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苏教版最新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全 下载本文

苏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最新期末考试卷(二)

班级 姓名 学号 得分

一、填空。23分

1、6本字典摞在一起高168毫米,14本这样的字典高( )毫米,如果一摞字典的高度是504毫米,那这一摞有( )本字典。

2、在计算5□9÷56时,商是一位数,□里的数最大可以填( ),商是二位数,可以填( )。

3、8×9=72,720÷72=10,25×10=250。列成综合算式:( )。 4、在○里填上“>”、“<”或“=”。

540÷9÷5○540÷(9×5) 195-(70-6)○195 -(70+6) 72-24÷12 ○(72-24)÷12 14+27×6 ○(14 +27)×6 5、长方形黑板的上下两条边互相( ),相邻两条边互相( )。 6、钟面上的分针从12起转到2,形成的角是( )度,它是( ) 角;分针从12起转到5,形成的角是( )度,它是( )。

7、小明、小亮和小林一共有480张邮票,小林送给小明30张后,三人邮票张数就同样多。小明原来有邮票( )张,小林原来有邮票( )张。 8、口袋里装着5个黄球和3个黑球,那么摸到( )球的可能性大些。 至少摸出( )个球,才能保证其中有一个是黄球。

9、过一点可以画( )条直线,过两点可以画( )条直线。 10、一个游泳池的泳道长50米。小华在这个游泳池里游了7个来回,他一共游了( )米。

11、右图中,有( ) 锐角,( )个直角,( )个钝角。

12、1路公共汽车早晨5 : 00发出第一班车,以后每隔6分钟发一班。这路公共

汽车5 : 30发出第( )班车,发出第10班车的时间是( )。 二、选择题。6分

1、把两个锐角拼在一起,拼成的角不可能是( )。

A、锐角 B、直角 C、平角 D、钝角 2、直线上的一点将直线分成两条射线,直线的长度是射线的( )

A、直线长 B、射线长 C、无法比较 D、2倍 3、小明在计算除法时,把除数24写成了42,结果得到的商是2还余12, 正确的商应是( ) A、4 B、3 C、2 4、用10倍的放大镜看20度的角,结果是( )度。

A、200 B、20 C、0 D、40 5、两人轮流掷小正方体,约定红面朝上算甲赢1分,黄面朝上算乙赢1分。 用下面正方体( )掷是最公平的。

A、2红1蓝1绿2黄 B、3红1绿2黄 C、1红3蓝2黄

6、如右图,从正面看下面的三个物体,形状相同的是( )。

① ② ③ A、①和 ② B、②和 ③ C、① 和③ 三、计算(30分)

1、直接写出得数。(10分)

240÷6= 120÷30= 24×5= 5×4÷5×4= 360-360÷6= 90÷18= 560÷70= 96÷32 5×3×4= 312—55—45= 2、用竖式计算,打★的要验算。(8分)

627÷33= ★224÷28= ★720÷68=

3、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12分

125×24 302+483 125÷[(572+78)÷26]

276-168÷24 1800÷75÷4 972÷(720—21×33)

四、操作题。8分

1、先量出左边两个角的度数,再画出右边两个度数的角。(3分) 画出125°的角

2、(1)在右图中,过A点画BC边的平行线;(1分) 3、连线。3分

(2)量出B点到AC的距离是 厘米。(1分)

¦ 正面 上面 侧面

4、(1)将下图中的小船先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5格

(2)下图中的梯形是围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图形,请画出它原来图形。

五、解决问题。(28分)

1、小光家去年四个季度用电情况如下表。 他家去年平均每月用电多少千瓦时?4分

季 度 用电量/千瓦时

A

一 294 二 210 三 282 四 222

2、每千克奶糖16元,每千克水果糖12元,每千克巧克力糖20元。(6分) (1)把这三种糖取同样地重量混合成什锦糖出售,每千克什锦糖售价多少元?

(2)李老师带了192元钱,能买这样的什锦糖多少千克?

3、苹果园要把128吨苹果运到水果市场出售。一辆大卡车每次能运20吨,每次运费100元;一辆小卡车每次能运8吨,每次运费是48元。 (1)如果都用小卡车运,一共要运费多少元?(3分)

(2)用两种车运,怎样安排车辆用的运费最少?最少需要运费多少元?

