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北戴河地质实习报告 下载本文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第一章 实习区基本概况

一、实习区自然地理、交通概况

中文名称: 秦皇岛 外文名称: Qin Huang Dao 别名:

京津后花园

面积: 人口: 方言: 气候条件:

7812.4平方千米 287万人(2009年) 普通话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行政区类

地级市

别:

所属地区: 中国华北

海港区,山海关区,北戴

下辖地区:

河区 政府驻地: 海港区文化路 电话区号: 0335 邮政区码: 066000 地理位置: 河北省东北部

著名景求仙入海处、山海关,翡翠岛,昌黎黄点: 机场:

金海岸

山海关机场,北戴河机场

火车站: 北戴河站,秦皇岛站,山海关站 车牌代码: 著名学府:

燕山大学 冀C

表1-1 秦皇岛市简明概要

1.地理位置:秦皇岛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9°30′~119°50′,北纬39°50′,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7812.4平方千米。市区长50km,宽6km,是一个狭长带滨海城市。北倚燕山,南邻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柳江盆地地质遗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北部,其核心区距秦皇岛市市区约15公里。南北长约20km,北、东、西三面为陡峻的丛山所包围,仅南面向渤海开口。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盆地内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最高山峰为西北部老君顶,海拔493.7m,最低处为东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在70m左右。盆地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为山高坡陡的地形,海波多在200~300m之间,山峰多在400m以上;东部山区山峰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m。在低山和丘陵之间,多发育有小盆地和河流,河流短小,河床全是砾石堆积,河床、河漫滩和阶地等河流地貌发育。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2.气候概况:秦皇岛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多雨,具有明显的寒暑交替,常年无霜期175-185天,年平均气温10.5℃ ,

第 1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年平均降水量736.3mm,年光照时数2796小时,适合大宗作物生长繁育。境内流域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8条,100平方公里以上的23条,有较大面积的冲积平原,境内10米以下有充足的地下水,水源充足。耕地面积293万亩,以棕壤褐土为主,占耕地总面积的72.7%。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水稻、小麦、甘薯、花生等。林果资源有苹果、梨、葡萄、山楂、水蜜桃、板栗、核桃等。境内海岸线长126.4公里,6万亩沿海滩涂和20万亩浅海为发展水产养殖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水产品生产分为海水捕捞、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三大类。全市农业人口190多万,人均耕地1.1亩。

秦皇岛是理想的避暑胜地。这里地处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干湿相宜,夏季气候凉爽,境内的北戴河游览区春和日丽,秋高气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10℃上下,冬季最低气温-15℃,平均每年只有8天气温高于30℃。1月平均气温一5℃至一4℃,7月平均气温力23.6℃,比纬度基本相同的北京、唐山低2℃左右。每年平均降水量736.3毫米。空气相对湿度为62%。 游北戴河,最佳季节为5一10月,游秦皇岛其他景区,为6至8月,但观鸟专项游的最佳时段是春、秋候鸟迁徙季节.

3.交通概况:秦皇岛交通便捷,通讯发达。秦沈高速铁路、京哈、京秦、大秦

图1-1 秦皇岛交通示意简图

四条铁路干线和京秦高速公路、沿海高速公路、102、205国道贯穿全境。从北京、沈阳到秦皇岛只需两个多小时。民航开通了至上海、广州、杭州、大连、黑河等国内数十条航线。目前在建的津秦客专通车后,从天津到秦皇岛仅需2个小时,在建的承秦高速公路建成后,从承德到秦皇岛只需6个小时,前者将于2011

第 2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年底通车,后者将于2012年10月通车。发达的通讯网络系统,可与全国各地和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地区直接通话,银线连五洲,秦皇岛与世界宛若比邻。

柳江地区交通十分发达,境内有京哈、京秦、大秦、秦青(地方)4条铁路。京秦高速公路在境内通过,京沈高速公路穿越抚宁境内35.1公里(棚-永宁寨)、北戴河连接线12.1公里。

二、经济概况

秦皇岛(海港)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素有“不冻港”和“玻璃城”的佳誉。山海关位于海港区东北20km处的渤海之滨,老龙头是全国唯一的入海长城。山、海、关、城浑然一体,自古为兵家必争的交通要道的军事重镇,天下第一关举世闻名,另外还有姜女庙、玄阳洞、燕塞湖等名胜古迹。

秦皇岛市是我国北方著名的旅游和避暑胜地,旅游业十分发达。 北戴河海滨风光秀丽,浪平沙细,是优良的天然海滨浴场;气候温和凉爽,是中外驰名的旅游、避暑、疗养胜地,素有“夏都”之美称。

柳江盆地于1999年5月被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遗迹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1年12月20日经国土资源部批准成为“河北省秦皇岛柳江国家地质公园”。地质公园由柳江地质景观区,祖山、燕塞湖、角山、长寿山地质地貌景观区和长城历史景观区三部分组成。2005年7月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传统的制造工业有全国闻名的耀华玻璃、山海关桥梁厂。新兴的工业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是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探明的矿种有煤、萤石、硫铁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等九种,未探明的矿产有铁、金、银、铜、铅、锌、石英、重晶石及非金属建材等。煤矿开采历史悠久,煤质为无烟煤,规模属于小型煤矿;水泥生产也有一定规模;乡镇企业发达。农业主要种植水稻、玉米、小麦、高梁、谷子、红薯、豆类等;山坡多种植果树,以桃、葡萄、苹果、核桃最有名,还有梨、山楂、杏、李子、沙果、海棠、板栗等。

三、柳江盆地地质概况

2005年被批建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荟萃了新太古代至新生代中国华北地区在漫长的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地壳运动、岩浆活动,沉积环境变化及生物进化等地质现象的精华,包含了对追溯地质历史具有重大科研价值的典型层型剖面、生物化石组合带地层剖面、岩性岩相建造剖面及典型地质构造剖面和构造形迹,其

第 3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内三套地层及三大岩类分布广泛,均为自然露头,地层完整,界限清楚,岩类齐全,化石丰富,沉积构造发育,被公认为“天然地质博物馆”。 四、 实习的任务、起止时间、内容

1、实习任务: 实地观察柳江盆地的构造地貌,研究各种地貌形态和地质组成,学会利用地质锤、地质罗盘、放大镜联系课堂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通过野外观察研究,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进行地质测量和观察研究。

2、起止时间:2011年7月9日至16日 3、实习内容:9日 路线1 柳庄小北山

10日 路线2石门寨西亮甲山奥淘系—石炭系地层剖面路线 11日 路线3北戴河鸽子窝公园

12日 路线4 张岩子—东部落—潮水峪路线

13日 路线5 石门寨西门—瓦家山石炭系、二叠系剖面路线 14日 路线6山羊寨—秋水峪—傍水崖 15日 路线7 鸡冠山

第 4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第二章 地层发育

柳江盆地为一向斜构造。地层分区属于华北——东北南部区的燕山分区的山海关小区。区域地层特征属典型的华北地台型。前青白口纪的变质岩广泛分布于盆地的外围。晚元古界、古生界则分布于斜的两翼。中生界地层与燕辽一带极为相似,但本区仅见有侏罗系出露与向斜的核部。 现自老而新分述如下。 1 长龙山组

该组是本区内最老的沉积地层,沉积不整合覆于上太古界绥中花岗岩之上,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东部张岩子—东部落和南部鸡冠山等地,以张岩子村西剖面最好,厚度91m。下部为灰白色厚层状粗粒长石石英砂岩,底部含砾石,海成波痕和交错层理发育,含海绿石。上部为紫红色、褐黑色、黄绿色页岩夹蛋青色、紫红色泥岩。由两个砂岩—页岩韵律构成。属典型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2 景儿峪组

