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学复习题-刘凌云 下载本文

1.贝壳 具有贝壳是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软体动物又称贝类。贝壳由外套膜上皮细胞分泌而成,其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及少量的壳基质(或称贝壳素),贝壳的结构一般可分3层,从外到内依次为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大多数软体动物具1-2或8片贝壳,形态各异,主要起瓮中保护柔软身体的作用。

2.外套膜 为身体背侧皮肤褶向下伸展而成,常包裹整个内脏团并形成外套腔。外套腔由内外两层上皮及中间的结缔组织构成,外层上皮的分泌物形成贝壳,内层上皮细胞纤毛的摆动并通过入水孔形成水流,借以完成呼吸、摄食、排泄和生殖等。此外,外套膜还具保护内脏、有助运动(如头足类)以及呼吸(如蜗牛)等功能。

3.围心腔 即软体动物次生体腔的剩余部分,内有心脏,外有围心腔膜包围,一般位于内脏团背侧。

4.齿舌 齿舌是软体动物(除瓣鳃类外)特有的器官,位于口腔底部的舌状突起上,由横列的角质齿组成,似锉刀状。摄食时,由于肌肉伸缩,齿舌可前后活动,以锉刮食物。齿舌的数目,大小和形状为鉴定种类的重要特征之一。

5.墨囊 乌贼等头足类动物在直肠的末端近肛门处有一导管,连一梨形小囊,即墨囊。囊内腺体可分泌墨汁,经导管由肛门排出,使周围海水成黑色,借以隐藏避敌,乌贼之名来源于此。

4.入水管 瓣鳃类等软体动物左右两片外套膜紧贴二壳内,其背面与内脏团的皮肤相连,腹缘游离,生活时左右腹缘互相紧贴,构成了其中的外套腔,外套腔之后端形成两个外管上为出水管,下为入水管。入水管稍大,且有感觉乳突,食物及氧随水流从入水管进入外套腔中,而代谢废物、食物残渣及性产物皆由出水管排出。 5.鳃心 乌贼等头足类动物除心室能搏动外,还有两个鳃心亦可搏动。鳃心位于二鳃基部,为此处入鳃静脉血管膨大所形成,其壁为海绵质,能收缩,可加快静脉入鳃的速度,加速气体交换。增强循环、代谢效率。 (二)、判断与改错

1、软体动物门是动物界的第二大门,种数仅次于节肢动物。( √ ) 2、外套膜包围着的空腔,称为混合(外套)体腔。( × ) 3、石鳖属爬行纲的龟鳖目(属软体动物的多板纲)。( × ) 4、田螺为卵胎生,属腹足纲。( √ )

5、扁卷螺是布氏姜片吸虫的中间宿主,椎实螺为肝片吸虫的中间宿主。( √ ) 6、蛞蝓身体裸露,无外壳,故属头足(腹足)纲。( × ) 7、鲍是一种闻名的海产鱼(软体动物),味极鲜美。( × ) 8、瓣鳃类是口内不具有颚片和齿舌。( √ ) 9、所有软体动物的循环均属开管式循环。( × )

10、大多数软体动物的血液无色或淡蓝色,少数种类血液呈红色(或青色)。(×) 11、马氏珍珠贝属软体动物门的瓣鳃纲,是世界著名的生产珍珠的母贝。( √ ) 12、河蚌的肾孔开口于围心腔,肾口开口于外套腔。( √ ) 13、软体动物具有一些与环节动物相同的特征:螺旋式卵裂,个体发育中具有面盘幼虫(单轮)。( × )

14、虎斑宝贝和唐冠螺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 ) 15、有的种如织绵芋螺有毒腺,人被伤严重时有生命危险。( √ ) 16、头足纲为闭管式循环系统,间接发育(直接)。( × )

21

17、乌贼的足已特化为鳍和闭锁器(腕和漏斗)。( × ) 18、库氏砗磲和鹦鹉螺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 ) 19、鹦鹉螺体外具有一平面卷曲的贝壳,故属腹足纲。( √ ) 20、海牛属偶蹄(腹足纲)目,柔鱼属鱼(头足纲)纲。( × ) 21、乌贼的贝壳位于背面的外套膜内,称内骨骼。( × ) (三)、填空题

1、乌贼属于 头足 纲,它的足演化为 腕 和 漏斗 两部分,乌贼遇到敌害是可放出墨汁,是因体内有 墨囊 。

2、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由 头 , 足 , 内脏团 和 外套膜 四部分组成,背侧的皮肤褶向下延伸成为 外套膜 ,并由它分泌出石灰质的 贝壳 覆盖于体外,其保护作用。 3、多数海产软体动物要经过 担轮幼虫 和 面盘幼虫 两个幼虫阶段,而淡水生活的河蚌则具有一个 钩介幼虫 幼虫阶段。

