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IC钻石分级理论考试历年真题 下载本文

(2)片面。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受到应力作用的钻石在正交光下可以出现异常干涉色;某些经过HPHT过程的钻石也可以出现异常干涉色;某些发育有较大裂隙的钻石在正交光下也会出现异常干涉色。

(3)片面。命题前后逻辑错误。钻石的热导率是有变化的,单靠热导性鉴定钻石当遇到莫伊桑石时存在风险,但钻石热导率的变化不是热导性检测钻石不可靠的原因,而仿钻材料中的莫伊桑石的热导率接近钻石才是导致单靠热导性鉴定钻石有风险的原因。

5、要鉴定出这包钻石中的四种宝石,不能单靠一步就完成,需要几个步骤进行鉴定:

(1)该步骤要把钻石和CZ区分开:

用热导仪检测,首先把黄色立方氧化锆区分出来; (2)该步骤要将合成钻石与天然钻石区分开:

在Diamondview中,根据荧光结构,可把开普系列钻石、天然Ⅰb型钻石与合成黄色钻石区分开;

(3)该步骤要把好望角钻石和天然Ⅰb型钻石区分开:

在挑出的天然黄色钻石中,在用紫外灯根据开普系列钻石多具有蓝白色荧光,将部分强黄色好望角钻石与天然天然Ⅰb型钻石分开;余下的为天然Ⅰb型钻石及可能残留的无荧光或其他颜色荧光的开普系列钻石。

(4)该步骤将天然Ⅰb型钻石之中的开普系列钻石完全区分出来: 无论荧光反应如何,开普系列钻石必定存在415nm吸收线。故可由分光镜将可能残余在天然Ⅰb型钻石中的开普系列钻石快速区分开。(注意,有时候手持分光镜很难看到415nm线,此时可用记录式分光光度计来代替分光镜进行光谱的观察)

6、(1)确定样品是否为钻石的方法见钻石学基础部分答案。考虑到该样品的高价值性,在进行常规放大镜检查鉴定后必须使用大型仪器如红外光谱、激光拉曼光谱进行准确确认。

(2)对粉红色钻石颜色成因的鉴定:

①天然粉红色钻石有两类:一类是受塑性变形引起的粉红色,该类型钻石现在所发现者几乎都是Ⅰa型;另一类是Ⅱa型粉红色钻石,颜色成因是受天然辐

照和热过程产生的(N—V)色心。颜色很浅,且仅见产于印度格尔康达矿。

②人工处理粉红色钻石的途径:一是对某些Ⅰa型褐色、褐黄色钻石进行HPHT处理,可使钻石呈粉红色。尽管HPHT处理过程很少能产生出粉红色,但这也是一种可能性;二是对某些Ⅰb型钻石进行辐照和热处理,控制好辐照时间和剂量以及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可疑产生各种饱和度的粉红色钻石,这是目前最常见的粉红色钻石处理方法;三是传统的涂层、覆膜处理。这种处理方式并非永久的改色,而只是一种暂时的过程。因为涂层和覆膜很容易就在使用中磨损掉。

对粉红色钻石的颜色成因鉴定必须基于上述粉红色钻石的颜色成因,逐一匹配和排除来进行。

③确定钻石的类型。用FTIR确认钻石的类型。

④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样品刻面是否出现毛玻璃化,裂隙及包裹体是否出现石墨化以辅助鉴定其颜色是否为HPHT处理产生。如果发现有明显的包裹体、裂隙石墨化现象,则代表样品很可能是由HPHT处理改色;如果没有发现,则钻石的粉红色可能是天然成因,也可能是HPHT或其他处理方式产生。

⑤在Diamondview中可观察样品是否发育有塑性变形。如果发现有塑性变形的条带状粉红色分布构造,则钻石有可能是天然成因的粉红色;如果没有看到塑性变形的径迹,则钻石的颜色可能是天然成因,也可能是人工改色。

⑥在液氮温度下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测试钻石的吸收光谱以分析其色心的搭配组合关系,进而讨论粉红色的来源:

如果在③中确定样品的类型为Ⅰa型,则必定存在N3、N2吸收线,同时,天然的粉红色钻石因塑性变形产生的中心位于550nm的宽吸收带会伴随着一个中心位于390nm的吸收带出现,同时不出现与GR1色心相关的一系列H、N—V色心的吸收线、595nm色心吸收线且片晶氮吸收峰正常,则钻石的颜色天然;如果出现595nm的弱吸收或者在③中出现近红外区的H1b、H1c的吸收峰,则说明样品是人工辐照及热处理改色致色;如果出现(N—V)0色心,且片晶氮峰值明显偏低于标准天然粉钻样品的值,则证明钻石由HPHT处理产生。

如果在③中确定样品的类型为Ⅱa型,则在UV—VIS谱中不出现N3、N2谱线,而出现峰值为575nm的特征线。同时有可能残存GR1色心。当GR1色心有残存时,通过GR1色心的吸收峰的几何形态特征对于其颜色成因有辅助鉴定

