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化习题 考研专用 下载本文

3.1mol理想气体在等温条件下,经恒外压压缩至稳定。此变化中的体系熵变及环境熵变应为何值( )

27℃、1.01?102 kPa时,某氧化还原反应在一般容器中进行,放热60000J;在同样条件下,若通过可逆电池完成上述反应,则吸热6000J,该化学反应的ΔS体应等于何值( 20J.K-1 )

若反应通过可逆电池进行,ΔS环应等于何值(( — 20J.K-1 )

27℃、1.01?102 kPa时,某氧化还原反应在一般容器中进行,放热60000J;在同样条件下,若通过可逆电池完成上述反应,则吸热6000J,该化学反应的ΔS体应等于何值( 20J.K-1 )

若反应在一般容器中进行,ΔS环应等于何值( 200J.K-1 )

27℃、1.01?102 kPa时,某氧化还原反应在一般容器中进行,放热60000J;在同样条件下,若通过可逆电池完成上述反应,则吸热6000J,该化学反应的ΔS体应等于何值( )

若反应在可逆电池中进行,ΔS总= ΔS体+ ΔS环应等于何值( 0 )

若反应在一般容器中进行,ΔS总= ΔS体+ ΔS环应等于上述答案中何值( 220J.K-1 )

27℃、1.01?102 kPa时,某氧化还原反应在一般容器中进行,放热60000J;在同样条件下,若通过可逆电池完成上述反应,则吸热6000 J。

该反应体系可能做的最大电功为何值( —66000J)

1. 理想气体绝热向真空膨胀,则: ( B ) (A) △S = 0, W = 0 (B) △H = 0,△U = 0 (C) △G = 0,△H = 0 (D) △U = 0,△G = 0

2. 对于孤立系统中发生的实际过程,下式中不正确的是:( D ) (A) W = 0 (B) Q = 0 (C) △S > 0 (D) △H = 0

3. 理想气体经可逆与不可逆两种绝热过程:( B ) (A) 可以从同一始态出发达到同一终态 (B) 不可以达到同一终态

(C) 不能断定(A)、(B) 中哪一种正确

(D) 可以达到同一终态,视绝热膨胀还是绝热压缩而定

?S体?0,?S环?04. 对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有 ( A ) (A)△H = 0 (B) △S = 0 (C) △G = 0 (D) △U = 0

5. H2和O2在绝热钢瓶中生成水的过程: ( B ) (A) △H = 0 (B)△U = 0 (C) △S = 0 (D) △G = 0

6. 恒温恒压条件下,某化学反应若在电池中可逆进行时吸热,据此可以判断下列热力学量中何者一定大于零? ( C )

(A)△U (B)△H (C)△S (D)△G

7. 对理想气体等温可逆过程, 计算熵变的公式是 ( D ) (A) △S=nRTln( p1 /p2) (B) △S=nRTln(V2/ V1) (C) △S=nRln(p2/ p1 ) (D) △S=nRln(V2/ V1)

8. 1mol 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若其体积增加到原来的10 倍,则系统、环境和孤立系统的熵变应分别为: ( C ) (A) 19.14 J·K-1, -19.14 J·K-1 , 0 (B) -19.14 J·K-1, 19.14 J·K-1 , 0 (C) 19.14 J·K-1, 0 , 19.14 J·K-1 (D) 0 , 0 , 0

9. 从热力学基本关系式可导出(?U /?S)V 等于: ( A )

(A) (?H/?S)p (B) (?A/?V)T (C) (?U /?V)s (D) (?G/?T)p

10. 某化学反应在300K、p下于烧杯中进行,放热60 kJ·mol-1,若在相同条件下安排成可逆电池进行,吸热6 kJ·mol-1,则

(1) 该系统的熵变为: ( D ) (A) -200 J·K-1·mol-1 (B) 200 J·K-1·mol-1 (C) -20 J·K-1·mol-1 (D) 20 J·K-1·mol-1

(2) 当反应进度ξ= 1mol 时,可能做的最大非膨胀功为: ( C ) (A) -54 kJ (B) 54 kJ (C) -66 kJ (D) 66 kJ

11. 根据熵的统计意义可以判断下列过程中何者的熵值增大? ( B ) (A) 水蒸气冷却成水 (B) 石灰石分解生成石灰 (C) 乙烯聚合成聚乙烯 (D)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12.某气体状态方程为,p=f(V)T,f(V)仅表示体积的函数,则恒温下该气体的熵随体积V的增加而( A )