4、河蚌的心脏由 一心室 和 二心耳 组成。

5、三角帆蚌中的贝壳可分为三层,由外到内分别称为 角质 层, 棱柱 层和 珍珠 层。

6、外套膜与内脏团之间形成的空隙称为 外套腔, 肛门 、 肾 、 生殖孔 等直接或间接开口于次,它之内形成的水循环可辅助完成 呼吸 , 排泄 , 摄食 和 排遗 。 7、软体动物门常见的纲是 腹足纲 , 瓣鳃纲 ,和 头足 纲,他们的代表动物依次为 田螺 , 河蚌 和 乌贼 。

8、腹足纲头和足 两侧 对称,内脏团和壳为 不对称 ,水生种类以 鳃 呼吸。 9、河蚌属 软体动物 门 瓣鳃 纲,在其发育过程中加具有特殊的 钩介 幼虫期,循环系统属 开管式循环 。

10、乌贼因皮下有 色素细胞 可使体表改变颜色。 11、乌贼属 软体动物 门 头足 纲,循环系统属 闭管式循环 ,并有由来源于中胚层 形成的软骨骼所包围。

12、大多是软体动物的口内具有特殊的结构,称为 齿舌 和 颚 。 13、贝壳的成分主要是 碳酸钙 和少量的 贝壳素 构成。

14、大多软体动物的次生体腔极度退化,仅残留 围心腔 , 生殖腔 和 排泄器官 的内腔;初生体腔则存在于 各组织器官的间隙 ,内有血液流动,形成 血窦 。 (四)、选择题 1、章鱼属于( D )。

A双神经纲 B鱼纲 C腹足纲 D头足纲 2、珍珠是蚌体哪部分分泌形成的。( C )

A外套膜与蚌壳之间 B贝壳珍珠层 C外套膜 D外套腔 3、下列具闭管式循环的动物是( D )。

A十二只钩虫 B 中国圆田螺 C 三角帆蚌 D曼氏无针乌贼 4、河蚌的代谢废物排出体外途径是( B )。 A原肾管 B后肾管 C焰细胞 D体表 5、能使乌贼快速游泳的器官是( D )。

A发达的鳍 B众多的腕 C发达的墨囊 D发达的外套膜和漏斗 6、牡蛎属于( C )。

22

A腹足纲 B头足纲 C双壳纲 D多板纲 7、河蚌的排泄孔和生殖孔开口于( D )。 A内鳃瓣的鳃内腔 B外鳃瓣的鳃上腔 C外鳃瓣的鳃内腔 D内鳃瓣的鳃上腔 8、有“活化石”之称的动物是( C )。

A红螺、唐冠螺 B唐冠螺、鹦鹉螺 C新蝶贝、鹦鹉螺 D心蝶贝、唐冠螺 9、初生体腔和次生体腔并存的动物是( D )。

A腔肠动物门 B扁形动物门 C线虫动物门 D软体动物门 10、均具有担轮幼虫的动物是( D )。

A海产多毛类和甲壳类 B海产腹足类和头足类 C海产甲壳类和腹足类 D海产腹足类和多毛类

11、软体动物门(除腹足纲外)其余各纲的对称形式是( C )。 A不对称 B辐射对称 C左右对称 D二辐射对称 12、软体动物的围心腔在发生上属于( C )。 A囊胚腔 B原肠腔 C真体腔 D假体腔 13、瓣鳃纲与其它软体动物的不同点是( A )。

A两片贝壳 B全部淡水生活 C开管式循环 D用鳃呼吸 14、下列哪些动物都属腹足纲( B )。

A蜗牛、蛞蝓、角贝 B红螺、钉螺、鲍

C鹦鹉螺、扁卷罗螺、椎实螺 D海豆芽、船蛆、田螺 15、蜗牛属于软体动物门的( C )。

A瓣鳃纲 B多板纲 C腹足纲 D头足纲

16、软体动物中具有一片螺旋形贝壳的类群是( B )。 A多板纲 B腹足纲 C瓣鳃纲 D头足纲 (五)、问答题

1、简述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

答: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简述如下:(1)身体柔软,多为两侧对称,体分头、足、内脏团三部分,绝大多数有由外套膜分泌的贝壳(1—2或8片;少数无贝壳或消失),故本门又称贝类。(2)足为运动器官,头足类的足变为腕和漏斗。(3)消化系统呈U字形,有消化腺。除瓣鳃纲外,口内一般有颚片和齿舌。(4)水生种类以鳃呼吸,陆生种类有“肺”。(5)开管式循环系统(头足类十腕目例外,为闭管式循环),心脏在围心腔内,通常有一心室二心耳(腹足纲仅一心室一心耳)。(6)后肾型排泄系统,通常具肾一对(腹足类因扭转仅具肾一个)。(7)神经系统一般有脑、侧、足、脏4 对神经节,各纲有不同的愈合现象)和其间相连的神经索。(8)多数种类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卵生或卵胎生。间接发育的海产种类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河蚌有钩介幼虫,头足纲为直接发育。 2、简述腹足纲、双壳纲、头足纲的主要特征。

