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考(学考)语文试题精编:诗词鉴赏(一)(1-40)(含答案) 下载本文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2.【甲】诗中一个字是“___________”,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时的观感和情思;【乙】诗中的两位诗人临别把酒,一个“ ”字,抒写了诗人豪迈、洒脱、豁达的情感。这两个字都表达了对故乡、对友人充满了 之情。(3分) 3.同是表达的送别诗,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但该手法运用却有差别,试结合具体诗句比较其不同之处。(3分)

十七、(2017年湖州)

从军行 [唐]陈羽

海①畔风吹冻泥裂,枯桐叶落枝梢折。 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

【注】①海:湖泊。

(1)请从内容、情感角度,在下面三首诗中选择与《从军行》相近的一首,并简述你选择的理由。

A 山中杂诗 [南朝] 吴均 山际见来烟, 竹中窥落日。 鸟向檐上飞, 云从窗里出。

十八、(2017年福建)

木兰诗(节选)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1.对上述节选部分有关句子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www.xsjjyw.com

B 归园田居(其三) [东晋]陶渊明 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C 塞下曲六首(其三) [唐]卢纶 月黑雁飞高, 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 大雪满弓刀。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用夸张手法描写翻山越岭奔赴战场的情景。 B、“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边塞军用的生活。 C、“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实写将军拼死作战,壮士十年后归来的情景。 D、“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中的数字“十二”与“百千”都是表示多数。 2.“可汗问所欲”时,木兰表达了什么心愿?请用自己的话概括。(2分)

十九、(2017年衡阳)

《渡荆门送别》 (唐代)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标题中“送别”二字怎么理解?(2分)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这句运用了 修辞手法,展现了一幅 的景象。

二十、(2017年广元)

阅读下面的宋词,回答问题。(5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词的上片主要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3分)

(2)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回答(2分)

二十一、(2017年上海)

四块玉·别情

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www.xsjjyw.com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1.这首元曲的作者是 。(2分)

2.下列对这首元曲的内容理解,不正确一项是( )(2分) ...A.“一点相思几时绝”表现出相思之苦。 B.“袖拂”是为了避免杨花妨碍视线。 C.“溪又斜”中的“斜”指溪流拐弯。 D.对离别情景的描写贯穿了整首曲子。

二十二、(2017年黄冈)

【甲】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①剑外:剑门之外,泛指蜀中地区。②蓟北:河北北部地区,安史之乱时叛军的根据地范阳一带。

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2分) ...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

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

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

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www.xsjjyw.com

最大最全最精的教育资源网 www.xsjjyw.c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十三、(2017年东营)

盆 池 杜牧

凿破苍苔地,偷他一片天。 白云生镜里,明月落阶前。

注:“盆池”,即挖地成盆或埋盆于地,引水灌注,种养鱼类与水生花草以供观赏。 1.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或思想?(2 分)

2.任选一个角度(如构思、写法、语言等),对该诗进行赏析。(2 分)

二十四、(2017年长沙)

折杨柳 杨巨源

水边杨柳曲尘丝,立马烦君折一枝。 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注释】①选自《全唐诗》,“折杨柳”,乐府歌曲名。杨巨源,唐代诗人,字景山。

②曲尘丝:指颜色如酒曲般细嫩的柳叶。

1.全诗写了哪些意象?主要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4分)

2.诗歌的最后两句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请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

二十五、(2017年陕西)

全国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 天量课件、教案、试卷、学案 免费下载 | www.xsjjy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