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重力塌落,形成陡峭的崖壁,称海蚀崖。
波切台:崖壁后退在崖前形成一个表面平坦,高度几乎接近海平面,微向海洋方向倾斜的平台,称为波切台。
波筑台:浪蚀作用和海蚀崖坍落的岩块、砂粒则由底流带至水下堆积,形成堆积物构成的平台成为波筑台。
⑤ 海蚀平衡剖面:海蚀平台因海蚀作用而不断展宽,使波浪冲击崖基时要
经过越来越长的距离,致使波能的消耗越来越大。当平台宽度大到使波浪全部动能消耗殆尽时,海蚀作用即趋于停止,此时基台海岸的横剖面成上凸形曲线,线上个点的侵蚀强度趋于零,磁剖面称为海蚀平衡剖面。 路线4 张岩子—东部落—潮水峪路线 7.12 晴
观察点1张岩子村西陡岩下石碑处描述绥中花岗片麻岩
晚太古代的绥中花岗片麻岩使柳江地区出露的最老岩石。一般呈肉红色,中、粗粒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局部为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含少量角闪石、黑云母等暗色矿物,各矿物的主要特征:
① 钾长石:肉红色,玻璃光泽,可见完全解理,板状,含量约35%。 ② 斜长石:灰白色,玻璃光泽,可见完全解理,柱状,含量约20%。 ③ 石英:无色或乳白色,无解理,断口油脂光泽,含量约30%。 ④ 角闪石:黑绿色,柱状,多蚀变为绿泥石而呈暗绿色。 ⑤ 黑云母:黑色,珍珠光泽,片状,极完全解理。 观察点2陡崖距地面20m处
图4-4-1 长龙山组与绥中花岗片麻岩的沉积不整合接触关系
第 17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1) 长龙山组与绥中花岗片麻岩的接触关系:沉积不整合,绥中花岗片麻
岩为岩浆岩,长龙山组岩石为沉积岩,二者岩性不同,为沉积不整合。(图4-4-1)
(2) 油气运移:不整合带
(3) 油气存储:碎屑岩,碳酸岩,裂隙。
观察点3 沿途观察韵律沉积
(1) 沉积韵律:是指按颗粒从大到小,比重从大到小的顺序先后分层沉
积而成岩层的规律,在地层剖面上,表现在从老到新的顺序上,岩层依粒度从粗到细,依次为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沉积韵律使判别地层是否倒转的定律,也是判断海进沉积海蚀还是海退沉积的依据。规模较沉积韵律与大的沉积韵律可构成“沉积旋回”,大多数地壳运动,海平面与气候以及沉积物变化引起沉积环境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2) ①第一韵律带的结束,第二韵律带的开始:表现为粒度逐渐又粗变
细;
③ 第二韵律带含变质闪长玢岩;③采石坑前,第二韵律带终了,第三韵律带开始,出现标志紫红色页岩。
(3) 页岩:储气依靠于良好的吸附性;储油依靠于岩石间的裂隙。 观察点4 景儿峪长龙山组分界(大采石坑)
(1) 长龙山组:灰白色含砾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海绿石砂岩
夹紫色、黄绿色页岩,与下浮地层不整合接触。
(2) 景儿峪组黄褐色细粒石英砂岩,紫色页岩、杂色泥灰岩和白色板状
灰岩构成一个沉积韵律。
(3) 分界标志:蛋清色泥质灰岩
(4) 泥质灰岩:泥晶结构,泥亮含量在25%~50%之间,风化后有泥状物出
现,呈土黄色,新鲜面为浅灰色。本区泥灰岩呈薄层状或条带状产出,位于海侵层位的上部,是浅海相较深水环境下沉积的岩石,常见于寒武纪及奥陶纪下部。
观察点5废弃工厂附近观察豹皮灰岩
(1) 在灰岩中有时分布有白云质团块,在风化后的表面上往往呈土黄色或棕褐
色的花斑状,白云质花斑与周围灰质成分之间的界限参差不齐。白云质花斑内以自形白云石为主,但尚保留有少量的方解石残余晶体,表明为白云石不均匀交代方解石所致。
第 18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2) 府君山豹皮灰岩:表面有似豹皮状花纹,有沥青成分,敲击有异味,滴盐
酸气泡。
观察点6山沟处馒头组与毛庄组的分界标志 馒头组:鲜红色页岩,与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 毛庄组:紫红色页岩,粉砂岩为主,夹少量灰岩透镜体。 观察点7 由6向上50m左右
(1) 张夏组:鲕粒灰岩:鲕粒含量大于50%。鲕粒为钙质、呈同心圆状,分鲕
