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胸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3
2.胸腔穿刺:抽出积血,即可确诊。 【治疗】
(一)非进行性血胸:一般少量血胸可自行吸收,不需穿刺抽吸,若积血量较多而病情稳定者,应早期进行胸膜腔穿刺,抽取积血,促使肺膨胀,改善呼吸功能,但每次抽吸量不宜超过10OOml,必要时给输血等治疗,为了便于观察有无进行性出血,宜早期行闭式胸腔引流术,有效地排净胸腔内积血,促使肺膨胀。
(二)进行性血胸:闭式胸腔引流量持续3小时,每小时超过2OOml,即有进行性出血;首先输血,防治低血容量性休克,积极做好术前准备,及时剖胸探查,寻找出血部位,予以止血处理。
(三)凝固性血胸:最好在出血停止后数日内剖胸,清除积血和血块,以防感染或机化。对机化血块一般在伤后4-6周进行纤维组织剥除术。
(四)血胸感染按脓胸处理。 【治愈标准】 1.症状消失。 2.体温、血象正常。
3.胸腔积血已抽尽或经引流排出。 4.X线检查示胸膜腔无积液,肺扩张良好。
三、气胸
【定义】
胸腔内积气称之气胸。 【诊断】
(一)病史:
有胸部外伤史。伤侧胸痛,胸闷,呼吸困难。 (二)体格检查:
1〃胸膜腔有大量气体,可出现呼吸急促、鼻翼煽动,紫钳,脉搏增快,血压下降,气管移向健侧,伤侧叩诊鼓音,呼吸音减弱或消失。
2〃开放性气胸可见胸壁创口与胸膜腔相通并有气体进出创口的响声。
4 胸外科分册
3〃张力性气胸的病人有进行性呼吸困难和休克,气管移位,可有皮下气肿。 (三)辅助检查
l〃X线检查:可见伤侧肺萎陷,纵隔向健侧移位,有时合并血胸。
2〃胸腔穿刺:抽出气体。张力性气胸时有高压气体向外冲出(测压力在+l5cmH2O以上)。
【治疗】
(一)闭合性气胸:少量气胸,肺萎陷在30%以下,症状轻微者,可暂时观察,待其自行吸收,肺萎陷超过30%或症状较重者,应行胸腔穿刺抽气。
(二)开放性气胸:胸壁有穿入性的伤口,应立即用厚实敷料搭封盖,包扎,然后积极作清创缝合,并作胸腔闭式引流。
(三)张力性气胸:应立即于胸膜腔内插入穿刺针排气,然后进行胸腔闭式引流。胸腔内器官组织损伤严重者应作剖胸术进行处理。
【治愈标准】 1.症状消失。 2.胸壁伤口愈合。
3.X线检查:气体消失,无积液,肺扩张良好。
四、严重的胸外伤
如支气管断裂、进行性血胸应剖胸手术治疗,肺挫伤应呼吸机支持治疗。
第二节 食管癌
1 范围
本指南规定了食管癌的诊断依据、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案。 本指南适用于地市级、县级具备相应资质的医疗机构(二级)及其医务人员对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
第一章 胸外科常见疾病诊疗常规 5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2.1 食管癌 esophageal cancer
从下咽到食管胃结合部之间食管上皮来源的癌。
2.1.1 食管鳞状细胞癌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食管鳞状细胞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
2.1.2 食管腺癌 adenocarcinoma of the esophagus
主要起源于食管下1/3的Barrett粘膜的腺管状分化的恶性上皮性肿瘤,偶尔起源于上段食管的异位胃粘膜,或粘膜和粘膜下腺体。
2.2 早期食管癌 early stage esophageal cancer
指局限于食管粘膜和粘膜下层的肿瘤,不伴淋巴结转移,包括原位癌、粘膜内癌和粘膜下癌。
2.3 Barrett食管 Barrett esophagus
指食管下段的复层鳞状上皮被单层柱状上皮所代替。 2.4 食管的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
癌前疾病包括慢性食管炎、Barrett食管炎、食管白斑症、食管憩室、食管失弛缓症、返流性食管炎和食管良性狭窄。
癌前病变指鳞状上皮不典型增生,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不典型增生。 3 规范化诊治流程
3.1 食管癌诊断与治疗的一般流程
6 胸外科分册
图1 食管癌规范化诊疗流程
4 诊断依据 4.1 高危因素
食管癌高发区, 年龄在40岁以上,有肿瘤家族史或者有食管癌的癌前疾病或 癌前病变者是食管癌的高危人群。 4.2 症状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或明显的吞咽困难等,考虑有食管癌的可能,应进一步检查。
吞咽食物时有哽噎感、异物感、胸骨后疼痛一般是早期食管癌的症状,而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一般提示食管病变为进展期。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出现胸痛、咳嗽、发热等,应考虑有食管穿孔的可能。 4.3 体征
4.3.1 大多数食管癌病人无明显相关阳性体征。
4.3.2 临床诊断为食管癌的病人近期出现头痛、恶心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骨痛,肝肿大,皮下结节,颈部淋巴结肿大等提示远处转移的可能。
4.4 辅助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