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脂核束(下行)、顶枕颞桥束(下行)、丘脑中央辐射(上行)、皮质脊髓束(下行)是垂直走行。
5) 内囊后肢受损表现:“三偏综合征” ·皮质脊髓前束无影响,因为其纤维来源于双侧,躯干运动正常;皮质脊髓侧束受损,对侧四肢运动障碍?偏瘫 ·丘脑中央辐射受损:内侧丘系(躯干四肢深感觉)、脊髓丘系(躯干四肢浅感觉)、三叉丘系(颜面部浅感觉)受损,对侧以上功能障碍?偏身感觉障碍 ·视辐射、听辐射受损:对侧听力下降(因为是接受双侧纤维,此影响可忽略),对侧同向性偏盲(一侧鼻侧与另一侧颞侧视野缺损)?偏盲 (4)豆状核和屏状核之间的为外囊,屏状核与岛叶之间的为最外囊。
相关补充: ·脑出血一般在外囊和内囊。 ·取血块步骤:开软膜,吸岛盖、岛叶、最外囊、屏状核、外囊,绕豆状核至内囊吸血块,不能吸豆状核。 (六)边缘系统
1.边缘叶:围绕脑干周围的一些结构,由海马旁回、海马旁沟、齿状回、海马扣带回共同组成。
2.边缘系统:边缘叶+岛叶+杏仁体+上丘脑+下丘脑+背侧丘脑+中脑被盖。边缘叶以外的结构在结构和功能上与边缘叶是密切相关的。
3.边缘系统的功能:
(1)个体保存(个体生存,如觅食)和种族保存(繁衍后代及一些生殖行为) (2)参与内脏活动(边缘系统又称为内脏脑) (3)与记忆活动有关(边缘系统包括海马) (七)侧脑室
1.在左右大脑半球内各有1个腔隙,称为侧脑室(很大)。 (1)前角:向前伸入到额叶内部,是很大的腔隙 (2)后角:向后伸入到枕叶内部,很短
(3)下角:向前下方伸入到颞叶内部
(4)中央部:前角、后角、下角汇合处,在顶叶、额叶内。
2.前、下、后角之间无严格界线,是由中央部在室间孔平面发出的。
3.中央部前方和前角之间有室间孔。两侧侧脑室的室间孔开口于两侧背侧丘脑之间及下丘脑之间的第三脑室。第三脑室向下延续为中脑水管,至延髓上部敞开,形成第四脑室。第四脑室下降至延髓下部的中央管,再和脊髓内的中央管相续。脊髓内的中央管在脊髓圆锥内膨大,形成终室。
4.凡带“室”的地方都有脉络丛,都能产生脑脊液。侧脑室内的脉络丛在三角区(后角和中央部交汇处)或下角上产生脑脊液,经室间孔到第三脑室。
第三节 神经传导通路
一、上行(感觉)传导通路
(三)视觉传导通路
1.视野:正常人抬头挺胸双眼向前平视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1)正常视野,左右有交叉。周边视野:一般普通的视野;中心视野:黄斑视野,是视觉
最敏锐的区域
(2)颞侧半视野大,可达90°。鼻侧半视野小,达60°左右(东方人);40~50°(西方人鼻梁高)。
(3)视野还可分为上、下面。下面视野大,因为上面视野有眉弓(眉弓是突出的骨性结构,其表面有软组织和眉毛)阻碍。下面视野比鼻侧半视野大,可达70°左右。西方人更小,因为眼窝大、眉弓深。
2.眼球:其视网膜上有3层细胞。由内向外分别为:节细胞,双极细胞,视椎、视管细胞。光线入射方向:节细胞?视椎、视管细胞;神经冲动传导方向:视椎、视管细胞?节细胞 3.视觉传导通路:
(1)第1级神经元:双极细胞。双极细胞的周围突与视觉感受器的视锥、视杆细胞相连,接受光线;中枢突和节细胞相连。(两个突起都很短,局限在视网膜内) (2)第2级神经元:节细胞。
1其轴突由眼球内壁至视网膜后部集中,○聚集成一束呈圆盘状的结构,称为视乳头或视神经盘。视乳头纤维穿巩膜,穿过的部分有许多小孔,称巩膜筛板。
2视网膜鼻、○颞侧半节细胞的轴突穿巩膜筛板组成视神经。视神经在眶腔内走行,穿视神经管至颅腔蝶鞍两侧、颅中窝中央部。
3鼻侧半纤维左右交叉;颞侧半纤维在交叉纤维的外侧通过,不交叉。 ○
4视交叉在交叉沟内,包括交叉和不交叉的纤维。再向下,交叉和不交叉的纤维汇合形成○
视束(视束是中脑和间脑的分界线)。视束绕过中脑大脑脚底向背侧走,最后到达外侧膝状
体。
5节细胞的轴突在视网膜上怎么排列,在视神经照样怎么排列 ○