景儿峪组最初命名地点在河北省蓟县城北景儿峪村,分布与长龙山组基本一致,在李庄村北出露较全,厚度38m。本组岩性由碎屑岩、粘土岩过渡到碳酸盐沉积,具有海侵沉积特点,与长龙山组整合接触。其分界标志层是以其底部黄褐色或带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含海绿石)石英砂岩。

底部为黄绿色、黄褐色中—细粒含海绿石石英砂岩。中部为紫红色、黄绿色薄层状泥岩夹钙质泥岩,水平层理发育。上部为蛋青色中—薄层泥灰岩夹薄层紫红色泥岩,泥灰岩细腻性脆,易于辨认,是本组与上覆府君山组分界的标志。 其底部中细粒长石石英砂岩具大型浪成波痕,海相特征明显,因此本组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3 府君山组

府君山组系河北省区测二队(1960)在蓟县北府君山建立的地层单位。相当于原景儿峪组上部“豹皮状灰岩”,从景儿峪组划出的依据是本组在区域上以平行不整合分别覆盖在长龙山组、铁岭组之上,并具有明显的嵌入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

本组主要分布在东部落至沙河寨,西部上平山一带也有出露,东部落剖面出露较全,可作为本区标准剖面,厚度146m。

本组岩石标志明显,下部为暗灰色厚层状结晶灰岩,含较多的莱德利基虫Redlichia;上部为暗灰色豹皮状白云质灰岩夹暗灰色薄层灰岩,含核形石。与下伏景儿峪组为平行不整合接触,分界标志是下部暗灰色厚层状结晶灰岩,底部薄层灰岩中局部含角砾或砾岩。本组属浅海相沉积。 4 馒头组

第 5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馒头组最初命名地点在山东省长清县张夏镇南2.5km馒头山,向北依次是毛庄组、徐庄组、张夏组和崮山组(崮山唐王寨)命名地点。本区馒头组未发现可靠化石证据,其层位确定是依据区域层位对比。

本组分布与府君山组一致,但由于抗风化能力弱而零星出露。东部落村北剖面较好,厚度71m。岩性以鲜红色(俗称砖红色)泥岩为主,往上过渡为粉砂质页岩夹白云质灰岩透镜体。泥岩底部具角砾或砾岩,粉砂质页岩中含石盐假晶。与下伏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分界标志是其底部角砾状薄层泥岩。 本组属干旱条件下滨海相或泻湖相沉积。 5 毛庄组

毛庄组分布与馒头组基本一致,出露较好的地方是沙河寨西山,化石较丰富,可作为本区标准剖面。厚度112m。

本组岩性以紫红色粉砂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少量白云母片。其颜色要比馒头组暗一些,俗称为猪肝色;与徐庄组相比,则又新鲜一些(徐庄组的颜色为暗紫色)。底部以出现黄绿色钙质页岩与馒头组分界,中部和上部夹两层白云质灰岩透镜体。灰岩透镜体中产辽西虫、幕府山虫等。顶部为页岩夹含核形石(葛万藻)的灰岩透镜体。

与下伏馒头组整合接触,属滨海相潮上带沉积,其中白云质灰岩为泻湖相沉积。 6 徐庄组

徐庄组分布较毛庄组更为广泛,在向斜两翼均可见到,出露较全的地方是东翼的东部落、揣庄、上花野和下花野等地,西翼的吴庄至秋子峪、上平山一线也有山露。厚度101m。

本组岩性以黄绿色含云母片粉砂岩、页岩及暗紫色粉砂岩夹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为主。产丰富的三叶虫化石:毕雷氏虫、辽阳虫、原附栉虫、孙氏盾壳虫及腕足动物化石。与下伏毛庄组呈整合接触,其分界标志层是以其底部出现黄绿色页岩与紫色页岩互层,而毛庄组顶部则是比较单一的紫红色页岩。属浅海相沉积。 7 张夏组

张夏组受到破坏和覆盖较少,是寒武纪地层在区内分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周围都有分布。主要分布在东部落、288高地、揣庄、张庄、赵家峪、上平山及吴庄等地。以288高地东山脊发育较好、较全(现已卖给日本采石灰矿,烧制浅野水泥)。可作为本区标准剖面。厚度120—130m。

本组以底部厚层鲕状灰岩与下伏徐庄组整合接触。岩性明显分为三段,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中部为叠层石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和薄层鲕状灰岩互层,夹泥质条带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上部为泥质条带灰岩、页岩。本组属浅海相沉积。

第 6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8 崮山组

崮山组分布与张夏组一致,以王家峪南山牛圈至288高地出露最全。厚度102m。岩性特征十分明显,以紫色色调为主。下部紫色页岩、粉砂岩夹砾屑灰岩;中部灰色灰岩(藻灰岩、鲕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上部紫色砾屑灰岩与紫色粉砂岩互层,顶部为灰色厚层藻灰岩。含三叶虫化石:蝴蝶虫、蝙蝠虫、光壳虫、圆劳伦斯虫等。底部以紫色砾屑灰岩与下伏张夏组泥质条带灰岩整合接触,似有水下冲刷面存在。本组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9 长山组

长山组最初命名地点在河北开平盆地赵各庄北1km的长山沟及冶里附近的马家沟(凤山组、冶里组、马家沟组均在此命名)。由孙云铸(1924)创建,1935年正式命名。 10 本溪组

本溪组最初命名地点在辽宁省本溪市西6km的新洞沟与蚂蚁沟村之间的牛毛岭。本区东翼区半壁店191高地、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小王山剖面可作为本区标准剖面,厚度为82m。石门寨西门至瓦家山剖面厚度为70.7m。

本组岩性下部为陆相铁质砂岩或褐铁矿(山西式铁矿)、粘土岩(G层耐火粘土),平行不整合于马家沟组之上;上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再到湖泊、沼泽相粘土岩,夹3—5层海相泥灰岩透镜体,含F层耐火粘土。 11 太原组

太原组最初命名地点在山西省太原西山月门沟,经与本区傅水寨老柳江云山砂岩对比,统称太原组。本区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厚度在小王山剖面为51m。石门寨西门至瓦家山剖面为48m。

本组有两个沉积韵律。下韵律底部青灰色含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风化后成黄褐色,具大型球状风化。向上过渡为青灰色页岩夹D层粘土或泥质灰岩透镜体。上韵律底部薄层细粒岩屑杂砂岩,具小型球状风化。往上为青灰色细粒砂岩夹泥灰岩透镜体及少量煤线。

本组与下伏本溪组整合接触。分界标志明显,标志层是底部的具大型球状风化青灰色含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风化后具小孔,分布稳定,过去称云山砂岩,在辽宁太子河区则称黄旗砂岩或小孔砂岩。属海陆交互相沉积。 12 山西组

山西组最初命名地点在山西省中部太原一带,与本区柳江组对比后,统称山西组。主要分布在石门寨西门、小王山、黑山窑等地。以石门寨西门至瓦家山剖面最好,是本区重要的含煤、粘土矿层位。厚度61.8m。

山西组岩性由灰色、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

第 7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构成两个沉积韵律。韵律底部含长石多、含砾,单层厚度大,顶部为粘土矿或煤层(可采煤层),上韵律顶部为B层粘土层位。与下伏太原组整合接触。其分层标志是其底部灰色、灰白色长石岩屑杂砂岩,但在横向上有时变为含砾中粗粒、或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颜色由灰白色变为黄灰色,但层位稳定。本组属大陆近海沼泽相沉积。 13 下石盒子组