(计算后将结果填在下面括号里)(3分)

大卡车( )辆,小卡车( )辆。共需要运费( )元。

4、水果店里有18箱苹果、6箱梨和15箱橘子。每箱苹果10千克、每箱梨12

千克,每箱橘子6千克。根据问题先列表整理条件,再列式计算。

(1)梨和橘子一共有多少千克? (2)苹果比梨多多少千克?(8分) 梨 橘子

5、王老师来到体育用品商店买球,球的标价是:足球每个30元,排球每个36元。他带的钱恰好能买24个足球或者18个篮球。(6分)

(1)每个篮球的价钱是多少元? (2)王老师带的钱如果都买排球,可

以买多少个?

六、统计(5分)

下面是四年级一班20名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的记录。

编号 成绩/下 编号 成绩/下 编号 成绩/下 编号 成绩/下 1 2 3 4 5 90 105 126 76 117 6 7 8 9 10 110 95 112 130 87 11 12 13 14 15 103 90 115 125 82 16 17 18 19 20 80 140 78 107 99 ( )箱 ( )箱 每箱( )千克 每箱( )千克 整理上面的数据,填写统计表。

四年级一班男生1分钟跳绳成绩统计表 2014年12月 等 第 优 秀 良 好 及 格 不 及 格 合 计 成绩/下 120以上 119~100 99~80 80 以 下 —— 人 数 根据表中的数据选择:(在你认为正确答案的方框里画“√” )

(1)李阳跳绳的成绩在男生中排第10名,他的跳绳成绩应评那一等? 优秀 良好 及格 不及格 (2)估计一下,四年级一班男生1分钟跳绳的平均成绩大约是多少下? 超过100下 不到100下

第九单元:整理与复习(二) 垂线与平行线 1、复习本知识需要掌握的概念与计算方法:(重点记住知识树)

复习本部分需要掌握课本上的基本题与重点题目。

(1)浏览课本上的例题“试一试”与“练一练”。 如:课本第77页例题1与“试一试”;

课本第78页例题2、“练一练”;

课本第79、80页,例题3与“练一练”; 课本第81~83页练习十三上的全部题目; 课本第84、85页上的例题4、5与“练一练”;

课本第86~88页练习十四上的全部题目;

课本第89~93页上的例题6、7、8、9与“练一练”;

课本第94~99页上的练习十五与整理练习上的全部题目。

(2)重点复习的题目是:

①课本上要求画指定直线的平行线与垂线的有关题目。如:课本第95页上的第10~13题;课本第97页上的第6题;课本第102页上第17题。

②课本上要求看出、量出或画出指定角的有关题目。如:课本第80页上的第1、2题;课本第81页上的第5题;课本第82、83页上的第9~13题;课本第86、87、88页上的第2、3、7、8、9题;课本第96页上的第2、3、4题; ③会用一副三角板拼画指定的角。

如:15°、75°、120°、135°、150°、165°。180°。 本次辅导中:

在遵守纪律、听讲方面: 自我评价: , 老师评价: 。

在获取知识技能方面: 自我评价: , 老师评价: 。

同步奥数题家作题

1、平面上有10个点,每2个点之间可以画一条直线,问这10个点中最多可以画几条直线?(与课本第83页上的思考题类同)

2、甲队有65人,乙队有95人。甲队要调入乙队多少人,乙队人数才是甲队人数的3倍?

3、一块长方形木板,长是宽的2倍,周长是42厘米。这个长方形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4、有一棵树高10米,一只小猴每次爬2米又滑下1米,问这只小猴要爬几次才能爬到树顶?

5、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壶重7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壶重980克。每杯水重多少克?空壶中多少克?(课本第63页上的思考题)

同步奥数题家作题分析:

1、平面上有10个点,每2个点之间可以画一条直线,问这10个点中最多可以画几条直线?(与课本第83页上的思考题类同)

分析:根据题中信息,要想求这10个点中最多可以画几条直线,首先必须考虑这10个点中,每3个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为了便于分析与理解,我们先把10个点用10个不同的序号来表示。如图:

这样,先从第一个点依次开始画直线,点1与点2可以画一条直线,点1与点3可以画一条直线,……点1与点10可以画一条直线,点1与其它各点一共可以画9条直线;再从点2依次开始画直线, 点2与点3可以画一条直线,(点 2与点1不能再画直线了,因为前面已经画过一条了)。点2与点4可以画一条直线,……点2与点10可以画一条直线,点2号与其它各点(除点1外),共可以画8条直线;……最后点9与点10可以画一条直线,且只有一条。由此求平面上10点中最多可以画直线的条数。就是求等差数列1到9之和。

2、甲队有65人,乙队有95人。甲队要调入乙队多少人,乙队人数才是甲队人数的3倍?

