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河蓝田县城下游段河堤综合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载力[σo]=200kPa,工程性能好。 ④-1层粉质粘土(Q3al):天然含水量平均值为21.7%。湿密度平均值为19.3KN/m3,干密度平均值为15.9KN/m3。液性指数平均值为0.06,硬塑。压缩系数平均值为0.43,属中压缩性土。渗透系数K=1.24×10-6cm/s,属于微透水性。容许承载力[σo]=200kPa,工程性能好。
6.4堤身堤基土的物质组成
灞河蓝田县城下游段河均为自然河堤,左岸河堤上游外侧为黄土台塬,台面基本平整,边缘黄土柱、黄土漏斗、黄土冲沟发育,边缘差次不齐,时有滑坡及崩塌发生。下游则为卵石。右岸为冲积卵石及粉质粘土。两岸迎水坡均未砌护。
由左、右规划堤防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详见附录№3-1~3-6)可以看出,堤基土主要由卵石及粉质粘土组成。
6.5岸坡稳定性评价
拟建堤防座落于灞河一级阶地上,地形开阔平坦,地层岩性均一,地层厚度稳定,拟建堤防不存在岸坡稳定性问题。
但左岸河堤在1+397.91~1+864.52段,从黄土台塬坡脚下通过,黄土台塬边坡滑坡发育,有古滑坡,亦有新近形成的滑坡,新近形成的滑坡堆积体堆于规划河堤线上。左河堤外侧的滑坡群对河堤的安全存在潜在威胁,拟建堤防左河堤外侧存在边坡稳定性问题。
由左、右堤防工程地质纵、横剖面图(详见附录№3-1~3-6)可以看出,堤基土主要由卵石及粉质粘土组成,厚度大,地层结构层面起伏平缓,且不存在软弱下卧层。据此判定,堤基抗滑稳定性较好。
19
灞河蓝田县城下游段河堤综合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6.6渗透系数
本次勘察在坝址区不同地段共进行了9处方坑渗水试验,在钻孔ZK2、ZK5、ZK16、ZK10中作了4段次钻孔注水试验,其结果列于表6,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287-99)附录J.0.1标准,堤身卵石为强透水性,其渗流稳定允许水力坡降为:
②层素填土、③层卵石:Jy>0.1~0.2。 ④层粘土、④-1层粉质粘土:Jy>0.5。
灞河堤防地基的渗透变形类型依据地基颗粒组成的不均匀系数按表8进行判别。
渗透变形类型判别评价表 表8
渗透变形类型 允许 水力坡降 Cu≤3 J允 许 判别结果 及 J允许值 流土型 3<Cu≤5 5<Cu≤10 过渡型 10<Cu≤20 0.25~0.40 管涌型 级配连续 0.15~0.25 级配不连续 0.10~0.20 0.25~0.35 0.35~0.50 0.50~0.80 不均匀系数Cu>20,一般会产生级配连续管涌型破坏 0.10~0.20 粒径小于1mm的颗粒含量<25%,一般会产生级配不连续管涌型破坏 依据表4所列不均匀系数,③层卵石的不均匀系数为24.99~107.5,卵石分选性差,级配较好。不均匀系数Cu>20,一般会产生级配连续管涌型破坏,存在渗流稳定性问题。
④粘土层为极微透水层,④-1粉质粘土层为微透水层,其容许水力坡降经验值:Jy>0.5。④粘土层和④-1粉质粘土层不可能产生渗流变形破坏。
该层工程地质条件良好,堤基基础底面坐于④层粘土之上,则不会发生渗流变形破坏问题,作为挡水建筑物河堤基础较为理想。
6.7场地水的腐蚀性评价
20
灞河蓝田县城下游段河堤综合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本次勘察在场地取了1组地表水、1组地下水水样,水腐蚀性分析结果见附录№6-1~6-2,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腐蚀性评价标准,场地环境类别为Ⅰ类,(将腐蚀性判别依据综合列于表9)地表水、地下水均对普通硅酸盐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对混凝土结构的腐蚀性评价 表9
判别依据 试验结果 界限指标 地表水 HCO3>1.07 pH>6.5 CO2<15 Mg<10000 普通水泥 SO42-<250 2+-判别结果 腐蚀性特征 判定依据 HCO3-含量 (mmol/L) pH值 侵独性CO2 含量(mg/L) Mg2+含量 (mg/L) 普通水泥 2-SO4含量(mg/L) 腐蚀 成度 地下水 腐蚀性 判别结果 HCO3-均>1.07 mmol/L 无腐蚀 pH均>6.5 无腐蚀 CO2均<15 mg/L 无腐蚀 Mg2+均<1000mg/L 无腐蚀 SO42-均<250 mg/L 无腐蚀 无腐蚀 无腐蚀 无腐蚀 无腐蚀 无腐蚀 1.999 8.08 0.0 13.7 168.1 5.299 8.40 0.0 57.7 252.2 依据勘察区地表水、地下水取样分析结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10)表12.2.4(将腐蚀性判别依据综合列于表10)判定地表水、地下水均对普通硅酸盐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环境下对混凝土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腐蚀性评价 表10
水中的CI-含量(mg/L) 腐蚀 等级 长期浸水 干湿交替 地表水 地下水 试验结果:水中的CI-含量(mg/L) 腐蚀性 判别结果 微 <10000 <100 26.6 31.0 均<100mg/L 具微腐蚀 21
灞河蓝田县城下游段河堤综合治理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6.8堤防及地基工程处理措施
现有部分自然河堤,密实度较差,河堤低矮、单薄,迎水坡无砌护,不能达到抗洪的要求。
③卵石呈稍密状态,为强透水层,承载力可满足要求,地层分布连续,但渗流稳定条件差。
依据勘探结果及以前工程经验,拟建河堤堤身及河堤地基工程处理措施:将堤基置于④层粘土上部,并对③卵石层采用帷幕注浆防渗加固处理;对③层卵石进行注浆防渗加固处理后,用筑堤材料按规范要求分层碾压回填至设计堤高、堤宽,并对河堤采用粘性土截渗墙(边墙或心墙)或灌浆防渗加固处理,再对河堤内侧进行浆砌石防渗处理,这样就消除了卵石层的强透水性,消除了管涌型破坏的隐患,方可使河堤处于渗流稳定状态,不会产生渗流变形破坏。
规划河堤的压实要求必须满足:无粘性土的相对密度不应小于0.65;粘性土的压实系数不应小于0.92。
另外应对左岸①全新更新统滑坡体(Q4del)及上更新统滑坡体群(Q3del)进行综合治理,其具体治理措施应在详细勘察后确定。
7天然建筑材料
7.1土料
灞河左岸的白鹿塬塬体宽厚,储量丰富,岩性为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Q3eol)黄土,土料储量及质量均满足工程要求。
在工程区左岸外侧,料场土料开采容易,交通运输条件方便。运输距离约1.0~2.0km。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