石盒子组最初命名地点在山西省太原市东5km石盒子沟,太原市西25km石千峰为石千峰组建组地点,本区下石盒子组在黑山窑、石门寨西门、石岭等地较为发育,厚度115m。

本组岩性主要为灰色中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细粒岩屑杂砂岩、泥质粉砂岩、粘土质粉砂岩构成三个沉积韵律。第一韵律顶部为灰绿色含云母泥质粉砂岩,第二、三韵律顶部分别是A2和A1层粘土,颜色为紫色、紫灰色。

本组与山西组分界清楚:山西组顶部为B层粘土矿;下石盒子组底部为黄褐色含砾粗粒岩屑长石杂砂岩(岩貌特殊、俗称小豆砂岩),与山西组整合接触,属河流相、湖泊沼泽相沉积。 14 上石盒子组

上石盒子组出露局限性较大。以盆地东翼石门寨西门欢喜岭至瓦家山一带较好,厚度72m。本组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砂岩夹紫色细粒砂岩及粉砂岩。由1—2个沉积韵律构成。第一韵律底部是在A1层铝土矿之上(另一个韵律的开始)的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砂岩,具大型斜层理,与下石盒子组整合接触。此层厚度大,分布稳定,称南山砂岩。本组属河流相沉积。 15 石千峰组

本组是本区古生界最高层位,因上覆地层覆盖,出露十分局限,仅在黑山窑、欢喜岭一带出露较好,厚度150m。

本组是一套河流相紫色岩石,底部为含砾砂岩和砾岩(胶结松散,风化后砾石脱落布满山坡),往上为细粒砂岩、粉砂岩及部分黄绿色泥岩。与下伏上石盒子组整合接触,分界标志是上石盒子组顶部为黄白色含砾岩屑长石砂岩,其上为石千峰组紫色含砾岩屑杂砂岩(结构松散)。

第 8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第三章 岩石特征

一、岩浆岩: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又称火成岩。岩浆主要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按其活动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深成侵入岩颗粒较粗。浅成侵入岩颗粒细小或大小不均。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度低,冷却快,常成玻璃质、半晶质或隐晶质结构,具有气孔、流纹等构造等。岩浆岩常见的如在地壳中分布很广的中粗粒结构的侵入岩——花岗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的玄武岩,流纹构造显著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等。 1.深层侵入岩

本区深层侵入岩分布在柳江向斜西侧的东南角。西侧上平山、杜庄、花场峪属响山岩体边缘相。 (1)响山花岗岩体

分布在本区以西的平市庄及响山一带,长轴呈NNE向延伸,呈岩基状产出。据前人研究,分为中心相和边缘相,两者为渐变过渡关系。中心相为灰白色中粗粒碱性花岗岩,边缘相为肉红色斑状花岗岩 (2)后石湖山岩体

分布在山海关北4km处,呈岩株状侵入于中、晚侏罗世火山口中,面积为45平方千米,周围环形或半环形分布着上侏罗统孙家梁组粗安质—粗面质和流纹质火山碎屑岩、熔岩。岩体与火山岩为侵入接触关系。围岩蚀变不明显,仅见有轻微的硅化或局部黄铁矿化。 2、浅层侵入岩

本区浅层侵入体规模不大,主要呈岩床岩墙产出,岩性从基性到酸性均有。 (1)辉绿岩

呈灰绿色、灰黑色、黑灰色,镜下鉴定为斑状结构和无斑细晶结构—隐晶结构。基粒为细粒或辉绿结构至隐晶结构,个别具球粒构造,气孔构造。

第 9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2)辉绿玢岩

呈岩墙、岩床或岩脉产出,见于亮甲山、潮水峪等地。岩石呈灰绿色,斑状结构,斑晶为辉石,多以绿帘石化和碳酸盐化。基质为隐晶质,镜下鉴定为辉绿结构,块状构造。亮甲山上辉绿玢岩岩墙中见有围岩捕虏体。

(3)闪长玢岩:闪长玢岩呈岩株、岩株、岩脉如产出,如分布在东部落南的老炼炉岩株,浅水营—上花野的岩枝,潮水峪、沙河寨、288高地的岩脉或岩株。 (4)正长斑岩—闪长玢岩,正长斑岩—二长斑岩

该类岩体呈岩株状产出,分布在张岩子村西南,牛鼻子山、蟠桃峪、石门寨、上平山、赵家峪、潮水峪等地。

3.脉岩:包括煌斑脉岩、伟晶脉岩、霏细岩三类。 4.火山岩 二、 变质岩

变质岩由浅到深的构造分布为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块状。本区的变质方式有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和区域混合岩化作用。这里重点介绍区域性混合岩化作用。张岩子村出露的花岗片麻岩为混合岩体,是绥中花岗岩的一部分。此岩石分两期混合岩化,第一期区域性注入式钾质交代,第二期为岩脉体注入式硅质交代。 三、沉积岩

沉积岩是在地壳表层的欧永霞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在水、大气、生物、生物化学以及重力等的作用下,主要由母岩的风化产物,同时也有火山喷发物质、生物以及宇宙物质等物质成分,经过搬运作用、沉积作用以及沉积后的成岩作用所形成的岩石。 1.陆源碎屑岩 (1) 砾岩

实习中,见到的砾岩有长龙山组底部硅质砾岩、馒头组底部泥灰质砾岩、府君山组底部泥灰质砾岩、本溪组底部白云质砾岩以及北票组底部各种砂质砾岩。 (2) 砂岩

按粒度分为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实习中可以发现青白口系长龙山组为白

第 10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色,含海绿石带浅绿色,石炭系的石英砂岩为深灰色;长石砂岩主要分布在长龙山组、二叠系、北票组地层中。长石杂砂岩主要分布在北票组和上石盒子组地层中。岩屑砂岩主要分布在石千峰组地层中。岩屑质长石砂岩分布在太原组、石千峰组、黑山窑组以及北票组。长石质岩灰岩主要分布在本溪组。长石质岩屑杂砂岩主要分布在太原组、山西组等地层中。 (3) 粉砂岩

因形成环境不同,成分和颜色不同。粉砂岩在各时代地层中均有分布,比较发育。如本溪组的灰色钙质粉砂岩、黑色粉砂岩、太原组的深灰色粉砂岩、下石盒子组的灰色粉砂岩、长龙山的浅绿色粉砂岩。 (4) 粘土岩

本区可见泥岩和页岩两类。如寒武系和青白口系主要为紫色、红色、黄绿色的泥岩和页岩,石炭系、二叠系主要是黑色、灰色、深灰色的泥岩和页岩。 2.碳酸盐岩 (5) 砾屑灰岩

本区可见灰色砾屑灰岩和紫色具有氧化圈砾屑灰岩。砾屑为盆地内生成的隐晶质泥灰岩经破碎而成,其扁平面与岩层层面基本一致。砾屑有一定的磨圆度,分选性差。紫色的具氧化圈砾屑灰岩,砾屑在岩层内成放射状、菊花状,分选性差,砾屑具次棱角状,砾屑排列无序。 (6) 鲕状灰岩

鲕状灰岩 颜色:青灰色 结构:生物碎屑结构.鲕粒大小:中粗粒 成分`:角闪石,

石、橄榄石构造:块状构造 ,鲕状灰岩分布在中、上寒武统的徐庄组、张夏组以及崮山组,以张夏组最为稳定。如徐庄组顶部的暗紫色页岩夹有鲕状灰岩透镜体。

(7) 生物碎屑灰岩

生物碎屑灰岩数量不多,但张夏组、崮山组等地层中均有分布。 (8) 泥灰岩

泥晶结构,呈土黄色,常见于寒武系及奥陶系。 (9) 豹皮灰岩及虫孔状灰岩

本区可见虫孔被白云质充填,风化后虫孔在岩石表面呈突起的花斑状,常见于亮甲山顶部。在风化的表面往往呈土黄色或棕褐色的花斑状。 3.火山碎屑岩 (见第四章)

