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14区2018年中考语文一模试卷精选汇编古诗文阅读鉴赏专题(有答案) 下载本文

古诗文阅读鉴赏专题

朝阳区

(二)古诗阅读(共5分)

阅读《过零丁洋》,完成第8-9 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8.与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完全不一致的一项是(2 分)

A.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B.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C.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D.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9.诗人过零丁洋时情绪复杂。请从画线诗句中任选一句,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3 分) 答:_

(二)古诗阅读(共5分) 8.答案:B(评分标准:2分) 9.答案示例:

柳絮被狂风吹散,祖国的大好河山已经破碎得像它一般不可收拾。读到此处,国破家亡之感催人泪下,让我心生凄凉。 (评分标准:3分) 大兴区 (二) 阅读《渔家傲》,回答问题。(共4分)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0. 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星河欲转千帆舞”在你脑海中所呈现的画面。(2分) 答: ___________ 11. 这首词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词人处境的凄凉,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命运抗争的不

屈形象。请从词中任选一处,说说你阅读后的体验。(2分) 答: ___________ (二)(共4分)

10. 答案示例:透过云雾远远望去,那银河中汹涌的波涛真像将整条河翻转过来似的。海上刮起了大风,无数的船舟在风浪中飞舞前进。(2分)

11. 答案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这句让我感受到困境中的李清照不甘心在寂寞困苦中沉默,正奋力抖落身上的忧郁与疲惫,以大鹏展翅的雄姿,去勇敢地迎接命运的挑战。(2分) 东城区

(二)阅读《饮酒》,完成9—10题。(4分)

饮酒 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9.诗中用菊花、南山、山中晚景、归林飞鸟构成了一幅大自然的美丽画卷,表现出作者 的心境。(2分) 10.阅读划线诗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联诗句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2分) 答:

9.陶醉于其中的悠然自得 (2分)

10. 南山,飘绕着一层若有若无的岚气,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不可名状的美,而成群的鸟儿,正结伴向山中飞回。(2分) 房山区

(一)阅读《木兰诗》节选,完成8—11题(8分)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 的意愿。(2分)

9.阅读划线语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两句在你脑海中呈现的画面。(2分) 答:

10.这首民歌通过描写边塞特有的事物,表现军旅生活。请从文中找出此处描写,说说你阅读后的感受。(2分) 答:

11.木兰代父从军,屡建战功,在我国的古诗词中也有不少渴望建功立业的诗句,如:“ , ”。(2分) (一)(共8分)

8.答案:放弃功名;尽快回归故里,与家人团聚。 评分:2分。每个要点1分。 9.答案示例:(木兰)骑着战马,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的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耳边风声

阵阵,仿佛听到战场上战马嘶鸣,战鼓咚咚的声音。

评分标准:本题2分。描述画面符合原句内容1分,想象合理1分。

10.答案示例:我认为“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描写了边塞军营夜晚的生活环境。在夜晚宿营的时候,凛冽

的北风中传来打更的声音,冰冷的月光映照着战士们的铠甲,从“朔气”“寒光”中能让我感受到军营生活环境的艰苦。

评分标准:本题2分。正确概括语句内容1分,感悟符合语句展现的情景1分。 11.答案示例一: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答案示例二: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

评分标准:本题2分,每句1分。来自于古诗词,能表现渴望建功立业的意思即可。 丰台区

阅读《饮酒》,完成4~6题。(共11分)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4.诗歌的前四句,诗人通过自问自答表明了他 ① 的处世态度,这种态度就体现在 “ ② ”两字中。(2分)

5.诗中两处画线句是诗人田园生活的写照,请任选其一,说说你的阅读感受。(3分) 答: 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借菊花抒归隐之情,“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借苔花寄凡人之志……梅、杏、桃、荷、海棠等花朵的芳姿,始终摇曳在诗文中,历久弥新。《桃花源记》中的渔人,因“① ,夹岸数百步”而找到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的六月西湖,因“接天莲叶无穷碧,② ”而格外引人遐思。李白的“③ ,闻道龙标过五溪”尽写悲愁之思;叶绍翁的“春色满园关不住,④ ”满溢惊喜之情。“⑤ , ”,染有花香的诗句往往在不经意间就被我们随口诵出。花语就是心声,不厌百回吟咏。(6分) (一)古诗词阅读和默写(共11分) 4.(2分)①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② 心远

