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培优讲义(含解析) 下载本文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培优讲义

内容 基本要求 了解余角、补角、对顶角,知道等角(同角)的余角相等,等角(同角)的补角相同;了解垂线、垂线段的概念,了解垂线段最短的性质,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了解线段垂直平分线及其性质;知道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平行与已知直线;知道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理解两平行线之间距离的意义,会度量两平行线间的距离 略高要求 较高要求 相交线 平行线 会用三角尺和直尺过直线外一点做这条直线的平行线;会用直尺或量角器过一点做已知直线的垂线;会用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解决简单问题;掌握平行线的性质,会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相交直线的概念及性质 如果直线a与直线b只有一个公共点,则称直线a与直线b相交,O为交点,其中一条是另

一条的相交线.

相交线的性质:两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A14C32BD邻补角的概念:

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四个角中,有公共顶点且有一条公共边的两个角叫做互为邻补角. 如图中,?1和?3,?1和?4,?2和?3,?2和?4互为邻补角. 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一定互补,但两个角互补不一定是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的概念及性质:

(1)对顶角的概念: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叫做对

顶角. 我们也可以说,两条直线相交成四个角,其中有公共顶点而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如图中,?1和?2,?3和?4是对顶角.

(2)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垂线的概念及性质:

(1)垂线的概念: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况,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叫另一条直

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如图所示,可以记作“AB?CD于O”

ACDB

(2)垂线的性质:

①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②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5.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①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位置相同的一对角(两个角分别在两条直线的相同

一侧,并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叫做同位角如图所示,∠1与∠5,∠2与∠6,∠3与∠7,∠4与∠8都是同位角.

②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位置交错,(即分

别在第三条直线的两旁),这样的一对角 叫做内错角,如图中,∠3与∠5,∠4与∠6都是内错角

③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都在两条直线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

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如图中,∠3与∠6,∠4与∠5都是同旁内角.

E2AC1346578FDB

看图识角:

(1)“F”型中的同位角.如图.

MAEEMBDNFCMNMBDANCFN

(2)“Z”字型中的内错角,如图.

AMDNMBNC

(3)“U”字型中的同旁内角.如图.

AMCN

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直线a与直线b互相平行,记作a∥b。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只有两种:⑴相交;⑵平行。 因此当我们得知在同一平面内两直线不相交时,就可以肯定它们平行;反过来也一样(这里,我们把重合的两直线看成一条直线)

注意: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时,可以根据它们的公共点的个数来确定: ①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两直线相交; ②无公共点,则两直线平行;

③两个或两个以上公共点,则两直线重合(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平行线的画法:

平行线的画法是几何画图的基本技能之一,在以后的学习中,会经常遇到画平行线的问题.方法为:

一“落”(三角板的一边落在已知直线上), 二“靠”(用直尺紧靠三角板的另一边),

三“移”(沿直尺移动三角板,直至落在已知直线上的三角板的一边经过已知点), 四“画”(沿三角板过已知点的边画直线).

平行公理――平行线的存在性与惟一性

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平行公理的推论:

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

两直线平行的判定方法

方法一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二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方法三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称: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方法四 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方法五 (平行线公理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

互相平行

方法六 (平行线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一: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称:两条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二: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

简称:两条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三: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

简称:两条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同时垂直于两条平行线,并且夹在这两条平行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条平行线的距离。平行线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例1】 如图,直线AB、CD交于O,OE平分?AOD,?BOC??BOD?30°,求?COE的度数.

CAEOD图3B

【解析】由?BOC、?BOD互为邻补角可知,?BOC??BOD?180?.

又?BOC??BOD?30?,故?BOD?105?,?BOC?75?. 由对顶角相等可知,?AOD??BOC?75°.

又OE平分?AOD,故?AOE?37.5?,从而可知,?COE?37.5??105??142.5?.

【答案】142.5?

【例2】 过点O任意作7条直线,求证:以O为顶点的角中,必有一个小于26?. 【解析】略

【答案】如图,点O把7条直线分成14条射线,记为OA1,OA2,…,OA14.

相邻两射线组成14个角,记为?1,?2,…,?14. 其和为一个周角:?1??2?L??14?360?. 若结论不成立,则?i≥26?,(i?1,2,L,14).

相加,得360???1??2?L??14≥26??14?364?.

这一矛盾说明,在?1,?2,…,?14中,必有一个角小于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