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第9章 章节教学设计 下载本文

七年级 数学 下

9.1 三角形的边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内容解析

《三角形的边》是冀教版七年级(下)数学第9章《三角形》第一节课,是初等数学的基础知识,也是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为以后认识和学习几何知识奠定基础,是学生体会数学价值观,增强审美意识的重要题材,所以学会《三角形的边》是至关重要的。三角形是一种常见的几何图形,其中三边关系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反过来服务于生活的数学理念,是对学生现有生活经验的一种概括提升,同时又是后继学习的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可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1、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2、能从图中识别三角形 3、通过度量三角形的边长的实践活动,从中理解三角形三边间的不等关系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认识三角形,掌握三角形的意义,认识三角形的边、内角、顶点,能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能识别不同形状的三角形。

(2).再将三角形分类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分类的原则及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3).理解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经历度量三角形边长的实践活动,懂得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有关的问题.

七年级 数学 下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会根据三角形有关概念识别三角形并用符号语言表示三角形。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通过三角形分类的实践活动,在参与操作、探索的学习过程中,体会分类的原则及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

目标(3)是掌握判断三条线段可否构成一个三角形的方法,并能运用它解决实际问题,掌握归纳、概括、反思、展示与交流和语言表达的方法与要领。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三角形是认识其他图形的基础,八年级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学过有关三角形的一些知识,也了解三角形的许多性质,在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和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中也学习了线段、平行线、相交线等有关知识,为本节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所以,在学习时,应注意让学生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多与已经学过的知识相联系.由于在小学的学习中,图形的认识多以观察、测量为主,所以在学习三角形有关的线段的性质的时候,应注意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所得到的每一个结论都要有依据,也为以后正式学习证明打下基础.

本节的重点是对三角形有关线段的了解,难点是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理解和运用.在以往的学习中,“等量”是学习中最常见的关系,学生对等量关系的认识和运用较为熟练,这也就使学生在面对不等关系时有了一定的迷茫.所以,教师在帮助学生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学会在怎样的环境中运用这样的性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把握教学要求.与三角形有关的一些概念在本章中只要求达到了解(认识)的程度就可以了,进一步的要求可通过后续学习达到.

七年级 数学 下

本课的教学难点:1. 在具体的图形中不重复,且不遗漏地识别所有三角形.2.用三角形三边的不等关系判定三条线段可否组成三角形.

四、教学过程设计 1.设置情景、巧妙引入:

教师叙述: 三角形是一种最常见的几何图形之一.(把古埃及的金字塔、飞机、飞船、分子结构……的投影,给同学放映)从古埃及的金字塔到现代的飞机、上天的飞船,从宏大的建筑等,到微小的分子结构, 处处都有三角形的身影.结合以上的实际使学生了解到:我们所研究的“三角形”这个课题来源于实际生活之中.

2、在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身边含有三角形的图片,上课时展示, 学生活动:(1)交流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三角形.

(2)选派学生代表说明三角形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到三角形?

活动目的: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展示学生搜集的图片,让学生经历几何模型的抽象过程,体会到三角形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几何图形,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激发学生学习三角形的兴趣和热情,同时引出课题。

2.操作交流 探究新知

活动1、让学生自己画一个三角形。 (1)、与同伴交流你所画的三角形。

(2)、提问:观察所画的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特点?

活动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所画图形,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教师提炼出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而且是不在同一直线上的,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引

七年级 数学 下

出三角形定义。

活动二: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用符号表示三角形的必要性,认识三角形的基本要素及其表示方法,先用课件展示由生活中的图片抽象出的几何模型,然后设计了以下问题串:

问题1:找出图中的三角形,与同伴进行交流。 问题2:我们是如何表示线段和角的? 问题3:你认为如何表示三角形?

活动目的:通过问题1的设置让学生感受到交流的不方便,从而体会到用符号表示三角形的必要性。问题2和3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回顾线段和角都可以用顶点的大写字母表示,不难想到三角形也可以利用顶点的大写字母来表示,教师加以规范,同时给出三角形的边、角、顶点三个基本要素的表示方法,从而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

活动三:根据刚刚学过的知识,设置下面的练习: 1、判断平面图形中有几个三角形?

教师提问:上述对三角形的描述中你认为有几个部分要引起重视. 学生交流,老师总结: a.不在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 b.首尾顺次相接.

2、用符号表示你刚刚找到的三角形,图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请一名学生上黑板写出所找到的三角形。练习2中的三角形比较多,在找三角形的过程中可能有多种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交流,找到比较好用的方法。

活动目的:本练习回扣了刚刚学过的三角形的定义,表示方法和基本要素。让学生切实的体会到能用刚学过的知识轻易的解决原来不好解决的问题,使学生比较熟练的表示三角形。让学生通过观察、交流得出结论,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