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家庭因素
家庭成员,亲人朋友等的支持程度也会影响员工的工作的选择。
6. 员工的职业道德与忠诚度
有一些员工由于职业道德不高,对企业与工作缺乏责任感,相比于企业更忠诚于自己的专业,这些员工缺乏职业道德的约束,对企业不忠诚,所以很容易流失。
(二) 企业原因
1. 企业的发展前景不明朗
员工要发展,就必须依赖于某个企业,除非是个人创业。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一个好的发展前景,那么员工也就不会有好的发展前途。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企业的发展空间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员工的发展空间,所以对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员工来说,如果感觉企业的发展前景不明朗、战略目标无法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员工认为即使自己努力也不会有大的发展,既然没有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那么他离开企业是迟早的事情。狭隘的事业上升空间缺乏追求,丧失前进的动力。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是一个不断上升的过程,当一个人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后,必然希望得到更高层次的需要的满足。对于员工来说,他们的低层次需要已经满足,那么迫切需要满足的就是尊重、自我实现等高层次的需要。如果企业没有良好的发展前景、缺少培训、晋升以及可以施展才华的舞台,他们就会选择离开。在企业中通常存在两种情况限制了员工事业的发展,一是由于企业受到自身发展程度与经营理念的影响,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或还未形成健全的体系,培训、晋升、用人等制度都不够合理,或企业太过注重企业的利益而忽视了员工的利益,使得员工得不到晋升与培养机会;一是企业领导者的个人因素导致人为的阻碍了员工事业发展,比如领导者害怕下属功高震主,故意打击压制下属,或者不信任下属,没有给下属发挥才能权限与空间,又或者领导者任人唯亲,容不下与自己有不同意见的下属等等,这些都极大的伤害了员工事业的发展。
2. 企业内部管理机制不合理
首先,是员工在企业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待遇。例如,很多庸庸碌碌的人,却位居高位,对那些有才干的人指手画脚,那些有才干的人一开始也许是为了生存而姑息迁就,时间一长心中就会愤愤不平。这就会促使员工离开,即使所拿的报酬比其它企业都要高。其次,员工应有的权利没有得到有效的保障,例如,没有合理的工作时间、休息时间、休假时间,没有国家规定的保险福利等,这也必然使得员工离开企业另谋高就。当前企业管理的普遍现象是人治盛行,过度集权。以人治代替科学,公司管理制度不规范、不健全,没有通过各种规范
与科学的民主制度来指引与约束员工的行为,对于员工的考评、奖惩等等全都凭领导说了算, 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的员工都缺乏安全感。美国员工流失研究专家普莱斯指出,企业集权化程度越高会导致员工流失率越高。相比于普通员工,员工的要求较高,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发言权、参与权、知情权等的需要, 而在一个缺乏民主与科学管理的企业里,他们的这些需要是很难得到满足的,这会大大降低他们的工作满意度,久而久之就会挫伤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离开就成了必然的选择。此外,民主与科学的缺失,命令式的管理,员工缺乏必要的自主权,使得员工感受不到足够的信任,他们希望得到企业认可与尊重的愿望就得不到满足,他们发挥才能的空间就会受到限制,这些结果都会促使他们离开企业。
3. 企业的实际情况与预期不同
由于企业为了吸引员工,在招聘时夸大企业的情况,当员工进到企业时,发现情况并不是所讲的那样,也就是比预期要低,那么也不可能会长期呆在企业,因为这种欺骗手段就会使员工对这个企业产生不信任感,他怎么可能还会在此长期呆下去呢,更不用说会努力为企业服务了。
4. 企业缺乏融洽的人际关系和良好的沟通环境
员工蔑视权威、崇尚平等、追求自主的特点要求企业给员工有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而有的企业内部管理混乱。内部缺乏融洽的人际关系,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员工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这些使得员工觉得在该企业工作很不轻松快乐,也很可能促使其离开企业。 另外企业薪酬水平不高、工作环境不好,工作压力过大或缺乏挑战性等原因也会促使员工流失。
(三)社会因素
1.国家鼓励员工流动的政策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及我国市场经济的繁荣,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及活跃市场经济,国家提倡资源应该适应竞争的需要自由流动,人力资源也不例外,随着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在劳动力市场上,国家采取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为企业的流动打开方便之门,如加大人力市场的建设力度,取消阻碍员工流动的限制条件,保障员工自主择业等等,都为员工的流动提供了优良的环境。
2. 人力资源市场供不应求
一方面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特别是加入WTO之后,大批的跨国公司涌入。这些跨国公司涌入后,积极实施员工本土化战略,广纳贤才,加大了市场对高素质员工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相应的调整,产业结构的繁荣,整体上加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导致了市场上整体劳动力的短缺。而员工的形成却非一朝一夕,而是要经过
长时间的工作学习积累。市场上员工供不应求的局面大大的加剧了企业间对员工的竞争,从而造成员工的流失。
3. 收入分配不均和职业声望高低差别是员工流失的物质和心理原因
目前在我国由于受总体经济发展水平影响,收入分配中多元化的趋势非常明显,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城乡之间,职业间、个人间的收入分配缺乏公平性。同样作为一个企业的员工,付出的一样多,凭什么他比我得到更多的回报?这样就会造成相互比较中处于下风的员工的心理失衡,从而寻求离开。不同的职业声望是不同的,即不同的职业给人的优越感是有高低之分的,比如,高新技术行业企业的员工就比基础行业企业的员工有更多的优越感;一个在国有企业的员工就比在个体企业的员工更有优越感;在企业管理层的员工就比在部门的员工更有优越感,这些同样会导致员工流失。
4. 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也是导致员工流失的原因之一
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也必须随着经济的发展而逐步完善,近几年来,我国的经济都保持比较高水平的发展,我国的保障制度覆盖面开始变大,保障支出增加,对于劳动力来说,现在失业人员能够拿到更多的补助,这样员工在做出流动决定时就少了许多的顾虑,他们就会更加随心所欲的变换工作,所以员工的流失率也就高了。
