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八上物理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全碳气凝胶”是我国科学家研制的迄今为止密度最小的材料,密度只有3kg/m3.某型号汽车发动机采用质量为120kg、密度为6×103kg/m3的高强度合金材料制造,若采用“全碳气凝胶”制造,需要“全碳气凝胶”的质量为 A.6g
B.60g
C.600g
D.6000g
2.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分别用a、b两种物质制成两个规则的实心长方体甲和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物体甲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B.将物体乙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C.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悬浮在水中 D.将体积相等的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
3.一个凸透镜的焦距为15厘米,当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为35厘米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的像一定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等大的虚像
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呈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10cm
B.此时成正立放大的实像,与投影仪原理相同 C.蜡烛燃烧段时间后。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
D.如果使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需要向左移动才能接收到清晰的像
5.如图所示,笔在水中发生了“折断”,以下四幅光路图中,能正确说明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的是
A.
B.
C.
D.
6.测量视力时,人距视力表5m。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所示,小明面对镜子背对视力表,检查视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平面镜6m B.小明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5m C.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小明4m D.视力表在平面镜中的像距视力表3m 7.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
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 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 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 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
8.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 B.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 C.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 D.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9.如图锣发声的时候用手按住锣面,锣声就消失了,这是因为
A.手挡住了声音,锣声无法传播 B.锣面停止振动
C.声音被手传走,空气中无声波 D.锣面振动变小
10.下面哪一种现象属于液化 A.钢水浇铸成火车轮 B.到在地上得水一会变干了 C.深秋早晨草地的叶子上有露水 D.用久了的灯泡的钨丝比新时细 二、填空题
11.在弹簧测力计下悬挂一金属块,示数是8.1N,当把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测力计的示数是5.1N,测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为 ________N,金属块的密度为 ________kg/m3 。 已知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12.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一个焦距可调的凸透镜。图中甲、乙分别是人眼观察远处和近处时晶状体变化情况,分析可知当物体由远处向人靠近时,晶状体的焦距将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3.鸟在平静湖面上飞行,可以看到鸟在水中的“倒影”,倒影是通过水面成的_____________(填“实”或“虚”)像:当鸟距水面1m时,倒影距水面________m.当鸟落在湖边树上时,鸟在水中是否还有像______?
14.利用大型鼓风机向空中喷射大量水滴,吸附空气中的浮尘下落至地面,但专家认为该方案欠妥:盛夏,喷射出的水滴还未落地就已____成水蒸气;寒冬,喷射出的水滴很快____成冰粒,危及道路安全。
15.将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喇叭的前方,当喇叭中发出较强的声音时,可以看到烛焰在_____,这说明:声波具有_____。
16.在100m赛跑时,某同学前30m做加速运动,后70m做匀速运动,通过终点时的速度是7m/s,成绩是15s,那么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他在前30m的平均速度是_____。 三、计算题
17.一空容器的质量为m0,容积为V0,该容器内装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为m1,若在容器内放一质量为m的小金属块A后再加满这种液体,总质量为m2。求: (1)这种液体的密度? (2)小金属块A的体积?
18.张家界大峡谷玻璃桥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大峡谷景区内,玻璃桥十分新颖、造型简洁美观,与周边自然环境十分协调。按照设计,玻璃桥总长430米、宽6米,桥面全部采用透明玻璃铺设,是一种全玻璃结构的桥梁。玻璃桥桥面由三层玻璃叠加而成,每层99块,每块规格3m×4.5m、厚2cm。桥面单层玻璃最低可承载20吨。(g取10N/kg)
(1)一名游客通过玻璃桥用了10分钟的时间,求:此游客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已知此种玻璃的密度为2.5×103kg/m3,求:一块玻璃受到的重力多大? 四、实验题
19.小明用天平、量筒和水等器材测干燥软木塞(具有吸水性)的密度时,操作如下: ①用调好的天平测出软木塞的质量m1;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1;
③如图,用细铁丝将干燥软木塞浸没在装有水的量筒中,过段时间后,读出水面对应的示数V2; ④将软木塞从量筒中取出,直接用调好的天平测出其质量m2。
(1)指出小明操作中的不规范之处:_____。
(2)下表是小明实验中没有填写完整的数据记录表格。请将表格中的两个空格 ①、②填写完整。(忽略软木塞吸水后的体积变化)
干燥软木塞的质量m1/g 8 水的体积 V1/cm 370 3浸湿的软木塞和水的总体积 V2/cm3 400 浸湿后软木塞的质量 m2/g 16 ②______ ①_____ 物理量 测量值 (3)步骤③中,如果不用细铁丝将软木塞按住,软木塞会_____; (4)如果软木塞吸水后体积变化,则上述干燥软木塞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无法确定”)。
(5)对干燥软木塞的体积测量提出一种改进方法:_____。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1)如图所示,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像的大小比物体________·
(2)如果想使上题中光屏上的像变小一些,在不改变凸透镜位置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________(填“左”或“右”)适当移动一段距离,再调整光屏的位置.
(3)实验中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时,如果将凸透镜换成焦距稍小的凸透镜,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则光屏需向_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才能成清晰的像.
(4)实验一段时间后,蜡烛变短,则光屏上成像的位置比没变短时成像的位置偏_______ (填“上”或“下”).
2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利用透明玻璃板“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实验中选择两根完全一样的蜡烛A 和C ,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关系。 (2)实验时,小明应在_________(填“A”或“B”)侧观察腊烛A经玻璃板所成的像。 (3)如图(乙)是小明测蜡烛的像B离玻璃板最近处到玻璃板的距离为_____cm。
(4)小明将蜡烛A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的大小将_____(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细心的小芳透过玻璃观察蜡烛A的像时,看到在像B处的后面还有一个较模糊、与像B有部分重叠的像,出现两个像的原因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