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思考】话题:假期作业该不该布置?假期作业的质量谁来关注? 下载本文

部分 腊月廿九 完成名校考王第二十九(A)、三十(B) (同上) 部分 除夕 语文活动:完成随笔一篇 周日休息 春节 语文活动:积累春联几则 春节休息 正月初二 语文活动:了解“春节”相关知识 春节休息 正月初三 语文活动:收集“春节”相关知识并分如起源、诗词、对联、风俗等等 类 正月初四 熟读《公输》,抄写原文并翻译。 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 正月初五 背诵《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 同上) 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默写并翻译 正月初六 背默《鱼我所欲也》,翻译全文 (同上) 正月初七 熟读《庄子》故事 两则感知文意 周日休息 正月初八 背默《曹刿论战》,并翻译全文 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 正月初九 背默《邹忌讽齐王纳谏》,并翻译全文 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 正月初十 背默《愚公移山》,并翻译全文 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 正月十一 背默《诗经》两首,疏通文意,写赏析结合课下注释和资料 文字 正月十二课外古诗词背诵默写 课本190-200 ——十三 正月十四 1——6册初中名著推荐读本大排点 书名、作者、故事简介、人物性格特征,主题等等 正月十五 语文活动:收集“元宵节”相关知识并如起源、诗词、对联、风俗等等 分类 正月十六 写一篇语文假期生活总结,300字以上 为开学做准备 这又是一次寒假作业

又是一年芳草绿,又是一度春光美。紧张的学校之旅即将结束,轻松的寒假列车悄然而至!同学们,离开了校园和老师,你们将有充裕的时间从更广阔的天地获取知识,充实自我,提高能力。期待你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认真完成通知书上的“八个一”和各科老师布臵的作业,并请求家长监督,预祝同学们来年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

请你记住:今天你以班级为光荣,明天班级以你为傲;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努力去学习!

附语文寒假作业:

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天练一页钢笔字帖吧,不少于二十张,除夕、春节两天除外。

9

2、“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请你收集20条春联吧,制作成一张精美的手抄报,开学展览评比,展现浓厚中国韵味和你独到的审美情趣。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多读一些优秀的书籍吧,把其中的好词、好句、好段摘录下来,并精读其中一本写一篇阅读感受(不少于600字)。

4、“以雅言传承文明,用经典浸润人生”。每天背诵一点《弟子规》和《三字经》吧,(为春季参加县经典诵读展演做准备)

(备注:当时张老师的这张作业单用网址形式发在群里,大家探讨的比较激烈,所以关注的忍少。其实这样的做法,我曾经也有过。可能我们都做过应试教育的卫道士。明显能看出第二次作业布置比第一次素质多了。) 西安-仝荣才

我将我的想法与大家交流,希望得到指教!

尊重规律!尊重学生!尊重老师!

昨天晚上看到了山东孙霞老师提出的问题:假期作业该不该布臵?假期作业的质量谁来关注?

由于长期对于基础教育的关注,我本人对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畸形发展深感厌恶。所以,当即恢复了几句:你们学校诚心不让学生放假先休息!学习不仅仅是做书本上的作业!旅游、参加社会活动、做家务等等都是学习,而且是假期里最重要的学习!

于是,孙老师就鼓励我在今明两天谈谈自己的想法,与大家交流。 说真的,我最近很忙,因为学校在搞“全国高职骨干院校建设”,任务重,时间紧,我的项目也在后天要验收。本不想浪费大家的时间,但是为了不让孙老师失望,也为了能听听大家的意见,我还是抽出了一点时间,就我的理解粗略的梳理了一下,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同仁口诛笔伐!哈哈

孙老师的问题,看似是两个,在我看来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该不该布臵假期作业?为什么呢?因为我对第一个问题——该不该布臵假期作业的答案是:NO!在我看来,学校就不该给学生布臵假期作业——特指书本作业!这些作业无非是为了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提前预习将要学习的知识!

在正式讨论此问题之前,我想请大家回答两个问题:国家为什么规定学校要放假?学生放假后的生活谁做主?

其实,简单地讲,学校放假既是尊重人的认知规律,也是尊重自然规律!为什么?大家想,从认知规律来说,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都会因为时间、环境、接受能力等的影响而产生认知迟钝或认知疲劳!所以需要做适当的调整或放松。以便收假后能集中精力更好地学习。从自然规律讲,规定的学校放假时间,正好是我国处于天气最炎热或最寒冷的时候,寒假还有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这也是孩子们最盼望的时间。所以,放假的目的也就是——休息!

10

但是,现实却是:学校为了所谓的提高质量,通过假期补课、布臵大量的作业,以期通过挤兑学生的假期来延长学校的教学时间,达到学校想要的“好成绩”;有些家长,也想通过假期作业来提高孩子的“成绩”,或用假期作业来达到“约束孩子”,不至于使孩子“胡乱跑”、“不听话”、“不安全”等等。长此以往,就出现了目前孙老师提出的问题。

目前,我们看到的是:假期作业越来越多,越来越重,甚至形成了“假期作业产业链”,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条!这就是中国的现实!

这种教育带来的直接恶果,就是学生不论在校还是在假期,都必须做没完没了的作业!学生也因此最不喜欢作业!因为这样的日子在校与假期没有什么区别,太枯燥,太无聊,太不快乐!

试问,这样的结果,我们还要假期做什么?