答:(1)多板纲的主要特点:①全为海产,背部具8块贝壳,多呈覆瓦状排列。②头部不发达,无触角和眼,具齿舌。③足宽大,吸附岩石表面爬行。④具外套沟,沟中具栉鳃。⑤梯形神经系统。⑥雌雄异体、间接发育,具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 (2)腹足纲的主要特点:①分布于淡水、海水和陆地,大多具一螺旋形贝壳。②头部发达,具眼和触角(1-2对),口腔形成口球,齿舌发达。③足发达,叶状,位腹面,故称腹足类。④内脏团左右不

23

对称,由于扭转,仅一侧内脏器官(如鳃、肾、心耳等)保留,而另一侧的消失。⑤大多侧、脏神经索扭成“8”字形。⑥水生种类多雌雄异体而陆生种类为雌雄同体,陆生种类为直接发育,海产种类间接发育,常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时期. (3)瓣鳃纲的主要特征:①全为水生,多海产,体具二片外套膜及两片贝壳(故双壳类)。②头部消失,无触角及感官(故又名无头类)、无齿舌。③足多呈斧状(又称斧足类)。④鳃1-2对,大多为瓣状鳃(故名瓣鳃类)。⑤神经系统不发达,由脑、足、脏三对神经节组成。⑥多雌雄异体,海产种类发生时常有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淡水蚌则有钩介幼虫。 (4)头足纲的主要特征:①全为海产,原始种类如鹦鹉螺有外壳,大多种类的壳在外套膜下,质轻而疏松,有利于游泳,有的种类贝壳完全退化。②头部发达,有眼一对,口腔内有一对颚片和齿舌。③足演化为腕与漏斗,腕在口的周围。④多数种类有墨囊(鹦鹉螺例外),循环系统在本纲高级类群十腕目(如乌贼)为闭管式。⑤神经系统高度发达,有头软骨保护的脑。⑥雌雄异体,直接发育。

3、说明河蚌的形态结构对其生活方式的适应。

答:河蚌是生活在湖泊、池塘水底泥沙中的常见种类。以微小生物及有机碎片为食,它行动迟缓,生活被动。与此种生活方式相适应,它在形态结构上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1)无明显头部及感官,神经系统不发达。(2)体被两片沉重的贝壳保护柔软的身体。(3)足多呈斧状适于掘铲泥沙,伸、缩足肌可使足缩入和伸出。前、后闭壳肌可使河蚌遇敌害时关闭两贝壳。(4)两片外套膜构成外套腔及出、入水管,鳃、触唇及外套膜上的纤毛摆动,引起水流穿行,使食物及氧随水流从入水管进入外套腔中的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而代谢废物、食物残渣及性产物皆由出水管排出。

4、简述乌贼对快速游泳生活的适应性特征。

答:乌贼为海产肉食性种类,适应快速游泳和捕食性的生活方式,其特征如下:(1)游泳能力强:①体呈流线型,躯干两侧具肉质鳍,游泳时有平衡作用。②足特化为腕和漏斗,漏斗、闭锁器官及外套膜肌肉强有力的缩收,喷水借助其反作用使身体迅速前进或后退,速度之快有“海里火箭”之称。(2)有强大的捕食器官:①腕及其上的吸盘,特别是其中一对特长的触腕,有强大的捕食和攻击能力。②口内有发达的颚与齿舌,适于掠食。③发达的消化腺(如唾液腺、肝脏、胰脏)有利于食物消化。(3)变换体色:体表具色素细胞,其周围有许多放射状肌肉牵引,与神经系统协同作用,使色素细胞收缩与扩张并改变体色以适应深浅不同的海水颜色。(4)放出烟幕:具墨囊,遇敌时喷出墨汁,有如烟幕,逃避敌害。(5)神经及感官高度发达:即有软骨保护的脑和结构复杂的眼,能做出快速反应。(6)闭管式循环系统并具有可搏动的鳃心,加速气体交换,增强循环、代谢效率。(7)贝壳退化,减轻体重:贝壳埋于外套膜下,轻而质地疏松,有利于快速游泳。 5、说明腹足纲不对称体制的起源。

答:据化石证据显示,腹足类卷曲远远早于旋转。在寒武纪的腹足类有一个扁平的,两侧对称的斗笠状壳,这样的贝壳给腹足动物的海底爬行带来很大阻力,身体也难以在波动的海水中保持平衡。在后来的演化中,高耸的贝壳再由壳顶垂直向下卷曲,演化为一扁平的螺旋形壳,类似鹦鹉螺的壳,肠等内脏器官也随之卷曲。平面盘旋后,整个壳的直径很大,壳内的空间却较小,能容纳软体部分的空间有限,内脏团和壳沿身体纵轴发生了180度的扭转,使原来位于后面的外套腔转向身体前方,外套腔中的肛门,鳃和排泄孔等随之移到了身体前方。 腹足类的头部和足为两侧对称,内脏团和壳呈螺旋形,这是腹足类最独特之处。多数腹足动物在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早期是两侧对称的,在面盘幼虫后期身体开始出现扭转,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