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领导学》期末复习重点资料(含答案) 下载本文

程在领导者心理反映上的积累或积淀,是领导者开展领导活动和从事领导行为的内驱动力和精神导向。

6、领导者是指在社会生活中,经过选举、任命、聘用或由群众推举出来的能够指导和协调组织成员向着既定目标努力的、具有影响力的个人或集体。在领导活动中,领导者居于中心地位、发挥主导作用,领导者是一个组织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发动者和推动者。 四、简答题

1、简述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影响与作用。

1、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领导者对下属的工作能力和业绩给予认可,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领导者通过及时了解和掌握下属的需求并对下属的需求予以适当的满足;领导者通过经常有效的沟通,与下属分享信息,帮助下属了解组织对员工的要求、明确工作努力的方向。 2、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影响,具体表现在:领导者的决策效能有赖于被领导者执行与实施的程度;领导者权威的大小取决于被领导者心理认同的程度;被领导者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领导者的命运。

2、领导环境发展过程依次为适应环境、认识环境和改造环境。这种观点正确吗?

关于领导环境发展过程,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领导环境发展的过程包括认识环境、适应环境和改造环境三个方面,。这三个过程环环相扣、密切关联、缺一不可,具有时间上的相继性和逻辑上的继承性,应是认识环境在先,然后是适应环境,在此基础上改造环境。在实现领导环境发展的过程中,任何一个步骤的疏漏或失误,都有可能造成环境发展的受阻、停滞乃至倒退。 3、制度性领导环境包含几个层次的含义,它们的关系怎样?

主要包含三层含义:1、社会体系性制度,它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体系。2、规模法度性制度,即路线或政策性制度。3、程序准则性制度,即在一定机构设置的基础上,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办事规则或行为准则。 这些层次含义的关系:1、规模法度性制度和程序准则性制度必以社会体系性制度为基础而产生,程序准则性制度必以规模法度性制度为基础而产生,这种因果关系决定了三种制度在对领导活动产生影响的时候会有所差别;2、社会体系性制度、规模法度性制度和程序准则性制度变化速度不同,三者的变化难度依次减小,而变化频率却依次增大;3、社会体系性制度、规模法度性制度和程序准则性制度与组织机构的关系不同,基本的情况是社会体系性制度、规模法度性制度决定行政组织的机构设置,而程序准则性制度往往需要由行政组织的机构来决定。 4、文化可以划分为几个层次,它们的关系是怎样的?

从结构上文化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1、物的层面,即物质文化。它构成了整体文化的基础。2、精神的文化,或称解释的文化。3、制度的文化。它是精神文化转化后的一种表达形式。

文化的三个层次彼此推动、相互影响,在相互渗透中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文化整体。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前提和条件,构成了文化结构的基础;制度文化是文化结构的保障,合理的制度文化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精神文化是文化结构的主导,规范了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在三个层次文化的互动中,制度文化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作用:一方面,它把人们相互之间及其与自然界之间的现实的物质关系,提升为一种权力意志的精神表现;另一方面,它又选择精神文化的某些部分,具体化为社会行为和组织构建的实践。因此,制度文化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它既是物质文化的精神化,又是精神文化的物质化。

5、简述领导文化的功能。

1、内化功能;2、规范功能;3、导向功能;4、调适功能。

6、结合开放系统的有关理论,简要分析外部领导环境和内部领导环境的作用与联系。

外部社会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和作用是从根本上决定领导活动的特性和功能,具有宏观性、整体性、战略性的特点。内部社会环境则具体规范了领导活动的目标、管理模式、领导者的价值标

9

准、心理特征等。内部领导环境对领导活动的影响特点包括:一是影响方式直接;二是影响频率更高;三是影响程度更深入;四是相对的不稳定性。

组织系统的开放特性,决定了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必然处于一个动态的相互作用过程之中。在多数情况下,组织的宏观指导思想和总体战略反映外部领导环境的要求和制约,而领导活动的具体规则、行为方式和策略思想则反映内部领导环境的要求和制约,二者都具有动态性的特征,表现为一个相互影响、彼此制约的动态的变化过程。内外环境的互动方式和互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组织发展和领导有效性的重要变量。一般说来,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 1、外部领导环境对内部领导环境产生压力和制约作用。

2、内部领导环境对外部领导环境存在着适应和抵制的两重性。外部环境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内部环境变革的内容和方式,但是二者的转变并不总是协调一致的。内部环境对外部环境既可以表现出适应性,有效应对外部环境的压力;又有与外部环境发生抵触的一面。

3、外部领导环境和内部领导环境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转换,所谓的“外部”与“内部”只有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上的不同,并无实质上的差异。

