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新闻周刊》节目风格和特色的简要分析 下载本文

对《新闻周刊》节目风格和特色的简要分析

《新闻周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晚间播出的一档新闻杂志型深度报道栏目。本文将对《新闻周刊》节目风格和特色进行简要分析。

一、形式特色

(一)统一固定的结构 《新闻周刊》借鉴杂志的综合编排方法,将不同样式和内容的新闻节目板块小栏目串联起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节目。

《新闻周刊》由六个子栏目构成: 《一周新闻回顾》对一周重大新闻事件的梳理;《本周视点》以新颖的角度对全周最具价值的一则新闻进行全面解读;《一周人物回顾》对一周中有代表性的新闻人物进行梳理与分析;《本周人物》对本周内一位最具影响力的人物进行深度解读;《本周特写》用故事性手式展现着多元化的社会现象与新闻事件;《本周声音》则是在节目开始和最后通过同期声传递出对近期相关重大问题的不同观点和争议。 (二)有张有弛的节奏

《新闻周刊》的六个子栏目快节奏、慢间隔,有张有弛。《本周新闻回顾》、《本周人物回顾》的新闻和配乐节奏较快,而《本周视点》、《本周人物》则是专题性的深度报道,节奏相对较慢。从整体上看,长短时长的栏目交替出现,栏目内容不同,风格也由严肃逐渐过渡到轻松,整个节目有机组合后使观众感受到一张一弛的节奏变化,这种变化能有效减轻观众的收视疲劳感。

(三)表现形式多样化 《新闻周刊》关注的都是一周内的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在时效上逊色与其他新闻报道类节目,但通过多种表现形式的结合,使得“旧闻”也更吸引观众的目光。《新闻周刊》首先是从强调画面的视觉冲击力下手,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把报纸、网络的图像资源与固有的新闻图像重新整合,或采用特技突出重点,达到零散新闻整体化的效果。在表现画面的同时,《新闻周刊》也着重强调声音的作用。如引入新闻发生的同期声和相关人物的录音,或配以符合画面风格的音乐,达到了视听兼备的真实感。此外,《新闻周刊》在报道人物时,还大量运用慢动作、闪回、特写等艺术化的手发,更好地了体现新闻人物的内心挣扎、感情起伏和命运变化。 二、主题选择

《新闻周刊》有五个子栏目,每个栏目的选题都不同。在主题选择上强调软硬搭配的手法。大体上看,《新闻周刊》的主题选择围绕着以下方面:

1.关注时政、经济新闻

在《一周新闻回顾》中,对时政要闻和国家经济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梳理和总结

2.关注普通民众生活及其情感诉求

这点反映在《本周视点》、《本周特写》和《本周声音》三个板块,是《新闻周刊》节目的重点内容。用平民视角对与百姓息息相关的新闻事件的详细解读,杜绝高高在上的姿态,真正走进普通民众的生活。

3.以广阔的视野,关注公众人物及其背后的故事

《新闻周刊》对于热点公众人物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和报道。这点主要集中在《一周人物回顾》和《本周人物》两个板块中。

三、内容特色

(一)信息二度利用

当前新闻的传播存在报道时效性极强、时间跨度长和内容碎片化的特点。电视杂志型新闻节目无法保证新闻绝对的时效性,因此《新闻周刊》选择用综合的方法对之前的信息进行二度利用。这种综合不是新闻信息的简单叠加,而是从中摘取最重要的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和解读。

(三)评论关联性

《新闻周刊》在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进行解读时的一大特色是关联性,这把看似杂乱无章的众多消息经过梳理整合后,综合性地进行分析和评论,使观众能够看到新闻背后与之关联的各个层面的事实情况和影响。

《本周人物回顾》板块的评论关联性是最为突出的。每个新闻人物都是因不同的新闻事件而受到关注,但主持人总是通过一个主题将他们联系起来。一旦找到他们的共同点,观众对一周新闻人物的记忆就能得到“固化”,也找到了已知的新闻和自己生活的一种关联,容易引发共鸣。

(三)极富思辨性

在解读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时,《新闻周刊》的另一大特色是思辨性。在整个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展现事件发展变化、剖析事件对社会的影响的过程中,受众不仅获得了权威观点,也进一步深入思辨,对事件产生更为多元的理解和判断。这是《新闻周刊》能给予观众的最大收获,也是其他新闻节目在报道同一事件时所缺乏的。

四、主持人特色

主持人作为整个节目的“主人”,起到了串联和把握整个节目的重要作用。白岩松作为《新闻周刊》的主持人,以他自己的话语方式和价值判断去评析新闻,语言独到、精辟,力度和深度结合得恰到好处,往往能留给观众思考的空间。可以说,经过这几年的磨合,白岩松已经把《新闻周刊》看作是他表达观点、抒发情感、同观众交流的最好途径。而《新闻周刊》也因为有了白岩松的加盟,而受到了观众的普遍认可与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