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城职教中心实习实训基地建设 下载本文

提升教学能力,提高教育质量,为社会培养和输送更多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劳动力转移培训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

本项目的建设,是宁城县认真贯彻国家、内蒙古自治区发展职业教育方针、政策,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举措,将充实宁城县职业教育功能,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建设和发展。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必要性和可行性

第一节项目建设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始终高度重视教育工作。经过不懈的努力,我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并得出了十分重要的结论:一是教育是国家和民族发展最根本的事业,必须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明确政府发展和管理教育的责任,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现教育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党和国家事业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二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三是教育事业发展的生机活力在改革开放,必须始终按照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四是教育是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促进教育公平,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五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在教师,必须紧紧依靠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遵循教育规律办学教学,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和业务素质,弘扬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竞争。教育对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具有基础性作用。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将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010 年7 月,召开了新世纪以来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印发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一2020 年)》 ,该规划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一个新的里程碑。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切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一2020 年)》,确保到2020 年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未来,我国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加教育投入,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以加强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为重点,实施重大教育改革和发展项目,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在职业教育方面,国务院继2002 年做出“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以后,2005 年10 月又做出了《 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 ,并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国家的相关部委和省市相继召开了职业教育的专门会议,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研究发展职业教育,推进工业化、现代化,解决“三农”问题和促进社会就业的方针大计,提出了加 快职业教育的发展措施,要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计的高技能专业人才;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化职教改革,搞好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形成结构合理、形式多样、灵活开放、自主发展、有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提高职业院校办学水平和质量;国家重点支持建设1000 个县级职教中心,使其成为人力资源开发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扶贫开发的教育培训基地;重点建设高水平的培训高素质技能人才的1000 所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和100 所高等示范性职业院校;加大中央财政对职教的投入,“十一五”期间对职业教育投入100 亿元,重点用于支持职教实训基地建设,充实教学设备。地方政府也加大了对职教投入,加强基础能力建设。

内蒙古自治区和赤峰市教育规划确定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具体目标: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学生比例要达到1 : 1 ,为落实上述目标,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各地通过整合教育资源,充分发掘教育资源潜力,科学合理地调整教育布局和结构,积极扩大职业教育办学规模,职业教育呈现了健康快速的发展势头。

第二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满足学校发展的需要。

近年来,宁城县职教中心以就业市场为导向,在原有专业设置的基础上,增强和扩大了汽车驾驶、维修、农民工培训、城市择岗就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等专业,每年的培训人数在5000 人以上,此外还办有短期技能培训班,学校生源迅速增加。目前,宁城县职教中心没有实习实训基地,对职业教育的有效开展有一定影响,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和教学能力的发挥。本项目的建设,可有效地增加职教中心实习实训教学设施面积,为实现其教育目标、发挥其教育能力奠定基础。

二.可扩大招生能力,为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当前各行业的科技含量迅猛增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大量引进和实际应用,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专业技术人才。而生产企业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却十分匿乏,直接制约着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本项目建设后,学校设置相关专业的实训基地,可以缓解应用型技术人才紧缺问题,能够迅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加速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从而为项目区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可为农民工培训及城市择岗就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供优良的教学设施,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牧业生产条件的改善,农村牧区剩余劳动力呈现快速增长,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居住就业。但由于绝大部分农民工文化素质低,不具备专业技能,同时城市择岗就业人员也不同程度增加,提高这部分人的素质和技能己迫在眉睫。

据调查,宁城县农牧民培训机构较多,但普遍存在规模小,基础设施不完善,实习实训设备落后,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急需要建设一处集各类职业教育资源于一处,综合能力强,设施设备先进,功能齐全,能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指导、科技推广、职业培训、就业服务为一体的培训服务机构。

本项目实施后,可同时作为宁城县各类职业教育的公共实习实训基地,可为短期技能培训班提供教学实训场地,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认证、创业培训等方式对项目区的剩余劳动力进行创业、再就业培训及农民工培训,并推荐就业,既可进一步缓解本地区的就业压力,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是提升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改革的需要。

项目建成后,职教中心的建设规模和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使学校的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同时通过基地的辐射作用,可以不断创新职业教育办学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职教改革,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能够为宁城县培养大批技能型人才,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第三节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一.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各级政府大力支持职业教育。2010 年n 月,宁城县政府召开县长办公会议,决定将原天义镇一中校址无偿划拨给宁城县职教中心作为实习实训基地,同时筹建宁城县职业技术培训服务中心。各有关部门为职业学校的发展给与了多方面的支持,为项目建设提供良好的建设环境。

二.师资力量较强生源市场稳定

学校的师资力量能够充分满足专业教学及实训需要,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模式和科学的管理方式确保了实训的质量和水平。学校在项目区有招生优势,生源有保障,生源市场前景乐观。

