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章练习题及答案(1) 下载本文

你是说诳的, 所以你是卖国贼。 错误同(5)。

(7)“我骂卖国贼,所以我是爱国者。” 包含一个三段论,将其省略部分补全,其完整形式为:

(爱国者是骂卖国贼的,)

我骂卖国贼, 所以我是爱国者。 错误同(5)。如果省略的大前提为“骂卖国贼的是爱国者”,此时形式虽然正确,但大前提未必正确。因此三段论也是不正确的。

(8)“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包含一个三段论,将其省略部分补全,其完整形式为:

爱国者的话是最有价值的, (我的话是爱国者的话,) 所以我的话是不错的。

此三段论形式正确,但其小前提“我的话是爱国者的话”是由前述错误推理的结论“我是爱国者”推演而来,正确性尚未得到确证。因此此三段论不正确。

十三、下列关系推理是否正确?为什么?

⒈ 李静的家离紫竹院公园很近,陈蓉的家离紫竹院公园也很近,所以,李静的家离陈蓉的家很近。

答:不正确。因为“…离…很近”是非传递性关系。

⒉ W足球队败给了S足球队,S足球队又败给了K足球队,所以,这次足球赛的名次是冠军为K足球队,亚军是S足球队,W足球队获第三名。

答:不正确。因为足球比赛中的“败给”是非传递性关系。

⒊ 墨子晚于孔子,孔子晚于老子,所以,墨子晚于老子。

答:正确。因为出生时间的“晚于”是传递性关系。

⒋ 吕珍佩服于桦,所以,于桦也佩服吕珍。 答:不正确。因为 “佩服”是非对称性关系。

⒌ A国支援B国,所以,B国支援A国。

答:正确。因为国家之间的“支援”是是相互的,属于对称性关系。

⒍ 美国在加拿大以南,巴西在美国以南,所以,巴西在加拿大以南。 答:正确。因为“…在…以南”是传递性关系。

⒎ 所有纺纱车间的工人都拥护王厂长,织布车间的工人不是纺纱车间的工人,所以。织布车间的工人不拥护王厂长。

答:不正确。此题属于关系三段论,但可以转化为如下直言三段论:“所有纺纱车间的

工人都是拥护王厂长的,织布车间的工人不是纺纱车间的工人,所以。织布车间的工人不是拥护王厂长的。”显然,大项“拥护王厂长的”在前提中不周延但在结论中却周延了,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扩大”的错误。

⒏ 甲组有的同学批评了小王,张红是甲组同学,所以张红也批评了小王。 答:不正确。此题属于关系三段论,同样可以转化为直言三段论如下:“甲组有的同学是批评了小王的,张红是甲组同学,所以张红也是批评了小王的。”显然,中项“甲组同学”在前提中两次都不周延,违反了“中项至少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⒐ 甲认识乙,乙认识丙,所以,甲也认识丙。

答:不正确。因为“认识”是非传递性关系。

⒑ 某甲是某乙的父亲,某乙是某丙的父亲,所以,某甲不是某丙的父亲。 答:正确。因为“…是…的父亲”是反传递性关系。

第八章复合判断推理练习题

#一、下列推理属于联言推理的什么式?

⒈ 黄中平是个军人,同时,黄中平是个医生,所以,黄中平是个军医。

答:属于联言推理的组合式。

⒉ 某人是历史学家又是诗人,所以,某人是个诗人。 答:属于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⒊ 我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所以,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答:属于联言推理的组合式。 ⒋ 我们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因为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答:属于联言推理的分解式。

⒌ 我们的干部要有德,我们的干部要有才,所以,我们的干部要德才兼备。 答:属于联言推理的组合式。

#二、请运用选言推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⒈ 有这样的一个推理:“p或q或r或s;是p;故不是q,不是r,不是s。”请问:在什么条件下,这个推理是有效的?在什么情况下,这个推理是无效的?请各举一例说明之。

答:当“p或q或r或s”为不相容选言判断的时候是有效的。如:“一个人的考试成绩或者是优或者是良或者是及格或者是不及格;小刘的成绩是优;故不是良,不是及格,更不是不及格。”

当“p或q或r或s”为相容选言判断的时候是无效的。如:“今年暑假回家,他或者是坐汽车或者是坐轮船或者是坐火车或者是坐飞机;今年暑假回家,他坐了汽车,所以他没有坐轮船,没有坐(坐)火车,没有坐(坐)飞机。”

⒉ 一份统计材料有错误,或者是计算有错误,或者是原始材料有错误,或者两者兼而有之。请问:上述判断是什么选言判断?如果以之为大前提,并加上小前提“这份统计材料是计算有错误”,能否得出必然的结论?为什么?

答:①上述判断可以看作一个包含了三个选言支的不相容选言判断(“两者兼而有之”

作为独立于前面两个选言支之外的第三个选言支)。如果以之为大前提,并加上小前提“这份统计材料是计算有错误”,能得出必然的结论“这份统计材料有错误既不是原始材料有错误,也不是计算错误和原始材料错误两者兼而有之。”因为不相容选言推理肯定一部分选言支能够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②上述判断也可以看作一个包含了两个选言支的相容选言判断(“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作为对前面两个选言支相容的说明)。如果以之为大前提,并加上小前提“这份统计材料是计算有错误”,不能得出必然的结论。因为相容选言推理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⒊ 由“一部文学作品有问题,或者是政治上有错误,或者是艺术上有缺点”作前提,同时再——

加上前提(A)“某文学作品政治上有错误”,能否得出“某文学作品艺术上没有缺点”的结论?为什么? 加上前提(B)“某文学作品政治上没有错误”,能否得出“某文学作品艺术上有缺点”的结论?为什么?