(A) 增加 (B) 下降 (C) 不变 (D) 难以确定

13.1mol某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为 ,b为不等于零的常数,则

m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

(A) 其焓只是温度的函数 (B) 其内能仅是温度的函数

(C) 其内能和焓都仅是温度的函数

(D) 其内能和焓不仅与温度T有关,还与气体的体积或压力有关。

14.(1) 溶于水,

?? (2) 水溶液中

332 (3) 溶于水生成盐酸 (4) 2 KClO(s)?2KCl(s)?3O(g)32 (5)

43( A ) 上述气体在等温等压过程中,熵值减少的是

(A) (2) 、(3) (B) (1) 、(4) (C) (4) 、(5) (D) (1) 、(2)

第五章

1.NaCl(s), NaCl水溶液及水蒸气平衡共存时,系统的自由度( B ) (A) f =0 (B) f =1 (C) f =2 (D) f =3 2.区别单相系统和多相系统的主要根据是( D )

(A) 化学性质是否相同 (B) 物理性质是否相同 (C) 物质组成是否相同

(D)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是否都相同

3.在410K,Ag2O(s)部分分解成Ag(s)和O2(g),此 平衡体系的自由度为( A )

(A) 0 (B) 1 (C) 2 (D) 3

4.由CaCO3(s), CaO(s), BaCO3(s), BaO(s)及CO2(g)构成的平衡物系,其组分数为( B )

(A) 2 (B) 3 (C) 4 (D) 5

5.由CaCO3(s), CaO(s), BaCO3(s), BaO(s)及CO2(g)构成的平衡物系,其自由度为( C )

(A) f =2 (B) f =1 (C) f =0 (D) f =3

6.将固体NH4HCO3(s)放入真空容器中,恒温到 400K,NH4HCO3 按下式分解并达到平衡: NH4HCO3(s) = NH3(g) + H2O(g) + CO2(g)

系统的组分数 C 和自由度数 f 为 ( C ) (A) C = 2,f = 1 (B) C = 2, f = 2 (C) C = 1,f= 0 (D) C = 1, f = 1

pV?RT?bpNaOHHClAg?2NH(g)???Ag(NH)NHCl(s)?NH(g)?HCl(g)1.水的三相点附近,其蒸发热和熔化热分别为44.82和5.994 kJ?mol-1,则在三相点附近冰的升华热约为( B )

(A) 38.83 kJ?mol-1 (B) 50.81 kJ?mol-1 (C) -38.83 kJ?mol-1 (D) -50.81 kJ?mol-1

2.一单相体系,如果有3种物质混合组成,它们不发生化学反应,则描述该系统状态的独立变量数应为( B )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3. 硫酸与水可形成H2SO4·H2O(s)、H2SO4·2H2O(s)、H2SO4·4H2O(s)三种水合物,问在 101 325 Pa 的压力下,能与硫酸水溶液及冰平衡共存的硫酸水合物最多可有 ( C )

(A) 3 种 (B) 2 种 (C) 1 种 (D) 不可能有硫酸水合物与之平衡共存。

4.通常情况下,对于二组分 体系能平衡共存的最多相为( D ) (A) 1 (B) 2 (C) 3 (D) 4

5.在通常情况下,对于四组分系统平衡时所具有的最大自由度数为 ( C ) (A) 3 (B) 4 (C) 5 (D) 6

1.依据相律,纯液体在一定温度下,蒸气压应该是定值。( √ ) 2.克-克方程比克拉贝龙方程的精确度高。 ( X )

3.一定温度下的乙醇水溶液,可用克-克方程计算其饱和蒸气压。( X ) 4.三组分体系最多同时存在4个相。 ( X )

5.单组分体系的相图中两相平衡线都可以用克拉贝龙方程定量描述 ( √ )

1. A、B两种液体完全互溶,A和B正常沸点分别为60℃和70℃ ,将6molA和4molB混合物在101.325kPa下加热到80℃产生第一个气泡,组成yB=0.1,继续加热到100℃时,剩下最后一滴液体,组成为xB=0.6,将1molA和4molB混合物在101.325KPa下加热到90℃时产生第一个气泡,其组成为yB=0.9,继续加热到102℃,剩下最后一滴液体,组成为xB=0.7

1) 画出上述系统的T-x图

(2) 80℃时,将4molA和1molB混合,计算平衡相中个有多少摩尔A和B?T-x图如右图所示

B n?n?5molGLG

n?0.33molnG0.4?0.2??2nL0.2?0.1nG?3.33molnL?1.67moln?1.0molBnL?0.67molALnG?3.0mo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