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复习题-刘凌云 下载本文

2、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脊椎动物有脊椎骨的动物,是脊索动物的一个亚门。这一类动物一般体形左右对称,全身分为头、躯干、尾三个部分,,有比较完善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和高度分化的神经系统。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五大类

第十六章 圆口纲(Cyclostomata) (二)、填空 1、圆口动物体呈 鳗形 型,可分为 头 , 躯体 , 尾 三部分,营 寄生或半寄生 生活。

2、圆口动物胃未分化,肠管内有许多纵行的 粘膜褶 及一条纵行的 螺旋瓣 ,增加了吸收养料的面积。

3、圆口动物开始出现心脏,心脏由 静脉窦 , 心房 ,和 心室 组成。 6、圆口动物幼鱼口呈圆形长成圆口类;由于其无上下颌又称 无颌 类;具有独特的呼吸结构——鳃囊,又称 鳃囊 类;由于头骨中央仅有一段冠状的单鼻孔;故又称 单鼻孔 类。 (三)、问答题

2、圆口纲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1)没有上、下颌(2)没有成对的附肢(3)终生保留脊索(4)没有完整的软骨脑颅(5)具软骨鳃篮(6)只有奇稽,没有偶稽.(7)无真正齿,只有表皮形成的角质齿(8) 肌肉分化少,仍保留原始的肌节排列(9)脑的发达程度较低,内耳中只有1个或2个半规管。

第17章 鱼纲 (一)、名词解释

1,鳞式 鳞式指侧线鳞数,侧线鳞数指从鳃盖后方直达尾部的一条侧线鳞的数;侧线上鳞数指从背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侧线下鳞数指从臀鳍起点斜列到侧线鳞的鳞数。 鳞式的写法是侧线鳞数×(侧线上鳞数÷侧线下鳞数)。

2、鳍式 在分类学上,表示鱼鳍的组成、结构和鳍条的类别、数目的公式。是鱼类分类上的鉴定标准之一。

通常以各鳍拉丁文的第一个字母代表鳍的类别名称,如“D”代表背鳍,“A”代表臀鳍(肛鳍),“V”代表腹鳍,“P”代表胸鳍,“C”代表尾鳍。在有些鳍式中,有时也不采用上述代号,而直接写明各鳍的名称。

3、洄游 洄游(migration)是鱼类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些鱼类的主动、定期、定向、集群、具有种的特点的水平移动。洄游也是一种周期性运动,随着鱼类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推移,每年重复进行。洄游是长期以来鱼类对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适应结果,也是鱼类内部生理变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对外界刺激的一种必然反应。通过洄游,更换各生活时期的生活水域,以满足不同生活时期对生活条件的需要,顺利完成生活史中各重要生命活动。洄游的

33

距离随种类而异,为了寻找适宜的外界条件和特定的产卵场所,有的种类要远游几千公里的距离。

4、鳔 鱼类体腔背部主要生理功能为调节鱼体在水中密度的管状或囊状物。有的鱼类的鳔有辅助听觉或呼吸等作用,俗称“鱼泡”。

5、侧线 是皮肤感觉器官中最高度分化的构造,呈沟状或管状。侧线管内充满粘液,它的感觉器神经丘即浸润在粘液中。当水流冲击身体,水的压力通过侧线管上的小孔进入管内,传递于粘液,引起粘液流动,并 使感觉顶产生摇动,从而把感觉细胞获得的外来刺激通过感觉神经纤维传递到神经中枢。 6、韦伯氏器 鲤形目鱼类的前几块躯干椎的两侧有几块小骨,可在鳔与内耳之间传导声波,这些小骨称为韦伯氏器。它能感受高频、强度低的振幅。

7、动脉圆锥 软骨鱼类心脏的一部分,能有节律的搏动,位于心室前方。心脏的一部分,具有肌性壁,有收缩性,是心脏活动的辅助器官,在其内面具有一列乃至数列环形排列的半月形小瓣膜,以防血液逆流。

8、罗伦翁 罗伦翁是软骨鱼类所特有的感受器,尤其在吻部和颌部最尾丰富。 罗伦翁基部膨大成球状,内有腺细胞和感觉细胞,壶腹上部是罗伦小管,管内充满胶质,其上端以小孔开于皮肤表面。罗伦翁是电感受器官,能感受水中微弱的点刺激。 (二)、判断与改错。