分析:根据题中信息,我们用65+95,就很容易求出“两队人数之和”为160(人)。再根据“甲队要调入乙队多少人,乙队人数才是甲队人数的3倍”这个信息,可以推出甲队现在的人数是1倍数,即调动后甲队剩余人数的为1倍数。乙队调入后的人数为3倍数。同时我们懂得:甲乙两队之间人数的调出调进,他们两队之间的总人数不变。为此,我们应该运用和倍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来解答。先求甲队调入乙队多少人后的人数,即甲队现在的人数,然后再求甲队调入乙队的人数。具体解答在后面。

3、一块长方形木板,长是宽的2倍,周长是42厘米。这个长方形木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分析:要求这个长方形的面积,必须知道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根据“长是宽的2倍,周长是42厘米。”这些信息,我们应该知道,周长42厘米,不是指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而是指两条长与两条宽的和,为此,我们用42÷2,就可以求到这个长方形的一条长与宽的和是21厘米。有了长与宽的和与长与宽的倍数关系,我们就可以运用解“和倍问题的方法”来先计算出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具体数量,然后再用长乘以宽,去求它的面积。具体解答在后面。

4、有一棵树高10米,一只小猴每次爬2米又滑下1米,问这只小猴要爬几次才能爬到树顶?

分析:根据题中信息,我们知道,小猴第一次爬2米又滑下1米,那么,实际上第一次只有爬上1米;第二次爬2米又滑下1米,那么,实际上第二次也只有爬上1米;这样一次爬上1米,两次爬上2米,……当最后一次爬2米爬到树顶时,就不能再算它滑下的米数了。那么,最后一次应该算小猴爬上2米。具体解答在后面。 5、用一个杯子向空水壶里倒水,如果倒进3杯水,连壶重740克;如果倒进5杯水,连壶重980克。每杯水重多少克?空壶中多少克?(课本第63页上的思考题)

分析:根据题中信息,我们应该懂得,不管倒进多少杯,空壶的重量是始终不变的。根据“倒进3杯水,连壶共重740克;倒进5杯水,连壶共重980克”,这些信息,我们用980—740,就可以求到2杯水的重量为240克。我们再用240÷2,就可以算出1杯水的重量是120克。接着去求3杯水的重量,然后再用740克—3杯水的重量,就可以求出一个空壶的重量。具体解答在后面。

同步奥数家作题的详细答案与检验:

第1题的详细答案。

列式是:1+2+3+4+5+6+7+8+9

=(1+9)×9÷2 =9×5

=45(条)

答:最多一共可以画45条直线。

第2题的详细答案。

甲乙两队的总人数。 65+95=160(人)

甲队调入乙队一部分人数后,现在的人数。 160÷(3+1)=40(人) 甲队调入乙队的人数。 65—40=25(人)

答:甲队要调入乙队25人后,乙队人数才是甲队人数的3倍。 检验:

甲队调入乙队25人,乙队现在有多少人? 95+25=120(人)

这时,乙队人数是甲队的几倍? 120÷40=3

检验结果完全符合题意。

第3题的详细答案与检验过程。

一条长与一条宽的和。 42÷2=21(厘米) 宽的厘米数。

21÷(2+1)=7(厘米) 长的厘米数。

7×2=14(厘米)或21—7=14(厘米) 长方形面积。

14×7=98(平方厘米)

答:这个长方形木板的面积是98平方厘米。 检验:

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14+7)×2=21×2=42(厘米) 这个长方形的长是多少厘米? 98÷7=14(厘米)

检验结果完全符合题意。

第四题的详细答案与检验过程。

一解:小猴每次爬上几米? 2-1=1(米)

除去小猴最后一次爬的米,还有多少米? 10-2=8(米)

这些米数,小猴要爬多少次?

8÷1=8(次) 一共要爬多少次? 8+1=9(次)

二解:小猴每次爬上几米? 3-2=1(米)

小猴最后一次比其它每次多爬多少米? 2-1=1(米)

除去小猴最后一次比其它每次多爬的米数,还有多少米? 10-1=9(米)

这些米数,小猴要爬多少次? 9÷1=9(次)

答:这只小猴要爬9次才能爬到树顶。 检验:8×1+2×1=10(米) 检验结果完全符合题意。

第5题的详细答案与检验。

5杯水比3杯水重多少克?

980—740=240(克) 每杯水重多少克?

240÷(5—3)=120(克) 3杯水重多少克? 120×3=360(克) 空壶重多少克?

740—360=380(克)

答:每杯水重120克,一个空壶重380克。 检验:

3杯水的重量与一个空壶的重量共多少克? 360+380=740(克)

5杯水的重量与一个空壶的重量共多少克? 120×5+380=980(克) 检验结果完全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