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步步高》高考生物复习资料考能排查练(一) 下载本文

Ⅱ Ⅲ 向卵母细胞注入蛋白A的mRNA 将部分Ⅱ组细胞放入含HgCl2的等渗溶液中 将部分Ⅲ组细胞放入含试剂M的等渗溶液中 210.0 80.7 Ⅳ 188.0 (1)将Ⅰ组卵母细胞放入低渗溶液后,水分子经自由扩散(渗透)穿过膜的磷脂双分子层进入卵母细胞。

(2)将蛋白A的mRNA注入卵母细胞一定时间后,该mRNA翻译的蛋白质进入细胞膜,使细胞在低渗溶液中体积迅速增大。

(3)与Ⅱ组细胞相比,Ⅲ组细胞对水的通透性明显降低,说明HgCl2对蛋白A的功能有抑制作用。比较Ⅲ、Ⅳ组的结果,表明试剂M能够使蛋白A的功能部分恢复。推测HgCl2没有改变蛋白A的氨基酸序列,而是破坏了蛋白A的空间结构。

(4)已知抗利尿激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促进蛋白A插入肾小管上皮细胞膜中,从而加快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原尿中水分子的重吸收。 (5)综合上述结果,可以得出蛋白A是水通道蛋白的推论。

14.请在下图中绘出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后细胞中这三种生物膜的膜面积变化。

答案

15.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中,开始时的液面高度为a,停止上升时的高度为b,若每次停止上

升后都将玻璃管中高出烧杯液面的部分吸出,在下面坐标系中画出a、b液面间的高度差与吸出蔗糖溶液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答案

第三关:练题型 提考能

题型一 正误判断型

1. 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有5种 B.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果糖 C.组成每一种蛋白质的氨基酸都有20种 D.脂肪中的氢与氧的比值比糖类中的高 答案 D

解析 组成核酸的基本单位有核糖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两类,根据碱基的不同,可分为8种核苷酸;组成纤维素的基本单位是葡萄糖;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约有20种,但并不是每种蛋白质都是由20种氨基酸组成的;脂质中氧的含量远远少于糖类,而氢的含量更多。

2.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

A.膜的组成和结构的相似性是细胞内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 B.与心肌细胞相比,浆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的更新速度较快 C.生物的性状都是由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控制的

D.溶酶体中富含水解酶,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答案 C

解析 膜的组成和结构的相似性是细胞内生物膜相互转化的基础;浆细胞合成的抗体属于分泌蛋白,因此与心肌细胞相比,浆细胞中高尔基体膜成分更新的速度较快;生物的性状是由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共同控制的;溶酶体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能分解细胞内衰老、损伤的细胞器。 题型二 相关计算型

3. 现有一种“十二肽”,分子式为CXHYNZOWS(Z>12,W>13)。已知将它彻底水解后只得

到下列氨基酸。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合成该多肽时,至少需36个密码子 B.控制合成该多肽相应的基因至少有36个碱基

C.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Z-12)个赖氨酸 D.将一个该“十二肽”分子彻底水解后有(W-13)个天冬氨酸 答案 C

解析 该多肽为十二肽,说明有12个氨基酸参与了肽链的合成,根据氨基酸和密码子的一一对应关系,至少需要12个密码子(不考虑终止密码);控制十二肽合成的直接模板mRNA至少有12×3=36个碱基,对应的基因中至少有12×6=72个碱基;由于5种氨基酸中只有赖氨酸的R基上有一个氨基,这条肽链中的氮原子数=肽键数+1+赖氨酸的个数×1,即Z=11+1+赖氨酸的个数,赖氨酸的个数=Z-12,所以该“十二肽”彻底水解后有(Z-12)个赖氨酸;由于5种氨基酸中只有天冬氨酸的R基上有一个羧基含有2个氧原子,这条肽链中的氧原子数=肽键数+2+天冬氨酸的个数×2,即W=11+2+天冬氨酸的个数×2,天冬氨酸的个数=(W-13)/2,所以该“十二肽”彻底水解后有(W-13)/2个天冬氨酸。

4. 某非环状多肽,经测定其分子式是C21HxOyN4S2。已知该多肽是由下列氨基酸中的几种

作为原料合成的。苯丙氨酸(C9H11NO2)、天冬氨酸(C4H7NO4)、丙氨酸(C3H7NO2)、亮氨酸(C6H13NO2)、半胱氨酸(C3H7NO2S)。下列有关该多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该多肽彻底水解后能产生3种氨基酸 B.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是32和5 C.该多肽有三个肽键,为三肽化合物

D.该多肽在核糖体上形成,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 答案 C

解析 依据分子式中N为4个,并分析提供的氨基酸种类,可得出由4个氨基酸组成,为四肽,存在三个肽键,即C项是错误的。再分析多肽的形成,在核糖体上,形成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减少了54;然后根据S的数目为2个,可分析出4个氨基酸中有2个是半胱氨酸(C3H7NO2S),即水解能形成的氨基酸为3种,再结合碳原子数目为21个,减去6个C原子(2个是半胱氨酸),为15个C原子,可分析出另外两个氨基酸分别为苯丙氨酸和亮氨酸,进一步推出该多肽中氢原子数和氧原子数分别是32和5,A、B、D三

项是正确的。 题型三 信息给予型

5. 如果图1表示纤维素的结构组成方式,那么符合图2所示结构组成方式的是 ( )

①核酸 ②多肽 ③淀粉 A.①② 答案 A

解析 分析图2,组成该大分子的基本单位不同,核酸是由4种核苷酸聚合而来,多肽是由20种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来,淀粉是由葡萄糖聚合而来,可见构成淀粉的基本单位相同,所以该图不能表示淀粉的结构组成方式。

6.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发现“绿色荧光蛋白”的三位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是一种能

发光的蛋白质,类似于示踪元素,可以标识生物体内蛋白质的位置,它照亮了人们以前看不到的世界。这种荧光蛋白可以

( )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①跟踪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 ②观察癌细胞的扩散 ③改变老鼠胰岛细胞的基因 ④修复受损的脑细胞 A.①② 答案 A

解析 蛋白质是细胞结构的重要成分,作为标记物质的荧光蛋白,可实现跟踪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癌细胞的扩散过程。 题型四 表格分析型

7. 用相同的完全培养液,在相同条件下分别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在两者的吸水率几乎相

同的情况下,72 h后原培养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发生了如下表所示的变化(表中数据为72 h后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占实验开始时的百分比)。分析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 )

水稻 番茄 K 17.0 19.1 -

+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Mg2 +Ca2 +SiO44 -105 85 117 59.6 +

19.5 118 A.不同植物对同一离子的需要量是不同的

2B.与番茄相比,水稻对SiO44的需要量大,对Ca的需要量小

C.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 D.植物对各种离子的吸收速率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有关 答案 D

解析 由表中每一列数据分析可知,不同植物对同种离子的需要量及同一植物对不同离

22子的需要量不同。水稻吸收的SiO44多,吸收的Ca、Mg少,这体现了植物对无机盐

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其原因在于不同植物根尖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因此选项A、B、C正确。选项D所表述的内容不能从表中数据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