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工程进场材料的质量保证 ................................ 38 四、计量保证措施 .......................................... 39 五、质量预防控制措施 ...................................... 40 第八章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计划 .................................. 40
一、安全组织保证 .......................................... 40 二、安全生产技术保证措施 .................................. 42 三、材料安全保证措施。 .................................... 43 四、重大危险源辨识及监控措施 .............................. 43 五、应急预案 .............................................. 50 六、危险检测、监控 ........................................ 57 第九章 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计划 ............................... 59
一、文明施工组织机构 ...................................... 59 二、文明施工措施 .......................................... 59 三、现场文明施工措施 ...................................... 60 四、工地卫生 .............................................. 62 五、环境保护措施 .......................................... 62 第十章 季节性施工保证措施 ................................... 68
一、 雨季施工措施 ......................................... 68 二、夏季施工措施 .......................................... 69 第十一章、计算书、附表及附图 ................................. 69
一、护壁验算书 ............................................ 69 附表一、项目经理部人员配备 ................................ 72 附表二、工作井开挖施工人员 ................................ 72 附表三、主要设备计划 ...................................... 73 附表四、主要材料计划 ...................................... 73 附图一《工作井、接收井分布及顶管分序布置图》 .............. 74 附图二《顶管施工断面图》 .................................. 75
附图三《工作井、接收井构造图》 ............................ 77
第一章、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介
本工程为成都新川创新科技园区-B线排水工程,起点接中和A线,终点接区界路。管线位置及排水流向:设计雨水、污水管各1条,雨水管位于道路中线以西13.0m,污水位于道路中线以东13.0m。
雨水方案:本标段道路雨水共2个出口,一为白杨沟,道路北段雨水管转接上游来水后自北向南排入白杨沟。中段雨水经已建和迎大道雨水管排入白杨沟。南段道路与规划洗瓦堰相邻,雨水转接东侧道路雨水后分段接入洗瓦堰。
污水方案:北段污水经中和A线污水管向西排放、中段污水经和迎大道污水管向西排放,经红星路南延线污水干管最终再接回规划污水提升泵站污水干管。南段污水管在洗瓦堰桥以南接上段规划洗瓦堰污水干管,向南既为规划污水提升泵站进站干管之下游段,该干管新川大道路口段已设计,在沙河沟交汇处接纳沙河沟截污主管,在西3线接纳来自红星路南延线的污水干管后,继续向南,在华阳大道以北规划污水提升泵站位置向西横穿洗瓦堰,接入规划泵站。管线设计桩号与道路中线桩号一致。
本标段工程污水管道顶管长525.77m,管径为DN1200。北侧15+00由B线一标段污水管接入,南侧在20+20接出,排入B线三标段污水管。污水支管长42m,多层跌落污水检查井6座,Φ1000污水检查井6座、多层直线井2座。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管道埋设基底标高在473.436~472.920m之间。本工程共设置5座双向顶管工作井,采用2个工作井同时单向顶进的施工方案,在双向顶管间共设3座接收井,顶管完成后进行多层检查井
施工。顶管顶进断面多为稍密卵石层、中密卵石层或强风化及中风化砂岩,本段污水管道埋设深度为6.24~18.01m之间。土石结构短时间内较稳定,拟采用敞开、手掘式开挖配合液压千斤顶机械顶管。 二、工程地质
1、地质条件
工作井所处地层结构主要为第四系全新统填筑土(Q4ml)、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Q4al)及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层(Q4al+pl)及中生界白垩系上统灌口组(K2g)砂岩等组成;结合地勘资料显示,井口土体较松散,整体地质条件较差。开挖作业中易出现局部坍塌,如遇地下水或雨水浸泡,会诱发较大规模塌方。施工中须严格控制地表、地下水及工作用水的管理,避免出现安全事故。
2、水文地质条件
流经拟建场地的地表水系,河道宽约8~10m,河床深度约3m,水位在0.5~1.0m之间,流量受季节性降水及上游供水影响。
孔隙性潜水赋存于第四系冲洪积的砂卵石土中,主要含水层为砂卵石土。水量较为丰富,赋水性及透水性较强,勘察期间测得静止水位埋深5.90~6.30m,相对应水位工程477.45~480.00m之间,勘察期间正值枯水期,水位平均高程在477.70m。根据区域水温地质资料,场地地下水位丰、枯水期年变幅一般为1.50m~2.00m,其水位变化与大气降水及季节性变化密切,此类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以侧向迳流及蒸发为主要排汇途径。
场地地下水类型为HCO3.SO42-Ca2+型,PH值为7.08~7.14。根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GC20-2011)D.0.7条和D.0.8条,场地环境类
别为II类,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地下水位均在污水顶管管道标高以上,因此顶管施工前必须按《施工降水方案》进行降水,待地下水位降至工作井底以下1.0m时再进行顶管施工。
三、工作井布置
工作井为顶管施工所需的施工临时构筑物,工作井定位严格按照设计给定的各项定位数据进行定位,经现场施工条件调查实际情况,如须进行调整位置参数的工作井定位参数,严格按照监理程序报请相关单位变更设计,收到明确的变更设计文件后实施。工作井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护壁结构,工作井处的覆土部位施工时,为预防井壁坍塌引发安全事故,严格采用逆作法施工。
工作井、接收井分布及顶管施工分序详见附图一《工作井、接收井分布及顶管分序布置图》
四、工作井、接收井开挖起重设备
井内出土使用3.7KW移动式提升机配0.1m3吊桶,每套设备配备2-3个工人。土石方出井口后用小推车、井架运至地面指定地点堆放,定时用挖土机配自卸汽车将孔桩出土外运,井口周围1.5m内不允许留有余土。为预防雨水对施工的影响,保证工期,在井口顶部设置雨棚,雨棚采用彩钢瓦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