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三语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下载本文

江西省乐安一中高三语文 廉颇蔺相如列传教案

【同步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1. 《廉颇蔺相如列传》 2. 《屈原列传》

14.廉颇蔺相如列传

学习重点

1. 认识蔺相如机智勇敢、不畏强暴和顾全大局的精神;认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 2. 了解史传作品在选材和布局上的特点。 3. 学习文言实词词义辨析的方法。

学习过程 一.写作背景

战国(前403——前221)是一个兼并剧烈的历史时期。本文所叙史实发生在前283年到前279年之间,正值战国中期之末。在此之前,秦早已占领了巴蜀,并夺取魏在河西的全部土地,又多次大败楚军,初步形成了统一全国的趋势。在此期间,秦以主力攻楚,前280年秦取楚上庸(今湖北房县、均县等地)及汉水北岸,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今湖北江陵),逼楚迁都于陈(今河南淮阳)。尽管如此,秦仍未停止对赵的进攻,所以如何对付秦的挑战已成为赵国安危之所系的大问题。廉颇和蔺相如就是在这个历史舞台上起关键作用的人物。

赵大事纪年表

二.篇章结构

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自然段)简介廉蔺的身分和地位。这两个人物一贵一贱,课文介绍一详一略。对比鲜明的介绍为下文廉蔺矛盾的产生埋下伏笔。

第二部分(第三至十三自然段),完璧归赵。这一部分可分三层。

第一层(第三至五自然段),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前,初步表现出来的胆识。从推荐者缪贤的介绍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智勇兼备的人才。接着,蔺相如向赵王分析强弱形势,权衡曲直利害,提出“宁许以负秦曲”的对策,并自告奋勇接受“奉璧往使”的重任,而且以坚定自信的态度保证完成任务。这里几句明快果决的答话,与上文诸大臣举棋不定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进一步显示出相如是个“勇士”,“有智谋”。

第二层(第六至十一自然段),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后与秦王斗争的经过。这一层是“完

- 1 -

璧归赵”这个故事的重点。蔺相如机智勇敢的性格特征,主要表现在他与秦王斗争的几个回合之中。

第一个回合,献璧取璧。相如献璧后,从秦王的倨傲无理,敏锐地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就略施小计,把璧收回。然后将赵王“修敬”与秦王“甚倨”进行对比,面责秦王无理无信,最后用自己与璧同归于尽的决心来威胁对方,利用秦王贪璧的心理,迫使他不得不“召有司案图”,同意把“十五都予赵”,相如取得了初步胜利。 第二个回合,归璧于赵。由于当时的秦恃强凌弱,贪婪狡诈,蔺相如看出秦城“实不可得”,于是,一方面以“赵王恐,不敢不献”的话来迎合秦“大国之威”的虚荣心,一方面向秦王提出“斋戒五日”和“设九宾于廷”两个条件,以获得回旋的余地。秦王考虑到急切不能得璧,才被迫接受条件。蔺相如于是采取断然措施,暗中派人把璧送回赵国。

第三个回合,廷斥秦王。蔺相如在大庭广众之中,引用历史教训,当面揭露了秦背信负约的惯用伎俩,并理直气壮地说明送璧回赵是迫不得已,最后坦然表示“请就汤镬”,毫无惧色。秦王无可奈何,只得“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至此,相如的斗争取得了全胜。

第三层(第十二至十三自然段),写蔺相如奉璧出使后取得的成果。从个人说,相如因首建奇功,被提升为“上大夫”。从国家说,完璧归赵后,“赵亦终不予秦璧”,维护了赵国的利益,打击了强秦的气焰。

第三部分(第十四至十六自然段),渑池之会。每一个自然段为一层,共分三层。

第一层,写会前计议。渑池之会是秦在杀人掠地,重创赵国后倡议的。名曰“为好”,实则居心叵测。赵处于战败国地位,进退两难。这是渑池之会的背景。这一严重形势,对蔺相如在渑池会中的表现起了衬托作用。接写赵国君臣商议对策,赞扬了廉颇公忠体国,深谋远虑的可贵精神。

第二层,写会上斗争。秦御史书“令赵王鼓瑟”。一个“令”字,说明秦王俨然以征服者自居。蔺相如挺身而出,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文章运用对比手法,把这场短兵相接的斗争,写得十分生动逼真。蔺相如是先礼后兵,步步逼进。开头是“请奉盆缶,”接着是“跪请秦王”,最后则是“请得以颈血溅大王”。而秦王却是色厉内荏,节节退让:先是“怒,不许”,再是“不肯”,结果是“不怿,为一击缶”。后来,写秦之群臣妄图挽回颓局,提出“请以赵十五城为秦王寿”的要求时,相如马上要求以秦都城咸阳为赵王寿,始终压倒对方。这段描写,把蔺相如针锋相对的斗争策略和睥睨强权的豪迈气概,表现得淋漓尽致。