第 11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第四章

路线1 柳庄小北山 7月9日 天气:晴

实习路线描述与地质分析

观察点1 柳庄村庄小北山山顶 (1) 罗盘的使用方法

①罗盘的结构:a、磁针:绕铜丝的一端为磁南针,另一端为磁北针,磁针指示滋子午线方向。 b、刻度盘:有内外两个刻度盘。外刻度盘,逆时针刻有0°~360°,用于测量方位角、岩层走向和倾向等;内刻度盘以E或W为0°,向两边分别刻制90°,用于测量岩层倾角和地形坡度角。 c、水准器:有两个水准器,圆形水准器供罗盘调平用;管状水准器供测量岩层倾角和地形坡度角用。d、照准器:为一折叠式照准觇板,供瞄准用。

②磁偏角的校正:使用罗盘测量之前,必须校正磁偏角(此子午线度地理子午线的夹角)。方法是旋正磁偏角调整螺钉,令刻度盘向左(西偏角)或向右(东偏角)移动,使罗盘外壳内侧的正北方向上的白色圆点或竖直线对准西偏或东偏的度数。

③目标方位的测量:就是测定目标的方位角,它能显示出被测定目标与观测者的相对位置。测定某一目标的方向时,要放松制动螺钉,使长觇板指向测物,即使罗盘N端对着测物,S端靠着自己,使目标、方向标小孔、反光镜上的细丝连在一条直线上,同时是底盘园水准泡居中;待磁针静止时,指北针所指度数,即为所测目标之方位角。 ④地形坡度角的测量

地形坡度角是指地形斜坡面与假象水平面的夹角。测量方法是先将罗盘长边平行于斜坡面侧立起来,然后拨动罗盘背后的扳钮,使长水准器气泡居中游标所指的度数即为地形坡度角。但是由于地面在一段很短的距离内往往起伏不平,所以在测量地形坡度角时,往往是两个人,一个人站在高处,另一个站在低处,使罗盘互相瞄准等高位置进行测量,这样可以互相校正,结果更准确。方法是:用左手握住罗盘,先把罗盘的长觇板打开平放,长觇板尖立起,然后把罗盘侧立起来,将小镜折回与罗盘呈一个角度,使反光镜面对自己,自长觇板尖的小孔及反光镜透视孔中的平分线瞄准被侧目标,使它们连成一线,再用右手调整测斜仪上长水准器使水泡居中,这时,通过反光镜读测斜仪在竖直刻度盘所指度数,即为所测斜坡的坡度角。

(2) 实地测量:山顶测量方位角:信号塔163° 距离信号塔向右最近山顶

270°

观察点2 柳江村庄小北山北坡采石坑旁

第 12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1) 利用罗盘测量岩石产状:测量岩石的产状要素(走向、倾向和倾角)要在

岩层的层面上进行。若岩层不平整,可把记录本放在层面上,在记录本上测量。

① 走向测量:使罗盘的长边与层面接触并使罗盘保持水平,磁针停摆后,读指北针所指刻度盘的读数,即为走向;②倾向测量:使罗盘的N端朝向岩层的向上倾斜方向,S端与层面接触并使罗盘保持水平,读指北针所指刻度盘读数,即为倾向;③倾角测量:将刻有测斜角的罗盘长边垂直置于岩层倾斜线上,轻微调整测斜仪上的长水准器,使水泡居中,读测斜仪游标所指的度数,即为岩层的倾角。

(2)对岩石名称的确定:矿物>50%本名 25%~50%——质 10%~25%含——岩 (3)柳江小北山岩石产状粒度信手素描图(图4-1-1)

图4-1-1柳江小北山岩石产状粒度信手素描图

观察点3柳江村庄小北山山顶

(1) 地图的定向:使罗盘长边与地图上N

(磁子午线)平行或重合,然后转动地图使北针对准刻度线,这时地形图方向便与实际方向一致。

(2) 后方交汇法在地形图上定点:在实地

找到三个在图上有明显特征的地物,明显地物A、B、C分别在站立点D的三个不同方向上,相邻两点之间的角度不应小于30°或大于120°。首先然后在地形图上过A、B、C三点按相应的方位角分别做三条方向线,这三条线相交形成一个小三角形(误差三

图4-1-2 实地野外定点 第 13 页 共 32 页

用罗盘分别测量AD、BD、CD的方位角,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角形),三角形的中心D点,即为所要确定的站立点D在图上的位置。

(3) 地形野外定点,(如图4-1-2 实地野外定点) 观察点4 柳江村庄小北山北坡

观察描述砾岩 粗粒 中粒 细粒 粉砂 泥质

路线2石门寨西亮甲山奥淘系—石炭系地层剖面路线 7.10 晴

观察点1 亮甲山下

(1) 冶里组地层的岩性特征

冶里组地层以灰色砾屑岩为主,其次为深灰色薄层泥质条带辉岩,夹有黄色页岩,由辉石和斜长石组成辉绿岩,呈现灰绿色,风化较强烈的呈黄褐色,呈岩床产出。 (2) 冶里组地层与亮甲山组地层分层标志

冶里组地层顶部使黄绿色页岩,而亮甲山顶部是豹皮灰岩,分界明显。 观察点2亮甲山上近顶

观察灰岩,做信手素描图(如图4-2-1)

图4-2-1灰岩信手剖面图

观察点3亮甲山上距观察点2约100m处 (1) 观察背斜

测量两翼产状,并做信手素描图(如图4-2-2)

第 14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左翼:→201° 294°<23° 右翼:→180° 275°<14° 图4-2-2背斜信手素描图

(2) 观察浪成波痕

① 浪成波痕常见于海、湖浅水地

带,其特点是波峰尖,波谷圆,

形状对称。浪成波痕的波痕指数

(L/H)为4~13,多数为6~7,但拍岸浪的波痕指数可达20,且不对称,陡坡朝向岸。 ② 浪成波痕素描图(图4-2-3)

图4-2-3 浪成波痕素描图

观察点5接近亮甲山顶附近寻找古生物化石

可发现多为古生物足迹化石,偶尔见贝壳化石,残骸化石等

观察点6 亮甲山西大采石坑

(1)马家沟组与亮甲山组地层分界标志:马家沟组地层以黄灰色细晶白云质灰岩为主要特征,亮甲山组以深灰色或灰色豹皮灰岩为主 (2)马家沟与亮甲山组接触关系素描图(如图4-2-4)

第 15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马家沟组 亮甲山组

图4-2-4 马家沟组与亮甲山组接触示意图

路线3北戴河鸽子窝公园 7.11 晴

① 入海三角洲:入海三角洲可分为:三角洲平原沉积、三角洲前缘沉积、

前三角洲沉积。

三角洲平原沉积是河流入海时发生分流而大量沉积形成的,包括河床、河漫滩、天然堤以及沼泽的沉积物等。

三角洲前缘沉积是河流送入海岸带水底的物质快速沉积的产物,实际上是一个海水下面的扇形沙体,由水下分流河道、河口沙坝、远沙坝、席状沙组成;它们由内向外大体成半环状分布,粒度由砂至粉砂,其分选性及磨圆度均良好;随着三角洲的推进,沙坝也向前伸展;不同粒度砂层呈透镜状交错分布,但原始倾斜一般较小,波痕、斜层里发育,常含有海生动物化石。