(3)第3级神经元:外侧膝状体内神经元 1外侧膝状体发视辐射(散在纤维,○在内囊处相对集中,越往视中枢走越散在)纤维投射到内囊后肢内侧,至枕叶内侧面、距状沟周围皮质(上端为楔叶,视辐射的上1/2纤维投射到此处;下端为舌回,下1/2纤维投射到此处)
4.折光系统:
(1)眼球中有4种折光装置: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2)周边视野分为鼻(外)侧半视野、颞(内)侧半视野。由于这些折光系统,使得内外颠倒、上下颠倒(内到外,上到下) 5.瞳孔对光反射途径:
(1)直接对光反射,通常用手电筒直接照射瞳孔并观察其动态反应。正常人,当眼受到光线刺激后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源后瞳孔迅速复原。
间接对光反射,指光线照射一眼时,另一眼瞳孔立即缩小,移开光线瞳孔扩大。 脑神经
(2)瞳孔对光反射中枢:顶盖前区(间脑和上丘之间)
(3)传导路径:从视网膜起始,经视神经、视交叉和视束,再经上丘臂到达顶盖前区,此区发出的纤维止于两侧的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副核的轴突(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由脚间窝随动眼神经走行,再沿视神经管入眶,再到睫状神经节更换神经元。节后纤维支配瞳孔括约肌,引起双侧瞳孔缩小。光反射通路任何一处损坏均可导致光反射减弱或消失。 6.受损表现
(1)一侧视神经损伤:瞳孔对光反射途径的传入部分中断,由于光线不能传入,光照患侧眼时,两侧眼的瞳孔都无反应;照健侧眼时,两侧眼的瞳孔都缩小。
(2)一侧动眼神经损伤:瞳孔对光反射途径的传出部分中断,由于发自瞳孔对光反射中枢
的冲动不能传出,无论光照哪一侧眼,患侧眼的瞳孔都无反应。
第三章 周围神经系统
第一节 脑神经
一、嗅神经:特殊内脏感觉
1.嗅脑:脑组织中和嗅觉有关的总称。分为周围部和中枢部。
(1)周围部:嗅球、嗅束、嗅三角(均属于古皮质) (2)中枢部:海马旁回、前部的沟(前二者属于古皮质)、齿状回、海马(中间二者属于旧皮质)、杏仁体
2.上鼻甲处鼻粘膜及其所对鼻中隔的鼻粘膜中有传导嗅觉的双极细胞。
(1)其周围突在上述结构的鼻粘膜内,作为感受器;中枢突构成嗅丝,一侧有20条,穿筛板至颅前窝,穿脑表面三层脑膜(硬膜、蛛网膜、软膜)。(筛孔通嗅神经)
(2)三层脑膜包绕嗅丝形成管套,再行至嗅球。嗅球向后延续的白质称嗅束。嗅束向后延续为一宽厚的三角形部分,称嗅三角。嗅三角后方纤维分为内、外嗅纹。两侧嗅纹之间有血管通过,称前穿质。内侧嗅纹延续成前联合,经前联合到达对侧嗅脑(一侧嗅觉向双侧嗅脑传导);外侧嗅纹连接颞叶前部的犁状皮质区,管理记忆、内脏活动、情绪活动和保存。 3.鼻粘膜感染可经嗅丝蔓延至颅前窝,原因:包绕嗅丝的三层被膜形成的管套向上延续为脑膜,向下延续为鼻粘膜。
4.颅前窝骨折:影响嗅脑周围部,造成嗅觉障碍 筛板骨折:(1)脑脊液鼻漏(2)过筛板的嗅丝受损(更加危险) 眶板骨折:(1)脑脊液流到视器周围,呈现“熊猫眼”(2)嗅球被撕破 5.动物的嗅觉是人类的60~100倍,猪、狗的嗅觉都比人类灵敏。嗅觉灵敏的动物的嗅觉经整合能产生情感及生理反应,引起动物间的性行为、母性行为及攻击行为,这种整合归边缘系统管理。
二、视神经:特殊躯体感觉
1.视网膜中层的双极细胞,周围突至视锥、视杆细胞;中枢突至节细胞。节细胞轴突在视网膜后部聚集,形成视神经盘(视乳头),发出视神经穿巩膜筛板,形成视交叉、视束,再至外侧膝状体。外侧膝状体发出视辐射,至距状沟周围灰质。 2.视神经分部:
(1)球内部(眼球内部):从视神经盘至巩膜筛板,长0.1cm
(2)框内部:从巩膜筛板至视神经管眶内口,长3cm。弯曲走形,比直线距离长0.5cm。 (3)管内段:从视神经管眶内口至视神经管颅内口,长0.6cm。
1在管内段视神经伴随眼动脉走行。它们的内侧壁临近筛窦后群,它们的后壁临近蝶窦。 ○