第三层,写斗争结果。由于蔺相如的折冲尊俎和廉颇的充分准备,使秦王在会上“终不能加胜于赵”,在会后也“不敢动”。赵“盛设兵”与前面廉颇“送至境”照应,说明赵国之所以在外交上取胜,固然由于蔺相如敢于作拚死的斗争,同时也由于廉颇以军事实

- 2 -

力作坚强的后盾。可见廉蔺团结一致,对于赵国的安全十分重要。这就为下文“徒以吾两人在也”埋下了伏笔。

第四部分(第十七自然段至结尾),将相交欢。这一部分可分为三层。

第一层(第十七、十八自然段),写廉颇居功自傲,相如退让。秦赵两国矛盾暂缓后,廉蔺之间的矛盾就显露出来。十七自然段承上启下,既交待了秦赵矛盾的结果,又揭示了廉蔺矛盾的由来。十八自然段,将廉颇蔺相如对照描写,在简朴的叙述中含有深刻的褒贬。“廉颇曰:‘我……有攻城野战之大功……不忍为之下’”。这句话批判了廉颇的骄傲自满。下面写相如的态度:在平时,“不肯与会”;每朝时,不与“争列”;相遇时,“引车避匿”。这里虽然没有一个赞扬的字眼,而相如的宽宏大度,自然如见。

第二层(第十九自然段),写相如不计私怨,说服舍人。这里说明相如对廉颇一再退让的原因,即“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舍人的意见正足以衬托出相如的识量远大。相如告舍人的话,用本身的具体事例来对比,说明什么是真正的勇与怯。廷斥秦王,辱其群臣,这几句话回应前两次对秦斗争,使三个故事紧密联系起来。两虎相斗的比喻,指出不团结的危害。最后写出相如的用意所在,突出了相如可贵的品质。

第三层(第二十、二十一自然段),写廉颇负荆请罪,将相和好。这一层文字不多,却生动地刻画出廉颇知过即改的忠厚爽直的性格。这里的“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与前面的“相如素贱人”,这里的“鄙贱之人”与前面的以位尊功高自居,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廉颇的话虽不多,但感情真挚,

语意恳切。“为刎颈之交”,说明廉蔺二人不仅和好如初,而且感情更深厚,团结更紧密。这既是对廉颇勇于改过,深明大义的赞美,也是对蔺相如胸襟宽广,眼光远大的歌颂。

三.鉴赏本文的艺术特色 (一)选材典型。

- 3 -

一个人一生中所做的事情很多,可是写人物传记时,就不能事无巨细,统统罗列,而是必须对这些传记的素材进行加工、提炼,选择最能表现人物主要性格特征的典型事件来写。这些典型事件,往往是历史人物一生的关键所在。写好这些关键之处,不仅可以表现出历史人物一生的主要功罪,而且可以显示历史发展的进程及其特点。廉颇、蔺相如所处的时代,正是战国后期。当时“七雄”并峙,彼此攻城略地,弱肉强食,战祸频繁,民不聊生。“七雄”中秦国最强,强秦力图兼并六国,六国则与强秦抗衡,故又有“连横”“合纵”之举。秦国自“连横”以后,想对六国各个击破,而赵国则首当其冲。唯赵在当时还有一些实力,秦尚难轻取。赵国在“七雄”纷争局面中,为了自身的生存,自然要重视军事、外交的措施。廉颇和蔺相如,一武一文,一个是忠于赵惠文王的、富有沙场经验的宿将,一个是忠于赵惠文王的、智勇双全的外交家,两人自然成了赵国封建统治集团中举足轻重的人物。司马迁为了要表现廉颇、蔺相如的主要性格特征,不是给廉颇、蔺相如各开一张履历表,而是选择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件事来写。这三件事反映了两种矛盾:一是秦赵两国之间的矛盾,一是廉蔺两人之间的矛盾;前一个矛盾发展的后果,是构成后一个矛盾的原因。通过这两种矛盾冲突,廉颇和蔺相如的主要性格特征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同时,秦赵争夺和氏璧与渑池之会两件事,实质上是两国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政治威信的两次实力较量,是秦国大举进攻赵国的前奏。所以写这两件事,也显示了历史发展进程的特点。 (二)详略得当,线索分明。

“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件事中,特别是前两件事,作者着力写蔺相如,笔墨酣畅,具体入微;写廉颇则较简略。在三个历史故事中,有关廉颇的素材,几乎被作者提炼到“浓缩”的程度。为什么这样详略不同?从这篇文章的本身,我们可以找到答案。廉颇早有“攻城野战之大功”,在文章中一开始就以上卿的身份出现。蔺相如

- 4 -