评分说明:每空1分;①意思对即可。

5.(3分)第一处示例:阅读“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诗,我感受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闲适。诗人洁

身自好,远离世俗的喧嚣,过着东篱采菊、南山栖身的生活,自在悠闲。

第二处示例:阅读“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这句诗,我感受到了田园景色的静谧和美好。傍晚时分,山中的烟云聚拢,天边的飞鸟结伴而归,这美好温馨的画面,让人的内心恬静、安宁。 评分说明:感受1分,结合诗句阐释2分。

6.(6分)① 忽逢桃花林

② 映日荷花别样红 ③ 杨花落尽子规啼 ④ 一枝红杏出墙来

⑤ 示例: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评分说明:每空1分。

海淀区

(一)阅读《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完成6—7题。(共4分)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6.这首词起笔一问一答,饱含着词人的万千愁绪。请结合上阕内容,展开联想,以词人的口吻,描述你从画线句中读到的词人的心理活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

7.词的下阙借写孙权,含蓄地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这种手法在古诗词中叫作“用 典”。你读过的古诗词中“用典”的语句还有 “ ”。(课外诗句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1分)

6.答案示例:登上北固楼,举目远眺,我的中原故土在哪里啊?它已非我们所有了!我看到的只是北固楼的无边风光。从古到今,这里不知道演绎了多少朝代的兴亡更替,往事悠悠。只有这无尽的长江水,日夜滚滚向东流。唉,这滚滚江水也载不动我内心的万般忧愁啊!(3分。意思理解正确,2分,语言1分)

7.答案示例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答案示例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

(1分。有错字则不得分,课外诗句允许有一个字用拼音替代) 怀柔区

(一)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8-10题。(共8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阅读画线诗句,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句所呈现的画面。(2分) 答:

9.“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作者希望归雁能把自己的思乡之情传递到洛阳。寄托某物来传递情感,这样的诗句并不少见。请你再写出一联古诗句,并说说作者寄所托之物传达了内心怎样的情感。(2分) 答:

8.答案示例: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开阔的江面,顺风行船,和风吹来,恰好把

帆儿端端直直地高悬着。

9.示例一: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人希望明月来传递对友人王昌龄的忧虑、诚挚的关怀、深切

的思念以及内心感慨等复杂情感。

示例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借月传递情感,表达对亲人美好的祝愿。

示例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借花落与燕归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密云区

6.阅读《次北固山下》,完成第⑴-⑵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⑴ 阅读画线语句,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这联诗句在你脑海中呈现的是怎样的画面。(2分) 答: ⑵ 下列对诗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本诗首联以对偶写自己泛舟于绿水上、青山前,“客路” 点明作者人在旅途的境况。

B. 古诗词中的“雁”常与思乡有关。比如本诗的尾联,又如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征蓬出汉塞,归雁入

胡天”。

C.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强调美好事物的消逝,有一种无奈和惆怅蕴含其中。

D.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隐含哲理,与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 6.(1)(2分)理解正确,想象合理即可。 (2)(2分) C 平谷区

(二)阅读《游山西村》,完成7—8题。(共5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7.《游山西村》描写了“游村”的见闻,诗人借助农村日常生活表达了自己心情。(2分)

8.这首诗通过不同情境的描写,表现了秀丽的山村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村民习俗。请你任选一个情境,说说阅读后的体验。(3分)

7.答案示例:欣喜、挚爱(2分) 8.答案示例一:

首联“丰年留客”的情境,表现出山西村淳朴的民风。主人的盛情挽留、待客食物的丰盛,农村丰收后的喜人景象、欢乐气氛,让我感受到欣喜。 答案示例二:

颔联“山间水畔漫步”的情境,表现出山西村景色优美。重峦叠嶂的山,曲折的山泉,深绿的柳色、红艳的鲜花,让我感受到喜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