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篇一: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课后思考题答案[1]】

txt>第二章

2.1土由哪几部分组成?土中水分为哪几类?其特征如何?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如何?

土体一般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部分组成(即土的三相)。

土中水按存在形态分为: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液态水分为自由水和结合水,结合水分为强结

合水和弱结合水,自由水又分为重力水和毛细水)。

特征:固态水是指存在于颗粒矿物的晶体格架内部或是参与矿物构造的水,液态水是人们日常生活

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气态水是土中气的一部分。

影响:土中水并非处于静止状态,而是运动着的。工程实践中的流沙、管涌、冻胀、渗透固结、渗

流时的边坡稳定问题都与土中水的运用有关。

2.2土的不均匀系数cu及曲率系数cc的定义是什么?如何从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形态上,cu和cc数值 上评价土的工程性质。

不均匀系数cu反映了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

曲率系数cc描述了级配曲线分布的整体形态,表示是否有某粒组缺失的情况。

评价:(1)对于级配连续的土:cu5,级配良好;cu5,级配不良。 (2)对于级配不连续的土:同时满足cu5和cc=1~3,级配良好,反之则级配不良。

2.3说明土的天然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和干重度的物理概念和相互联系,比较同一种土各重度数值 的大小。

天然重度、饱和重度、浮重度和干重度分别表示单位体积的土分别在天然、饱和、湿润、干燥

状态下的重量,它们反映了土在不同状态下质量的差异。 饱和重度天然重度干重度浮重度

2.4土的三相比例指标有哪些?哪些可以直接测定?哪些通过换算求得?为换算方便,什么情况下令 v=1,什么情况下令vs=1?

三相比例指标有:天然密度、含水量、相对密度、干密度、饱和密度、有效密度、孔隙比、孔隙率、 饱和度。

直测指标:密度、含水量、相对密度。 换算指标:孔隙比、孔隙率、饱和度。

当已知相对密度ds时令vs=1,当已知天然密度时令v=1,如若两者都已知,设v=1或vs=1都行

2.5反映无黏性土密实度状态的指标有哪些?采用相对密实度判断砂土的密实度有何优点?而工程上为 何应用得并不广泛?

指标:孔隙比、最大孔隙比、最小孔隙比。

优点:判断密实度最简便的方法是用孔隙比e来描述,但e未能考虑级配的因素,故引入密实度。 应用不广泛的原因:天然状态砂土的孔隙比e值难测定,此外按规程方法室内测定孔隙比最大值和 孔隙比最小值时,人为误差也较大。

2.6下列物理指标中,哪几项对黏性土有意义?哪几项对无黏性土有意义?

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对黏性土有意义。粒径级配、相对密实度对无黏土有意义。

2.7简述渗透定理的意义,渗透系数k如何测定?动水如何计算?何谓流砂现象?这种现象对工程有何 影响?

渗透定理即达西定律v=ki,其反映土中水渗流快慢。

室内测定渗透系数有常水头法和变水头法,也可在现场进行抽水实验测定。

流砂现象:当动水为gd数值等于或大于土的浮重度时,土体发生浮起而随水流动。

影响:基础因流砂破坏,土粒随水流走,支撑滑落,支护结构移位,地面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产

生裂缝及地下管线破坏,严重时将导致工程事故。

2.8土发生冻胀的原因是什么?发生冻胀的条件是什么?

原因:在气温降低以及浓度变化产生渗透压两种作用下,下卧未冻结区的水被吸引到冻结区参与冻

结,使冰晶体不断扩大,在土层中形成冰夹层,土体随之发生隆起。 发生冻胀条件:(1)土的因素:冻胀通常发生在细粒土中

(2)水的因素:土层发生冻胀是由水分的迁移和积聚所致

(3)温度因素:当气温骤降且冷却强度很大时,土的冻结面迅速向下推移,冻结速 度很快。

2.9毛细水上升的原因是什么?在哪些土中毛细现象最显著? 原因:表面张力的作用。粉细砂和粉土的毛细现象最为显著。 2.10何谓最优含水量?影响填土压实效果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在一定的压实功(能)下使土最容易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密实度时的含水量称为土的最优含水量。 影响因素:(1)含水量 (2)击实功 (3)土的性质

2.11无黏性土和黏性土在矿物组成、土的结构、物理状态及分类方法诸方面有何重要区别?

分类方法区别:无黏性土靠密实度划分,而黏性土靠液性指数划分。 物理状态:无黏性土最主要物理状态指标为 孔隙比e、相对密度和标准贯入试验击数。

黏性土的物理状态指标为可塑性、灵敏度、触变性。 矿物组成:

2.12地基土分为几大类?各类土的划分依据是什么?为什么粒度成分和塑性指数可作为土分类的依据? 比较这两种分类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 地基土分为:粗粒土和细粒土两大类。

划分依据:颗粒度和粒间作用力。粗粒土的工程性质和大程度上取决于土的粒径级配,故按其粒径

级配累积曲线再分成细类。细粒土分类基于长基实验结果统计分析所得结论,多用塑性

指数或者液限加塑性指数作为分类指标。

优点:塑性图划分细粒土能较好反映土粒与水相互作用的一些性质。 的另一重要因素——土的结构性。 适用条件:

2.13淤泥和淤泥质土的生成条件,物理性质和工程特性是什么?能否作为建筑物的地基?

生成条件:在静水成缓慢的流水环境中沉积,并经生物化学作用形成。

物理性质和工程特性:孔隙比大(e》1),天然含水量高(w》wl)压缩性高,强度低和具有灵敏

性、结构性的土层,为不良地基,故不能作为建筑物的地基。 第三章

3.1土的自重应力分布有何特点?地下水位的升降对自重应力有何影响,如何计算?

均质土的自重应力沿水平面均匀分布,且于深度z成正比,即随深度呈线性增加

地下水位升高则土的自重应力减小,反之则增加。计算即减去水的自重应力。

3.2 刚性基础的基底压力分布有何特征?工程中如何计算中心荷载及偏心荷载下的基底压力?

刚性基础:刚度较大,基底压力分布随上部荷载的大小、基础的埋深及土的性质而异。

中心、偏心荷载计算见p49

3.3如何计算基底附加压力?在计算中为什么要减去基底自重应力? 基底附加压力计算见p50公式3.8

土的自重应力一般不引起地基变形,只有新增的建筑物荷载,即作用于地基表面的附加压力,才是 使地基压缩变形的主要原因。

3.4试以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和条形荷载为例,说明地基中附加应力的分布规律。

分布规律:当距离地基中心距离相同时,附加应力随深度增加而逐渐减小。

当深度相同时,附加应力自地基中心线向两边逐渐减小。

3.5目前根据什么假设计算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这些假设是否合理可行?归纳总结各种荷载作用下地基 附加应力的计算方法。

假设地基均质和各向同性的线性变形体,然后按弹性力学解答计算附加应力,其实,地基土并非所

假设的那样,应该考虑地基不均匀和各向异性对附加应力计算的影响。计算方法见课本

3.6试简述太沙基的有效应力原理

饱和土中的总应力为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之和,或者说有效应力等于总应力减去孔隙水压力。

第四章(这章当初老师没画思考题,以周一复习为主) 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