前三角洲位于三角洲的外侧,沉积物主要由暗色粘土和粉砂质粘土组成,本质上已属于海洋沉积。

入海三角洲因受海洋升降及地壳的运动的影响,常呈阶段性的发育和伸展,老的三角洲上面或前方常叠加新的三角洲,或者由于河口改道在旁侧形成新三角洲。

② 海岸台:是海水长期拍击岩石所形成的地貌。 ③ 海边浪成波纹:波纹陡的部分指向岸边

④ 海蚀槽:由基台组成的海岸地形一般比较陡峭,在岸壁基部与海平面的接

触处,因受波浪的频频冲击可形成沿水平方向展布的凹穴,称海蚀槽。 海蚀崖:当海蚀槽不断向内扩大时,其上悬空的岩石因失去支撑而发生

第 16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重力塌落,形成陡峭的崖壁,称海蚀崖。

波切台:崖壁后退在崖前形成一个表面平坦,高度几乎接近海平面,微向海洋方向倾斜的平台,称为波切台。

波筑台:浪蚀作用和海蚀崖坍落的岩块、砂粒则由底流带至水下堆积,形成堆积物构成的平台成为波筑台。

⑤ 海蚀平衡剖面:海蚀平台因海蚀作用而不断展宽,使波浪冲击崖基时要

经过越来越长的距离,致使波能的消耗越来越大。当平台宽度大到使波浪全部动能消耗殆尽时,海蚀作用即趋于停止,此时基台海岸的横剖面成上凸形曲线,线上个点的侵蚀强度趋于零,磁剖面称为海蚀平衡剖面。 路线4 张岩子—东部落—潮水峪路线 7.12 晴

观察点1张岩子村西陡岩下石碑处描述绥中花岗片麻岩

晚太古代的绥中花岗片麻岩使柳江地区出露的最老岩石。一般呈肉红色,中、粗粒花岗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局部为片麻状构造。主要矿物成分为钾长石、斜长石、石英、含少量角闪石、黑云母等暗色矿物,各矿物的主要特征:

① 钾长石:肉红色,玻璃光泽,可见完全解理,板状,含量约35%。 ② 斜长石:灰白色,玻璃光泽,可见完全解理,柱状,含量约20%。 ③ 石英:无色或乳白色,无解理,断口油脂光泽,含量约30%。 ④ 角闪石:黑绿色,柱状,多蚀变为绿泥石而呈暗绿色。 ⑤ 黑云母:黑色,珍珠光泽,片状,极完全解理。 观察点2陡崖距地面20m处

图4-4-1 长龙山组与绥中花岗片麻岩的沉积不整合接触关系

第 17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1) 长龙山组与绥中花岗片麻岩的接触关系:沉积不整合,绥中花岗片麻

岩为岩浆岩,长龙山组岩石为沉积岩,二者岩性不同,为沉积不整合。(图4-4-1)

(2) 油气运移:不整合带

(3) 油气存储:碎屑岩,碳酸岩,裂隙。

观察点3 沿途观察韵律沉积

(1) 沉积韵律:是指按颗粒从大到小,比重从大到小的顺序先后分层沉

积而成岩层的规律,在地层剖面上,表现在从老到新的顺序上,岩层依粒度从粗到细,依次为粗砂岩—中砂岩—细砂岩—粉砂岩—泥岩。沉积韵律使判别地层是否倒转的定律,也是判断海进沉积海蚀还是海退沉积的依据。规模较沉积韵律与大的沉积韵律可构成“沉积旋回”,大多数地壳运动,海平面与气候以及沉积物变化引起沉积环境的周期性变化有关。

(2) ①第一韵律带的结束,第二韵律带的开始:表现为粒度逐渐又粗变

细;

③ 第二韵律带含变质闪长玢岩;③采石坑前,第二韵律带终了,第三韵律带开始,出现标志紫红色页岩。

(3) 页岩:储气依靠于良好的吸附性;储油依靠于岩石间的裂隙。 观察点4 景儿峪长龙山组分界(大采石坑)

(1) 长龙山组:灰白色含砾粗粒长石石英砂岩、石英砂岩、海绿石砂岩

夹紫色、黄绿色页岩,与下浮地层不整合接触。

(2) 景儿峪组黄褐色细粒石英砂岩,紫色页岩、杂色泥灰岩和白色板状

灰岩构成一个沉积韵律。

(3) 分界标志:蛋清色泥质灰岩

(4) 泥质灰岩:泥晶结构,泥亮含量在25%~50%之间,风化后有泥状物出

现,呈土黄色,新鲜面为浅灰色。本区泥灰岩呈薄层状或条带状产出,位于海侵层位的上部,是浅海相较深水环境下沉积的岩石,常见于寒武纪及奥陶纪下部。

观察点5废弃工厂附近观察豹皮灰岩

(1) 在灰岩中有时分布有白云质团块,在风化后的表面上往往呈土黄色或棕褐

色的花斑状,白云质花斑与周围灰质成分之间的界限参差不齐。白云质花斑内以自形白云石为主,但尚保留有少量的方解石残余晶体,表明为白云石不均匀交代方解石所致。

第 18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2) 府君山豹皮灰岩:表面有似豹皮状花纹,有沥青成分,敲击有异味,滴盐

酸气泡。

观察点6山沟处馒头组与毛庄组的分界标志 馒头组:鲜红色页岩,与下伏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 毛庄组:紫红色页岩,粉砂岩为主,夹少量灰岩透镜体。 观察点7 由6向上50m左右

(1) 张夏组:鲕粒灰岩:鲕粒含量大于50%。鲕粒为钙质、呈同心圆状,分鲕

粒和同心层两部分,鲕粒常以微晶灰岩粉屑为主 ,个别为生物粉屑。鲕粒大小不均,大者1.5mm左右,小者0.5mm左右,常构成粒度韵律薄层。在搅动海水中形成隐晶质同心层,鲕粒呈接触式—孔隙式胶结,胶结物为亮晶方解石。

鲕粒灰岩主要分布在中、上寒武统的徐庄组、张夏组、崮山组中,以张夏最为典型,分布也最稳定。如徐庄组顶部的暗紫色页岩中夹有鲕粒灰岩透镜体(鲕粒灰岩普遍硅化)。张夏组中部、底部为含砾屑的鲕粒灰岩,底部以含生物碎屑的鲕粒灰岩为主,中部多为含鲕粒灰岩砾屑的鲕粒灰岩。共生的三叶虫化石在不同层位上种属也不同,生物发育的程度也略有不同。

鲕粒灰岩形成于温暖的浅海搅死亡后的三叶虫动带被破碎与鲕粒一起沉积;沉积后的含鲕粒的沉积物(未固结或弱固结),也可以再次破碎成砾屑与正常沉积的砾屑一起沉积。

从纯鲕粒灰岩到含生物砾屑鲕粒灰岩再到含鲕状灰岩砾屑的鲕状灰岩形成的水动力条件是由搅动环境、强搅动环境再到冲刷搅动环境。

表面黑色为有机质,白色为方解石,在十分动荡的水环境中有机质晃动粘结方解石形成鲕粒灰岩。

(2) 藻灰岩:是由钙藻堆积形成的石灰岩,或者由藻类生命活动产生的石灰岩.