第五章

三、名词解释

1、领导素质是指充当领导角色的个体为完成其特定职能职责,发挥其特定影响和作用所必须具备的自身条件,是在一定的心理生理条件的基础上,通过学习、教育和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在领导工作中经常起作用的那些基础条件和内在要素的总和。 2、道德素质是指一定群体或组织乃至整个社会在一定时期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价值标准和价值判断、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内化为心灵内容后形成的整个精神内涵,是充满价值内容和主观取向的领导精神素质。

3、领导群体结构是在一个系统内,构成领导群体的各种人员的构成比例及其组合方式。

4、领导素质测评就是对领导素质进行检测、测试、测量、验证、判断和评价的总称,是对领导的专项素质或综合素质进行科学客观把握的系统化应用理论与应用技术。 四、简答题

1、简述领导素质的主要内容。

1、政治素质;2、道德素质;3、能力素质;4、知识素质;心理素质;6、身体素质。 2、领导活动是一种社会活动,因此领导素质只有后天性特征。这种看法正确吗?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领导素质具有先天性与后天性的特征。先天性是指领导素质的基础是遗传,从生理到气质、秉性、禀赋、智力等等心理因素都有遗传,这些与生俱来的素质条件构成领导素质的先天性特征。后天性是指领导素质主要是后天学习实践锻炼的结果,即由有需要、有目的的培养而来,并在社会实践中不断得到强化和发展的各方面素质,主要是思想道德素质、社会能力素质等。 3、简述领导心理素质的主要内容。

1、乐观的情绪;2、坚强的意志;3、广泛的兴趣; 4、开朗的性格。 4、领导智能结构与领导的知识结构没有区别。你认为正确吗?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二者是有区别的。领导群体的知识结构,是指在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知识积累和背景的成员之间的搭配组合状态。领导班子的成员,必须具有足够的知识水平,在整个社会知识结构中,他们应该是属于高知识水平范围的。随着教育的普及,现代社会成员的科学文化水平越来越高,现代化领导班子的成员,不具有更高的知识水平,就很难有效地领导具有高知识水平的部属。在领导集体中,必须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个人的知识有限,集体的知识就可以全面广泛得多。

领导群体的智能结构,是指一个领导群体中,不同智能优势的人才个体的构成比例及其相互关系。领导的知识化及其效能与他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关,即领导不但要有知识,而且还要会运用知识,这就是智能的问题。智能,是知识、技能、能力诸方面的综合体,反映了人类知识和实践的综合能

10

力。智能主要包括:学习能力、研究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创造能力等。领导班子应包括不同智能型的人,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最优的智能效能。 5、简述领导者性格对领导工作的影响。

1、领导者的性格与政治品德的形成有直接联系;2、领导者良好的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和改造不良的气质,使之服从领导工作的需要;3、领导者的性格对能力素质的形成具有促进或阻碍作用;4、领导者的性格直接影响着领导者的领导方式。

6、领导群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可以消除领导班子的内耗。这种看法正确吗?

这种看法是正确的,反映了一个领导群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结构的重要性。任何一个领导群体,都是由若干人组成的系统,把不同心理素质类型的领导者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班子”,这里面就存在一个群体心理素质结构的问题。群体的心理素质结构如何,将对“班子”的整体效应产生重大的影响。科学而合理的群体心理素质结构,能够弥补领导者个体心理素质上的某些缺陷,产生最佳的整体效应。反之,如果群体心理素质结构不合理,即使每个领导者个体都是优秀人才,有良好的能力素质,却也未必收到好的效果,而且还有可能出现人才能量相互抵消的“内耗”情况。 7、简述领导群体的基本功能。

1、群体感应功能; 2、群体互补功能; 3、群体功率放大功能; 4、群体自调节与自组织功能。 8、领导群体中的成员,必须有明确的分工,使职责与权力相称。这种观点正确吗?

这种看法是正确的,符合领导群体结构优化的职权分明标准。在领导群体内部,要明确划分和规定各人的职责范围,做到人各有职,职有专司。每个领导成员对自己职责范围以内的事情,要独立负责,创造性地完成。不能事不分大小都要集体讨论或请示上级,这样会造成该办的事办不成,亟待解决的事解决不了,出现久拖不决的局面。所以分工不清,职责不明,往往要贻误工作。领导成员要有职有权,按责定权。有责无权,或有权无责的职位,是不应该设置的。有责无权,完成所负责任无保障;有权无责,一种可能是权力发挥不了作用,空有其权而无所作为,另一种可能就是滥用权力,以权谋私,以权欺人,做出危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事情来。在领导群体内部,任何一个领导者都不要干涉其他成员职权范围内的事,要各守其职。对自己职权范围以外的事,如有意见,有看法,可以沟通情况,或者反映给上一级领导,通过领导集体研究解决。但个人不能任意干预,否则将可能造成内部磨擦,影响领导内部的团结和稳定。 五、论述题