粒和同心层两部分,鲕粒常以微晶灰岩粉屑为主 ,个别为生物粉屑。鲕粒大小不均,大者1.5mm左右,小者0.5mm左右,常构成粒度韵律薄层。在搅动海水中形成隐晶质同心层,鲕粒呈接触式—孔隙式胶结,胶结物为亮晶方解石。
鲕粒灰岩主要分布在中、上寒武统的徐庄组、张夏组、崮山组中,以张夏最为典型,分布也最稳定。如徐庄组顶部的暗紫色页岩中夹有鲕粒灰岩透镜体(鲕粒灰岩普遍硅化)。张夏组中部、底部为含砾屑的鲕粒灰岩,底部以含生物碎屑的鲕粒灰岩为主,中部多为含鲕粒灰岩砾屑的鲕粒灰岩。共生的三叶虫化石在不同层位上种属也不同,生物发育的程度也略有不同。
鲕粒灰岩形成于温暖的浅海搅死亡后的三叶虫动带被破碎与鲕粒一起沉积;沉积后的含鲕粒的沉积物(未固结或弱固结),也可以再次破碎成砾屑与正常沉积的砾屑一起沉积。
从纯鲕粒灰岩到含生物砾屑鲕粒灰岩再到含鲕状灰岩砾屑的鲕状灰岩形成的水动力条件是由搅动环境、强搅动环境再到冲刷搅动环境。
表面黑色为有机质,白色为方解石,在十分动荡的水环境中有机质晃动粘结方解石形成鲕粒灰岩。
(2) 藻灰岩:是由钙藻堆积形成的石灰岩,或者由藻类生命活动产生的石灰岩.
这种石灰岩由藻体、藻体间的碎屑充填物及化学沉淀胶结物三种物质组成。藻类的生命活动可以分泌出钙质或促进海水中的钙质沉淀,构成坚硬的钙质壳或钙质骨骼直接形成岩石。按藻类的形态特征可分为隐藻灰岩和叠层石灰岩两类。当藻体形态不甚清楚时,称为隐藻灰岩;当藻体为纹层状时称为叠层石灰岩。
隐藻灰岩一般新鲜面为灰色,风化后变为灰黑色,以黑色有机碳富集为标志。岩层以中厚层为主,层内构造均匀,属潮间泻湖沉积环境,主要见于张岩子一带的府君山地层中。
叠层石由两种基本层构成富藻纹层和富碳酸盐纹层。富藻纹层,又称暗纹层,藻类组分含量多,有机质含量高,碳酸岩沉积物少,故色暗;富碳酸岩纹层,又
第 19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称亮层,藻类组分含量少,有机质含量低,故色浅。叠层石中藻组分主要是丝状或球状的蓝绿藻。这种藻主要生活一般来说,在暴风雨或高潮期,被暴风水流或潮汐水流带来的碳酸岩颗粒和泥,将大量地被这种富粘液的藻所捕获,从而形成富碳酸岩的纹层;相反,在非风暴期,则主要形成富藻的纹层。另外的观察表明:在白天,藻类的光和作用兴旺,主要形成富藻纹层;在夜间,则主要形成贫藻的纹层。
叠层石的形态十分多样,但基本形态只有两种,即层状的(包括波状的等)和柱状的(包括锥状的等),其他形态都是这两种基本形态的过渡和组合。一般来说,层状形态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力较弱,多属潮间带上部的产物;柱状形态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力条件较强,多为潮间带下部及潮下带上部的产物。叠层石主要分布在张夏组和崮山组的地层中。
观察点8山顶松树竹叶状灰岩
竹叶状灰岩是石灰岩的一种,其特点为截面由砾石呈竹叶状,寒武系碳酸盐类的沉积岩。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在海里,经海水长年冲击、侵蚀,慢慢变成类似橄榄状碎石块,一般长0.3cm~10cm,后又经地壳运动、沧海变迁、渐渐被一种钙质胶结、粘合、挤压在一起。沧海变为陆地后,这些石块在地壳的变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冲刷、风化等外力作用而变成今天的模样。可见方解石脉。
成因:在正常的浅水海洋中形成的薄层石灰岩,在其刚形成不久,有的可能出于半固结状态,被强烈的水动力破碎,搬运和磨蚀,并在搬运不太远的地方,在水动力相对较弱的环境中堆积下来,再经成岩作用,从而形成竹叶状灰岩(白云岩)。
观察点9由8沿山路前行途中
(1) 长山组:泥质条带灰岩、砾屑灰岩、泥灰岩、钙质页岩互层; (2) 崮山组:紫色砾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化石丰富。 (3) 分界标志:薄层竹叶状灰岩 观察点10下山途中饼干状灰岩 ① 黄色块状 ② 规则饼干状
观察点11 冶里组豹皮灰岩 ① 呈陡坎状; ② 抗风化能力强。 观察点12 白色石林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
第 20 页 共 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