这种石灰岩由藻体、藻体间的碎屑充填物及化学沉淀胶结物三种物质组成。藻类的生命活动可以分泌出钙质或促进海水中的钙质沉淀,构成坚硬的钙质壳或钙质骨骼直接形成岩石。按藻类的形态特征可分为隐藻灰岩和叠层石灰岩两类。当藻体形态不甚清楚时,称为隐藻灰岩;当藻体为纹层状时称为叠层石灰岩。

隐藻灰岩一般新鲜面为灰色,风化后变为灰黑色,以黑色有机碳富集为标志。岩层以中厚层为主,层内构造均匀,属潮间泻湖沉积环境,主要见于张岩子一带的府君山地层中。

叠层石由两种基本层构成富藻纹层和富碳酸盐纹层。富藻纹层,又称暗纹层,藻类组分含量多,有机质含量高,碳酸岩沉积物少,故色暗;富碳酸岩纹层,又

第 19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称亮层,藻类组分含量少,有机质含量低,故色浅。叠层石中藻组分主要是丝状或球状的蓝绿藻。这种藻主要生活一般来说,在暴风雨或高潮期,被暴风水流或潮汐水流带来的碳酸岩颗粒和泥,将大量地被这种富粘液的藻所捕获,从而形成富碳酸岩的纹层;相反,在非风暴期,则主要形成富藻的纹层。另外的观察表明:在白天,藻类的光和作用兴旺,主要形成富藻纹层;在夜间,则主要形成贫藻的纹层。

叠层石的形态十分多样,但基本形态只有两种,即层状的(包括波状的等)和柱状的(包括锥状的等),其他形态都是这两种基本形态的过渡和组合。一般来说,层状形态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力较弱,多属潮间带上部的产物;柱状形态叠层石生成环境的水动力条件较强,多为潮间带下部及潮下带上部的产物。叠层石主要分布在张夏组和崮山组的地层中。

观察点8山顶松树竹叶状灰岩

竹叶状灰岩是石灰岩的一种,其特点为截面由砾石呈竹叶状,寒武系碳酸盐类的沉积岩。它的形成是由碎石集散在海里,经海水长年冲击、侵蚀,慢慢变成类似橄榄状碎石块,一般长0.3cm~10cm,后又经地壳运动、沧海变迁、渐渐被一种钙质胶结、粘合、挤压在一起。沧海变为陆地后,这些石块在地壳的变化中露出地面,受雨水冲刷、风化等外力作用而变成今天的模样。可见方解石脉。

成因:在正常的浅水海洋中形成的薄层石灰岩,在其刚形成不久,有的可能出于半固结状态,被强烈的水动力破碎,搬运和磨蚀,并在搬运不太远的地方,在水动力相对较弱的环境中堆积下来,再经成岩作用,从而形成竹叶状灰岩(白云岩)。

观察点9由8沿山路前行途中

(1) 长山组:泥质条带灰岩、砾屑灰岩、泥灰岩、钙质页岩互层; (2) 崮山组:紫色砾屑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化石丰富。 (3) 分界标志:薄层竹叶状灰岩 观察点10下山途中饼干状灰岩 ① 黄色块状 ② 规则饼干状

观察点11 冶里组豹皮灰岩 ① 呈陡坎状; ② 抗风化能力强。 观察点12 白色石林

喀斯特地貌(karst landform)是具有溶蚀力的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的总称,又称岩溶地貌。除溶蚀作用以外,还包括

第 20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流水的冲蚀、潜蚀,以及坍陷等机械侵蚀过程。喀斯特一词源自前南斯拉夫西北部伊斯特拉半岛碳酸盐岩高原的名称,当地称为,意为岩石裸露的地方,“喀斯特地貌”因近代喀斯特研究发轫于该地而得名。

喀斯地貌形成为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在有水和二氧化碳时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氢钙[Ca(HCO3)2],后者可溶于水,于是空洞形成并逐步扩大。这种现象在南欧亚德利亚海岸的喀斯特高原上最为典型,所以常把石灰岩地区的这种地形笼统地称之喀斯特地貌。

路线5 石门寨西门—瓦家山石炭系、二叠系剖面路线 7.13 晴

观察点1 亮甲山豹皮灰岩

豹皮灰岩是一种具黄色、褐红色不规则斑纹的石灰岩,貌似豹皮,故名豹皮灰岩。通常基质部分为隐晶质方解石或微晶方解石,斑纹部分含有较多的白云石。它是石灰岩在成岩过程中发生白云石化而成的,白云石化作用常选择石灰岩中渗透性较好含颗粒的条带或斑块进行。此种灰岩在中国寒武纪、奥陶纪地层中常见。周口店地区广泛分布的寒武纪地层府君山组底部灰岩因其具典型的豹斑状构造而被称为豹皮灰岩。 关于其成因一直有不同的说法,既有沉积成因的,也有构造成因的。现在比较得到大家认可的是后者,即认为豹皮灰岩是经韧性剪切作用的灰岩形成的钙质糜棱岩,因此具有重要的构造指示意义。在周口店地区的府君山组和马家沟组中都有发育,尤以府君山组下部发育的豹皮灰岩为典型。从周口店黄院东山梁地区的地层接触关系来看,府君山组与下伏景儿峪呈韧性滑脱接触关系,即府君山组曾经遭受过韧性剪切作用。在太平山一带局部区域,马家沟组与上覆本溪组呈剥离断层接触,及马家沟组也曾接受过一定的剪切作用。整体而言,豹皮灰岩的发育与韧性剪切作用表现出很大的相关性,因此,其构造成因的说法是比较可靠的。

观察点2大采石坑

亮甲山组:→200° 290°<31°

产状

马家沟组:→193° 280°<30° 二者产状十分接近,整合接触 观察点3 玉米地 冶里组断层

第 21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1) 断距:断层两盘上同层位两点位移后的垂直距离叫断距; 水平断距:两岩层水平错开的距离; 垂直断距:两套岩层的垂直落差。

(2) 观察点处的断层为正断层,上盘下降,下盘上升。 (3) 断层产状、粒度素描图(图4-5-1)

图4-5-1 冶里组断层素描图

观察点4燧石结核(马家沟,白云质灰岩)

由岩石凸出类,抗风化能力强,白云质岩类;凹进去部分不抗风化,多泥质和钙质岩类;铁制结核呈现黄色。

观察点5养鸡场后马家沟组与本溪组接触关系

(1) 马家沟: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及少量灰岩;本溪组:青白色细砂岩、粉砂

岩、泥页岩、铝土质岩夹4~5层泥灰岩透镜体,含植物化石和有壳类、腕足类、蜓类化石。

(2) 本溪组与马家沟组地层平行不整合接触。

(3) 以滚石(沉积岩、白云质灰岩)为分界标志,分选差,磨圆度好。 (4) 马家沟组、本溪组之间缺失年代D O S 观察点6 四方台本溪组 青白色 铝土矿 观察点7海陆交互相(本溪组) (1) 鲕状赤铁矿 主要为砂岩、白云岩 (2) ①陆相:煤、砂岩、砾岩、长石;

②海相:碳酸岩(灰岩、白云岩);

第 22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③ 海路交互相:砂岩、砾岩。 观察点8太原组石碑下方

(1) 球形风化产生条件

(2) 球形风化素描图(图4-5-2)

图4-5-2 太原组球形风化素描图

观察点9深黄色侵入体侵入山西组(途中) 观察点10下石盒子组 砂岩、砾岩

(辫状河沉积)3层韵律 含砾粗粒长石杂砂岩 煤—沼泽、高等植物沉积

观察点11下石盒子组 长石 砂岩 中—粗粒砂岩 槽状交错层理

第 23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观察点12上石盒子组起始 A层铝土矿 2层韵律 紫红色砂岩 观察点13 石千峰组 紫红色含砾粗砂岩

