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作。
殡葬事业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殡葬事业在提高殡葬行业的社会公益水平的同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共建共享、公平正义的思想。要有新观念、新办法、新举措,不断审视、改进工作。认真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我国殡葬事业,促进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各级政府、各部门,特别是殡仪服务系统广大殡仪服务工作者面前的重大历史任务。
2.2.2项目建设是完善殡葬服务环境,改善殡葬管理体制的需要
殡仪馆是个特殊的服务单位,面向的是刚刚失去亲人的逝者家属,服务质量的高低与对生命的尊重相关联。改善殡仪馆服务环境,努力营造移风易俗、崇尚文明的社会氛围,是本项目建设的立足点;提倡更有效、更细心、更温馨的服务是项目建设的生命力。这是因为公众对殡仪馆服务过程中失误的容忍度明显小于其他行业。殡仪馆的某个工作人员的失误在家属的眼中是整个殡仪馆的失误,某个工作的不到位是整个殡仪馆服务质量存在问题。因此,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完善了殡葬行业的服务环境,而且可大力提高殡仪服务的
9
水平。
殡葬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群众性工作,这就要求殡葬管理和执法人员要在严格管理、秉公执法的同时,更新工作理念,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寻找和探索更人性化、最最有效的工作方法,使殡葬改革工作在和谐稳定中实施到位。
殡葬行业作为一个特殊的消费行业,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殡葬服务业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设施、设备、员工素质、管理制度乃至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服务水平、服务价格都构成竞争因素。殡仪馆要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完善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改革殡葬管理体制。
10
第三章 项目服务需求分析
殡仪馆服务对象在数量上的绝对增长性与相对稳定性是统一的。殡仪馆的服务对象是死亡人口,根据我国现有的计划生育政策和人口状况分析,其绝对增长性体现在二十一世纪40-50年代,我国的老年人口和死亡人口达到相对高峰期。相对稳定性体现在,如果没有大规模的战争和自然灾害,人口的死亡数及其变化是有轨可循的渐变过程,一般不会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这一特征为制定殡仪馆发展规划和远景目标、内部经营战略和经营决策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和根据。
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居民环保意识、文明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国家殡葬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殡仪馆成为了唯一合法的专业治丧场所。
该项目的服务范围为全呼和浩特市地区。从全市人口现状来看,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截至2010年11月1日零时,某市常住人口为286.66万人,在全区12个某市中居第3位。2000年到2010年十年间,某市人口净增加42.87万人,增长17.59%,年均增长1.63%。比较上次人口普查,呼市1990年到2000年十年间,人口净增加52.63万人,增长27.53%,年均增长2.38%。除此之外,普查数据显示,新城区等四城区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69.1%,中心城区人口压力较大。四县一旗地域广阔,人口分布却较少。该市人口
11
呈现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状况。
从人口年龄结构看,该市常住人口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7.64%。同2000年相比, 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38个百分点。由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人口出生高峰期,这部分人即将进入老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人口老龄化呈继续发展态势,这也表明呼该市正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
从该市殡葬管理工作整体情况来看,市辖9个旗县区,市政府划定市4区和开发区以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的35个乡镇为火葬区,火葬区的人口达160万人,死亡率按6‰测算,年正常死亡数为9600人左右,每年火化3000具尸体,每天火化8具尸体;规划至中期(2020年)人口自然死亡率按2%增长测算,年火化3060具尸体;规划至远期(2021年以后),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到来,人口自然死亡率均按3%的增长率测算,殡葬服务需求空间巨大。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