1、鱼类(毒腺?)和两栖类的皮肤都富有腺体。( √ ) 2、一般硬骨(软骨)鱼类都具有喷水孔。( × ) 3、绝大多数的鱼类鼻孔与口腔相通。( √ ) 7、动脉球是硬骨类所特有的,(不)是心脏的组成部分。( × ) 8、鱼类的椎体呈双凹型,其内仍留有残存的脊索。( √ ) 9、淡水鱼类肾脏的肾小球数量小(多)于海洋鱼类。( × ) 13、鱼类成对的附肢骨胳并没有和脊柱发生联系。( ?× ) 24、软骨质的骨骼系统是圆口纲动物和软骨鱼类的基本特征。( √ ) 25、鱼类的肩带与脊柱相连,而腰带不与脊柱相连。( √ ) 28、鱼类眼球内的晶体呈球形,曲度不能调节,所以是近视眼。( × ) 29、硬骨鱼类的输精管由精巢外膜往后延续而成,与肾脏紧密(无)相关。( × ) (三)、填空

1、鱼类的有四种基本类型,硬骨鱼类 ,软骨鱼类, ? 和 。

2、鱼类的鳞片可分为三大类,即 盾鳞, 硬鳞和 圆鳞(?栉鳞)。其中, 盾鱼为软骨鱼类所特有,由真皮和表皮联合形成。

3、按照功能和着生部位,鱼类的骨骼可分中轴骨和附肢骨,前者又分 头骨,脊柱 和 肋

34

骨 ,后者又分为 带骨 鳍骨。

4、硬骨鱼类的口腔齿包括 ?颌齿 、? 翼齿、犁齿、舌齿、腭齿五类。

5、鱼类的神经系统由三部分组成,即 中枢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系统 和植物性神经系统,植物性神经系统又分为 交感神经 和 副交感神经 ,两者产生?拮抗 作用。 6、鱼类的眼球由三层膜构成,即?巩膜 、 脉络膜 和视网膜。

7、依据形态,鱼类的尾鳍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原尾型 、歪尾型、正尾型。 8、鲤形目鱼类的韦伯氏器有带状骨、舟状骨、 ? 和

四块骨组成,它的一端与鳔相连,另一端与内耳相连,有传导声波的作用。 9、鱼类无真正的肠腺,进行肠内消化的主要消化腺是 肝和 胰,鲤科鱼类的肝脏因混杂有胰细胞而称 ? 。

10、鱼类的心脏具有一个心房和 一个心室。

11、大多数硬骨鱼有鳔,根据鳔与食道之间有无鳔管相同分为两类,有鳔管的称为开鳔类类,无鳔管的称为闭鳔类。

12、骨鳞在体表呈菱形排列;盾鳞平铺于体表呈 排列,而硬麟呈 排列。 (四)、选择题

1、脊椎动物中种类最多的的类群是( A )。

A、鱼纲 B、爬行纲 C、鸟纲 D、哺乳纲 2、鱼的身体分为哪几个部分( C )。

A、头、躯干、附肢 B、头、胸、腹、尾 C、头、躯干、尾 D、头、躯干、尾、四肢 3、硬骨鱼脊椎的分区是( ?C )。

A、颈椎、躯干椎、尾椎 B、胸椎、腰椎、尾椎 C、躯干椎、尾椎 D、颈椎、躯干椎 5、鱼类内耳起平衡作用的主要部位是( B )。

A、椭圆囊和球囊 B、球囊和半规管 C、椭圆囊和半规管 D、球囊 8、我国淡水养殖中的四大家鱼是( B )。

A、鲤、鲫、鳊、鲂 B、青、草、鲢、鳙

C、黄鳝、泥鳅、团头鲂、乌鳢 D、草鱼、鲢鱼、鲫鱼、罗非鱼

12、罗非鱼原不产于我国,主要以欧洲和非洲及西南亚分布多,后来引进我国,其分类 地位是( ?C )。

A、蛙形鱼 B、鲤形鱼 C、鲈形鱼 D、鲱形鱼 15、鱼类皮肤腺分泌的粘液具有( D )作用

A、减少摩擦 B、保护鱼体免招病菌寄生物和病毒的侵袭 C、凝结,沉淀水中悬浮物 D、A+B+C、 16、鱼类有脑神经( C )对

A、2对 B、8对 C、10对 D、 12对 (五)、简答题

1、简述鳔的结构、功能及其功能是如何实现的。

答:结构:鱼鳔是位于肠管背面的囊状器官,内壁为粘膜层,中间为平滑肌层,外壁为纤维膜层,根据鳔与食管之间是否存在相通的鳔管,可将鱼类分为两大类:一为有鳔管的管鳔类 ,如鲤形目,鲱形目等,一为鳔管退化消失的闭鳔类,如鲈形目等。

