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含解析) 下载本文

山西版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单元检测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一、选择题

1.(2019黑龙江哈尔滨质检)汉武帝规定,“敢私铸铁器、煮盐者,钛左趾,没入其器物”。后世的历朝历代,也大都心照不宣地沿用了这一做法。这主要体现了( ) A.历代皇帝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 B.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 C.富商大贾与小农之间的矛盾 D.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

答案 D 材料强调的是后世对汉武帝专卖制度的沿用,说明历代政府对国计民生行业的控制。历代皇帝将汉武帝作为治国榜样不合题意,故D项正确,A项错误;汉代经济制度为后代所推崇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涉及“铸铁器、煮盐者”,即手工业者,没有涉及富商大贾与小农,故C项错误。

2.(2019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起点考试)汉代田庄主在地方拥有相当大的社会势力,出现了“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的局面,时人有“宁负两千石,无负豪大家”之说。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政治实力与经济实力开始重合 C.豪强大族操控国家政权 D.抑制豪强成为社会发展之必须

答案 D 据材料“宁负两千石,无负豪大家”及所学,可知豪强实力强大威胁中央,抑制豪强成为社会发展之必须,故D项正确。

3.(2018江西南昌三模)汉唐以来,历史上的大规模移民经常呈现由北到南的格局,而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开创了由东向西大移民的先例。上述材料表明( ) A.古代后期经济重心有西移之势 B.经济格局影响人口分布

C.清前期四川的社会局势比湖南、广东更稳定 D.集权制度决定移民走向

答案 B 清初的这场“湖广填四川”活动,不再是战乱、政权更迭所导致的被动性移民,而是在一系列鼓励性政策支持下的自发性经济移民,把我国人口空间移动的特点、格局和规律表现得十分充分,说明经济格局影响人口分布,故B项正确。

4.(2018课标Ⅱ)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答案 B 材料中“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说明当时小农破产的现象已很严重,表明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故B项正确。西汉文景时期,政府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粮价低抑制了当时农民的生产热情,故C项错误。富商大贾只是操纵物价,其并不能操纵税收,故D项错误。

5.(2018福建三明二模)元朝匠户子孙世袭,被长期“纠集”在官营手工作坊内工作,而到明朝初年,匠户除在规定时间服役外,其余时间都可以“自由趁作”。这种变化( )

A.表明私营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 B.标志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C.说明匠户地位和身份的根本改变 D.促进了手工工场的兴起

答案 D 根据材料“元朝匠户……被长期‘纠集’在官营手工作坊内工作,而到明朝初年,匠户除在规定时间服役外,其余时间都可以‘自由趁作’”,封建政府对匠户控制的松弛有利于手工工场的产生,故D项正确。

6.(2018安徽合肥摸底)下面为明代苏杭地区居民身份结构示意图,该图反映了( )

A.工场手工业占重要地位 B.租佃关系开始确立 C.商人群体社会地位较低 D.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答案 A 根据题图可知,当地工场工人占到苏杭地区居民约三分之一的比例,这表明工场手工业在当地的社会经济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故A项正确。

7.“唐初,兵之戍边者,大曰军,小曰守捉,曰城,曰镇”,镇将只掌防戍守御。宋代,诸镇“置于管下火烟繁盛处,设监官,管火禁或兼酒税之事”。镇的功能变化反映了( ) A.商品经济的发展 B.坊市制度被逐渐打破 C.地方行政机构权力扩大 D.边患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 A 从材料信息可知,宋代的镇增加“兼酒税之事”的功能,即在商业繁华地点征收商业税,这客观上反映了宋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故选A项。

8.(2018安徽安庆一模)下表为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据此变化可知,当时的北宋( )

北宋赋税结构变化(单位:万两)

租税(正 赋)收入 2 408.1

征榷收入

商税收入

农业税∶ 非农业税 60∶40

至道末(997) 1 167.7 400

天禧末(1021) 熙宁十年(1077)

2 641.2 2 670.0 1 204 40∶60

2 021.3 4 248.4 868.8 28∶72

A.传统经济结构已发生根本性变化 B.征收重税以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赋税多元化改变了政府财政来源 D.征收赋税多元化促进了经济发展

答案 C 表格来看,赋税的征收不再单一,征收总量在不断增长,故C项正确;“北宋赋税结构变化表”不能改变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故A项错误;“征榷收入”“商税收入”没有说明商业的总量,无法说明是否重税,故B项错误;由于材料中没有提及各种税收的征收标准,无法决断是推动还是阻碍了经济的发展,故D项错误。

9.(2019河北石家庄一模)17世纪,郑成功所属的郑氏集团从葡萄牙控制的澳门购进丝织物运往日本贩卖,再从日本买进货物运到菲律宾转售给西班牙人;或从中国满载货物运往中南半岛和马六甲等地贸易,再换回苏木、胡椒等。这反映出当时( ) A.国际经济区域的互补性 B.中国已经主宰远东贸易 C.中国海禁政策逐渐松弛 D.地方割据促进经济发展

答案 A 由材料“从葡萄牙控制的澳门购进丝织物运往日本贩卖”“从日本买进货物运到菲律宾转售给西班牙人”“从中国满载货物运往中南半岛和马六甲等地贸易,再换回苏木、胡椒”可知经济发展具有区域性,以及国际经济通过海外贸易达到区域互补,故A项正确。

10.(2018福建南平三模)春秋时期,建立国储粮制度的齐国对鲁国发动了商战。因为连续多年大量进口鲁国的丝织品绨,鲁国民众基本放弃了其他生产。然后齐国阻断其粮食进口通道,迫使其屈服,这说明( ) A.农业具有战略价值

B.商战决定争霸成效

C.自然经济保障国家安全 D.贸易战争有损国际秩序

答案 A 齐国对鲁国进行的商战,主要是通过进口鲁国的丝织品,使得鲁国民众放弃农业的粮食生产,然后齐国再阻断鲁国的粮食进口,最终使鲁国屈服,这体现了农业在此时期的战略价值,故A项正确。

11.(2018山西晋中高考适应性调研)早在明末清初,中国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就先后创办了印局、帐局、票号等金融机构,但遗憾的是他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大规模海上贸易,中国商业丧失了扩大发展的机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 )

A.封建专制制度阻碍社会发展 B.重农抑商政策影响资金流向 C.闭关锁国国策限制国际交往 D.“官本位”思想影响人才走向

答案 A “中国商帮中的货币商人就先后创办了印局、帐局、票号等金融机构,但遗憾的是他们的业务局限在汇兑领域。不仅如此,由于缺乏大规模海上贸易,中国商业丧失了扩大发展的机会”其根本原因在于腐朽的封建制度,故A项正确。

12.《史记·货殖列传》说:“孝、昭治咸阳,因以汉都,长安诸陵,四方辐辏并至而会,地小人众,故其民益玩巧而事末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都市人口膨胀导致了社会分工的变化 B.对外贸易兴盛带来了社会风气的恶化 C.城市规模扩大引发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D.商品经济发展造成了社会观念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