二、 企业规避员工流失的对策
树立企业与员工是合作伙伴关系的理念,营造一个充分沟通、信息知识共享的融洽人际关系环境。良好的企业信息交流环境和人际关系氛围,还有利于了解和关注员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及时给予解决,更有利于防范员工流失风险。预防和减少不必要的人才流失是企业改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
(一)把好招聘关
首先要根据企业目前的发展阶段及目标,确定需要增加的职位及数量,并对这些职位进行科学的工作分析,确定这些职位的工作内容及工作职责等,从而确定职位的任职资格要求,根据任职资格要求来选择所需要的员工。如果所选的员工低于企业职位的要求,则企业的发展受到阻碍,如果所选的员工数量多于企业所要求的,或者说员工本身的条件高于企业职位的要求,员工就会流失。其次,要了解应聘者的价值观是否和企业的价值观一致。在招聘过程中,不仅要考察员工的能力、学历以及经验是否与企业要求相匹配,还要考察其是否认可企业的价值观,因为个体的价值观相对稳固,而要改造个体价值观必须花费企业相当大的精力及费用,而与企业价值观不同的员工,即使是很有能力,对企业的发展不但不会起到促进作用,反而会起到阻碍作用。所以企业在进行招聘时,可以在测评问卷中设计一些借以考察
员工个体价值观的问题,充分了解员工个人的价值观,同时让员工了解企业的价值观,了解企业目前的一些行为准则和努力方向,如果两者相一致,那么他不但会努力达到眼前的目标,也会对企业的更大目标有所贡献。所以这是目前企业在招聘人员特别是高层主管的时候所要考虑的一个问题,只有价值观匹配的情况下,才能降低员工的流失率。其三,应该就企业的具体情况向应聘者说明,而不是夸大企业的一些情况。招聘人员应该给应聘者以真实、准确、完整的有关企业的发展战略、经营目标、职位的信息等。这样,才能让应聘者充分了解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自己在这个企业中有多大的发展空间,是否能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然后决定是否进入企业,如果不满意,可以自行退出。而一旦决定进入企业的话,就可能减少离开企业的机会,这样才能产生员工与企业匹配的良好结果。并且加入到企业后,所面对的情况与应聘时所了解的情况一致时,就会使员工对企业的诚信有一定的认同感,这会更加坚定其留在企业的决心。
(二)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要根据对企业中各个岗位的工作分析结果对职位进行评价,确定各个职位的相对重要性,根据各个职位对实现企业目标的贡献大小来确定每个职位的薪酬水平,而不是干多干少一个样,贡献大小一个样。其次,建立严格的绩效考核体系,按照严格的考核程序进行考核,个人的职位、工资的提升及奖惩必须以考核的结果来确定。从而体现企业内部的公平、公正性。其三,良好的培训制度也是留住员工的一个重要因素。员工注重自己在各方面的发展,如果企业提供提升各方面素质的培训机会,就会使得员工认为企业是注重员工的发展。最后,工作环境条件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根据国家规定来制定工作时间、休息时间及休假时间,要有国家规定的保险福利,及相应的加班工资等。对于一些对身体有害的工作环境,还必须有相应的津贴等。
(三) 帮助员工建立职业生涯规划并提供实施条件
职业生涯规划是员工根据自己的主观因素、客观条件分析,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选择实现这一目标的职业,以及制定相应工作、培训和教育计划,并按照一定的时间安排,采取必要的行动实施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企业只有帮助他们建立职业生涯规划,使之与企业的需求相匹配、相协调、相融合,以达到企业及员工的各自需要,同时实现企业目标和员工目标的目的,才能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和增加他们的满意感,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尽力实现个人与企业的最佳组合,充分发挥个人的才智,实现自己的价值观和理想。
(四)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优秀的员工都对工作环境有一定的要求,良好的工作环境也是企业留住员工的关键。良好的工作环境应有以下特点:便利高效的工作条件;员工关系融洽;员工有安全感与归属感;能感受到公平、团结与自由等。
(五) 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
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要避免员工的流失,建立必要的约束机制是不可避免的。一方面企业应该完善企业的各规章制度,以强制措施限制员工离开企业,比如要求员工签订培训协议、竞业协议等;另一发面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中列明员工的工作年限、无故离职的违约赔偿等条款。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员工流失的壁垒,对阻止员工的流失时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李常仓.如何管理员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 谢晋宇,王英,张再生.企业雇员流失—原因、后果与控制【M】.北京:经济管
理出版社,1999:21~93
【3】 于富荣.员工离职处理与防范【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4】 孙健.管理员工的艺术【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213~227 【5】 陈红,王景波.如何留住员工【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 孙健.员工忠诚度的培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97~225 【7】 何永煜.企业员工流失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大学,2005 【8】 叶美梅.核心雇员流失问题的理论分析及控制模式选择—以胶东半岛制造业企
业为例【D】.济南:山东大学,2008
【9】 张月寒.企业员工流失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7 【10】 巍巍.D公司员工流失原因与对策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08
【11】 吴月华.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研究—BASES公司为例【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8
【12】 董姝妍.企业员工流失问题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05
【13】 沈祥根.传统人事管理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比较【J】.《中国经贸》,2009,6 【14】 毛友根.企业员工流失的感知理论模型及现实意义【J】.上海大学学报,2003,
10(2): 6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