答:加上前提(A)“某文学作品政治上有错误”,不能得出“某文学作品艺术上没有缺点”的结论。因为这是一个相容选言推理,根据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肯定一部分选言支不能否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加上前提(B)“某文学作品政治上没有错误”,能得出“某文学作品艺术上有缺点”的结论。因为这是一个相容选言推理,根据相容选言推理的规则,否定一部分选言支能够肯定另一部分选言支。

⒋ 小黄、小蓝、小白小学时是好朋友,一天他们在某高校报名处相会了,他们高兴地交谈起来。突然,他们之中背黄书包的说:“真的巧得很,我们三人的书包一个是白色的,一个是蓝色的,一个是黄色的,但没有谁的姓与他书包的颜色一样。”小蓝想了一下赞同地说:“真是这样!”

请问:背白书包的、背蓝书包的、背黄书包的分别是谁?

答:根据题设条件:背黄书包的要么姓黄,要么姓蓝,要么姓白。由于姓与书包颜色不一样,可知背黄书包的不姓黄;由于背黄书包的说话之后,小蓝表示赞同,可知背黄书包的不姓蓝;因此,背黄书包的姓白。

已经有人姓白,于是背蓝书包的要么姓黄,要么姓蓝。由于姓与书包颜色不一样,可知背蓝书包的不姓蓝;因此,背蓝书包的姓黄。

姓白与姓黄都已有主,因此,背黄书包的姓蓝。

**⒌ 有这样一段文字:“女尸年龄约为五十岁左右,皮下脂肪丰满,并无高度衰老现象,不可能是自然老死。经仔细检查,也未见任何暴力造成的致死创伤,故推测当为病死。但女尸营养状况良好,皮肤未见久卧病床后常见的褥疮,也未见慢性消耗性疾病的证据,而且消化道内还见到甜瓜子。这些情况表明,墓主人当系因某种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在进食

甜瓜之后不久死亡的。请问这段文字中有几个推断?是怎样作出的?

答:这段文字中有两个推断,都是通过选言推理作出的。 第一个推理:尸主或者是自然老死或者是暴力致死或者是病死;尸主不是自然老死也不是暴力致死;因此,尸主是病死。

第(一) [二]个推理:尸主病死,或者是久卧病床或者是慢性消耗性疾病或者是急性

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尸主没有久卧病床也没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因此,尸主是急性病或慢性病急性发作致死。

三、请根据假言推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⒈ “要是降落的球不受外力影响,它就不会改变降落的方向,既然球受到了外力的影响,因此,它改变了降落方向。”这个推理对不对?为什么?

答:这个推理不正确。因为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这个推理是通过否定前件得出否定后件的结论的,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不能推断后件”的规则。

⒉ “了解情况,才能避免主观性;此人主观,可见,他不了解情况?”这个推理对不对?为什么?

答:这个推理不正确。因为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这个推理是通过否定后件得出否定前件的结论的,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后件不能推断前件”的规则。

⒊ “只有甲队体力强,技术高,配合好,才能战胜乙队;甲队体力不强,或技术不高,或配合不好;所以,甲队不能战胜乙队。”这个推理对不对?为什么?

答:这个推理正确。因为这是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这个推理是通过否定前件得出否定后件的结论的,符合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否定前件就能否定后件”的规则。

⒋ 逻辑教师出了一道题:“有一个正确的三段论,它的小前提是肯定的,试问:这个三段论属于哪一格? 学生甲答:“属于第一格。因为如果它是第一格,那么小前提必然是肯定的,而这个三段论的小前提是肯定的,所以它属于第一格。” 学生乙同意甲的意见,并补充了一点:“只有小前提是肯定的,才是第一格的正确三段论式,现在小前提肯定,那它是第一格无疑了。”

请问,甲、乙两人的回答是否合乎逻辑?为什么?

答:甲、乙两人的回答都不合乎逻辑。

甲的回答运用了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并且是通过肯定后件得出肯定前件的结论的,违反了充分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后件不能推断前件”的规则。

乙的回答运用了一个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并且是通过肯定前件得出肯定后件的结论的,违反了必要条件假言推理“肯定前件不能推断后件”的规则。

⒌ 意大利的都灵大教堂,因为珍藏一件绝世圣物而名传遐迩。相传该圣物是耶稣遇难后包裹尸体的布幅。这块裹尸布,用细亚麻织成,长4.3米,宽3米,供放在一只精致的盒子里,终年摆在教堂的圣坛上。

这块裹尸布是1857年首次展示的,在这以后的六百多年中,它的真伪问题一直引起信徒们的激烈争论。一些信徒把它奉为至高无上的圣物而顶礼膜拜,不许有一丝一毫的亵渎和不敬;另一些信徒却认为它不过是好事者伪造出来的赝品。

某年,一神学院的A、B、C、D四个学生到都灵旅行,他们在看了这块裹尸布以后,也对其真伪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A说:我认为这件圣物是真的。因为如果它是假的话,那么,它就不可能在六百多年时间里一直被我们的教友所敬奉;事实上,我们都是虔诚地敬奉它的,可见它是真的。

B说:我也相信这件圣物是真的。大家想想耶稣受难时的情景吧!耶稣是钉死在十字架上的,那时手腕上、大腿上一定流了大量的血。所以我们可以这样分析,如果它是真的,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