1、试论领导个体素质提高的途径。

1、教育。教育是最普通的领导素质提高途径,领导者的全面发展或者全面提高领导素质都要依靠教育。2、实践锻炼。领导者亲身参加社会实践,是素质培养和提高的最关键环节。3、修持。修持是公认的各种德才标准内化、德才水平提高的修炼过程,是在自我要求、自我推动、高度自律的状态下进行的品格锻炼、精神锤炼和才干提高的综合性过程。这是一种内向和内省的方法,完全依靠人的自觉性,依靠原来就具有的一定程度的领导素质,而后才有可能进行并有所提高。 2、试论WTO对领导素质的挑战与应对策略。

WTO市场化的观念及以公平公正,互惠为主的游戏规则对我国领导素质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要求。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领导观念。立足中国实际,应对WTO的机遇与挑战,中国领导者应强化如下观念:(1)战略思维;(2)创新观念;(3)法治观念;(4)市场观念;(5)竞争观念;(6)开放观念;(7)效率观念。2、领导知识。(1)要加强法律知识的学习;(2)要优化知识结构。3、领导能力。(1)要提高决策能力;(2)要优化谈判能力。

第六章

三、名词解释

1、 领导关系是指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的过程中,领导者和被领导者及领导者和领导者相互之间发生、发展和建立起来的一种工作和感情交往的关系,即领导主体在领导活动中与组织系统中的其他成员发生的工作关系和非工作关系的总和。

11

2、群体是指介于组织和个人之间的,通过一定的社会互动关系而集合起来的,进行共同活动的人们的集合体。

3、 非正式群体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由于有共同的兴趣、共同的关系、共同的感情、共同的目标等等而自发组织起来的群体。

4、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社会单元之间,由于目标、各自的特点和利益的不同,所产生的对立态度或行为。

5、调适是以不同的方式调节或缓和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的一种互动方式。

6、角色学习是指组织成员掌握社会理想角色的行为准则、技能,提高角色认知水平,缩短与理想角色的差距的过程。

四、简答题

1、简述领导关系的特点。

1、客观性;2、社会性;3、动态性;4、强制性;5、扩张性和渗透性;6、复杂性。 2、简述群体行为与领导关系的联系。

领导关系是在群体中产生和发展的。人是任何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的行为主体,也是领导关系中的核心。社会性是人的根本属性,人在社会活动中的心理特性和行为特性表明:个体行为并不能够随意发生,总是或多或少地受到群体的约束,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很多情况下是以社会活动的具体单位——“群体”的形式存在的,而不是以“个人”这一个体的形式存在的,更不是以“类”的形式存在的。领导者要想建立和维系积极良好的领导关系,既要善于调整与组织内部个体成员的合作关系,更要善于营造与组织内部不同群体之间的融洽氛围。领导者应该使群体形成比较强的凝聚力,创造良好的领导关系状态。群体不但是领导关系建立和存在的基本元素,而且领导关系的发展和完善更有赖于群体间的良好合作和友好互助。 3、简述竞争与合作的客观性。

竞争与合作作为领导关系互动行为的运动形态,实质上是构成领导关系的各种因素和力量之间的矛盾性与统一性的必然反映。领导关系中竞争与合作的存在,具有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必然性。1、竞争是专指人与人、群体与群体对于一个共同目标的争夺。领导关系中存在竞争主要是由于领导关系各组成部分在客观上都有差异性和特殊性,与这种差异性和特殊性相联系的是相对独立性和自主性。这种特点,决定了各组成部分在具有共同的群体利益和目标的同时,还具有不同的个体利益和目标。在群体成员追求各自利益和目标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着竞争。竞争不仅存在于领导关系的同级之间,而且还存在于上下级之间。在开放、民主的领导关系系统中,上下级之间的平等竞争,往往导致领导关系的分化和重组。2、与竞争相对立的,是领导关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合作。合作是指两个以上的人或群体为达到共同目的,自觉或不自觉地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一种互动方式。如果说领导关系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其竞争的客观性,那么领导关系系统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统一性和共同性决定了其合作的客观性。协同的基本功能在于最大限度地克服由于竞争产生的各种内耗,形成最大组织合力,最优化地实现领导目标。 4、简述群体产生冲突的主要原因。

1、目标因素;2、资源因素;3、责权因素;4、信息沟通因素;5、结构因素。 5、简述领导角色的主要特征。

1、导向性;2、服务性;3、感染性;4、非我性;5、多重性。 6、冲突等同于竞争。这种看法正确吗?

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冲突不同于竞争,它的特殊性质在于目标的不相容性。也就是说,冲突双方都认为对方的目标是己方达到目标的障碍,双方的目标是不可调和的。冲突属于高对抗性行为。在竞争中,参与的各方都具有相同的目标,都必须在相同的规则下采取行动,任何一方都不能以阻碍其他参与者的行动为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标。二者的区别只是在于,一方的行为是否会影响另一方目标的实现。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