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c.准永久组合,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d.准永久组合,不计入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21.在均质土层中(不考虑地下水),土的竖向自重应力沿深度的分布规律是( )

a.均匀的 b.曲线的 c.折线的 d.直线的

22.采用条形荷载导出的地基界限荷载p1/4用于矩形底面基础设计时,其结果( )

a.偏于安全 b.偏于危险 c.安全度不变 d.安全与否无法确定 24. 用“环刀法”测定( )。

a. 土的天然密度b. 土的浮密度c. 土的饱和密度d. 土的干密度 25.最宜采用桩基础的地基土质情况为( )

a. 地基上部软弱而下部不太深处埋藏有坚实地层时 b. 地基有过大沉降时

c. 软弱地基 d. 淤泥质土

26.对于土坡的长期稳定性分析中,为获得土样的强度指标,宜进行下列哪种实验:( )

a. 直剪实验 b.不固结不排水剪 c. 固结不排水剪 d.固结排水剪 27.土的压缩之中,下列三个部分中,( )所占的压缩量最大。 a.固体土颗粒被压缩 b.土中水被压缩;

c.水和气体从孔隙中被挤出 d. 土中封闭气体被压缩;

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的物理性质基本指标的是:( )

a.土的密度 b.土粒相对密度(土粒比重) c.土的孔隙比 d.土的含水率

29.已知某土样的液性指数为0.2,可判断该土样应处于:( ) a.坚硬状态 b.可塑状态 c.流动状态 d.饱和状态

30.当基础受竖向中心荷载作用时,基底压力的计算公式是:( ) a. q?fff?gf?gq??gq?q???0daa b. aa c.d.

31.某土层先期固结压力为pc,现有上覆荷重为p0,当pc?p0的时候,该土层属于:( )

a.正常固结土 b. 超固结土 c. 欠固结土 d. 次固结土 32.建筑物地基的破坏绝大多数属于:( )

a.拉裂破坏 b. 剪切破坏 c. 压溃破坏 d. 扭转破坏

33.对于土坡的长期稳定性分析中,为获得土样的强度指标,宜进行下列哪种实验:( )

a. 直剪实验b.不固结不排水剪c. 固结不排水剪d.固结排水剪

34. 挡土墙在土压力作用下离开土体向前位移时,土压力随之减小,当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 ) a.主动土压力 b.被动土压力 c.静止土压力 d.稳定土压力

35. 下列选项中那一项不是郎肯土压力理论的假设条件:( ) a.墙背垂直、光滑 b.墙体为刚体

c.填土面为水平面d.墙后填土是理想的散粒体

36.关于地基基础设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所有建筑物的地基计算除应满足承载力计算要求外,还应当满足地基变形要求;

b.若持力层下方有软弱土层时,应验算软弱下卧层的承载力;

c.在计算地基稳定性问题时,荷载效应应按照承载力极限状态下的荷载效应的基本组合;

d.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

37.土的压缩试验中,压缩仪(固结仪)中的土样在压缩过程中( )。

a.只发生侧向变形 b.只发生竖向变形

c.同时发生竖向变形和侧向变形 d. 竖向变形和侧向变形都不发生 四、是非判断题:

【篇三:土力学地基基础章节计算题及答案】

章 土的物理性质

1 有一块体积为60 cm的原状土样,重1.05 n, 烘干后0.85 n。 已只土粒比重(相对密度)gs=2.67。 3

求土的天然重度?、天然含水量w、干重度?d、饱和重度?sat、浮重度?’、孔隙比e及饱和度sr解:分析:由w和v可算得?,由ws和v可算得?d,加上gs,共已知3个指标,故题目可解。 w1.05?10?3????17.5kn/m3 ?6 v60?10ws0.85?10?3 ?d???14.2kn/m3 ?6 v60?10 ?gs?w? e?

?s?w ??s

?gs?w?2.67?10?26.7kn/m3

??23.5% ws0.85

?s(1?w)26.7(1?0.235)

?1??1?0.884(1-12) ?17.5 w?gs0.235?2.6

??71% (1-14) e0.884 3 sr?

注意:1.使用国际单位制;

2.?w为已知条件,?w=10kn/m; 3.注意求解顺序,条件具备这先做; 4.注意各?的取值范围。

2 某工地在填土施工中所用土料的含水量为5%,为便于夯实需在土料中加水,使其含水量增至15%,试问每1000 kg 质量的土料应加多少水解:分析:加水前后ms不变。于是: 加水前:ms?5%?ms?1000 (1) 加水后:

ms?15%?ms?1000??mw (2) 由(1)得:ms?952kg,代入(2)得: ?mw?95.2kg 注意:土料中包含了水和土颗粒,共为1000kg,另外,w? mw 。 ms

3 用某种土筑堤,土的含水量w=15%,土粒比重gs=2.67。分层夯实,每层先填0.5m ,其重度等?=16kn/ m,夯实达到饱和度sr=85%后再填下一层,如夯实时水没有流失,求每层夯实后的厚度。 3

解:分析:压实前后ws、vs、w不变,如设每层填土的土颗粒所占的高度为hs,则压实前后hs不变,于是有: hs? h1h

?2 (1) 1?e11?e2 由题给关系,求出: e1?

?s(1?w)2.67?10?(1?0.15) ?1??1?0.919 ?16

gsw2.67?0.15??0.471 sr0.85 (1?e2)h11?0.471 ??0.5?0.383m 1?e11?0.919 3 e2?

代入(1)式,得:h2? 3

4 某砂土的重度?s=17 kn/ m,含水量w=8.6%,土粒重度?s=26.5 kn/ m。其最大孔隙比和最小孔隙比分别为0.842和0.562求该沙土的孔隙比e及相对密实度dr,并按规范定其密实度。1已知:?s=17kn/m,w=8.6%,?s=26.5kn/m,故有: 3 3 e?

?s(1?w)26.5?(1?0.086) ?1??1?0.693 ?17

又由给出的最大最小孔隙比求得dr=0.532,所以由桥规确定该砂土为中密。 5 试证明。试中?dmax、?d、?dmin分别相应于emax 、e、emin的干容重

证:关键是e和?d之间的对应关系: 由e? ?s??

?1,可以得到emax?s?1和emin?s?1,需要注意的是公式中的emax和?dmin是对?d?dmin?dmax 应的,而emin和?dmax是对应的。 第二章 土的渗透性及水的渗流

6 如图2-16所示,在恒定的总水头差之下水自下而上透过两个土样,从土样1顶面溢出。

(1) 已土样2底面c-c 为基准面,求该面的总水头和静水头; (2) 已知水流经土样2的水头损失为总水头差的30%,求 b-b面的总水头和静水头; (3) 已知土样2的渗透系数为0.05cm/s ,求单位时间内土样横截面单位面积的流量; (4) 求土样1的渗透系数。

图2-16习题2-3图 (单位:cm)

6 如图2-16,本题为定水头实验,水自下而上流过两个土样,相关几何参数列于图中。

解:(1)以c-c为基准面,则有:zc=0,hwc=90cm,hc=90cm (2)已知?hbc=30%??hac,而?hac由图2-16知,为30cm,所以: ?hbc=30%??hac=0.3?30=9cm

∴ hb=hc-?hbc=90-9=81cm 又∵zb=30cm ,故 hwb=hb- zb=81-30=51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