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统一国家的建立》《两汉经济的发展》精选练习试题[97]含答案考点及解 下载本文

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统一国家的建立》《两汉经济的发展》精选练习试题【97】(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25分)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进行变法,成为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战国七雄中下列方位的国家名称。(8分)

最东边: ___________最西边:__________最南边:__________最北边:__________ 材料二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般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遮长,卒定变法之令。 —— 《史记·商君列传》 (2)各国为增强国力纷纷招揽、任用贤能之士,实行变法。材料二中的“变法”是指历史上哪一次变法?(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观点代表哪个阶级的利益? (3分) 材料三 王初并天下,自以为德兼三皇,功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命为制,令为诏,除隘法。……于是分天下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3)材料三中的“王”是谁(2分)“初并天下”是什么意思?(2分)材料三反映出“王”采取了哪两项措施? (6分)

【答案】(1)A:齐国;B:秦国;C:楚国;D:燕国。(8分) (2)商鞅变法 (4分) 地主阶级(3分)

(3)秦始皇(嬴政)(2分) 秦朝完成统一(2分)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3分)推行郡县制。(3分)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春秋战国的纷争 【解析】

试题分析:(1)本小题考查的是战国七雄。战国七雄是指战国时期七个最强的诸侯国,分别是:齐、楚、秦、燕、赵、韩、魏。七个诸侯国之中,除了秦国在崤山以西之外,其余的六国均在其东边。因此这六国又称“山东六国”。最东边是齐国;最西边的是秦国;最南边的是楚国;最北边的是燕国。

(2)本小题考查的是商鞅变法。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私田大量开垦出来,成为私产并出租,井田制破坏了,私田主人转化为封建地主。租种地主土地的人,变成农民。到了战国时期,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先后在各国掀起变法运动。其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效果最显著。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开始变法。法令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员治理。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3)本小题考查的是秦的统一和巩固统一的措施。春秋战国以来,诸侯争霸,战国争雄,给各国人民带来了痛苦的灾难,他们渴望天下能够统一,希望能过上安稳的日子。而秦国经过商鞅变法以后,具备了统一天下的基础。自长平之战以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挡秦军的强大攻势。从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公元前221年,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为了适应新的统一形势,加

强封建统治,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至高无上,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下设县,这样,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统一国家的建立·“秦王扫六合”

2.闻名世界的都江堰水利工程的主要作用是( ) A.防洪排水

【答案】C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解析】

试题分析:都江堰是建设于古代并使用至今的大型防洪灌溉水利工程。 修建都江堰之前成都平原因为岷江的水患,是一个自然灾害十分严重的地方。李冰上任后修建都江堰,根治了岷江水患,发展川西农业,造福成都平原,为秦国统一中国创造经济基础。

考点:人教新课标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B.防洪蓄水 C.防洪灌溉 D.防洪抗旱

3.日本学者上田茂树在《世界史纲》中提到:“历史为人类进化的记录。……历史家从古代荒唐的传说与神话中,窥破了赤裸裸的历史的事实。”下列历史表述来源于历史传说的是 A.元谋人牙齿

【答案】D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

【解析】逐鹿之战来源于历史传说。相传中国远古时代,黄帝,炎帝两族联合同蚩尤九黎族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争,也就是涿鹿之战,故本题选D。

B.北京人头盖骨 C.半坡彩陶 D.逐鹿之战

4.历史悠久的汉语文字不仅是中华文化的载体,而且本身就是一种灿烂的文化。若寻找这一文化的源头,最早可以追溯到 A.夏朝

【答案】B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中华文化的勃兴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点。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之为“甲骨文”。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故选B。 考点:人教版七年级上·中华文明的起源·甲骨文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5.距今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大败蚩尤的地点是 ( ) A.巨鹿

【答案】B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史

B.涿鹿 C.牧野 D.官渡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华夏之祖的相关知识点。根据所学知识,在涿鹿之战中,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联合起来,与蚩尤作战,结果蚩尤大败,从此,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所以B正确。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册·中华文明的起源·华夏之祖

6.造就了“天府之国”并沿用至今的著名水利工程都江堰的修建主要是为了:①旅游②防洪③发电④灌溉 A.①③

【答案】C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江堰位于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城西,坐落在成都平原西部的岷江上,始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鳖灵开凿的基础上组织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鱼嘴、飞沙堰、宝瓶口等部分组成,两千多年来一直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至今灌区已达30余县市、面积近千万亩,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仍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凝聚着中国古代汉族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所以答案选C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7.《华阳国志》载“水旱从人,不知饥谨,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文中“天府”指( ) A.成都平原

【答案】A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修筑的都江堰,消除了岷江流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成都平原因而获得了“天府之国”的美称。选择答案A。 考点: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历史上册·国家的生产和社会的变革·大变革的时代

B.长江中下游地区 C.江南地区 D.河套地区

8.我们说春秋战国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 A.战争频繁 B.新旧制度更替 C.诸侯争霸 D.百家争鸣

【答案】B

【考点】初中历史知识点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春秋战国时期是大变革的时期是因为当时处于奴隶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时期。所以答案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