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大学商学院蒲公英助学基金会 - 图文 下载本文

(二)内部团队发展历程

蒲公英基金会指导老师:扬州大学商学院财政金融系张亚维教授 1、蒲公英团队雏形初现(2011.04——2011.09) 团队主力成员:10级研究生:陶冶、尹俊霞

08级本科生:尹蕾、夏金秀 09级本科生:李聪、周怡

本阶段成果:

①完成《章程》、《蒲公英助学基金贷款协议书》、《蒲公英助学基金贷款申请表》等基本材料的准备,并整理归档,具体材料见附件(一)、(二)、(三); ②建立基金会借贷工作基本流程;

③建立基金会办公室——文汇路校区七号楼203室;

④与爱心人士共同维护基金会官网——官方网址:www.pgy2011.net。 2、蒲公英团队初步发展(2011.09——2012.09) 团队主力成员:09级本科生:李聪、周怡

10级本科生:赵明全、仝时、施卫兵、丁柏润、李根涛、汤敏成

本阶段成果:

①值班日常化,成员分三组,分别在周一、周三、周五值班,负责办理业务; ②财务规范化,所有借还款记录均登记在Excel表格中,方便日常查询; ③信用评级员团队的组建,商学院每班推选两名信用评级员,负责班级信贷工作; ④开始吸收不同专业的优秀信用评级员进入基金会内部,参与日常管理工作。 3、蒲公英团队深入发展(2012.09——至今)

团队主力成员:10级本科生:赵明全、仝时、施卫兵、丁柏润、李根涛、汤敏成

11级本科生:张缜、刘卫丽、马晓娟、李瑾、鲜于诗竹、张莹、满慧等 12级本科生:高成娟、沈佳辉、魏娇燕

本阶段成果:

①内部分工明确,设财务、新闻、网络和信贷四小组,分别负责财务、宣传、网络平台、信贷等方面工作; ②建立多个网络宣传平台,包括人人主页、新浪微博、菁扬网、扬大青梅等;

③建立一套完整的工作规范,包括日常值班、业务办理、定期会议、绩效考核标准等,具体见附件(七); ④随学院搬迁,原文汇路校区办公室迁至扬子津西校区商学院行政楼1104办公室; ⑤不断完善业务流程,增加还款回执等程序。见附件(六)

⑥增加还款延期、续贷等业务,为同学们提供了更多样、更便利、更贴心的服务;

9

⑦规范财务报表制作,提高财务透明度;

目前共制作三份财务表,分别为借款人信息表(总表)、借还款明细账、还款日期明细表;每周的借还款记录都须于周末在基金会内部群公示;借还款记账人与基金会基金持卡人相互独立,确保资金的安全性。 ⑧建立坏账预警机制。蒲公英管理人员对贷款信息进行管理,对于即将到期还款的借款人,管理人员会通过短信的形式对其进行提醒,以防止借款人疏忽导致贷款不能及时归还。 ⑨ 加强与校院学生会社联的交流,与校创协、校青协相互交流,共同进步。 ⑩ 建立贷款委员会,1000元以上贷款须经与会人员7人中5人同意。

现任贷款委员会成员:赵明全、仝时、施卫兵、丁柏润、张缜、高成娟、汤敏成、沈佳辉

(三)工作理念

1、传播校园公益

在很多同学的印象中,公益是要用钱堆出来的。除了点滴募捐与支教,公益似乎距经济尚未独立的大学生们很远。我们认为,在校大学生恰恰是公益事业发展的潜在力量,校园公益恰恰是社会公益事业不可忽略的重要部分。虽然我们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但我们整体素质较高,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不同学科的人才互补互助,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来传播公益、实践公益。

在基金会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我们受众范围越来越大,我们对公益也有了新的认识。公益应该是融入我们点滴生活的一种理念,甚至可以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也希望在身体力行的同时,能实现一种精神公益,即让公益精神的种子在更多同学心中传播开来。 2、宣扬征信理念

“人之交往在于诚,世之安宁要靠信”。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银行信贷、信用卡应用等技术逐步成为银行产业的主流,对个人信用的要求也越来要高。在欧美等征信业发达的国家,个人的征信记录堪称另一种“身份证”。而在我国,征信的发展还相对滞后。

在中国人民银行对基金会信用评级员开展的一次培训上,我们发现,征信对很多同学来说是个陌生的词汇,征信理念更是无从提起。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基金会信用评级制度、班级信用评级员等多项举措,宣扬征信理念,普及征信知识。 3、践行创新精神。