路线6山羊寨—秋水峪—傍水崖 7.14 晴

观察点1 山羊寨山上

(1) 洞穴沉积:通常指石灰岩中的沉积物,它是由洞穴中重力堆积、石灰岩洞

穴中的沉积物的角砾、地下水机械沉积的泥沙和化学沉积的石钟乳、石灰华等组成,有时还有地下沉积的粘土。有的洞穴保存有人类和动物的化石,石器和文化层。洞穴沉积物的规模和厚度不等,大者厚度可达五六十米,能划分出不同的层次。

(2) 地下水:①是指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地表之下岩石和松散堆积物孔隙中的水

体。

②地下水来源及存在形态:a、渗透水:是由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面流水(江、河、湖、海)等从地面渗入地下聚集而成,是地下水最重要最普遍的来源;b、凝结水:是由空气中的水汽因降温在地面凝聚成水滴后渗入地下积聚而成;c、埋藏水(古水):被封闭保存下来湖水或海水伴随沉积物一起沉积而保存起来的古水,即地史中沉积物孔隙的水;d、地下岩浆活动形成的水(结晶水、水汽),是由岩浆活动过程中冷却析离出来的水积聚而成的原生水;

③ 岩石中的孔隙使地下水储存的主要场所和运移通道;重力是地下水运动

的主要动力。

④ 地下水的基本类型:a、包气带水:在包气带中的地下水称为包气带水,

如土壤水;b、潜水:埋藏在地表以下第一个稳定的隔水层以上,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一般埋藏在松散堆积物的孔隙中和裸露岩基上部的裂隙或融隙中,也可以进入透水性良好的岩基内;c、承压水(层间水):埋藏在两个稳定隔水层之间的透水层内的重力水。

(3) 观察点为第四纪洞穴沉积,

上部为未成岩的堆积物,下部为亮甲山组的豹皮灰岩,洞底岩石为豹皮灰岩,有刀砍纹和解理,上覆岩石为G层铝土矿(马家沟之上)

图4-6-2 由石头倾向判断水的流向示意图

第 24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4)由石头倾向判断水的流向,如图4-6-2 (5)堆积物形成于滑踏作用。 (6)向斜素描图(图4-6-1)

→180° 270°<87°

图4-6-1 向斜素描图

观察点2秋水峪背斜

(1)褶皱构造的一个向上或向下的弯曲称为褶曲构造,简称褶曲。褶曲是组成褶皱的基本单位,即褶曲是有一个或若干个褶曲构成的。

根据褶曲的形态和组成褶曲地层的新老分布关系,褶曲的基本类型分为背斜和向斜两种

背斜是岩层向上拱的弯曲,形成中心部分为较老岩层,两侧岩层依次变新;向斜是岩层向下凹的弯曲,中心部分是较新岩层,两侧部分岩层依次变老。背斜和向斜遭受风化剥蚀之后,地表可见到不同时代的地层裸露。

(2)秋水峪背斜由张夏祖鲕粒灰岩组成,其生长过程是:两翼受到压力,顶部产生张应力,形成于垂直岩层顶面的张裂缝。薄层岩石由灰岩、钙质灰岩构成,为塑性层,表面为大裂缝,右翼溶洞黏在岩层之上。

(3)背斜是最好的储油构造,但其若有裂缝,油气将会逃逸。 观察点3崖口背斜(九龙壁)

(1) 右翼产状:走向156,倾向241,倾角41 (2) 背斜核部位于信号塔处。

(3) 徐庄组灰岩:页岩经变质作用形成板岩,滴盐酸不产生气泡,主要

成分为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

(4) 九龙壁:产出黄白色霏细岩脉侵入体。

第 25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观察点4 电线杆处

(1) 相邻两块岩石分别为张夏组鲕粒

灰岩和亮甲山组灰岩,推断此处为断层存在如图4-6-3,上盘下降,为正断层。

(2) 断层对过大岩石:张夏组岩石,经

过烘焙作用之后由泥岩变为角岩,含有竹叶状灰岩、鲕粒灰岩、生物碎屑岩(呈麻状小黑点分布)

观察点5 蓝旗组火山岩

(1) 火山岩命名:①结构:粒度大于

10cm称为集块结构,2mm~10cm称为角砾结构,小于2mm称为凝灰结构

② 集块结构大于50%称为集块构造,角砾结构大于75%称为角砾构造,凝灰结构大于75%称为凝灰构造。 ③ 蓝旗组火山岩成分 :

黑色:角闪石(柱状),黑云母(有光泽) 白色:长石 绿色:辉石

(3)火山蛋概述:火山蛋,通体浑黑,类似粪土,形似蛋类,大小不一且形状不规则、独特。一般直径在20-30公分左右,石质坚硬,且密度很大,大的直径达一米多,重量过吨,小的如土豆。

是火山喷发时岩浆随着炽热的火山溶岩喷飞到空中,旋转跌落到火山灰中,表面冷却,岩浆团成了纺锤形或圆球形,通体浑黑,形似蛋类,大小不一,且密度很大,多在岩层褶皱处形成,内含大量铜元素及其它金属的火山蛋,虽经千万年的岩石挤压、地质变迁,仍然保持着水珠似的浑圆形状。

(4)岩浆岩相:岩浆岩相又称火成岩相。在不同地质条件下生成的岩石和岩体总的特征.侵入岩与喷出岩相的特征及划分

上均不相同.侵入岩相的划分主要的依据是岩石形成的深度,结合总体产状、部位及岩石特征.由于不同深度的岩浆其温度、压力、冷却速度、挥发份的散失等物理化学条件是有差异的,所以形成的岩石

图4-6-4 岩浆岩相示意图

第 26 页 共 32 页

图4-6-3 断层示意图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其结构构造及成分等也就有所不同.按深度分为深成相、浅成相和喷出相.同一岩体中可以分成内部相、过渡相和边缘相.火山岩相的划分则有几种方法,按火山岩形成的时代分为古相火山岩和新相火山岩;按喷出环境分为陆相火山岩和海相火山岩;按距火山口距离分为远火山口相和近火山口相等方案.目前,一般认为比较好的方案是分为溢流相、爆发相、侵出相、火山颈相、次火山相及火山沉积相.对于岩浆岩相的研究,对于找矿勘探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观察点6 抽水站山上(小傍水崖附近)观察河流的侵蚀作用

1. 河流的侵蚀作用:(1)侵蚀方式:①冲蚀作用:流水本身的能量冲击河床及两岸的岩石,使河床遭受破坏,这种作用称为冲蚀作用;②磨蚀作用:流水携带的泥沙和大小不同的砾石,在流动过程中磨损河床及两岸岩石的作用称为磨蚀作用;③溶蚀作用:河水溶解两岸的易融岩石从而破坏河床,这种作用称为溶蚀作用。

(2)侵蚀类型:①下蚀作用:河流侵蚀河床使其不断加深的作用称为下蚀作用。②侧蚀作用:河流侵蚀谷坡使河谷不断扩宽的作用,称侧蚀作用。③向缘侵蚀作用:河流不断向源头的侵蚀作用,称为向缘侵蚀作用。 (3)河流侵蚀作用的结果:形成“V”字形河谷、急流、瀑布。

2. 河流的侧向侵蚀和侧向沉积作用的第一个直接结果是使河谷谷底不断拓宽;

第二个结果是使河床的曲度增加,辗转流动于开阔的谷地上,形成一个曲流带;第三个结果是使相邻的两个凹岸逐步靠近,河道发生截弯取直现象,原来的旧河湾被废弃或演变为牛轭湖。

