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会计准则下采用公允价值的利弊分析及对策 下载本文

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这样能更好的反应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以满足会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需要。按照这一规定,上市公司进行短期股票投资的,将不再采用原先的成本与市价孰低法计量,而将纯粹采用市价法。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持有不是为了长期持有,而是为了交易,因此期末采用市价法计量更能反映其交易的实质,从而更符合会计信息的相关性要求但对于上市公司持有的法人股,新会计准则一般不把它认定为交易性金融资产,而是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对于该类资产的计量,新会计准则规定,取得时按照成本计量,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对于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所有者权益。

众所周知,金融工具的主要目的是获利和转移风险,然而金融工具业务长期不列入资产负债表内反映,难以为投资者提供更为相关的上市公司的决策信息,导致投资者抵御金融市场风险的能力大大降低了。随着我国金融创新速度的进一步加快,用公允价值作为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有利于把金融工具从表外移入表内核算并在报表附注中对外披露。新会计准则规定, 金融工具的期末计量采用公允价值,反映了金融工具在企业和市场的真实价值。同时,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和期初成本之间差额的确认,前者计入当期损益,后者计入所有者权益,这种区分既提高了当期损益的真实性,又保证了所有者权益的可靠性。

21

七、公允价值应用中所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一)公允价值在应用中面临的问题

尽管在2006年财政部颁布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初步规定了公允价值的确认方法,但是就目前而言,公允价值尤其是不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的计量仍然面临一定的困难。 1.信息质量的可靠性难以保证

由于决策者需要面向未来的会计信息,所以在会计反映上,我们应该摒弃按交易价格入账后一劳永逸的静态反映观,坚持动态的反映观。公允价值是会计反映从静态观点向动态观点转变的开始,必须要面临许多挑战。在信息的质量特征方面,由于历史成本是在市场上由买卖双方经过正常的交易活动确定的,不是会计人员主观决定的结果,这种计量已经经过市场的检验,并有原始凭证为依据,可以为会计人员所证实,而公允价值,当不存在可观察的市价的时候,需要通过估计来获得,人们担忧其会因主观随意性较大而不可靠,所以相对于具有客观性、确定性和可验证性的以实际交换为基础的历史成本计量,公允价值计量最大的挑战来自可靠性,虽然在财务报表中能提供更为相关的信息,但因其具有不确定性、变动性和集合性,因此难以满足会计信息可靠性的质量要求。 2.存在活跃市场的资产或负债的公允价值的取得不具有及时性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商品都能够在一个开放的市场中找到其相应的价格,根据经济学中的供需理论,活跃市场中的非货币性资产的现时价格应当合理反映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在最新颁布的SFAS157中,将活跃市场中的公允价值列为第一等级,充分肯定了活跃市场中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但是这种相关性应该具有一个潜在的前提条件,即公允价值的及时性。目前,企业主要是通过经纪商、行业协会、定价服务机构等获得活跃市场中非货币性资产的公允价值,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这些部门所发布的公允价值信息严重滞后于市场信息。一个不具有及时性的公允价值,很难具有相关性,这为公允价值的应用带来一定障碍。

22

3.公允价值计量的实际操作难度大

有不少财务报表项目如一些没有相关市场价格的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不容易确定。在这种情况下,现值计量常常就是估计其公允价值的最好技术。但是,因为未来现金流量的金额、时点和货币时间价值等都是不确定的,在计量的操作上往往面临很大的困难,因而现值计量的复杂性亦是公允价值计量不易推广应用的难点。

4.公允价值计量可能增加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性

公允价值强调的是必须动态、及时地反映企业的价值变化,即使交易或事项尚未发生,只要有证据表明某项资产或负债项目的市场价值或预期价值发生了变化,那么财务会计就必须对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并在会计报表中进行反映,同时还需在表外进行披露,这样报表使用者才能获得更相关的财务信息,可见,在公允价值模式下,经济环境和风险状况的变化以及企业自身信用的变化莫测,都会引起企业财务报表项目的波动。 (二)公允价值合理应用的建议

尽管在公允价值的应用过程中,我们面临着很多困难,只要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就能够提高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使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及其相关性形成较好的统一,促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完善与发展。 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制度

如何解决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公允价值会计方法的可操作性是问题的关键。针对广泛运用公允价值带来操作上的难度,会计界提出财政部包括相应的监管部门应尽快制定并公布具体规定指南,对于公允价值的定性和定量给予一个明确标准,减少主观判断,使公允价值这个标准不会出现太大的差异。首先完善我国公允价值的会计体系,加速制定相关理论框架、准则以及详细规则,如操作规则、技术认定规则和责任认定规则等,以使公允价值的确认有章可循,从而也可以减少利用公允价值进行利润操作的空间。其次要制定严厉的法律法规,加大资本市场的违规成本。应积极推动有关法律法规修改,加大对投资者合法权

23

益的保护力度和打击证券市场犯罪的惩治力度,健全民事赔偿责任追究机制,通过加强和完善证券法制建设,促进证券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净化市场发展环境,为证券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最后,推进依法行政,完善执法手段,改革执法程序,杜绝一切人情因素,按照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信用体系的要求,制定资本市场诚信准则,维护诚信秩序,对严重违法违规、严重失信的机构和个人坚决实施市场禁入势在必行。 2.建立估计公允价值的政策和程序

会计制度应为企业建立估计公允价值的恰当的政策和程序,这是保证公允价值可靠性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并且除非变更将使对公允价值的估计更精确,否则企业的公允价值估计政策应保持一致。在对公允价值进行估计的过程中还要进行有效的监控,公允价值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企业对严格的公允价值估计程序的运用。 3.建立全面收益概念

全面收益是一个广泛的收益概念,是指除了业主投资和分配给业主款项之外的一切权益上的变动,既包括已确认并已实现的损益,又包括已确认但未实现的损益。目前国外许多国家,在传统的三张报表的基础上增加了第四张报表,美国增加了“全面收益表”,英国相应地增加了“全部已确认利得和损益表”。在我国反映经营成果的报表主要是利润表。建议我国的财务报告体系也应增加一张类似国外的全面收益表,因为全面收益体现了公允价值的观点,以确认当前利润表中未包括的持有利得或持有损失、不正常的关联交易损益以及其他会计准则规定不得确认的损益如非货币性交易、债务重组损益等。同时,外部信息使用者可以通过利润表的期末净收益与全面收益两个不同的收益比较,并结合现金流量,更深入地了解企业当期的经营状况、经营业绩,从而减少某些利益集团操纵利润的机会,从而最大程度的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4.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和职业道德

公允价值计量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为保证会计信息的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