是“君子的理想人格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精神气质”;D项,“中庸之道”不可以消除文化冲突。) 2.【论证分析】(3分)

B(文章不是“以‘天下’理念为核心”) 3.【分析推断】(3分)

C(西方的“世界观不具开放性和包容性”推断不当。) (二)(12分) 4.【内容理解】(3分)

C(A项,“A企业在这三家企业中业务量一直稳居第一”不正确;B项,C企业“都处于劣势”不正确;D项,“B企业的发展几乎与中国快递业的发展同步”不正确。) 5.【概括分析】(3分)

D(“智能产品创新研发的大量投入”并非“可循环包装在当下难以推广的主要因素”。) 6.【分析综合】(6分)

快递企业:①保证消费者信息安全;②建立更规范、更专业的物流体系;③提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④推动绿色配送。

消费者:改变消费观念,支持快递包装绿色化。 【“快递企业”4分,“消费者”2分,意思对即可。】 (三)(15分) 7.【分析鉴赏】(3分)

C(“追求生态效益而牺牲经济效益”不正确。) 8.【分析鉴赏】(6分)

纪实性:①作者亲历;②材料真实;③情感真挚。

文学性:①多用修辞,形象生动;②化用名句,典雅隽永;③间用口语,具有生活气息。 【“纪实性”3分,“文学性”3分,意思对即可。】 9.【鉴赏评价】(6分)

①含义丰富,既指高林树在库布齐大沙漠种下的每一棵柳树,又指高林树本人,还指生活的火种,生命的希望。②突显主题,赞美“高林树们”用辛勤的劳动改造沙漠、改变生活的奋斗精神。③强化效果,通过“沙漠”之

“大”和“一苗树”之“小”的对比,引起读者关注。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二、(34分) (一)(19分) 10.【文言断句】(3分)

A(以风恙拜章乞骸,改刑部尚书致仕。即日肩舆归洛,居于福善里,修篁嘉木,图书琴酒,以自适焉。) 11.【文言常识、词语理解】(3分)

D(“金紫”不仅指“金印紫绶”,还有紫衣;也不一定赐给朝中重臣,张策当时也不是位高权重之人。) 12.【内容理解分析】(3分)

C(张策的晋升,并非都因太祖赏识。) 13.【文言翻译】(10分)

(1)大盗入犯朝廷,张策就恢复俗人的身份,侍奉父母一起逃难,君子们都称赞他。(5分。大意3分,“奉”“多”各1分。)

(2)张策带着婢女用轿子抬着自己的母亲,向南逃离邠州地界,恰好遇上边寨积雪,他们被路人怜悯。(5分。大意3分,“属”“行者”各1分。) 【参考译文】

张策,字少逸,敦煌人。父亲张同,在唐朝做官,官位到了容管经略使。张策从小聪明机警,喜欢学习,尤其喜好章句之学。住在洛阳敦化里,家人曾经在疏通甜水井时,挖出了一只古鼎,鼎耳上刻有篆字“魏黄初元年春二月,匠吉千”,古鼎制作新奇精巧,张同十分喜爱,视为宝贝,张策当时在父亲身旁,慢慢地说道:“建安二十五年,曹操去世,汉献帝改年号为延康,这年十月,魏文帝接受汉帝让位,才改年号为黄初,那么黄初元年没有二月就很清楚了。鼎尚的文字多荒谬啊!”张同大吃一惊,急忙让人打开书房,取出《魏志》翻阅,果然与张策说的一点不差,族人们对此感到十分惊奇,当时张策年仅十三岁,不到二十岁,他就削发为僧,住在雍州的慈恩精庐,颇有高致。唐广明末年,大盗入犯朝廷,张策就恢复俗人的身份,侍奉父母一起逃难,君子们都称赞他。到为父亲守丧时,以孝行闻名。丧期结束,他隐居郊野,毫无谋求仕进的打算,像这样有十多年,才出任广文博士,改任秘书郎。王行瑜任邠州帅后,征召他为观察支使,兼任水曹元外郎,并赐给他红色官服。到王行瑜反叛时,太原节度使李克用奉诏讨伐,王行瑜战败而死,邠州被平定,张策带着婢女用轿子抬着自己的母亲,向南逃离邠州地界,恰好遇上边寨积雪,他们被路人怜悯。梁太祖知道这件事情之后赞扬了他,奏请(当朝皇帝)让他担任郑滑支使,不久后他因母亲去世离职,服丧期满后,被授予国子博士,调任膳部员外郎。不到一年,华帅韩建征召他为判官,到韩建治理许州时,又任他为掌记。天复年间,张策带着唐朝皇帝的书信和礼物来访,梁太祖见了他高兴地说:“张夫子到了。”就上奏任他为掌记,并给他赐金鱼袋及紫衣。天佑初年,又上表奏报他的才能,皇帝任命他为职方郎中,兼史馆修撰,不久召入朝廷任翰林学士,后转任兵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