作用,此情况下可以确定钻石的颜色成因;若GR1色心不存在,出现此种情况下,样品的颜色应为浅粉红色,值得注意的是,对Ⅱa型粉红色钻石,天然辐照并受天然热过程的钻石未发现H色心,故若有H色心的出现,则表明钻石的颜色为人工改色;

综上,检测粉红色钻石颜色成因的关键在于FTIR测试中确定的钻石的类型,如果是Ia型,则检测难度较低,只需要确认塑性变形的存在、无与辐照和热处理及HPHt相关的色心的存在即可。但当钻石类型为极少数的Ⅱa型时,因天然粉红色钻石中叶存在此类型而使鉴定难度突然增大,此种情况下,H色心的存在是鉴定粉红色颜色成因的关键。同时需要注意,在④显微镜观察步骤中,在亮域及暗域照明条件下仔细对粉红色颜色分布特征进行观察,如果发现有颜色在亭尖或腰围处高度聚集的“色域分区”现象(亭尖处多为粉红色的伞状,腰围处为粉红色的环状),这是进行辐照处理的直接证据,尽管经过后续的退火或HPHT,单这些部位的色域依旧不能消除。以此观察现象结合UV—VIS谱才能对钻石的颜色成因得出准确结论。

(3)黄色钻石是否是天然钻石的鉴定:用Diamondsview观察样品的荧光结构,如果出现十字形四次对称的结构或螺纹式生长结构则为HPHT合成钻石或CVD合成钻石。此外,通过阴极发光图叶可以类似在钻石观测仪中的方法确定样品是不是合成钻石。如果是HPHT合成钻石,在X射线荧光光谱中往往还能够发现金属镍、铁等催化剂的存在。总之,确定样品是否是合成钻石还是很简单的。只需要通过简单测试即可得到准确结果。

(4)黄色钻石的颜色成因:

①显微镜观察:在亭尖及腰围处是否存在类似张开的伞状、环状色域。如果有,则是钻石经过人工辐照的直接证据;如果没有,钻石可能是天然成因,也可能是人工改色,需要进行光谱分析。

②液氮温度下UV—VIS谱及红外光谱测试: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可以确定钻石的类型,UV—VIS谱用于分析钻石的色心。如果钻石为Ib型,且未发现H色心或N—V色心及GR1色心者,则可认为该钻石的黄色是天然成因。如果钻石中出现H3、H4色心,此时需要对照两者的强弱,天然成因的黄色钻石H3色心与H4色心通常都比较弱,其中H4色心甚至往往弱至缺失状态,此时若出现

595nm色心或H1b和H1c吸收峰,则钻石为色上加色者,即天然Ib型黄色钻石经人工辐照及热处理使之颜色更加浓艳。;如果钻石为Ia型,且没有H色心和其他与GR1色心相关的色心谱线,则钻石的颜色为天然的。如果出现H3、H4色心,则判定方法如前述,需要考察595nm色心、H1b和H1c色心的存在,如果存在则钻石为人工改色钻石,如果不存在则为天然成因的钻石。

【注意】以上分析均不考虑将钻石热处理到可能会破坏钻石晶体的温度。在那种温度条件下,钻石晶体中普遍都要出现严重的石墨化而使钻石受损。这在显微镜观察步骤即可排除。但这种情况下,黄色钻石的光谱几乎无法区分人工改色和天然成因,因为两者的谱线近乎重合。

7、略。答案参考前面的题目即可。

9、彩色钻石的仿制品有:对应颜色的有色宝石,如粉红色蓝宝石、粉红色尖晶石、浅蓝色蓝宝石、海蓝宝石、托帕石等天然有色宝石都可以作为彩色钻石仿冒品出现;人工合成的宝石,如各种颜色的CZ、尖晶石等可以仿冒彩色钻石。合成钻石或经过颜色处理的合成钻石或天然是天然彩色钻石鉴定的最难点。

六、钻石优化处理

1、提示:处理方法:高能电子束辐照、中子辐照、中带电粒子辐照、γ射线辐照四种方法。

鉴定从:显微镜观察颜色分布、红外光谱、UV—VIS谱、LC谱等谱学分析。 2、(a)略。见前述。

(b)各种类型的钻石都被用于辐照处理。但其中最多见者依然为Ia型。因为该类型钻石数目最多,最容易获得,同时因为氮的存在形式多样,可以在后续处理中获得多种类型的色心以便钻石呈现各种颜色。

(c)机理:改变色心类型从而呈现不同颜色

处理方法:高能电子束辐照、中子辐照、中带电粒子辐照、γ射线辐照 鉴别特征:略,见前述。

3、(a)涂层、覆膜、HPHT处理。鉴定特征见前述。在此从略。 (b)根据现行国标,经过处理的钻石不分级。 (c)略。相见钻石学教材关于该部分优化处理的内容。

4、(1)第一阶段为中子辐照。钻石颜色为微微带绿的蓝色。原因:中子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