大多数公益项目的运行模式都是先募捐,再无偿帮助。蒲公英项目助学基金却不是简单的赠予与接受。我们针对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采取了新的基金运作模式,将无息贷款的金融模式与公益组织相结合,解同学日常生活之急。如此运作,同学们既可解决一时的困难,又可在日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期还款,缓解负担的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同学的诚信意识与责任感。

10

(四)活动一览

1、蒲公英助学基金会成立

2011年3月23 日,扬州大学商学院“蒲公英助学项目基金”捐赠暨启动仪式于文汇路校区7号楼五楼报告厅隆重举行。特邀出席会议的嘉宾有:扬州大学商学院院长蒋乃华教授,扬州大学商学院党委副书记孟益宏老师,“蒲公英助学项目基金”捐赠人代表赵苏豫女士,“蒲公英助学项目基金”负责人张亚维教授。与会人员还有 “蒲公英助学项目基金”组的全体工作人员、商学院学生会社团联合会负责人、08、09、10级各班级代表,以及部分媒体朋友。成立大会由刘佳老师主持。会上,张亚维教授一一解读了“蒲公英助学项目基金”的建设理念、运作设计以及基金项目背后蕴含着的价值追求,体现了“让慈善精神温暖你我,让金融技术为梦想插上翅膀”的宗旨。张教授希望通过基金会的努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慈善的精神,让更多的同学感受到蒲公英般绵延不绝的爱。会上捐赠人赵苏豫女士进行讲话,表达了对慈善公益事业的支持,对“蒲公英基金会”的美好希冀。蒋院长也一直给予“蒲公英助学基金”以高度的重视和大力的支持,无论是在人员配备、场地安排,还是对外协调和对内宣传方面,都为项目启动开通了“绿色通道”,为蒲公英的种子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

2、2011年举办中国人民银行扬州市中心支行信贷员表彰大会

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的一个组成部分,也存在信用缺失问题。因此对当代大学生征信知识的宣讲以及征信意识的培养已经到了不可忽视的地步。诚信意识不仅关乎大学生个人的发展,更体现了社会的进步意识。由扬州大学商学院与中国人民银行扬州中心支行联合举办的“征信知识走进扬州必修课堂”项目,在全国率先进行探索。而扬州大学商学院蒲公英助学金会正是扬州大学生征信知识宣讲的践行者和合作者。信贷员表彰大会由扬州大学蒲公英助学基金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扬州中心支行联合举办,旨在挑选优秀的大学生作为大学生征信工作的践行者和宣讲员。通过几次的合作和聘请,十多名同学被聘为扬州大学大学生征信宣讲员,在校园内进行大学生诚信以及征信意识的宣传推广,鼓励广大师生积累、保持良好信用,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培养良好的信用习惯。

征信宣讲员条件:品学兼优,班级信用评级工作突出,积极参与征信宣传方案征集活动,主动开展征信知识宣传活动。

2011年9月28日,由我校与南京人行、市人行联合举办的征信知识进大学课堂启动仪式于荷花池报告厅隆重举行。以下是会议具体内容:

9月28日,“征信知识走进扬州必修课堂”活动启动仪式在扬州大学举办。扬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爱军,人民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黄向庆,扬州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芮鸿岩,人民银行扬州中支副行长叶小玲,相关征信工作人员,扬州大学商学院教师和学生近100人参加了启动仪式。叶小玲副行长与扬州大学商学院李庆钧副院长共同签署“大学生征信必修课堂开设合作协议”,正式达成征信必修课堂开设合作意向。 为建立一支业务精通的高校征信教育宣讲团队,扬州中支和扬州大学联合聘请9名大学教师为“征信宣讲师”,

11

聘请23名扬州大学生为“征信宣讲员”,并现场颁发了聘书,一名受聘“征信宣讲员”代表受聘师生作了发言。 大学生征信必修课堂的开设,是人民银行高校征信教育宣传活动的提升,也是大学教学改革的创新,对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具有积极作用。

3、2012商学院信用评级员大会

为了进一步提高蒲公英基金会的影响力,获取更多有助于蒲公英基金会成长发展的批评建议,基金会于2012年10月举办召开2012年商学院信用评级员大会,特邀出席会议的领导有:院党委书记吴健老师,院团委书记廖善光老师,人民银行扬州中心支行周懿处长,基金会指导老师张亚维教授。与会人员还有:扬州晚报记者与校内媒体记者,扬州大学各学生会社团主要负责人,商学院学生会社联负责人,受助人代表以及各班级信用评级员、班长团支书等。会上,基金会副会长仝时将基金会发展现状和成果完整详细展示给与会人员,吴健书记,廖善光老师对蒲公英基金会给予了高度评价,人行周处长也对基金会对当代大学生征信能力和模式的探讨做出的贡献给予了支持,表示会继续关注基金会的发展。会议成果被扬州晚报报道。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