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五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完整版】 下载本文

4、跟唱歌曲。

师:同学们的声音真好听,彝族朋友好高兴啊,我们跟着彝族朋友的歌声来唱一遍好不好?

5、弹琴学唱。

下面请同学们跟老师跟琴来学习一下这首歌曲吧!

6、师:跟琴唱得不错啊!那咱提高一下难度了,分组来唱。

7、师:跟着老师的琴可以唱得很好,那跟着伴奏可不可以唱得更好听呢?来试试吧!这次咱们不分组了,一起唱。

三、小结。

我们今天学习了《苏木地伟》这首歌曲,感受到了彝族朋友的热情,回家我们别忘了把这句彝族话说过爸爸妈妈听哦。

《我多想看看》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我多想看看》是一首具有蒙古族风格的儿童歌曲。歌曲以真挚的情感、优美的曲调,表现了草原牧民的孩子对首都北京的热爱、向往和思念之情。歌曲旋律优美,婉转悠扬,具有一般蒙古族民歌的风格和特点,同时,歌曲结构规整,乐句整齐,段落短小,具有蒙古族民歌短调的写作风格。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引导学生感受与表现蒙古族音乐的美,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

活的情感。

2、通过完整充分地聆听音乐,使学生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针对高年级学生年龄特点,通过聆听、对比、讨论、视唱、演唱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并将蒙古族民歌知识的学习有效地渗透到音乐实践中去,从而引导学生们更好地理解音乐,表现音乐。

3、培养学生用自然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体验力度、速度、音色、气息等音乐要素对于表现音乐的作用,尝试具有蒙古族特色的演唱方法。

教学重、难点:

1、学生能够运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曲调有表情地参与演唱歌曲。

5

2、准确把握歌曲的风格特点。 教学准备:

自制课件、截取音乐片段、录制音乐伴奏、编配伴奏、练习弹唱。 教学过程:

一、听辨导入,感受蒙古族的音乐风格。

1、师:大家都知道,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五十六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民族的音乐,现在,就请同学们听一段音乐,你们听一听,这段音乐是我国哪个民族的?

2、欣赏马头琴演奏的《蒙古人》片段。 3、生:内蒙古地区、蒙古族。 4、提问:音乐情绪是什么样的?

师:刚刚我们听到的那段音乐婉转悠扬,这也是大多数蒙古族民歌所具有的特点。现在,就让我们共同来感受一下蒙古族音乐的特点。

二、编配合唱,感受歌曲的旋律和风格。 1、视唱曲谱。

(1)出示曲谱,学生观察曲谱,分析曲谱。 ①节奏的特点? ②有几句话? ③每句话几小节? ④有几个音组? (2)演唱曲谱。

①教师演唱,学生心里跟唱。 ②学生轻声演唱。

③讨论:用悠长的气息,连贯的声音。 ④完整演唱。 2、视唱歌曲旋律。

(1)教师用琴弹旋律,嘴唱新的旋律,学生感受。 (2)学生第二次听,感受第五六句话不是弹唱同时开始的。

6

(3)出示歌曲曲谱师生配合,老师唱歌曲主旋律学生用长音伴唱。 (4)观察歌曲曲谱,复习歌曲中的节奏。 (5)老师范唱曲谱,学生打拍心里跟唱。 (6)学生打拍唱曲谱。 3、学生分声部合唱曲谱。

三、学习歌曲,指导学生正确演唱。

师:我们曾经看到过很多秀丽的景色,可是有一种景色虽然称不上秀美,却是无比的壮观!那就是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的升旗仪式。每天,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在国歌声中和太阳一同升起的时刻,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激动不已!有一个生活在草原上的孩子,从来没有走出过草原,他非常渴望能够观看到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于是,他用歌声表达出了内心的情感,你们听!

1、初听歌曲,感受歌曲内容。

2、提问:歌曲中哪句歌词更能表达出这个蒙古族的孩子恳切、渴望的心情? 3、学生回答,引出课题《我多想看看》。 4、轻声演唱歌词。 5、出声演唱歌词。 6、纠正问题。 7、完整演唱歌曲。

四、歌曲处理,深入挖掘歌曲内涵。 1、师生讨论歌曲处理的方法并尝试演唱。

注意声音、气息、力度、速度、一字多音、装饰音等问题。 2、观看影片,挖掘音乐情感。 3、完整表现歌曲。

五、拓展延伸,简单了解蒙古民歌。

师:蒙古族素有“音乐民族”之称。它的民歌体裁有长调、短调之分。 1、讲解长调。

师:长调民歌流行于草原牧区,其特点是节奏自由舒缓,气息宽广,情感深沉,字少腔长、声音嘹亮悠长,并有独特而细腻的颤音装饰。播放长调歌曲《赞歌》。

7

2、讲解短调。

师:短调民歌主要流行于蒙汉杂居的半农半牧地区,其特点是篇幅短小,曲调紧凑,节奏整齐、鲜明,音域相对窄一些。播放短调歌曲《嘎达梅林》。

3、提问:歌曲《我多想看看》是按照长调还是短调的风格写成的? 生:短调。

4、总结蒙古族的音乐风格特点。

师:蒙古族的音乐风格特点是旋律优美、气息宽阔、感情深沉、草原气息浓厚,音乐中时时透射出蒙古人开阔的胸襟。

六、课堂小结。

在优美的音乐声中,我们感受和学习了蒙古族风格的音乐和歌曲,通过这节课,我相信大家对蒙古族音乐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希望在今后,同学们能够通过更多的方式和途径去走进蒙古,了解他们的音乐文化。

《美丽的鸟巢》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美丽的鸟巢》,感受和体验北京体育馆的伟大,培养热爱北京的感情。 2、学唱歌曲,并能够创编同歌曲风格相关的舞蹈动作。 教学重、难点:

1、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正确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型,演唱时要正确唱出。 教学用具:

钢琴、录音机、磁带。

然后引导学生用歌曲音乐节奏朗读歌词,6、师:小朋友们觉得这首音乐表现了歌唱者怎么样的感情?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去唱,7、音乐接龙游戏,播放音乐请学生用乐器为歌曲伴奏表演,《北京童谣》教案,让学生体会歌曲赞美、热情的音乐情绪,教学要求:学生设计的动作要与音乐的旋律基本一致,《牧歌》教案,使音乐的内涵更为充实,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好,老师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2008年奥运会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