2经筛窦、蝶窦的颅腔内手术可能损坏眼动脉,造成视神经管内出血、感染,压迫视神经,○
出现全盲、偏盲,对光反射障碍。
(4)颅内段(颅中窝内):从视神经管颅内口至视交叉,长1cm。
1如果你是垂体,○坐在蝶鞍的垂体窝内,趴在鞍结节上,往前一看是交叉沟,交叉沟是视神经管,抬头一看是视交叉,往后一靠是鞍背,往两侧一搭手就是颈动脉沟。所以此段后方临
近垂体,垂体前上方是视交叉,视交叉往前为视神经末端;两侧临近海绵窦,海绵窦内有颈内动脉,前端是眶上裂
2视神经从视神经管颅内口入颅腔,被三层被膜包绕,它们是脑膜的延续。 ○
3. 视神经中夹有视网膜中央血管(动脉和静脉)。当颅内高压时,被膜中的蛛网膜下腔压力随之增高,脑脊液增多,压迫视神经盘,进而视网膜中央血管因此受压。静脉壁薄,被压迫后,动脉能供血但静脉回流不畅,形成视乳头水肿。 颅内高压三主征:头痛、喷射性呕吐、视乳头水肿 4.垂体肿瘤或是海绵窦感染、颈内动脉海绵窦窦内段及前床突上段动脉瘤会压迫视神经颅内段或视束,造成偏盲、全盲。 5.根据视觉传导路径判断: (1)视神经全断:患侧眼全盲 (2)视交叉交叉纤维全断:两侧眼睛不同侧视野缺失 (3)交叉外侧部纤维受损 (4)视束受损全断:双眼同向性偏盲 (5)视束上1/2断面受损:双眼视野对侧下象限偏盲 (6)楔叶受损:同上 三、动眼神经:一般躯体运动+一般内脏运动(关于眼外肌的位置和运动详见解剖图谱322和323图)
1.动眼神经由来自动眼神经核的一般躯体运动纤维及来自动眼神经副核的一般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组成。动眼神经很粗大,由一万五千条神经纤维构成。
2.由脚间窝出脑,进入海绵窦,在海绵窦外侧壁最上方走行,向前穿硬膜进入眶上裂入眶。 3.一般躯体运动纤维穿眶上裂分为细小的上支和粗大的下支 (1)细小上支:支配上直肌、上睑提肌运动
(2)粗大下支:支配内直肌、下直肌、下斜肌运动
4.一般内脏运动(副交感)纤维经眶上裂入眶后伴随粗大下支走行,继而伴随下斜肌支走行,后脱离下斜肌支进入睫状神经节(约长1~2mm,眶内靠近后部,位于外直肌和视神经之间),换元,睫状神经节发节后纤维构成睫状短神经,到达睫状肌和瞳孔括约肌。 (1)节前纤维:从动眼神经副核至睫状神经核的纤维
(2)节后纤维:从睫状神经核至瞳孔括约肌、睫状肌的纤维
5.在2、3颈椎横突前方有一交感神经节,称颈上神经节,长约2~3cm。颈上神经节发纤维在颈内动脉周围盘曲,形成名为颈内动脉丛的神经网络。颈内动脉丛发纤维随颈内动脉走行经颅底颈动脉管外口、颈动脉管、颈动脉管内口(颞骨岩部),再至颅腔,进入海绵窦内形成海绵窦丛。海绵窦丛发出纤维经眶上裂入眶,至眶腔后独立走行,不与颈内动脉伴行,通过睫状神经节,又随睫状短神经走行,管理瞳孔开大肌。此外,还到达上睑部分平滑肌(这些平滑肌起很小的辅助提上睑的作用,而上睑提肌起主要作用。上睑提肌是上睑的横纹肌、骨骼肌。)、颜面部皮肤的血管(血管的收缩与舒张只由交感神经支配)、颜面部汗腺(管理同侧头部和部分颈部的汗腺分泌)、眼球深部与眶尖之间的无名小平滑肌。
病例:horner综合征(交感神经受损) 表现:(1)上睑下垂,没有动眼神经受损那么明显。原因:上睑部分平滑肌也起提上睑作用 (2)瞳孔变小。原因:瞳孔开大肌受损,瞳孔括约肌正常 (3)眼球内陷。原因:眼球后部有一些无名小肌肉,受损后萎缩,使后部出现空虚 (4)颜面潮红、发热。原因:交感神经活动减弱,颜面部血管扩张,结膜充血,皮温升高 (5)患侧少汗或无汗。原因:颜面部汗腺受损 6.动眼神经受损表现: (1)患侧上下睑距离减小,露出瞳孔变小,即上睑下垂。原因:上睑提肌瘫痪 (2)患侧眼球向外或向外下斜视,且固定不能动。原因:上斜肌、外直肌未瘫痪,下直肌、内直肌、上直肌、下斜肌全部瘫痪 (3)患侧瞳孔扩大。原因:动眼神经受损时,瞳孔括约肌瘫痪,而交感神经正常,瞳孔开大肌正常。而交感、副交感神经相互拮抗,所以瞳孔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