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外循环管路产业市场推广及投资策略调研报告(精编版) 下载本文

量控制功能和数字化的运转监测功能,血液破坏的程度已减少到尽可能低的程度。

体外循环是将体内静脉血引至体外进行氧合,然后再输回体内,如此血液可以不经过心脏和肺而进行周身循环。心脏内因血液流动,为外科医师提供了切开心脏进行直视手术的条件,这种方法可使心内操作时间大为延长。使一些复杂的心脏畸形的手术成为可能,但是必须具备一套性能良好、安全可靠的人工心肺装置。

体外循环应用于人体,是50年代初才发展起来的,国内在60年代初开始试制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现在国内心脏专科医院及大中城市综合医院心脏外科已普遍应用。

我国在上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开展体外循环的研究。体外循环管路主要应用于心肺手术和血液透析,与血液有较大面积的接触,属于三类医疗器械,其生物相容性的好坏就决定了手术治疗的效果以及病人的康复状况。2007年某企业生产的人工心肺机体外循环管道曾引起数名患者肝功能异常,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体外循环管道类产品再评价工作。因此体外循环器械在应用与临床之前,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生物学评价。

第三节 体外循环管路产业链分析

一、产业链模型介绍

体外循环是指应用人工管道将人体大血管与人工心肺机连接,从静脉系统引出静脉血,并在体外氧合,再经血泵将氧合血输回动脉系统的全过程,又称心肺转流,主要应用于心脏、大血管手术。

体外循环管路由动脉管、静脉管、加热管、补充液管、滤器转接头、输液转接头、超滤管、透析液管、排出管组成。主要材料为医用级聚氯乙稀。

二、体外循环管路产业链模型分析

随着医疗技术和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体外循环(CBP)设备应用到临床上,例如:膜式氧合器、血液透析器、血液灌流器、血液过滤装置、血液净化管路、体外循环管道等。这些器械的应用为病人的治疗和康复给予了极大的

13 / 139

帮助。

1.体外循环管路采用先进生产工艺,产品表面更光滑,进一步减小了对血液的破坏;

2.管道组装中使用撑口机和打结带,增强连接强度的同时,避免了粘合剂的使用,消除了粘合剂带来的生物学风险。

14 / 139

第二章 2012-2013年中国体外循环管路行业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2012-2013年全球宏观经济分析

一、全球宏观经济运行概况

2013年经济增长的空间取决于政策支持的方式和力度。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放松的空间大于财政政策,新兴经济体财政政策放松空间大于货币政策。 

影响2013全球经济复苏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欧元区边缘国债务违约风险及财政紧缩压力;二是美国近期的财政悬崖及明年初的债务上限问题。风险解决的程度 对应2013年全球经济的增速(原油价格,美元等),中性情形下明年全球经济增速3.5%,较2012年3.2%略有提高。

2013年上半年资金会更加偏好新兴经济体。而下半年正好相反,因为上半年欧债 集中到期及美国面临财政整固,而下半年发达经济体的经济复苏将逐渐显现。 

中期内全球经济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核心在于两方面:其一未来若干年全球若干经 济体较高的政府债务对经济的负面影响;其二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能否 顺利完成外需引导向内需拉动的增长方式的切换。历史经验显示:前者取决于 宽松的货币环境及财政整固,后者取决于制度改革释放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面对无法回避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未来50年全球经济增长的动能将来自于劳动生产率提升、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在全球经济总量中占比提升以及发达国家债务中期重回可持续发展轨道。通过改革,中国和印度的劳动生产率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相对发达经济体而言,新兴经济体增速较高,新兴经济体总量占比提升将有助于全球经济在未来50年保持3%左右的增速(接近金融危机前全球经济增长水平)。

2013年经济展望:全球经济温和好转,欧美分化继续,2013年全球经济增速3.5%,相当于1993-2004年间平均水平,低于危机前10年经济增长均值(3.9%),需求仍然温和。发达国家紧财政、宽货币,由于需求温和,全球范围内整体通胀

15 /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