35

功能:调节鱼体的比重,使鱼体悬浮在限定的水层中,以减少鳍的运动而降低能量消耗,它的机能是通过特有的气腺分泌气体以及卵圆窗或鳔管排放气体而控制的。 2简述侧线的的结构及其功能。

答:侧线是鱼类特有的皮肤感觉器官,侧线管以一系列孔穿过头骨及鳞片连接成与外界相通的侧线,侧线管内充满粘液,内有感觉细胞和支持细胞组成的感觉器。侧线能感受低频率的振动,可以判定水波的动态,水流的方向,周围生物的活动情况以及游泳途中的固定 障碍物等,因而在鱼类生活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3、简述海产硬骨鱼、软骨鱼,淡水鱼的渗透压调节方式。 答:淡水鱼的体液的盐分浓度一般高于外界环境,为了维持其渗透压的平衡,它通过肾脏借 助众多肾小球的泌尿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及时排出浓度极低的大量尿液,保持体内水分恒定。另外,有些鱼类还能通过食物或依靠鳃上特化的吸盐细胞从外界吸收盐分,维持渗透压的平衡。

海水硬骨鱼体内的盐分浓度比海水略低,为了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鱼类一是从食物内获 取水分;二是吞饮海水,海水先由肠壁连盐带水一并渗入血液中,再由鳃上的排盐细胞将 多余的盐分排出,从而维持正常的渗透压。 4、比较硬骨鱼和软骨鱼的主要区别。

答:软骨鱼类:是内骨骼全为软骨的海生鱼类,体被盾鳞,鼻孔腹位,鳃孔5-7孔。

鳍的末端附生皮质鳍条。歪形尾,无鳔和“肺”,肠内具螺旋瓣,输卵管与卵巢不直接相连,雄鱼有鳍脚,营体内受精。

硬骨鱼类:骨骼大多由硬骨组成,体被骨鳞或硬鳞,一部分鱼类的鳞片有次生退化现象;鼻孔位于吻的背面;鳃间隔退化,鳃腔外有骨质鳃盖骨,头的后缘每侧有一外鳃孔。鳍膜内有鳍条支持,大多为正型尾。通常有鳔,肠内大多无螺旋瓣;生殖腺外膜延伸成生殖导管,二者直接相连。无泄殖腔和鳍脚,营体外受精。 第18章 两栖纲 (Arnphilia) (一)、名词解释

1、吞咽式呼吸: 两栖动物的呼吸动作主要依靠口腔底部的颤动升 降造成空气吸入和呼出肺的动力来完成呼吸这种方式称为吞咽或呼吸

2、原脑皮: 低等脊椎动物大脑表层仅有零星的神经细胞分布,并不形成细胞层。 3、脂肪体 4、休眠 (二)、判断与改错 1、两栖动物的肩带附着于头骨,腰带荐椎与脊柱连接,这是四足动物与鱼类的重要区别之一。(F)【附着于改为“不附着于”】

2、两栖动物出现了胸骨,但与躯干椎的横突或肋骨互不连接。( T ) 6、中耳是两栖类的听觉器官。( F ) 7、鱼类的眼无活动性的眼睑,而大多数陆水两栖动物的眼大而突出,具有活动性眼睑( T ) 9、两栖动物外鼻孔一对,内具瓣膜,而且外鼻孔经鼻腔以内鼻孔开口于口腔。(T)

12、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并有腺体,鳞大多已退化,这是两栖动物区别别于其他动物各纲脊椎动物的主要特征。(T)

14、两栖动物的膀胱产出具有暂时贮存尿液的作用外,还具有重要的重吸收功能(T) (三)、填空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