三.学校有一定的融资能力

学校的办学收入主要有学生学费收入,短期职业培训、财政拨款等,在保证了基本办学经费的同时,也能为学校的扩建提供部分资金。

① 学生学费收入

学校现有在校生为3600 人,生均学费为2000 元,全部由国家财政拨款。学生学费收入为720 万元。

② 短期职业培训收入

学校开展短期职业培训,每年培训各类职业学员2000 一3000 人,年均收入约270 万元。 ③ 财政拨款

学校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学校日常办学经费、人员工资等均由财政直接拨付,约115.5万元。

④ 收入合计

目前,学校收入合计为1 105 . 5 万元。

四.项目建设用地为政府无偿划拨,无需征地费用,节约了资金。

综上所述,宁城县的培训生源充足,技能型人才需求量大,建设就业培训实训基地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因此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三章生源市场需求分析

一.国内职业教育生源前景分析 “ 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均明确提出,中国未来将大力发展以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技术、生物医药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围绕这一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战略举措,未来将继续出台各项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和扶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结构性的“用工荒”,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能起到正面的刺激作用,迫使产业加快转型升级,同时对应用型技术人力资源需求也越发迫切,对职业教育发展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提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必须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教育、人才规划纲要,大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发挥人才资源优势,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随着劳动密集型经济向知识密集型的转变,我国出现了劳动者素质普遍偏低的现象,特别是出现了劳动力就业难和企业用人单位招聘人材更难的“两难”现象。当前,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相对缓慢,是整个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当前我国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如果不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将影响我国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目标的实现,制约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解决“三农”问题和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不能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需要,存在中等实用人才缺乏的现象。今后一个时期,国家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实现中等职业教育快速健康持续发展,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要。

二.宁城县工业发展概况

宁城县作为赤峰市的南大门,地处辽、冀、蒙三省交界,即属于东北老工业基地范畴,又属于环渤海经济圈范畴,属于享受“东西双重优惠”的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县内有充足的劳动力和丰富的水、电资源,有充足的农副产品和工业产品原料,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和稳定的政治环境,交通、通信网络四通八达,正在规划建设的“一区七园”已成为企业重要的发展平台。这些优势条件均为宁城县工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宁城县工业经济在“十一五”期间,经过稳步发展和结构调整,形成了食品、冶金和化工三大主导产业,在此基础上服装、机械、建材及再生资源等产业也得到较好的发展,工业经济逐步进入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轨道。2006 一2010 五年间,全县工业产值和增加值分别实现年均36 . 7 %和36 %的增长;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加值分别实现年均46 . l % 和46 %的高速增长。2010 年全县工业实现产值120 . 6 亿元,是2005 年的4 . 8 倍。主要工业产品产量,2010 年屠宰肉鸭2026 万只,屠宰肉牛3 . 5 万头,生产白酒9055 吨、啤酒4 . 2 万吨、铁精粉227 万吨、化肥25 . 7 万吨。

根据《 宁城县工业经济“十二五”发展规划》 ,未来五年,宁城县按照优先发展工业的原则,继续实施“工业强县”战略,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从调整产业结构入手,着力推进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发展新兴产业,推动两化融合,实现工业经济集约发展、总量扩张和效益提升。规划目标为:“十二五”时期,全县工业化水平显著提高,工业对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地位和拉动作用,进一步增强。2015 年,全县工业增加值占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50 %左右,工业企业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达到60 %。为确保以上发展目标的实现,确定“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基本任务有:强化企业培育,促进产业升级;加强园区建设,完善发展平台;突出项目建设,增强发展后劲;全力招商引资,承接产业转移等。发展重点是立足本地资源和现有工业基础,大力发展食品、冶金、化工三大支柱产业,重点是做大做强,延长产业链,提高产品附加值;进一步发展服装、机械、建材及再生资源等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规划》 要求,坚持集约化发展原则,统筹规划,不断引导工业企业向“七大园区”(即中京工业园区、汐子工业园区、机械制造项目区、固体废物加工利用循环经济园区、玉米深加工产业集中区、塞飞亚食品工业园区和八里罕酒业园区)集中,城市中心地带企业向园区转移,充分发挥园区集聚效应和城市资源及市政基础设施效能,实现产业集聚。为实现上述目标,《规划》 要求进一步实施人才战略,建立人才激励机制,调动各类人才发展工业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强培训,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较高业务素质的管理人才。开展企业全员培训,全面提高企业职工综合素质。

三.本项目实习实训教育内容

本项目建成后,主要以工科专业学生实习实训为主,实习实训教育内容如下: 1 .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

① 建一类驾校,用于开展汽车驾驶员培训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