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门头沟区2019-2020学年中考生物一模试卷含解析 下载本文

故答案为(1)鳍;鳃;湿棉花; (2)②;慢;单行; (3)①;远.

考点:观察蛙蹼或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

40. “好大一棵树,绿色的祝福”这句话包含一些生物学知识,请你结合如图,利用相关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大树进行的三种生理活动的名称:A 、B 、C 。 (2)大树根系的吸水主要由 区来完成,叶片散失水分的通道是 。

1公顷树木, 填(3)每天吸收为150~500千克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60~400千克的氧气.这是大树的 (写字母)活动的结果.因此说绿色植物的这种作用有利于维持生物圈的 平衡. 【答案】(1)呼吸作用 蒸腾作用 光合作用 (2)成熟 气孔 (3)C 碳﹣氧 【解析】

试题分析:(1)植物体呼吸作用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蒸腾作用是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因而A表示呼吸作用,B表示蒸腾作用,C表示光合作用。

(2)大树根系的吸水主要由成熟区来完成,植物蒸腾作用是指植物体内的水以气体的形式散失到空气中的过程叫植物的蒸腾作用,蒸腾作用促进了水和无机盐的吸收运输。蒸腾作用是水分从活的植物体表面(主要是叶子)以水蒸气状态通过气孔散失到大气中的过程.蒸腾作用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增加空气湿度,降雨量增多;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吸收热量,使气温降低;夏天大树还能遮挡阳光,降低温度;此外大树还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使空气清新宜人。因此树荫下,空气湿润、凉爽、清新宜人。 (3)绿色植物通过C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制造有机物,贮存能量,并放出氧气,有利于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是自动的“空气净化器”。

考点:本题考查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的区别和联系;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41.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SARS病毒灭活疫苗一期临床研究。36位志愿受试者均未出现异常反应。其中12位注射的是安慰剂(没有药物成分,对人体不会产生任何作用),另外24位接种疫苗的受试者全部产生抗体,初步证明了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回答: (1)从可以使人患传染病的角度分析,SARS病毒属于________。

(2)通过接种SARS疫苗,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获得免疫,这种免疫叫做________免疫。

(3)36位受试者注射疫苗还是安慰剂,由专门人员通过电脑随机编号决定。1 2位受试者注射安慰剂,在这

个实验中起________作用。

(4)北京交通大学的研究生梁忠益就是36位受试者中的一员,当他得知自己是第一个接受试验时,显得异常紧张,手心冒汗。这种反射属于________反射。 【答案】病原体 特异性 对照 复杂 【解析】

(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SARS病毒属于病原体。

(2)接种疫苗能产生免疫力,有效的预防某种传染病。注射到人体后不会使人得病,但能刺激免疫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产生的抗体只对某种病原体起作用,对其他病原体无效,可见其免疫作用是特定的,有针对性的,属于特异性免疫。

(3)12位受试者注射安慰剂,在这个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4)条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是一种高级的神经活动,是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梁忠益是36位受试者中的一员,当他得知自己是第一个接受试验时,显得异常紧张,手心冒汗。这种反应属于复杂的条件反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