所以,我想:应尽可能还假期给学生!还假期给孩子!还假期给快乐! 那如何做到呢?我想应该从根本上改变中国教育的体制和制度。

观点碰撞

思考山东孙霞

但是为了不让孙老师失望。仝老师,谢谢您!读了您激情澎湃的文章,我太兴奋了,太激动了!谢谢,谢谢! 撷英组长龙福莲

应尽可能还假期给学生!还假期给孩子!还假期给快乐! 很支持仝老师的观点 河南张爱敏 请向我开炮! 撷英组长龙福莲

我从来不希望孩子的假期过得太累,因为人的一生累的时候还在后面,如果从小就不给孩子放松的机会,让他们长期处在压力下,长大后他们会承受不住的 河北王建国

我讲的可能是歪论,大家批评指正 我可以开始了啊,那我就献丑了 秦皇岛王雅娟 我支持实践性作业 河北王建国

假期作业之我见

一、假期该不该留作业?

假期,顾名思义,就是特定的让老师、学生放松调整的时间。有的老师为了加强学生知识的记忆和巩固,留暑假生活,留各科的作业,其目的和出发点很好,但是在学生心中这些做法不一定好,学生也不一定能够理解教师的心思。有很多时候甚至会南辕北辙,不但作业完成效果不好,还会在学生心里留下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压力大、负担重,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学来学去,没完没了,只是枯燥的题题题。本来在学校学习的滚瓜烂熟了,但老师的“好意”却无形中让学生苦不堪言,叫苦不跌。假期本应该好好的调整,本应该与伙伴玩耍,与家人团聚,本应该多欣赏风景,多实践其他活动,可是又会在题海文库里渡过,试想学生心里会痛快吗?假期会过得舒服吗?我们的做法又能

11

达到他们的心里需求吗?

看看我国现在假期学生们的现状吧,补习班多得比小区还多,多得比超市还多,多得比学校多,多得比娱乐场更多。老师们喋喋不休的讲课,口若悬河的劝导,咄咄逼人教育,生怕吸引不住学生的眼球。学生看着朝阳去补课,顶着烈日再回家,可是家长们恨不得让孩子长期住在补习班,日班上,夜班上,大班上,小班上,还需要学校的作业吗?可怜的家长们是否问过自己的孩子,他们快乐吗?可怜的家长们是否想过若干年后,他们能回忆出多少快乐的童年呢?可贵的老师们是否思考过,你的补习目的是金钱至上,还是出于教育的本源,是出于养家糊口,还是教育的奉献呢?

教育应该以生为本,按照学生成长的发展规律去引导,体验生命的拔节,体验生活的乐趣,调动学生的内驱力,丰富他们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应该把学生造成应付考试的机器,被动学习的工具,甚至成为现代化工厂里的批量化产品,缺少生命的激情和狂欢,这一生都会遗憾。(未完待续) 河北王建国(1765807) 20:33:20 二、假期该留什么样的作业?

牛顿被树上的苹果吸引而发呆,不断的研究,终于有了万有引力定律,这是老师留假期作业的结果吗?瓦特如果不拆开玩具,如果没有对“灶上坐着的壶,开水沸腾后壶盖啪啪啪地作响,不停地往上跳动”的思考,能够发明蒸汽机吗?爱迪生如果没有“孵小鸡”的强烈好奇心,能够有1300多种发明创造吗?类似的事例有千千万,无一不是成长中的内驱力被极大的调动的结果,是他们兴趣使然的结果,更是自己刻苦钻研的结果,个人的努力是成功的核心基石。自己有了想法,有了目标,有了动力,何愁不专心,何愁不会神,何愁不认真,何愁不进取? 作为某个学段的教育,假期应该在我们的视野范围,放假前就应该与家长协调,与学生商量,做出假期规划,安排实践类,活动类,阅读类,体验类的内容,让学生在假期充分的感受生活,感悟人生。内容不需要统一,完全由家庭条件、家长意愿、学生想法组成。比如体验一次最投入的篮球比赛;阅读一两本名著或相关书籍;做一次愉快的旅游,观察一次雨季的天气变化;体验一次辛苦的工作;陪父母或爷爷奶奶生活一天;亲子经历;调查环境污染现象;公园观察记等等。甚至不必非要文字记录,如果他能深刻体验,肯定能够讲出来的,因为经历是财富,会深深镌刻进他们的心灵。

前几天看了一本书,是《哈佛女孩刘亦婷》的后续版本,介绍了她在哈佛求学期间的情况,每到假期,学校都会有很多的实践活动和团体组织,而且有严格的考核,很多学生都在假期深入团体,做着各种各样实践活动,这些经历丰富了他们的人生,也提高了他们开创事业的能力,为毕业做好了准备。再反观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学生,离开学校后有多少人能主动的去做一些实践类的活动,有多少人能够深入社会呢?

三、假期作业由谁来检查?

假期是学生的假期,如果不能达到我上述效果的话,只能是被动接受了,远离学校,家长是直接监护人,他们便应该肩负起这个重要职责,这也是他们的义务。当然,不是说教师和学生没有义务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家长、教师、学生能够做一个协调约定,教师可以用现代化的网络进行提醒,家长负责监督检查,学生认真配合。最重要的不是谁来管的问题,是教师和家长怎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兴趣和认识到位了,学生就会自主完成,其他监督可以无视了。否则,一切皆是枉然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