观察点处河流截弯取直形成河迹湖。

3. 边滩:河槽一侧由砾、砂堆积而成的斜坡,称边滩。

心滩:汛期过后,河水逐渐退缩,搬运物也逐渐充填河床底部,至平水期,

沉积物露出水面,出现被水包围的心滩。

4.河谷:有水流切割形成的谷底,它包括谷坡和谷底两大部分,与相邻的河流之

间由分水岭相隔。

谷坡:河谷两侧的斜坡。

谷底:河谷两侧谷坡坡坡麓之间的平坦部分为谷底。 河床(河槽):谷底经常被流水占据的区域。 河漫滩:平水期露出水面的部分。

5.河谷 阶地:观察点处为5级阶地①住户院子所在位置为第一阶地;②车道所在位置为第二阶地;③玉米地处为第三阶地;④由玉米地向上,大树处为第四阶地;⑤信号塔处为第五阶地。 路线7 鸡冠山

第 27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观察点1 近山顶断层

(1) 断层带之间的岩石为角砾岩 (2) 断层剖面图(如图4-7-1)

235°<51°

图4-7-1 断层剖面图

观察点2层理

(1) 层理的组成:层理由细层、层系、层组等要素组成。

细层又称纹层,是组成层理的最小单位,其厚度极小,常以毫米计。同一纹层是在相同的水动力条件下形成的,其产状是水平的、倾斜的或波状的。 层系有许多成分、结构、厚度和产状相似的同类纹层组成,它们是在同一环境、相同的水动力条件下,不同时间形成的。

层系组又称层组,由两个或多个相似的层系或成因上有联系的层系叠覆而成。

若干个纹层、层系或层组构成一个层。层由成分基本一致的岩石组成的沉积地层的基本单位,它以成分或结构上的不一致性与上下临层分开。层与层之间有层面分隔。

层的厚度可分为块状层(厚度大于1m)、厚层(1.0~0.5m)、中层(0.5~0.1m)、薄层(0.1~0.01m)、微细层或页状层(小于0.01m)。

(2) 层理的类型

① 水平层理:在弱能的水环境,由悬浮颗粒堆积而成,粒度细,由粉砂、泥质构成。其纹层之间平行,纹层面平行。

② 平行层理:水体能量较大,从远处携带颗粒,由中砂、细砂构成,层系界面平行。

③ 交错层理:交错层理由一系列斜交的层系界面和纹层组成,按其层系形态可

第 28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分为板状、楔状、槽状三种基本类型:a、板状交错层理的层系界面为平面,且彼此平行,大型板状交错层理常见于河流沉积当中,其层系底界有冲刷面,纹层内常有下粗上细的粒度变化,有的纹层向下收敛。

b、楔状交错层理的层系界面也为平面,但互不平行,楔状交错层理

常见于海湖的浅水区和三角洲沉积中。

C、槽状交错层理的交错界面为槽状冲刷面,大型槽状交错层理多见于河流沉积中,其层系底界冲刷面明显,底部有泥砾。

④递变层理:又称粒序层理,其特点是由底至顶颗粒逐渐变化,除了粒度变化之外,无任何内部纹层。 观察点3鸡冠山山顶

波痕:波痕指由于波浪、流水、风等介质的运动,在沉积物表面形成的一种波状起伏的构造,按成因可分为浪成波痕、流水波痕和风成波痕三种类型

① 浪成波痕:常见于海、湖浅水地带,其特点是波峰尖、波谷圆,形状对

称。浪成波痕的波痕指数(L\\H)为4~13,多数为6~7,但拍岸浪的波痕指数可达20,且不对称,陡坡朝向岸。

② 流水波痕由定向水流形成,见于河流或有底流存在的海、湖近海地带,

波峰、波谷都较圆滑,不对称,陡坡倾向水流方向,在海、湖滨岸地段,陡坡朝向内陆。

③ 风成波痕:由定向风形成,见于沙漠及海、湖滨岸沙丘沉积中,呈不对

称状,陡坡的倾斜方向与风向一致。其波痕指数(L\\H)为10~70,一般在20以上,波峰、波谷都较圆滑,但谷宽峰窄,沉积颗粒在波峰处粗、波谷处细,与流水波痕情况相反。

观察点4 长龙山组石碑

长龙山组岩石为沉积岩,绥中花岗片麻岩为岩浆岩,二者的解除关系为沉积不整合接触。

观察点5鸡冠山后山

(1)地堑现象:两侧被高角度断层围限﹐中间下降的槽形断块构造。多指大﹑中型的构造﹐大者延长可达数百公里。地堑常成长条形的断陷盆地﹐其边界可以是平直的﹐但更常见的是折线状边界﹐一般由多条高角度正断层联合而成。仅在一侧为断层所限的断陷﹐称为半地堑或箕状构造。

地堑大多发育在地壳受拉伸地区。在水平拉张作用下﹐地壳在垂向上减薄﹐在上部形成两组剖面上共轭的高角度正断层﹐其间的地块下降﹐就形成地堑。在两个倾向相背的断层中间则形成地垒。地堑常与沉积矿产﹐尤其是煤和油气藏等密切相关。著名的地堑有欧洲的莱茵地堑﹐中国晋陕的汾渭地堑等。(如图4-7-2)

第 29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地堑在地形上常表现为断陷谷地,如汾渭地堑就形成汾河谷地与渭河平原(谷地)。

图4-7-2 地堑现象 (2)地垒现象: 与地堑相对应的另一种构造是地垒。地垒是两侧被断层围限﹐中间上升的断块构造。其边界断层一般也是高角度正断层。地堑与地垒常伴生,相间排列﹐则形成盆岭构造。

地壳中被两侧倾向相反的正(偶为逆)断层所界限而中间断盘上

升的槽形断块构造。纵向延伸可达数百千米。地垒的形成与地壳的水平拉伸作用有关,常与地堑相间出现。

其规模大小不等,大型的长度可达数百公里。地堑盆地沉积层厚可达数千米。

地垒在地形上常表现为断块山,如华山、泰山、庐山。中国山西晋中地堑盆地长达500余公里,最深处达3000余米。欧洲的莱茵地堑盆地闻名于世。

地堑是两个同性质断层间的下降断块,一般是倾向相同的高角度正断层

图4-7-3 鸡冠山山顶断层素描图 第 30 页 共 32 页

东北石油大学普通地质实习总结报告

(呈50~70°的倾角),也可为倾向相背的逆断层。地堑常与地垒(horst)伴生。地堑发育于背斜与穹窿的顶部及地壳受区域应力拉。 观察点6鸡冠山山顶

图4-7-3鸡冠山断层素描图(4-7-3) 第五章 结束语

以上是我们这次实习的基本情况及收获,通过这次实习我对岩石矿物、地质学作用、动力原理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有了饿初步的实践和应用,对野外观察、描述、测量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有了进一步的掌握。这对今后学习其他的相关课程打下基础,为今后走上实际工作岗位又增添了一份资本。

首先感谢东北石油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领导和老师给予我们这次野外实习的机会,特别感谢王民老师一星期的艰苦付出,同时从我们堪资三班的带队老师王民老师身上,我学会了做一名地质工作者的所具备的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此我向他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最真挚的感谢,感谢他们的辛苦工作,感谢他们的谆谆教诲。

但是由于个人知识有限,对于地质的整体把握还欠缺很多,还不能独立系统地承担考察任务,对某些问题的看法、认识还不全面、不成熟,还请老师多多批评指正。

第 31 页 共 32 页

指导教师评语及成绩评定: 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第 32页 共 3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